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高三 5月适应性考试理科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已知集合 , 为虚数单位,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 , , ,所以选 C. 考点:复数的运算 . 已知圆 和圆 ,动圆 M与圆 ,圆都相切,动圆的圆心 M的轨迹为两个椭圆,这两个椭圆的离心率分别为 ,( ),则 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动圆与两定圆都内切时: ,所以 动圆与两定圆分别内切,外切时: ,所以 处理 1: ,再用均值求 的最小值 ; 处理 2: 考点:两圆的位置关系 . 如图,棱长为 的正方体 中, 为线段 上的动点,则下列结
2、论错误的是 A B平面 平面 C 的最大值为 D 的最小值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 面 , A正确; 面 , B正确;当 时, 为钝角, C错;将面 与面 沿 展成平面图形,线段 即为 的最小值,解三角形易得 = , D正确 .故选 C. 考点: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 . 在 中, 是 边上的高,给出下列结论: ; ; ; 其中结论正确的个数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 , ; 取 BC 中点 M, ,而 , ; , ,所以; 所以正确的个数为 3个 . 考点:向量的运算 .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前 项积为 ,且 ,则 等于( ) 20070324 A 31
3、B 62 C 124 D 126 答案: B 试题分析: , , 以 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 n项和公式 . 甲、乙、丙、丁四个人排成一行,则乙、丙位于甲的同侧的排法种数是( ) A 16 B 12 C 8 D 6 答案: A 试题分析:甲的左边有 2人或 3人的情况有 种,还有甲的右边有 3人或 2人的情况有 8种, 所以共有 16种 . 考点:排列组合问题 . 设 是周期为 4的奇函数,当 时, ,则 等于 ( ) A 1 B C 3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 考点:函数的周期性、奇偶性 . 已知服从正态分布 的随机变量在区间 ,和 内取值的概率分别为
4、 68.3%, 95.4%和99.7%某校高一年级 1000名学生 的某次考试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则此次成绩在( 60, 120)范围内的学生大约有( ) A 997人 B 972人 C 954人 D 683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 . 考点:正态分布 . 已知 , ,执行右边程序框图,则输出的结果共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 B 试题分析:当 时, ,当 时, ,当时, , 当 时, ,当 时, ,当 时, 综上可知: 共 4种情况 . 考点:程序框图 . “ ”是 “ ”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答
5、案: A 试题分析: 不等式的性质 ,所以选 A.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 填空题 A、 B两地相距 1千米, B、 C两地相距 3千米,甲从 A地出发,经过 B前往 C地,乙同时从 B地出发,前往 C地甲、乙的速度关于时间的关系式分别为 和 (单位:千米 /小时)甲、乙从起点到终点的过程中,给出下列描述: 出发后 1小时,甲还没追上乙 出发后 1小时,甲乙相距最远 甲追上乙后,又被乙追上,乙先到达 C地 甲追上乙后,先到达 C地 其中正确的是 (请填上所有描述正确的序号) 答案: 试题分析:经过 小时,甲乙走过的路程分别为 , , 令 , ,所以甲先到达; 令 ,设 考点:积分的运算 . 设
6、不等式组 表示区域为 ,且圆 在 内的弧长为,则实数 的值等于 答案: 试题分析: , , , , , 又 , , , ,又 , . 考点:弧长公式、倍角公式 . 已知函数 则满足 的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试题分析: 或 , 或 , . 考点:不等式的解法 . 甲、乙两个小组各 1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现从这 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将 “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 ”记为事件 A; “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 85分 ”记为事件 B则 P( A|B)的值是 答案: 试题分析: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 85分的有 9种,其中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 ”
7、的事件有 5种,所以概率为 . 考点:条件概率 . 把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3个单位后,得到函数 的图象,则函数 的式为 答案: 试题分析: 函数 的图象向右平移 3个单位, . 考点: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 . 解答题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以 为极点,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曲线 的参数方程为( 为参数, ) ( 1)写出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 ( 2)求直线 与曲线 的交点的直角坐标 .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圆的参数方程及其几何意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极直互化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数形结合思想第一
8、问,利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转化方程;第二问,先将曲线 C的参数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得到圆,再令直线与圆的方程联立求交点 . 试题:( 1) , 1分 即所 求直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3分 ( 2)曲线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 4分 ,解得 或 (舍去) 6分 所以,直线 与曲线 的交点的直角坐标为 7分 考点:直线的极坐标方程、圆的参数方程及其几何意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极直互化 . 已知在矩阵 M对应的变换作用下,点 A(1,0)变为 A(1,0),点 B(1,1)变为B(2,1) ( 1)求矩阵 M; ( 2)求 , ,并猜测 (只写结果,不必证明) 答案:( 1) ;( 2
9、) , ,. 试题分析:本小题主要考查矩阵与变换、矩阵的乘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函数与方程、特殊与一般的数学思想第一问,根据矩阵的变换,列出方程,解出 a, b, c, d;第二问,根据矩阵的乘法公式计算 , ,观察总结规律得到 . 试题:( 1)设 ,则 , , 1分 , 解得 2分 3分 ( 2) , 4分 , 6分 猜测 7分 考点:矩阵与变换、矩阵的乘法 . 已知函数 , . ( 1)函数 的零点从小到大排列,记为数列 ,求 的前项和 ; ( 2)若 在 上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 3)设点 是函数 与 图象的交点,若直线 同时与函数 ,的图象相切于 点,且 函数 ,
10、 的图象位于直线 的两侧,则称直线 为函数 , 的分切线 . 探究:是否存在实数 ,使得函数 与 存在分切线?若存在,求出实数的值,并写出分切线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 1) ;( 2) ;( 3)当 时,函数 与存在分切线,为直线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三角函数、导数及其应用、等差数列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等价转化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函数与方程、有限与无限等数学思想方法第一问,先解三角方程,零点值构 成等差数列,利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求 ;第二问,先将恒成立转化为 ,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求出最大值,得到 a的取值范围;第三问,将函数 和 存在分切线转化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厦门市 适应性 考试 理科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