2014届湖南攸县二中、醴陵二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湖南攸县二中、醴陵二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湖南攸县二中、醴陵二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湖南攸县二中、醴陵二中等四校高三上第三次联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物理学的发展丰富了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物质生产的繁荣与人类文明的进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B伽利略指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 G的数值 D牛顿运动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答案: C 试题分析: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观测记录的研究总结出开普勒三定律,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 律,故选项 A错误;伽利略指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选项 B错误;卡
2、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测量出了引力常量的数值,故选项 C正确;牛顿运动定律适用于低速运动的宏观物体,故选项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学家主要贡献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一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车图像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图像为顶点在坐标原点的 物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 乙之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然后再增大 B 0t1时间段内,乙的平均速度大于甲的平均速度 C t1时刻,乙的速度等于甲的速度的 2倍 D 0t1时间段内, t1/2时刻甲乙距离最大 答案: ACD 试题分析:因为甲车的位移时间图像是过坐标原点的直线,所以甲车做匀速
3、直线运动;乙车的图像是过原点的抛物线,所以乙车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因为两车同时同地出发,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开始时两车之间的间距增大,随着乙车的速度增大,当乙车速度等于甲车速度时,两车间距最大,随后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间距变小 ,当 时两车同时到达同一地点即乙车追上甲车,接着乙车速度仍大于甲车速度,两者间距再变大,故选项 A正确;两车同时同地出发,由同时到达同一地点,所以平均速度相等,故选项 B错误;当 时,由 ,可解得 ,故选项 C正确; 0t1时间段内,甲乙距离最大时, ,又因为时, ,所以此时,故选项 D正确 考点:由题中图像可知本题考查追及问题,在追及问题中,两者间距的变化
4、要分析速度之间的大小关系,当两者速度相等时,间距出现极值;当追上时,两者位移相等或者满足一定关系 如图,两个半径均为 R的 1/4光滑圆弧对接于 O点,有物体从上面圆弧的某点 C以上任意位置由静止 下滑( C点未标出),都能从 O点平抛出去,则( ) A CO1O=60 B CO1O=45 C落地点距 O2最远为 2R D落地点距 O2最近为 R 答案: AC 试题分析:因 为物体能从 O点平抛出去,所以对 O点的压力为零,由 可得到达 O点的最小速度为 ;从 C点到 O点,设 ,由动能定理得,解得 ,故选项 A正确 B错误;物体从 O点开始做平抛运动,下落时间 ,当速度为 时落地点距 O2最
5、近,故选项 D错误;当物体从 A点下滑时到达 O点的速度最大,落地点最远, 从 A到 C,由动能定理得 ,解得 ,所以最远距离,故选项 C正确 考点: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确 “物体从 O点平抛出去 ”的物理意义,再根据动能定理和平抛运动规律求解分析 斜面上的物体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 F作用,力 F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及物体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中的信息能够求出的量或可以确定的关系是 A物体的质量 m B斜面的倾角 C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D 答案: AD 试题分析:设物体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 ,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由速度时间图像可知: 0 2s物体加速运动,对物体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
6、定律可知: , 2s后物体做匀速运动,由平衡方程可知: ,由图像可知: , , ,代入 可解得 ,故选项 A正确;由 可知 ,即 ,故选项 D正确;根据以上表达式和信息无法解出倾角和动摩擦因数,故选项 BC错误 考点:解答本题要根据两个图像分 析物体的运动过程及性质,再结合给出的已知量列方程求解 如图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中,甲、乙、丙三轮的轴均为水平轴,其中甲、丙两轮半径相等,乙轮半径是丙轮半径的一半 A、 B、 C三点分别是甲、乙、丙三轮的边缘点,若传动中皮带不打滑,则 A A、 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2:1 B A, 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之比为 1: 2 C A、 B两点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
7、为 2:1 D A、 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1: 4 答案: BD 试题分析:设乙的半径为 r,则甲和丙的半径为 2r因为甲和乙用传送带连接,所以A点和 B点的线速度相同,即 ,故选项 A错误;乙和丙同轴转动,所以 B点 C点的角速度相同,即 ,又因为 , ,所以 ,即 ,故选项 B正确;由 可知: ,故选项 C错误; ,故选项 D正确 考点:解决传动类问题要明确摩擦传动(包括皮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时边缘点的线速度相同,轴传动时任两点的角速度相同,再结合线速度公式和向心加速度公式求解 我国 “二炮 ”的一系列导弹,在 “北斗 ”定位系统的引导下,能实现精确打击移动目标和固定目标。
8、假设从地面上 A点发射一枚远程弹道导弹,仅在地球引力作用下,沿ACB椭圆轨道飞行击中地面目标 B, C为轨道的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 h,若 ACB轨迹长恰好为整个椭圆的一半。已知地球半径为 R,地球质量为 M,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导弹在 C点的速度大于 B地球的球心位于导弹 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上 C导弹在 C点的加速度等于 D导弹从 A点到 B点的飞行时间等于导弹飞行周期的一半 答案: B 试题分析:假设有一颗人造卫星在 (R+h)轨道上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在 C点运行的卫星的速度为 ,导弹在 C点只有加速才能进入卫星的轨道,所以导弹在 C点的速度小于 ,
9、故选项 A错误;导弹在地球的万有引力作用下运动,根据开普勒定律分析知道,地球球心为导弹椭圆轨道的一个焦点故选项 B正确;由 得导弹在 C点的加速度 ,故选项 C错误;设距地面高度为 h的圆轨道上卫星运动周期为 T0,设导弹运动的周期为T,由于导弹的半长轴小于卫星的轨道半径 R+h,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知道:导弹运动的周期 T T0,则导弹从 A点运动到 B点的时间一定小于 T0故选项 D错误 考点:解答本题时可以先假设一颗人造卫星在 (R+h)的轨道上运动,转化为熟悉的情景后再结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和开普勒定律 进行比较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 R,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已知质量分
10、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引力为零,地球表面处引力加速度为 g。则关于地球引力加速度 a随地球球心到某点距离 r的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地球的密度为 ,当物体处于地心时,所受万有引力为零,加速度为零;当距地心距离为 时,只有半径为 r的球体对其产生万有引力,根据得: ,解得 ,即加速度 a与 r成正比,由此可判断选项 B正确;当时,由 得 ,加速度 a与 r的平方成反比,故选项 B正确 考点:解答本题关键要理解题目中 “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 球壳对壳内物体引力为零 ”的含义,进而结合万有引力公式求解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质量可忽略不计的定滑轮,绳的一端系一质量 M=15k
11、g的重物,重物静止于地面上,有一质量 m=10kg的猴从绳子另一端沿绳向上爬,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在重物不离开地面条件下, (重力加速度 g=10m/s2)猴子向上爬的最大加速度为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猴以最大加速度向上爬行时,重物对地压力为零,故绳子的拉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即 ;对小猴受力分析,受重力 mg和拉力 F=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故选项 D正确 考点:本题关键在于分析出当小猴以最大加速度向上爬行时,重物对地压力为零,先后对重物和小猴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求解 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地球半径为 R,地面重力加
12、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 ( ) A人造卫星的最小周期为 B卫星在 距地面高度 R处的绕行速度为 C卫星在距地面高度 R处的加速度为 D地球同步卫星的速率比近地卫星的速率小,所以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较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即,解得 ,即当 r=R时周期最小,又因为 ,所以 ,故选项 A错误;当 r=2R时,由 和 解得,故选项 B错误;由 和 解得 ,故选项 C正确;同步卫星在发射的过程中,先发射到近地轨道,然后经过多次加速,才能达到同步轨道,所以发射同步卫星所需的能量较大,故选项 D错误 考点:解答本题需要熟练掌握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的各
13、种相关公式,并结合灵活解答 如图所示,由两种材料做成的半球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球右侧面是光滑的,左侧面粗糙, O点为球心, A、 B是两个相同的小物块 (可视为质点 ),物块 A静止在左侧面上,物块 B在图示水平力 F作用下静止在右侧面上, A、 B处在同一高度, AO、 BO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 q,则 A、 B分别对球面的压力大小之比为 ( ) A sin2q :1 B sinq :1 C cos2q :1 D cosq :1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别对 A和 B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对 A,由平衡条件得 ,对 B,由三角形关系可知 ,所以,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选项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湖南 攸县 醴陵 中等 四校高三上 第三次 联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