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湖南衡阳八中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默写( 9分) ( 1)问君西游何时还? 。 ( 2) ,幽咽泉流冰下难。 ( 3)万里悲秋常作客, 。 (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 (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 。 ( 7)锄 棘矜,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 答案: ( 1)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 f岩不可攀。 ( 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 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 4)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
2、可镂。 ( 6)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7)锄 棘矜,非 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 8)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择题 下列划横线字的读音,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鞭 笞 ( ch)炮 烙 ( lu)新 正 ( zhng)养生 丧 死( sng) B 贾 人( g) 迁 谪 ( zh)猿 猱 ( no)呕哑嘲 哳 ( z) C 曳 兵( y) 藩 篱( pn) 跬 步( ku) 风 靡 一时( m) D崔 嵬 ( wi) 监 生( jin)人 参 ( sn)按 捺 不住( ni) 答案: D 选出下列句子排列顺序
3、正确的一项( ) 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她分明 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脸上瘦削丕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会不像四十上下的人;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 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一手技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不拘于时,学于余。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答案: D 不全都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4、 ) A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隳名城,杀豪杰。 C或师焉,或不焉。赢粮而景从。 D合从缔交,相与为一。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学生最缺乏的,一是持之以恒,二是用心不专。 B尽管由于冰岛火山爆发导致大面积航空管制,一些外国元首不会否认到波兰出席总统卡钦斯基的国葬的事实,但据香港文汇报报道,波兰当局还是决定按原定计划,如期在 18日为因空难丧生的卡钦斯基夫妇举行葬礼。 C语文是各门学科的基础,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种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其他学科的题意、概念和原理,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的
5、思维能力。 D南方部分地区的罕见旱情还在发展,青海玉树发生的 7.1级强震,却再一次让我们感受到我们民族的 多灾多难,但温家宝总理题写的 “多难兴邦 ”四个大字依然鼓舞着坚强的中华民族奋勇抗灾! 答案: D 下列划横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江山代有人才出,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这才是社会发展进步之法则。 B超级女声周笔畅唱功很好,专家评价说,她在歌唱事业上会很有前途,一定会成为 明日黄花 。 C一名罪犯嘲笑另一名刚进来的罪犯说: “你干嘛不来自首,非要别人去逮你。 ”狱警听了说: “你真是 五十步笑百步 呀! ” D老大的幸福是最近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的一部反映什么是幸福的电视剧,
6、道出了知足是福的人生真谛,其中老大的 “妥了妥了 ”等 脍炙人口 的经典台词,已在南方流行开来。 答案: B 下列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嫡亲盥手 走头无路蘖根祸胎 B蹂躏榫头唉声叹气咀嚼赏鉴 C蹙缩烟霭百无聊赖棚荜生辉 D膏梁寒暄委屈求全一愁莫展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8-20题。( 11分)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 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
7、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气朝我袭来,我不知怎的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凛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 上,只有两个人睁着眼睛,而其他人都在沉睡。那用眼睛在月光下互相打量的两个人,一个是我,一个就是周 瑜了。 因为见到 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 ,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往往都是那个表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
8、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 ”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 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 结束。多少人的血淤积在刀上,又有多少把这样的刀被遗弃在黄土里,生起厚厚的锈来。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
9、,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 “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 我说: “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 “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 周瑜说: “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 我说: “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 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 “你来自何方 为何
10、在我出征前出现 ” 我说: “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和鼓角的气息,才来到这里,没 想到与你相遇。 ”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 “不。 ”我说, “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 ”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 ”我说, “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和安详。 我说: “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
11、需要食了。 ”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 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
12、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 选自中国当代小小说精品库,新华出版社 1996年版 ) 【小题 1】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 “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 ”。( 3分) 【小题 2】小说多次写到 “烧艾草 ”,请对这一细节进行简要赏析。( 4分) 【小题 3】文章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请从内容和写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结合全文说一说为什么周瑜是 “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 ”。( 3分) 因为周瑜英俊潇洒,拥有一股 “逼人的英气 ”;( 1分)尽管 “英雄气短 ”却是真实的人,不是 “永远不倒的神 ”。( 2分) 【小题 2】作者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湖南衡阳 中高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