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实验中学高二上学期初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针对在台湾高调行善引发的争议,陈光标坦然表示,之所以高调,只是希望能 推波助澜 ,激发更多的企业家投身慈善事业。 B陈老先生为了学诗,无论是大家名家,还是一般诗歌爱好者,他都虚心求教,择善而从,从不 师心自用 ,也不固步自封。 C如果你还没有找到让自己热爱的事业,那么你还要继续去寻找,千万不要安之若素 。只要你跟随你自己的心,总有一天你会找到的。 D柳盈是我们的班长,深得每个人的拥护,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热切盼望她早点来到,但是近几次她总是姗姗来迟,可谓
2、不速之客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属贬义词,褒贬失当; C项,遇到不顺利的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能安然处之,毫不在意,望文生义; D项,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与语境不合。 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答题的关键是明确成语设题的陷阱所在,一般为望文生义、褒贬失当、敬谦失当,所以平时积累时要吃透成语的意 义,不可乱用。同学在平时学习的时候还应该注意成语的修饰范围,以及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很多成语的句子功能是固定的。这也是一个判断的方法。本题 C选项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
3、一句是 ( ) A达赖出逃外国 50年,凭借历世达赖喇嘛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一直把有着悠久历史和广泛信教群众基础的藏传佛教,当成了分裂祖国的工具。 B由于写人的散文和其它散文一样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写人散文中的事情多零碎、分散,时间上、空间上、逻辑关系上有较大的跳跃性。 C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 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D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美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解剖、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项,后一个分句没有主语,属于成分残缺; C项,杂糅,以带给xx什么感觉,
4、或者说 ,给 xx什么感觉; D项,语序不当,携带的精美小刀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点评:辨析语病句题为必考题,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明确语病的类型,找出关键点就行。例如常考的类型多为搭配不当,成份残缺,结构或逻辑混乱等。同学对每一类错误的陷阱标志可以做一个整理,在以后的习题中,注意有意识的运用这些知识,提高自己辨析的速度和精确度。 D选项很难看出,要仔细审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据统计,从公元 6世纪到 17世纪初, _, _。 _。 _,_。直到今天,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人的本 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 1
5、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开始江河日下 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 54%以上 那是一个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 而到了 19世纪,剧降为 0.4%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前面的句子提示,紧跟着的应该与数据有关,所以推断为 和 ,而且根据 前面的关联词推断,这句应该在后,在根据逻辑推理,和时间先后关系,推断,下面应该解释 17世纪以后的事情和情况,故紧接着的是 句,而不是 ,故此确定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语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清楚理顺材料的说明顺序,还要注意前后照应关系和上递下接关系。时间关系和说明的逻辑顺序,关联词等等都是推断的要
6、点。本题中的时间推理和句子关系是关键点。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 “历史 ”的层次 “历史 ”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一是 “真实的历史 ”,二是 “记录的历史 ”,三是 “传播的历史 ”,四是 “接受的历史 ”。 “真实的历史 ”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 “真实的历史 ”具有两大特点:一是惟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 “记录的历史 ”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
7、者,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 “真实的历史 ”之间已经有了误差。如果若干或 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史学家书写 “记录的历史 ”,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 我们从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 “记录的历史 ”。 就
8、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 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 “真实的历史 ”的部分原貌。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 “传播的历史 ”更为复杂。它存在两个极端:一是神化,二是丑化。神化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 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 卓文君
9、、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 “琴挑 ”文君从 “历史 ”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神化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 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因为现实需要偶像。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 历史文献往往具有多义性。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特别是 “文 君夜奔 ”的多义性更加丰富: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与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
10、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等。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 “解读的历史 ”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丑化和神化一样是对 “记录的历史 ”的另类解读。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出现神化的反面 丑化。 从 “历史 ”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 “接受的历史 ”是 “历史 ”一词的终极意义。历代百姓从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 爱情 “神话 ”。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习,今天我们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众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
11、 (选自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有删节) 【小题 1】下列与 “记录的历史 ”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记录的历史 ”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也就是 “真实的历史 ”。 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别。 C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 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 D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 “记录的历史 ”,不是 “真实的历史 ”。 【小题 2】下列与 “传播的历史
12、”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传播的历史存在 “神化 ”和 “丑化 ”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 “记录的历史 ” 的一种另类解读。 B传播的历史中的 “神化 ”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 C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 “神话 ”本身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而其反面 “ 丑化 ”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 D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化和丑化两个极端。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大量戏剧、小说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
13、卓王孙的相关情节。 B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从 “历史 ”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 C今天的许多读者和观众很难接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丽爱情 “神话 ”背后的婚姻真相,因为他们都对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深信不疑。 D “文君夜奔 ”故事本身的多义性为这个故事的解读带来了两种倾向:批判琴挑和神化琴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 “记录的历史 ”很难等同于 “真实的历史 ”,因为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难免会存在一些问题,此外还与史学家在选择文献、记载历史时难免受到种种限制有关。 考点:本题考查学
14、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本题的错项与原文之间就是范围和程度上有差异。 【小题 2】 试题分析:原文是 “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化与丑化的现实可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章分析和概括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过细,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还是充要都要搞清楚。 【小题 3】 试题分析:
15、大多人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这个美丽的爱情 “神话 ”,对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并不了解。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像本题,考查的就是对文章内部一些细节内容。学生应该在做题前进行必要的梳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 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三世皆 不显,而以公贵。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 以策干行在,不见用。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 太师顾曰 :
16、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 乃不复事生业 ,务施贷以 乡闾。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及居蜀,尤有善政。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 ,民乃止。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公取俸钱与之,曰: “用此为生以养。 ”母子遂相慈孝。人皆以公为仁恩。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
17、,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公入谢,上曰: 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 ”公益感激自励。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 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 :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 ,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 :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 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 :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 公邃曰 :其在衮冕也。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 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天子曰 :吾不可以数烦公。
18、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景 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太常议曰 :谥法 :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今其状应法。 乃谥曰“简肃 。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 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小题 1】 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A三世皆不 显 ,而以公贵显 :显达 B欲 绳 天下,无细大绳 :约束 C太后 疾 不能言,疾 :痛恨 D太后不能 夺 ,为改他服夺 :改变 【小题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 执心决断 的一组是( ) 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 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 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
19、见随决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 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 A B C D 【小题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 ;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 B薛公为官之后,善解民疾,在莆田时因废除无名租而深为百姓感激 ;转任蜀地后更有善政,人们都认为他是个善施恩义的人。 C薛公临事持重明决,敢于坚持己见。太后想穿天子礼服拜太庙,薛公直谏,阻止了太后 ;太后驾崩后薛公仍劝谏皇上,让太后穿天子礼服安葬。 D薛公因病告老还乡,皇上善解人意,下诏准许他不
20、用上朝,照旧处理政务 ;薛公去世后,太常根据薛公的功德,为他议定谥号为 简肃 。 【小题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太师顾曰 :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 乃不复事生业。 (2)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 薛公的父亲看着他说道 :“这个孩子一定会光大我家门第,我还要干什么呢 ”于是不再从事其他产业 。 (2) 薛公为人一向刚毅,坚守节操,不随便附和别人,参与政事之后,更加坚持原则,不被别人牵制。 【小题 1】 试题分析 :疾:生病,根据上下文,不肯能是 “痛恨 ”的
21、意思,只能还是 “生病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实词的文言文中实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通过代入检验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句意思,选出正确选项不难。同学还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这道题目都是课内知识课外考。大部分实词都是一词多义,同学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注意哪些义项是经常用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频,这些词语要注意积累。像本题中的 “夺 ”“显 ”等等,都是平时应该积累的。 【小题 2】 试题分析: 表现其谦让有德 ; 表现其有责任心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采用排除法比较好。根据题目要求,排除不合题意的。本题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吉林 长春市 实验 中学 高二上 学期 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