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山西省忻州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山西省忻州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山西省忻州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山西省忻州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 A被誉为 “华夏民居第一宅 ”和 “山西紫禁城 ”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 卓尔不群 、璀璨夺目的 “三雕 ” 砖雕、木雕和石雕艺术精品。 B载有 476名乘客的韩国 “岁月 ”号客轮, 16日在韩国全罗南道珍岛郡屏风岛以北海域发生意外进水事故并最终沉没。此次事故,船长李俊锡 难辞其咎 。 C 4月 14日起高铁二等座首次纳入打折范围,意味着是高铁打折正在进行新的尝试,未来或有更多的旅客群体享受优惠折扣 好整以暇 ,享受度假的乐趣。 D最近他们
2、两人总有些不对劲,就说庆祝 “国庆 ”吧,一个说组织一场球赛,另一个偏要 反弹琵琶 ,非要组织一次文艺演出不可。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卓尔不群:优秀卓越,超出常人。此处使用对象错误。 B难辞其咎:难以推脱其过失。 C好整以暇 :形容虽在百忙之中仍然从容不迫设置陷阱为望文生义。 D反弹琵琶:来自敦煌壁画中的一 种舞姿造型。喻指突破常规的思维和行为;从反面看问题,与常规事物对着干。设置陷阱为不合语境。故选 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 ) (3分 ) 文章忌俗滥,生活也忌俗滥。 。 。 。 。 。 。 “风行水上,自然成纹 ”,文章的妙处如此。生活的妙处也是如此。 东施没有心病,强学捧心颦眉的姿态,只能引人嫌恶。 俗滥就是自己没有本色而蹈袭别人的成规旧矩。 “虚伪的表现 ”就是 “丑 ”,克罗齐已经说过。 在西施是创作,在东施便是滥调 。 滥调起于生命的干枯,也就是虚伪的表现。 西施患心病,常捧心颦眉,这是自然的流露,所以愈增其美。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根据提出论点,证明论点的思路,先
4、确定 俗滥的观点,再列举西施和东施事例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对比论证;故先 后 ;在内容上与西施和东施相吻合的应为 ;句式上承接 “滥调 ”的是 。所以选 D。 考点:语言表达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3分 ) A上百万次点击,见证着百姓参与两会的热情。教育、医疗、住房、就业 见诸于报端的重头报道无不回应着百姓的关切,努力寻找着问题的答案:。 B舌尖上的中国 2摄制组历时半年,遍访各地美食,足迹踏遍全国各个省份以及部分海外城市,走访拍摄近 100个地点。 C天津市决定自今年 5月 31日起,停止外省市户籍人员购买商品住房、投
5、资兴办企业和引进人才的方式办理蓝印户口。 D几个月间,兰州自来水连续两次出状况,这一次水污染的情况尤其严重,不仅惊动了省里,甚至惊动了中央;至于说给兰州市民带来的不便、造成的恐慌,更是有目共睹。 答案: D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 A项 “见诸 ”跟 “于 ”重复,去掉 “于 ”。 B 项 “足迹 ”与 “踏遍 ”搭配不当。 C句子成分残缺,在 “外省市户籍人员 ”添加 “通过 ”。故选 D。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6、 1)后值倾覆, ,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诸葛亮出师表 ( 2)今年欢笑复明年, 。弟走从军阿姨死, 。白居易琵琶行 ( 3)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 答案:( 1)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秋月春风等闲度 暮去朝来颜色故( 3)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暮、 麾、炙、弦翻。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7、,完成后面题。 人类文明与宗教 詹克明 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倘若追溯到史前时代,人类精神文明的 “元胎 ”原本就是宗教。它囊括一切,包容一切,将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明品种之萌芽全部融成一体综合其中。在当时,科学、哲学、医学、天文、音乐、舞蹈、戏剧、绘画、雕塑、伦理、法律 全都总揽于原始宗教之中。古老的世界三大宗教以及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宗教史诗中都涉及到天地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这类科学的根本问题。史前人类岩画中的生殖崇拜 、太阳崇拜以及祭祀舞蹈也多带有原始宗教性质。图腾崇拜集美术、雕塑、抽象艺术于一体,带着面具的宗教群舞更是戏剧的前身。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天文学起源于占星术,数学起源于数术,地
8、理学起源于堪舆之术,化学起源于岐黄炼丹之术,医学更是从巫术脱胎而来,带有明显的宗教 “胎记 ”。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医学认为疾病总是与诸神、鬼怪、星辰有关。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医学是神庙学校秘密教义的产物,最早的医学文献也写在纸草经卷当中。宗教的 “宗 ”字有 “根本 ”、 “本旨 ”之意,它恰如其分地反映出原始宗教包罗万象,乃是文明之宗的这一特征。 人类 文明发祥于宗教,随着文明的逐渐演进,分门别类的专业从宗教中分化出来。这种分化一直不断地进行,不仅越分越细,各专业也日趋独立,沿着各自的轨道互为辐射发散,彼此绝少交叉往来。这种 “重分化、少综合 ”的倾向,正是当今诸多弊端的根源。其中最明显的病
9、症当属 “技术发展 ”与 “人文理念 ”的脱节。人类文明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都必须追寻到本源的综合上,追寻到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上,追寻到涉及人性的宗教范畴才能谋求彻底的解决。当前人类活动业已扩展到整个地球,不同的地域文明逐渐融合,走向信息、商品、资源、人才的全球一体化。这种 “合 ”的势 头非常有利于人们从 “综合 ”着眼来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世间的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种更加健全的文明必将在 “合 ”的趋势中诞生。 阿 汤因比曾经设想过 “人类未来的宗教究竟是怎样的宗教? ”他认为: “产生并支持新文明的未来宗教,必须赋予人类明辨和克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罪恶的力量。这些罪恶当中最
10、可怕的是那些从人类历史中沿袭下来的陈旧东西。这就是和生命本身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贪欲,以及和文明具有同样古老历史的战争和社会的不公正。还有和这些同样可怕的新罪恶,这就是为满足自己的欲望,应用科学和技术所造成的人为的环境。 ” 当前,彻底消解人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实际上是树立一种正确信仰的问题。首先是如何对待 “自然 ”的问题。汤因比认为: “人类本来是怀着敬畏之心看待自己环境的,应该说,这才是健全的精神状态。 ”遗憾的是,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类,自以为对大自然的了解已经透彻得一览无余,人们已不再敬畏自然,进而还要藐视自然,主宰自然。也许只有一些对自然有着精深理解的人如今还能对大自然保持一
11、种由衷的敬畏之心,对大自然还怀有一种虔诚的宗教感情。人类应该确立与自然 “和谐 ”的信仰,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理念的 “综合 ”。这 “和 ”“合 ”二字在 民间又称之为 “和合二仙 ”。但愿他们能够保佑人类走出技术阴影和人性的暗区,自觉地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纳入到大自然的普遍和谐之中。 (节选自一个科学工作者的忧虑,题目为编者所加。) 【小题 1】下列关于 “宗教 ”的论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从文明发展史来看,宗教是人类精神文明的起源。它囊括今天已经分门别类的所有文明品种的萌芽。 B原始宗教的性质多体现在史前人类岩画中的生殖、太阳崇拜以及祭祀舞蹈中。随着文明的演进,宗教的分化不
12、断进行,不仅越分越细,也日趋独立。 C许多原始宗教的史诗中都涉及到 天地起源、万物起源、人类起源这类科学的根本问题。宗教的 “宗 ”字有 “根本 ”之意,反映出原始宗教乃是文明之宗。科学、哲学、天文、数学等均起源于宗教。 D五千年前的古巴比伦医学认为疾病总是与诸神、鬼怪、星辰有关,三千五百年前的古埃及医学是神庙学校秘密教义的产物,这两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宗教是医学的起源。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分门别类的专业随着文明的演进日趋独立,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的 “重分化,少综合 ”的倾向导致了了诸多弊端,其中最明显的病症是 “技术发展 ”和 “人文理念 ”的脱
13、节。 B 一种更加健全的文明必将在 “合 ”的趋势中诞生。 “合 ”的趋势是指不同地域文明逐渐融合,走向信息、商品、资源、人才的全球一体化。这种趋势有利于从 “综合 ”着眼来研究、解决人类文明当前的许多重大问题。 C阿 汤因比认为:因为未来宗教产生并支持新文明,所以必须赋予人类明辨和克服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的各种罪恶的力量。 D 在作者看来,不健全的精神状态是指人类掌握了 现代科学技术后不再敬畏自然想要主宰自然的一种精神状态。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排斥奢欲、不公正等恶俗,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更加健全的文明的表现。 B只要树立了自然 “和谐
14、”的信仰,便能消解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C “和谐 ”的信仰和 “综合 ”的理念也许能帮助人类走出技术阴影和人性的暗区,使得自然和人类各得其宜、相得益彰。 D随着文明的演进,科学、美术、舞蹈、医学等专业沿着各自的轨道互为辐射发散,彼此绝少交叉往来的局面,将会逐渐得以改善。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文中找出论述 “宗教 ”的相关语段,将选项与之比较,判断。B项, “宗教的分化不断进行 ”论述不正确,原文中是 “各专业的分化 ”。所以选 B。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根据
15、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带入原文,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 C项 “因为 所以 ”表述不正确,属于强加因果。所以选 C。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根据对文意的理解,推断选项是否合乎逻 辑。 B项, “只要树立了自然 和谐 的信仰 便能消解与自然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 ”表述不正确,属于语意绝对化。所以选 B。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国之歌者 聂耳 1932年 4月,聂耳认识了左翼剧作家兼诗人田汉,通过田汉与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参加了 “左翼戏剧家联盟 ”组织的各种活动。 193
16、3年初,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日子里,聂耳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介绍人田汉和监誓人夏衍在联华影业公司的一个摄影棚里,为他秘密举行了入党宣誓。 1933年 6月他在日记中写道: “音乐与其他艺术(诗、小说、戏剧)一样,它是代替大众在呐喊,大众必然会要求音乐新的内容和演奏,并要求作曲家的新态度。 ”随后,聂耳为电影母性之光创作了插曲开矿歌,以民间劳动号子的节奏来表现劳苦大众的斗争生活,向靡靡之音开了第一炮。 1934年 4月,聂耳加盟百代唱片公司音乐部,他和先期进公司的任光、安娥等人以灌制畅销电影歌曲为名,出版了一大批进步歌曲唱片。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丰的一年。 创作新女性时,他天不亮就去纱厂体验女工
17、上班的辛苦。他还在街上与小报童交上了朋友,天天问寒问暖,著名的卖报歌就是这 样创作出来的。1933年冬,某天聂耳路过上海霞飞路口,看见一个外号叫 “小毛头 ”的小女孩正在卖报,叫卖声如歌唱一般动听。了解小毛头的身世后,聂耳决定为这个可怜的报童创作一首歌曲,于是他匆匆地去找词作家安娥。当聂耳拿着安娥作词、他谱曲的卖报歌唱给小毛头听时,小毛头非常高兴,但又提出,能不能把铜板买几份报写进歌词,那样就能边唱边卖了。聂耳马上回去找安娥,添上了“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 1934年夏,聂耳为影片大路作曲时,先到上海郊区的筑路工地与工人们一起拉压路的大铁磙,体验他们的劳动生活,并就自己创作的 大路歌开路先锋
18、征求意见,反复修改。今天,辞典里有关 “聂耳 ”这一词条,在 “国歌的作曲者 ”后面通常都会加上一句 “中国新音乐的创始人 ”。所谓作曲家的新态度,聂耳是个很好的开拓者。 1935年春,聂耳写下了梅娘曲慰劳歌塞外村女自卫歌四首抗日救亡歌曲,又上了国民党当局的黑名单。党组织决定让聂耳到日本暂避,再去欧洲和苏联学习,聂耳也希望借此机会出国深造。就在聂耳前往日本的前夕,他看到了挚友田汉编剧的影片风云儿女。这个故事 1934年秋末就写好了,几个月后田汉被捕。被捕前,他把剧本以及写好的一 段歌词都交给了夏衍。聂耳得知后主动找到夏衍,当他看过田汉写好的歌词后,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请缨道: “我来写吧,
19、田汉也会同意的。 ” 这首歌就是后来唱遍大江南北、闻名于全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这也是聂耳人生最后的作品。 聂耳在创作时 “完全被义勇军救亡感情激励着,创作的冲动就像潮水一样从思想里涌出来,简直来不及写。 ”他后来对影片导演许幸之说: “为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我几乎废寝忘食,夜以继日,一会儿在桌子上打拍子,一会儿坐在钢琴面前弹琴,一会儿在楼板上不停走动,一会儿又高声地唱起来。房东老太太可不答应了,以 为我发了疯,并向我下逐客令,我只好再三向她表示对不起,最后她才息了怒。 ”经过两个多月的酝酿,聂耳完成了义勇军进行曲的初稿。 在谱曲时,为了使词曲配合得更加顺畅有力,聂耳大胆地对歌词作了许多处理。他把
20、原词末尾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大炮飞机前进。前进 !前进 !前进 !”改为 “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 !前进 !进 !”增加了叠句,以铿锵有力的休止符来煞尾,把中国人民向前挺进时的坚决、勇敢表现得更加强烈。 (选自文史参考,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文章第一的段交代了聂耳认识田汉后的一些举动,特别点明了聂耳参加 “左翼戏曲家联盟 ”的各项活动以及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事情,暗示下文聂耳要写义勇军进行曲。 B文章引用聂耳的日记内容以及聂耳的话,更加真实、准确地再现聂耳的思想、做法等,
21、比如文章引用 1933年聂耳的日记内容就表现了聂耳对音乐的全新认识。 C “这一年成了聂耳创作最丰的一年 ”说明聂耳在进步思想的影响下,创作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此时的聂耳更加注重音乐本身具有的战斗思想,其音乐作品的战斗性达到顶峰。 D聂耳创作的卖报歌主要体现了他对卖报女孩的同情和爱护,文中的 “叫卖声如歌唱一般动听 ”以及后面的 “匆匆地 ”等都表现了聂耳对音乐的执着追求精神。 E、聂耳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很激动,并因为词曲配合问题修改了歌词,他增加了叠句,使歌词更加铿锵有力,以此来表现中国人民的坚决、勇敢。 【小题 2】本文主要表现了聂耳的哪些精神品质?请简要概括。( 6分) 【小题 3】文
22、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聂耳在创作音乐时的 “新内容 ”和 “新态度 ”?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罗丹教导青年艺术家时强调 : “但愿 自然生活 成为你们唯一 的女神 ”。你同意这一观点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案: 【小题 1】 BE(选 E得 3分 ;选 B得 2分,选 A得 1分。 【小题 2】 勇敢无畏。在白色恐怖最为严重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关心、同情劳苦大众。比如专门为小毛头创作卖报歌等。 强烈的爱国情怀。他创作的很多歌曲都表现了爱国情怀,特别是义勇军进行曲。 勤奋,刻苦。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废寝忘食,夜以继日。 对工作专注,投入。在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时,影响
23、了房东的生活却浑然不觉。(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 3】( 1)聂耳创作的音乐表现了劳苦大 众的真实生活,是第一次用音乐“代替大众呐喊 ”,与当时的靡靡之音有着明显的区别。( 2)聂耳创作音乐时十分注重到劳苦大众中去体验生活。比如他创作新女性时到纱厂体验女工上班的辛苦。( 3)向劳苦大众征求对自己创作的音乐的意见,并根据意见修改,如创作卖报歌时添加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的内容。(或聂耳在为电影大路作曲时去体验筑路工人的生活并就自己创作的大路歌和开路先锋征求意见,反复修改。) 【小题 4】 同意罗丹的看法。(观点明确, 2分) 客观生活是艺术创作的生命与土壤。( 2分) 聂耳为了完成音乐 创作
24、,深入群众,体验生活,了解劳苦大众的深重苦难。( 2分) 中国人民历尽苦难却从不屈服的斗志深深激励着聂耳。他的创作正是因为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唱出了民族的心声,才能够历久不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2分)(意思对即可) (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 A项 “暗示 ” 表述错误,本段主要交代聂耳的政治生活,为后文描写聂耳做铺垫。 C项拔高了这句话的作用。这句话就是客观表述聂耳这一年的创作。 D项, “叫卖声如歌唱一般动听 ”表现卖报女孩的可爱, “匆匆地 ”表现聂耳对卖报女孩的关爱。故选 BE。 考点: 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山西省 忻州 高三第 四次 联考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