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山西省介休十中高二考试语文卷.doc
《2011年山西省介休十中高二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山西省介休十中高二考试语文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年山西省介休十中高二考试语文卷 其他 请筛选整合下面文字中的主要意思,提炼出 3个关键词语。(注意三个词语的顺序)( 6分) 山西省 2011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启动,山西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消息,要求明确规定,考生报名时必须使用二代身份证,县、市、区招办和报名点审查考生的姓名、出生日期、族别、户籍等信息均以考生二代身份证为准。各地教育部门要搞好宣传工作,敦促尚未办理二代身份证的考生尽快到公安机关办理。 答: 答案:山西 高考报名 二代身份证(每个 2分)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劝学) ( 2)寄蜉蝣于天地
2、,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苏轼赤壁赋) ( 3) ,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 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 5)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 6)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李清照声声慢) 答案:( 1)金就砺则利 ( 2)渺沧海之一粟 ( 3)羽扇纶巾 ( 4)必浚其泉源 ( 5)申之以孝悌之义 ( 6)满地黄花堆积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多年来,人们对中国足球寄予着厚望。在 2010年的中韩赛中,中
3、国队深孚众望,最终以三比零的佳绩结束了 32年的恐韩历史。 B电信部门虽然对话费调整作出了详细地解释,广大用户对此却仍然莫衷一是,普遍认为是 “明降暗升 ”。 C每当清明时节,总会烟雨迷茫,我们可以走进自然,无需雨具,就这样栉风沐雨,尽情享受烟雨花香带给我们的舒适。 D他是个有名的电视迷,经常看得出神入化,有时竟忘了吃饭,工作之余与别人 谈论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电视。 答案: A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苏花公路,是台湾东海岸的一条省辖公路, , , , , , 。沿路可看太平洋海景与 峭壁山色,为世界著名的景观公路。 于战后改名苏花公路,后并持续新
4、建隧道及拓宽为柏油路面 为省道台九线的一段 1990年 10月 25日改为双向通车 在日治时倡议修筑原先清代之北路为临海道路, 1932年 5月通车 北方起点是宜兰县苏澳镇,南方终点是花莲县花莲市 临海道路全长 118公里,大致依海岸线修筑,间或蜿蜒进入平坦河口三角 洲腹地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3分) A医疗体制的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是从我国基本国情和现阶段发展水平为出发点,借鉴他国经验,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医改之路。 B为方便学生和家长了解国家教育收费政策,接受广大群众对教育乱收费问题的投诉或举报,教育部日前开通了教育乱收费举报电话。
5、C教师适时的指导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能让他们不但提高学习 效率,而且能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D中国有没有希望,关键在于既要坚定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又要广泛地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文化。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古人的步行 古人比较重视步行,无论是走路的速度,还是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步行须遵制合礼是古代礼法的一个重要内容。古代以右、前为尊。道路之上,男居右行,女居左行;与父辈外出,小辈随后相从,不得逾前;与兄弟朋友外出,须并行,有如雁阵,不得超速领先。否则为越位,越位即越礼,要受到非议。在古人看来,走路的速度、方式须在不同的场合有所区别。
6、尔雅说: “堂上谓之行,堂下谓之步,门外谓之趋,中庭谓之走,大路谓之奔。 ”东汉人解释,两脚进曰 “行 ”,徐行曰 “步 ”,疾行曰 “趋 ”,疾趋曰 “走 ”, “奔 ”即后人所说的奔跑,如果 不遵此行走,无疑既不合礼,又不合理。汉代还明文规定在帝王面前要 “疾趋 ”。对朝廷有特殊贡献的人或皇上特别亲近的人,可以免去此礼,当然那是独沐皇恩、荣耀无比的事了。在官场之中,则有 “趋礼 ”之说。对趋礼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如若行走迟缓则要遭到斥责,甚至有降职免官的危险。县令拜谒知府若行步迟缓,知府的守门人便可斥责县令。 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在不背道逾礼的情况下,古人也十分讲究步行美,以此体现人的性
7、格情趣和风度教养。先秦君子步行鸣佩玉,既喻示着君子言行举止要符合德行的要求,而佩玉之声伴随着步行的节奏,又显示出一种 庄重和谐的美。对待步行,儒道两家态度素不相同。儒家容美于善,道家容美于真。因此,庄子曾尖刻地批评了学行于邯郸的寿陵余子和亦步亦趋效仿孔子走路的颜回,借此嘲讽了儒士们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荒唐。但同时,寿陵余子和颜回的行为又侧面反映了一种时尚。寿陵余子认为首都邯郸人的步法独特优美,有节有度,有仪有威,是有许多可学之处的。颜回步、趋、驰、奔处处要学孔子,除了他遵守纪律外,起码在他的眼里。这些是非学到手不可的特技,是他人无法企及的极美的东西。汉末至魏晋时代,随着儒学的日益衰落和人们思想
8、的逐渐解放,人们对美的崇尚与追 求更为显著,因此节度迟缓不迫、举止舒泰优雅的步行,作为衡量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和风度的重要标准,常为品评者称誉。乐府民歌陌上桑载秦罗敷在拒绝使君求婚时,就夸说自己的丈夫: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 古人还把与步行有关的词语用来表情达意。如常见的徘徊、彷惶、踟躇、容与等,就被演化为举步不定、犹豫不决的意思。 “徒跣 ”一词,原义是脱掉鞋子赤脚走路,后演化为表示发怒、着急、匆忙和痛苦的情感。徒跣又如倒屣,碰到身份特殊的人或情状特殊的事,需急遽迎接或前往以示重视时常用此词。刘邦赦免了萧何,萧何 “徒跣入谢 ”,即是表 示急速前往致谢的意思。 步行这个简单的行为所蕴
9、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某些历史文化现象,这对我们是不无裨益的。 (摘编自文史知识中古代 “步行 ”杂说一文,有改动。) 【小题 1】不能说明第 1段中提到的 “步行须遵制合礼 ”的一项是:( )( 3分) A在道路上行走,须受男女、长幼、尊卑的严格限制。 B走路的速度、方式在不同场合有明显的划定和区别。 C汉代规定除个别功臣或宠臣外,臣子在皇帝面前须疾趋。 D官场中,下级在上级面前办事须依礼,不得怠慢放肆。 【小题 2】对下列词语在文中的 意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鸣佩玉:行走时,要用手摇动佩玉,以显示步行之美。 B容美于真:道家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认为美存于真
10、实之中。 C一种时尚:社会对拘守礼义、失去故我的不良风气的嘲讽。 D徒跣:原意为 “脱鞋走路 ”,引申来表达着急、重视、感谢等感情。 【小题 3】综观全文的内容,以下推断合乎作者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3分) A作者对古人步行要受礼法的严格限制颇不以为然。 B汉末之后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象征着儒学的衰亡。 C写儒道两家对步行的不同态度表明作者尊道贬儒。 D作者写作本文主要是为了介绍一些历史文化现象。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D 【小题 1】(原文只是说 “步行不得迟缓 ”, D项表述扩大了原意内涵,不符合题干要求。) 【小题 1】( A“鸣佩玉 ”指的是:先
11、秦君子步行要佩玉,伴随着步行的节奏,佩玉相碰鸣响,以显 示出步行的庄重与和谐。 C“一种时尚 ”指的是:当时人们对步行美的崇尚与追求。 D“徒跣 ”可 表发怒、着急、重视等情感,但不含 “感谢 ”。) 【小题 1】( A项 “不以为然 ”在原文中无根据,属臆断。 B项对原文内容的推理不当, “象征 ”“衰亡 ”表述不合文意。 C 项 “尊道贬儒 ”在原文中无根据,属臆断。) 实用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 4)题。 薄熙来的为官魅力 吴红缨 相对其他高级官员的低调,薄熙来一直保持开放姿态。 薄熙来曾说,一个地方,如果看不到问题,找不到差距,本身就是视野的局限和思想的
12、麻木,就是思想不够解放的表现。关起门来在家里 “念书 ”不行,还要走出重庆到外面去 “见世面 ”。 于是,带队考察,到各地 “取经 ”,成了薄熙来外出 “见世面 ”的寻常之举。 要求下属要走出去见世面, 确实是薄熙来的风格,他在担任辽宁省省长的时候,就曾带出庞大的招商团,到外面考察招商。一位曾担任中部某省领导的官员曾表示对薄熙来模式的称赞,并称曾邀请过薄熙来到该省做报告,打开下属们的视野。 早在去年 10月,薄熙来当选政治局委员后,华尔街日报曾作出过这样的评价:中国正在将权力逐步移交给新一代精英 那些懂经济、懂商务、更注重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官员。 “重庆人对薄熙来抱有很大希望,他们觉得这是重庆的
13、一个新的机遇。 ”一位重庆市民说, “他们希望看到重庆像大连那样发展迅速,市容美观。 ” 薄熙来以大连为起 点,其在大连的治理成绩全国闻名,重庆人亦不陌生。上世纪 90 年代初,薄熙来担任大连市长,并改变了大连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市民甚至将他与足球、服装并列赞为 “大连三宝 ”。 薄熙来曾担任商务部部长 4年,他的幽默、智慧、直率,给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与美国和欧盟的贸易谈判中,也不难见到他的 “强硬 ”和 “坚决 ”。 在很长时间里,这位从前的大连市 “活名片 ”,也日渐成为 “中国对外贸易 ”的新名片。 不过,薄熙来在重庆面临的任务也很艰巨。重庆地区的山脉和峡谷使部分区域与外界的发展
14、完全隔断,从该地区的一端前往另一端 的时间要整整两天。 上任当日他就表示,重庆是西南重镇,而自己在东北工作过 20年,从东北到西南,正好是一个大掉角,跨度很大,这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薄熙来对重庆未来发展提及最多的,是打造内陆地区开放型经济。当地观察人士将之称为:薄熙来的大开放观。 2008年 4月,薄熙来率团考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台湾日月光集团时,诙谐地说: “重庆过去叫雾都,近几年环境有了大改善,也能经常见到 日月光 了。我们重庆今天来了这么多人,就是来接日月光集团去重庆! ” 集团董事长张洪本当场表态,公司准备将重庆作为西南 的主要基地来发展。 在温州考察时,薄熙来说: “温州
15、200 多万人在全国、全球各地经商办企业,输出了这么多的小老板。我们想知道温州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 种出 这么多的小老板?让我们在重庆这块土地上也 种出 更多的小老板来。 ”薄熙来对民营企业的重视可见一斑。 在 2008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薄熙来还强调一定要降低企业的 “人际关系成本 ”。外地企业在重庆投资,不怕手续麻烦,却特别担心当地的潜规则,最怕 “不花钱不办事,花了钱乱办事 ”,担心重庆讲人情、讲关系;担心不认识人,会受排挤。 针对企业家的顾虑 ,薄熙来说,重庆正致力于建设一个包容性的法制氛围,重庆不仅要给外来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还要营造一个法制上的公平环境,让那些想到重庆做
16、事的人,能够在公平的环境里,按自己的本领发展成长,以免去不应有的 “商务成本 ”和 “人际关系成本 ”。 他承诺说,各方面的企业到重庆即使举目无亲,也能够在这儿生根、长叶、开花、结果,最后也能长成参天大树。 对于重庆,路还很长。对于薄熙来,他能否在这个城市留下自己的痕迹,时间将会证明。 (综合自人民网新华网 2008年 10月) (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 两项是( )( )( 5分) A薄熙来是个一直保持开放姿态的魅力官员,这同时与不少高级官员的低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B薄熙来要求下属要敢于走出重庆到外面增长见识,他无论是在辽宁还是在重庆都曾组织下面的官员到外地考察、招商,他
17、这一做法得到了其他一些省领导的称赞。 C薄熙来懂经济、懂商务、更注重与外部世界联系,是作为新一代的精英进入权力中心的。 D薄熙来重视民营企业的发展,主政重庆后,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扶持民营企业,他还希望有更多的外地企业到重庆投资。 E薄熙来担任大连市市长时,曾被看作是大连市的 “活名片 ”,担任商务部长后,又日渐成为 “中国对外贸易 ”的新名片。 ( 2)薄熙业一直保持着开放的姿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答: ( 3)薄熙来身上有哪些个性魅力?试分条概括。( 6分) 答: ( 4)重庆经济的发展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如果你是薄熙来,打算采取哪些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8分) 答: 答案:
18、( 1) BD ( 2) 主政重庆,带队考察,到各地 “取经 ”; 担任辽宁省省长时,带出庞大的招商团,到外面考察招商; 上世纪 90年代初担任大连市长期间,改变了大连的城市建设和城市文化。(三个要点,每点 2分) ( 3) 思想开放,眼界开阔; 懂经济、懂商务、注重与外部世界联系; 既幽默、智慧、直率,又强硬、坚决; 目光敏锐,看问题深刻。(每点 2分,写出三点即可) ( 4)问题一: 重庆地处内陆,山脉和峡谷使部分区域与外界的发展完全隔断; 外地企业来重庆投资,会遭遇当地的潜规则,会受排挤。(两个要点,每点2分) 问题二:如果我是薄熙来,大力发展交通事业,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与交往;敢于走
19、出去,学习外地经济发展的长处;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积极 引进投资,为重庆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大力扶持民营经济。(每答出 1点给 1分。答其他要点,只要言之成理也可) 文学类文本阅读( 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 4)题。 价值三万元的土巴碗 行吟水手 教授是艺术学院的教授。教授平时喜欢收藏瓷器、木雕、字画、金石、玉饰等,但大多值不了几个钱,主要是找点乐子而已。 那天,教授从外地参加一个学术研讨会回来,看见家门口的一棵梧桐树下蹲着一个三十多岁的乞丐,面前放着一个装满零钱的碗,身边靠着一个八九岁左右的小男孩。和其他乞丐不同的是,这个乞丐的手里捧着一本书,正在教孩子 认字。孩子的一只手依
20、赖地搁在他的肩上,他回过头耳语般地对孩子说了一句什么,孩子咯咯咯笑了起来。 那一刻,教授的眼眶湿润了。他想起几十年前在一个山村的农家小院里,做小学老师的父亲手把手教自己写字的情景。 教授情不自禁地走到乞丐跟前,蹲下身子,摸着小男孩的头,对乞丐说: “你们是从哪儿来的? ” 乞丐说: “山南。 ” 教授说: “那是个穷地方啊。 ” 乞丐说: “就因为穷,孩他娘才跟着一个外乡人跑了。我年前害了场大病,没法再种地养家,就只好带着小孩出来乞讨 ” 教授被深深地打动了。一个沦落的乞丐,在生活都难以保障时,竟然 还教儿子读书识字。看得出,他们对美好的生活依然充满了希望。感动之余,教授掏出一张一百元面额的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山西省 介休 中高 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