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执信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 ,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 A 挟 持 /汗流 浃 背 削 藩 /削 足适履 匆 忙 /戎马倥 偬 B 踉 跄 /不 稂 不莠 巷 道 /街头 巷 尾累卵 /连篇 累 牍 C 刹 那 /深山古 刹剽 悍 /膘 肥体壮 悭 吝 /铿 锵玫瑰 D 蹒 跚 /心宽体 胖 贞 烈 /金人之 箴恪 守 /溘 然长逝 答案: D 下列各选项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七月流火 ,伴着伦敦奥运的热浪,高一级全体师生在武警边防指挥学校进行为期五天的军训活动。在级长的
2、组织下,军训各项工作 按部就班 。白天同学们进行站军姿、正步走、齐步走等训练,一到了晚上,同学们以班为单位互相拉歌,整个校园歌声 盎然 。虽然时间过去很久了,但同学们对当时那些事情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 A七月流火 B按部就班 C盎然 D记忆犹新 答案: C 下列各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 A. 由于薄熙来涉嫌犯罪, 10月 26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做出决定,依法对其立案侦查 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案件侦查工作正在依法进行中。 B. 10月 1日上午,京珠高速乳源段发生一宗特大交通事故,高速公路交警、高速公路管理 人员、 120急救人员和相关人员相继赶到现场救援。 C. 由于
3、各大视频网站需要靠聚合数量更多、质量更好的版权内容来获取高流量,使得网络 视频行业版权价格提高、运营成本大幅攀升。 C. 日前,金龙鱼、福临门两家国内主要食用油大企业相应增加小包装花生油、菜籽油价格, 涨幅在 8%左右。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界关注。 答案: A 下面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本人比较 认同这样的国学定义 :国学分为狭义上的国学和广义上的国学 ,狭义上的国学就是指经史子集 ,而广义上的国学则包括民国以前中国所有的学术与文化之总和。 对国学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 ,可能会像对文化下一个大家都认同的定义一样 ,看来是非常困难的 ,甚至是不可能的。 但是 ,如果对研究讨论
4、的对象没有一个共同的认知标准 ,对对象的讨论和认识往往就会公说公有理 ,婆说婆有理 ,研究和讨论往往就深入不下去。 尤其在当今价值多元化的时代更是如此 ,就是当年的国学大师们 ,如章太炎 ,梁启超等人 ,对国学的理解 ,也有很大的分歧。 因为 不同学术背景、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文化程度的人 ,很难在同一个问题上取得共识。 A B C D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实用类文本阅读 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眼中的南怀瑾 朱清时先生访谈 王国平 王国平:你第一次接触南老师的作品是什么时候? 朱清时:我见到南老师是 2004年,第一次。我以前也没有接触过他的作品,我一直在搞理工科的,到我当中科大校长时,内心就起了
5、一种愿望,就是中国社会需要一种信仰来支撑。我看现在的学生和我们以前不一样,跟过去我们当学生的状态不 一样,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心中有一种信仰在支撑,所以学习跟自己的个人修养很容易被教育和提升。现在的学生很难了,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有信仰支撑。那时,我对中国佛学有了一种内心的尊重,佛学不管怎么样,它教人行善,它教人畏惧因果,对社会是一件好事,我自己是一个自然科学家,我也很想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各种成果跟佛学当初预言的自然界的各种情况两者联系起来,做一个对比,所以我就去拜访南老师去了。 那个时候,南老师风采迷人,他这个人精力充沛,记忆力非常好,每次都是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说两个小时,实际上都延长到三个
6、小时,而且有 的时候是上午、下午、晚上接着讲,随口就背诵很多诗词歌赋和偈颂,这让很多年轻人吃惊。 王国平: 这十年来,你在南老师身边,给你最大的影响是什么呢? 朱清时:我这一生,发表过的研究论文有 300多篇以上,只有一篇文章现在影响最大,就是物理学步入禅境这篇文章,广为流传,影响很大。看到我在创办南方科技大学过程中的种种艰难险阻,南老师由开始的支持,逐渐变为反对,他希望我集中精力,写科普文章,可以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培养普罗大众的科学素养,在民间洒下科学研究的种子。我想等我把南科大的工作做完,我会做我这一生中间的最 后一个使命,写科普文章 ,把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原汁原味的写清楚,凡是有文化的
7、人都能看懂,又可以把佛学所讲的宇宙和人的事情做一些对比。 王国平:我想,您可能与季羡林、任继愈等有些交往,我想听听您对这些大师的看法。 朱清时:这么说吧,现在南老师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水平,国内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与他相比,比如我以前跟他学过成唯识论,现在我正在读瑜伽师地论,这两部经书都是玄奘法师主持翻译或总结的,当时是用唐代语言,而且玄奘法师是用直译的,唐代的人看起来就很吃力,现代人就更吃力啦。可是南老师会给你讲得深入浅出。 再比如,有很多佛经的语言都是唐代的语言。比如楞严经中的 “觉海性澄圆,圆澄觉元妙 ”,其中两个字 “元妙 ”,很多人看到这个元字,就以为是元初、元本,南老师一讲就懂了,当时为
8、了避讳唐玄宗名字中的玄,而将 “玄妙 ”的玄字改成元代替,一说玄妙,大家都知道了。 王国平:我一直很尊崇季羡林、任继愈他们,但是呢,我认为季羡林先生对国学研究不多,他主要方向是东方语言学,擅长的是吐火罗文、巴利文、梵文等,任继愈先生主要研究的是世界宗教史,反而不以传统文化见长。 朱清时:南老师就把这几个学问贯通起来了。当然,我们不说跟春秋战 国时期的老子、庄子相比,但是至少五百年来没有过这种人。中国有很多天资跟他差不多,机会跟他差不多的人,但是心不静,因为太平时期都想当官,都想成就功名,所以呢,他可能是几百年来第一人。他对儒释道都有精深的理解,儒家的理解,他是高人一筹,但是还不是他最重要的,他
9、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现在可能找不到第二人了。就在于佛经本身,很多是魏晋和唐代的语言,当时的人读来已经是晦涩难懂,何况现代人,这需要非常深的学问才能解释得非常准确。这十年我非常珍惜他讲佛经的机会,他不讲,别人都是望文生义,只有他讲了,别人才会服。 【小题 1】 朱清时作为一名自然科学家,向南怀瑾拜师学佛的原因是什么?( 4分) 【小题 2】在第 问中记者让被访者评价另外两位大师,你怎么评价这样的提问?你认为被 访者的回答巧妙吗?为什么?( 5分) 【小题 3】朱清时谈到南怀瑾为人治学的风度,请从文中选取两点加以说明,并结合现实说 说它有怎样的启发。 ( 6分) 答案: 【小题 1】 心中有一种信
10、仰支撑,个人修养容易被教育和提升,当代学生缺乏信仰。 佛学是一门教人行善与畏惧因果,对社会有益的学问。 他想用现代自然科学发展的各种成果与佛学当初预言的自然界的各种情况进行联系、对比。( 1点 1分, 2点 2分, 3点 4分) 【小题 1】这种提问方式尖锐、新颖,这种提问能引导被访者用两位大师与南怀瑾做比较,能创造更多的新闻亮点。(评价 1分,分析 1分) 或者:这种提问方式不得体,容易使主题分散,南怀瑾与这两位国学大师的没有可比性,并且容易把被访者的话题导引偏离中心。(评价 1分,分析 1分) 被访者回答很巧妙。他回答 “现在南老师对佛学和佛经的理解水平,国内找不到任何人可以与他相比 ”,
11、指出就佛学的范畴,无人能与他比较,既围绕访 谈的主题谈南怀瑾的学问为人,又得体地避开了评价其他大师的敏感话题。( 1点 1分) 【小题 1】 南怀瑾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他督促朱清时集中精力,写科普文章,更广泛地影响社会,培养普罗大众的科学素养。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的就是能更好地回报社会,实践科学真理和思考探索精神。 南怀瑾治学严谨执着有热情。很多是魏晋和唐代的语言,当时的人读来已经是晦涩难懂,何况现代人,这需要非常深的学问才能解释得非常准确。当代学者治学之风浮躁,我们呼喊这个时代缺乏大师,大师只能从治学的严谨与热情中形成。 南怀瑾淡泊名利 ,不追求功名,只专注学术。当代学者研究学问耐不
12、住寂寞,耐不住名利色权的诱惑,这是这个时代缺乏大师的原因啊!(每点 3分,点出为人治学特点 1分,分析 1分,谈启发 1分) 【小题 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在第一问当中,朱清时提到了两点,一是信仰,一是 与自然界的联系。再有佛学讲究因果。 【小题 1】本题考查对提问的评价能力。得当与否,可从提问方式上分析或从提问的角度分 析。可答其提问的好,指出其特色。也可答其提问的不好,易引人答非所问。而答问的情况 很巧妙。他评价人时在一个小范围内,省去了很多麻烦。 【小题 1】本题 为探究题。考查学生的探究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本,不能泛泛而谈。首 先对南怀瑾为人治学的风度进行具体分析,如分析他的责
13、任感,他的治学态度,他的个人追 求等。启发,可结合他的任何一方面来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 文学类文本阅读 清 名 梁晓声 倘非子诚之缘故,我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子诚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六七、八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八十三了。 ” “八十三还采茶?! ” 我不禁向那老妪背影望去,钦佩之。 我问: “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 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 子诚说: “阿婆得子晚,六十几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 “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
14、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 “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 我不禁感慨: “多好的举措 ” 不料子诚却说: “办法是很好,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县里的一位副县长,表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贪污受贿 ,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原来不是个东西,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 我一时失语。只默默听子诚说: “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
15、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 “可 这 难道就没有人认为应该告诉老人家,她完全不必那样做吗? ” 仿佛被割掉了舌的我,终于又能说出话来。而且,说得激动。 “许多人都这么劝过的,可老 人家她听不进去啊。 ” 子诚的话,却说得异常平静。 不待我再说什么,问什么,子诚的一句话,使我顿时又失语了。 他说: “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 ” 我,极愕。 “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有人说,那是因为她岁数大,脏器都老化了,所以不觉得多么疼了 他们的说
16、法有道理么? ” “我 不太清楚 ” 我的确不太清楚。 我心愀然。进而,怆然。 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 “退还 ”尚未 “还 ”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子诚说: “转告也是白转告 ” 我恼了,训道: “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 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 竭力挺直身板 ,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 “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 “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 “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 我不禁再次失语,竟至于,羞愧极了。 以后
17、几 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 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 。然而其步态,毕竟那么的蹒跚,使我联想到衰老又顽强的朝圣者,去向我所不晓得什么圣地。 似乎,我倾听到了那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 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她,那个 我的意思是 明白我在问什么吗? ” 我这个一向要求学生对人说话起码表意明白的教师,那一时刻语无伦次。 “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才还清了那笔钱 ” 我又说不出话来,也不知自己什么时候放下电话的。想到我和子诚口中,都分明地说过 “还 ”这个字,顿觉对那看重自己清名的老人家,无疑已构成人格的侮辱。 清名、清名 这一
18、旦在乎反而累人自讨苦吃的东西呀,难怪今人都避得远远地,唯恐沾上了它! 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 【小题 1】小说中多次写到茶村老妪 “竭力挺直腰板 ”,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联系文章内容,试分析 “我 ”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5分) 【小题 3】作者谈到他的写作体会时说,这篇文章不单是写给农民看的。作者为什么这么说?联系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6分) 答案: 【小题 1】 写出徐阿婆面临生活重负,表现出的顽强的承受力。 突出了徐阿婆正直、清白的形象特点。 暗示了徐阿婆病情越来越重,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一点 2分,两点 3分,三点 4分。) 【小题 1】 “我 ”是一个善良的、有同情
19、心的、正直的、善于反省的知识分子形象。 善良 /有同情心。 “我 ”听说徐阿婆的故事后,主动提出帮她还还剩下的钱,可以看出 “我 ”是一个善良 /富有同情心的人。 善于反省。当 “我 ”听到徐阿婆说人的一生如流水 “可以干,不可以浊 ”时,羞愧了。结尾处也有 “我之羞惭,因我亦如此 ”,这些地方都表明我是一个善于反省的人。 正直。当 “我 ”听到副县长的所作所为时,一时无语,可见 “我 ”对他的做法持否定态度,所以说, “我 ”是一个正直的人。(给形象定位 1分;一点 2分,其中特点 1分,分析 1分,答出两点,得 4分。) 【小题 1】文章在称赞正直清白的徐阿婆的同时,也揭露了某些官员追名逐
20、利的腐败行为;( 2分)我们这个社会存在不少这种耽于名利,不注重自己清名的现象;( 1分)作者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引发了我们对当今道德沦丧和价值缺失的现象的反思,( 1分)呼吁人们要重视道德的修养,保持为人的清名(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本题考 查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这句话出现了多次,从内容上分析,他的腰板因岁月而弯,但人格却是直的。所以答题时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思考,内容又可以从表层内容和深层内容思考。 【小题 1】本题考查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形象既不能面面俱到,也不能抓住一 点,不及其余,更不能概念化,给人物贴标签。文中多次提到我的语言、我的想法,我的认
21、识。从这些地方体现我的人格与性格。 【小题 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通过对阿婆的描写,表达了一种人生观点。要活 的挺直与坦荡,而社会上却存在很多不重视清名的现象。作者的观点通过 对阿婆的同情显露 出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武侠小说的江湖世界 在武侠小说里,有这样一个独特的世界 江湖世界。江湖中人何为 上者仗义行侠,除暴安良;中者为报家仇,浪迹天涯;下者纯粹只为争个天下武功第一,不惜身入魔道,视生命如草芥。一句话,都是在刀剑丛中讨生活,说得俗一点,便都是在杀人。 笑傲江湖中的魔教教主任我行有一句名言:老夫一生杀人如麻,快意恩仇。那些大魔头们视杀人为家常便饭,看哪个不顺眼就可以拎
22、来宰掉,甚至可以拿活人的脑袋,炼 “九阴白骨爪 ”之类,这里且不去说它。那些身负 “血海深仇 ”之人,学艺寻仇,餐风露宿,忍辱负重,历尽千辛万苦,最终便是为求手刃仇敌那一刻的快感。于是乎,如果仇敌已为他人所杀,寻仇之人会茫然若失,痛心疾首。剩下来的杀人,便是名门正派之侠客,为驱除邪恶、执掌正义,正大光明地替天行道了。据说,这不仅可 “快 ”一己之心,还可大 “快 ”他人之心。 问题是,侠客自掌正义,不问官 府也不求法律,自己认为该杀便干净利落一刀了断,这里面难免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意性。射雕英雄传中的洪七公,自谓一生杀了 241人,其中没有一个是好人。这里凭借的是道德律,况且,好与坏本身便是相
23、对的。一人以为是的,可能另一人以为非,何来客观标准 比如侠客们最为嫉恨不耻的所谓淫贼淫妇,人家相好,哪怕是偷情,其实也不关你事,侠客偏要千里迢迢 “为民除害 ”,岂不多管闲事 何况,侠客也是人,是人即有人作为动物的共通的劣根性,侠客也难免有杀得 “性 ”起的时候。将人的生命维系在某一个人的主观好恶之中,这正是武侠的可怕之处。 如果说人类的噬血性、攻击性行为,本身便是人性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以爱好和平著称的中国人在这方面似乎并不逊于西方。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草菅人命、滥杀无辜之事,可谓平常之极。鲁迅先生曾讲过,中国人有两类:一类是作示众的材料,一类是看客。看人杀头,乃成国人的一大乐趣。一刀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