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云南省景洪市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年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医疗质量是关系到病人生命安危的大事,救死扶伤是医务人员 _ 的天职。 中国传统的严父慈母型的家庭关系,常令父亲们 _地承担起教育子女的义务。 在全国比赛中屡获金奖的我省杂技团, _地承担了这次出国演出任务。 A当仁不让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B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当仁不让 C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当仁不让 D义不容辞当仁不让责无旁贷 答案: C 试题分析: “当仁不让 ”“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 ”三词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意思和使用场合都有不同。 “当仁不让
2、”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应用在第三道横线。 “义不容辞 ”意思是道义上不允许推辞。指理应接受。应用在第一道横线。 “责无旁贷 ”意思是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应用在第二道横线。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借助算盘和口诀 ,通过人手指拨动算珠,就可以完成高难度计算。 _, _, _, _,_, _。 2013年 12月 4日, “中国珠算 ”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即便是不识字的人也能熟练掌握 珠算算盘结
3、构简单,操作方便 包含了珠算的所有秘密 蕴含了坐标几何的原理 用珠算运算,无论速度还是准确率都可以跟电子计算器媲美 珠算口诀则是一套完整的韵味诗歌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连贯的能力。答题时,除了要注意横线的上下文之外,更要注意研究题目所给的六句话内部的落跑及关联。其中,只有 句以 “珠算 ”为陈述主体,所以首句应选此句,于是排除 C、 D两项。 句中的 “包含 ”的主语不应再是 “珠算 ”,而应是 “珠算口诀 ”,因此排除 A项。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作为古希腊哲学家,
4、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因此被誉为“古代世界的黑格尔 ”。 B由此可见,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 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C本书首次将各民族文学广泛载人中国文学通史,但就其章节设置、阐释深度等方面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D古代神话虽然玄幻瑰奇,但仍然来源于生活现实,曲折地反映了先民们征服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病句辨识题,最基本也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析句子结构。题中,A句中, “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充满着辩证法 ”的主语 “他 ”和谓语 “充满着辩证法 ”搭配不当,应改为 “他对本体论问题的论述充满着辩证法 ”。 B
5、句递进复句“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 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两句间偷换主语,应改为 “当时的设计者们不仅希望该过程中艺术活动是富有创造性的,而且希望技术活动也是富有创造性的 ”。 C句成分赘余,应删去 “就 ”字。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我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 “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
6、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 “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 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致,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
7、有者应当立刻焚鲠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 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镝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敌 “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温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 ”(袁氏世范)。有的不法分子甚直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技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事物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
8、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管府科索而得名,不以其物 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肚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北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领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炸达古代食 品安全监管述略 ) 【小题 1】下列关于原文第
9、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小题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
10、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律将 “故与人食 并出卖 ”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
11、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答案:【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B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 C项错误在于无中生有。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中, B项 “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的说法原文无据。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
12、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题 中, B项错误在于,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的是行会。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爱国科学家邓叔群 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 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大学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
13、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八,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 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 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 5个,新种 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 菌科学。在世界著
14、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 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 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 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更为直接,砰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给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后来,邓 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
15、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 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决不离开,还动员其他 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 人说: “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 ”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
16、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军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疾病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 邓叔群生活俭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曰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 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充作军用。 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教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埋想。 (摘编
17、自中国真菌学先驱 邓叔群院士) 相关链接 邓叔群( 1902 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 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酋等。(摘自辞海第六版) 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 邓叔群) 【小题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18、分) A因为种族歧视使邓叔群深受伤害,激发了他的民族自荨心,他决心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为国争光。 B考虑到岭南大学开学在即 ,急需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邓叔群听从导师的建议,当即回国,全然不顾自己即将得到的博士学位。 C邓叔群采集、鉴定的中国真菌标本,填补了世界真菌研究领域的空白。他本人也因为在真菌学领域的卓越贡献而得到世界同行认可。 D抗战时期,邓叔群与助手开展森林勘察,其研究成果不仅支持了当时的大后方建设,其中不少内容至今仍有参考价值。 E邓叔群基于水利和林、牧并重的思想而提出的森林生态平衡理论,使得黄河上游的水土得以保持,并减轻了下游的水患灾害。 【小题 2】邓叔群不愿意去台
19、湾,也不去美国,而欣然接受邀请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这样做,既有现实因素,又有思想基础。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6分 【小题 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分 答案:【小题 1】 C、 D 【小题 2】现实因素: 1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 2东北解放区领导尊爱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想想基础: 1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 2不忘自己是中国 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小题 3】 1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
20、回国效力; 2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 3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 【小题 4】 1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夺得一席之地; 2为改变中国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 3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 4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部分进行认真比较,以发现异同,确定正误。其中, A项原因说的不对。 B项的错误在 于不是 “建议 ”他 “当即回国 ”。 E项错误在于把未然的说成已然。 考点: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21、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紧扣题目中关于 “现实原因 ”和 “思想基础 ”两点提示,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比如,现实因素有:国民党腐败统治的现实使他深感失望;东北解放区领导尊爱人才的诚意使他深受感动。想想基础有:他从小受外祖母影响,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为榜样;他不忘自己是中国人,愿为中华民族富强奋斗终生。 考点: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依据题目 “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 ”这一提示,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根据文本作答。比如他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国效力;他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
22、提出减薪;他带病编写教材纲要,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等等。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回答本题,要根据文本内容,筛选出邓叔群的 “突出表现 ”,然后归纳总结,谈谈自己的体会。比如,邓叔群为中国建立了自己的真菌学,在世界学术领域夺得一席之地;邓叔群为改变中国 农业的落后面貌,选学农林专业;邓叔群为国计民生需要,及时调整自己的研究方向;邓叔群为新中国农林业的发展,努力培养专业人才;等等。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古渡头 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
23、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 “唔, ”我放下包袱, “是的。 ” “那么,要等到明天哆。 ”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 ”我茫然地, “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 “钱 你有多少钱呢 ”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 “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 ,有钱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云南省 景洪市 第三中学 一下 学期 期末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