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语文卷.doc
《201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浙江省温州市高三上学期五校联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小题) 今两虎共斗, 。吾所以为此者, 。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望帝春心托杜鹃。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无边落木萧萧下, 。 ,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王勃滕王阁序) 不愤不启, 。 ,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 答案: 其势不俱生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庄生晓梦迷蝴蝶 沧海月明珠有泪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宁移白首之心 不坠青云之志。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子曰: “道之以
2、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 南宫适问于孔子曰 :“羿善射 ,S荡舟 ,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夫子不答。南宫适出。子曰 :“君子哉 !若人。尚德哉 !若人。 ” ( 1)从上面材料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的社会。( 1分) ( 2)在论语中孔子多次称颂尧舜禹,有人说是孔子对 “老死不相往来 ”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的向往,在这一点上和老庄思想是相 同的,对此你怎么认为?( 3分) 答案: ( 1)有道 /有德 /为政以德 ( 2)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 “老死不相往来 ”的原始社会朴野生
3、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 【小题 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分析能力,仔细阅读,多次阅读,方能读出其含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答题,可以看出孔子主张建立一个 “有德 ”的社会。 1 分。 【小题 2】本题考查学生 的对比赏析能力,根据本文观点,分析老庄的思想,找出不同。在论语中孔子虽然多次称颂尧、舜、禹、稷,但他赞美的主要是他们高尚的个人品德和德政,并非 “老死不相往来 ”的原始社会朴野生活。在这一点上孔子与老庄思想是不同的,孔子反对的不是文明的进步,而是道德的退化,他希望通过恢复
4、周礼,通过道德教化来积极地建设理想社会。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胳膊胳肢窝躯壳金蝉脱壳 瓦砾繁星闪烁 B模范模样儿下载风雪载途引擎风驰电掣 C刹车刹那间蔓延顺蔓 摸瓜粗犷旷日持久 D震颤颤巍巍铜臭遗臭万年 默契提纲挈领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中国经济唯房地产马首是瞻,而房地产 “挟天子以令诸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无奈地承认 “房地产业已成中国经济直接命脉 ”。 B我国零售连锁企业另一大软肋就是企业已存在的各个系统软件各行其事,难以融合,竞争力不强。 C “跟外语相比,我们大学语文甘败下风。 ”一位大
5、学语文教师这样抱怨。的确,如果不是去年教育部旧话重提,恐怕已经有不少人忘记了大学语文的存在。 D现今的新闻记者在深入采访时,可能会揭露一些阴暗面,但他们针贬时弊是因为他们热爱社会,是为了促进社会改良,而非有其他不轨图谋。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初春时节,天气常常阴晴不定,乍暖还寒,五风十雨,常常让一些急于脱下厚重冬装的青年人捉摸不透,不知所措。 B 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一尺水十丈波。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就已在政坛造成一股旋风。 C以分发给每人一百元钱然后遣散的方式来应对民工集体追索欠款,德隆建筑公司的这种做法也只能是扬汤止沸,对问题的解决是毫无
6、帮助的。 D科比的个人能力是很强,但如果他能意识到篮球是五个人的游戏,能和队友精诚合作,那么三人成虎,众志成城,新赛季获得总冠军就变得容易多了。 答案: C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因不符合券商上市的新规定,目前,这家证券公司的上市申报材料已经被退回,其多年来上市的夙愿正变得遥遥无期。 B面对复杂的当前国内就业形势,应届大学生应树立科学发展的就业新观念,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破除固有的就业思维模式,解放思想。 C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D专家指出,针对 “山西地震谣言 ”事件,国家必须加快相关立法和打击力
7、度,来有效遏制网络散播流言这一现象。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20分) 一方阳光 四合房是一种闭锁式的建筑,四面房屋的门窗都朝着天井。从外面看,厚墙高檐密不通风。我是在这样关防严密的 “碉堡 ”里出生的。这碉堡用青砖砌成,黑瓦盖顶,灰砖铺地,墙壁、窗棂、门板,没有一点儿鲜艳的颜色。即使天气晴朗,室内的 角落里也黯淡阴冷。 四合房的主房,门窗向南。中午的阳光越过南房,倾泻下来,泼在主房的墙上。开在这面墙上的窗子,用一层棉纸糊得严丝合缝,阳光只能从房门伸进来,照门框的形状,在方砖上画出一片长方形。这是一片光明温暖的租界,像一块发亮的地毯。 然后,一只用麦秆编成的坐
8、墩,摆在阳光里。一双矜持的小脚,走进阳光,脚边出现了她的针线筐;一只狸猫,跳上她的膝盖。然后,一个男孩蹲在膝前,玩弄针线筐里的古铜顶针。这就是我和我的母亲。 如果有人问母亲:你最喜欢什么?她的答复,八成是冬季晴天这门内的一方阳光。我清楚记得一股 暖流缓缓充进我的棉衣,我的毛孔张开,承受热絮的轻烫。血液把这种快乐传遍内脏,最后在脸颊上留下红润。 在那一方阳光里,我持一本三国演义或精忠说岳,念给母亲听。渐渐地,我发现,母亲的兴趣仿佛并不在乎重温那些早已熟知的故事。每逢故事告一段落,我替母亲把绣线穿进针孔,让她的眼睛休息一下。大概是暖流 作怪,母亲嚷着: “我的头皮好痒! ”我就攀着她的肩膀,向她的
9、发根里找虱子,找白头发。 在我的记忆中,每到冬天,母亲也总要抱怨她的脚痛。 她的脚是冻伤的。做媳妇的时候,住在阴暗的南房里,整年劳作。寒凛凛的水气, 从地下冒 上来,首先侵害她的脚,使之永远冰冷。冬天乍到,她的脚面和脚跟立即有了反应:看得见的,是肌肉变色、浮肿;看不见的,是隐隐刺骨的疼痛。 分了家,有自己的主房,可是年年脚痛依然。在那一方阳光里,母亲是侧坐的,她为了让一半阳光给我,把自己的半个身子放在阴影里。左足的伤害没有复原,右足受到的摧残反而加重了。母亲不时皱起眉头,咬一咬牙。尽管只是身体轻轻地震动,不论我在做什么,那猫睡得多甜,我们都能感觉出来。 “妈,我把你的座位搬到另一边来好不好?让
10、右脚也多晒一点太阳。 ”我站起来,推她的肩。母亲低头含笑,摇 摇头。 座位终于搬到对面去了。狸猫受了惊,跳到院子里去。母亲连声呼唤,我去捉它,连我自己也没有回到母亲身边。 以后,母亲一旦坐定,就再也不肯移动。 母亲在那一方阳光里,说过许多梦。 母亲说,她在梦中抱着我,一双赤足埋在几寸厚的碎琉璃碴儿里面,无法举步。四野空空旷旷,一望无边都是碎琉璃,碎片最薄最锋利的地方有一层青光,纯钢打造的刀尖才有那种锋芒。梦中的我躺在母亲怀里,光着身体睡得很熟。母亲独立苍茫,汗流满面,觉得我的身体愈来愈重,渐似下坠 想到这里,她的心立即先被琉璃碎片刺穿了。某种疼痛由小腿向上蔓延,直到两肩、两臂 就在近乎绝望的时
11、候,母亲身旁突然出现一小块明亮干净的土地,像一方阳光那么大,平平坦坦,正好可以安置一个婴儿。母亲用尽最后的力气,把我轻轻放下。谁知道我着地以后,地 面忽然倾斜,我安身的地方像是一个又陡又长的滑梯,没有尽头。我飞似地滑下去,转眼间变成一个小黑点。 在难测的危急中,母亲大叫。醒来之后,略觉安慰的倒不是我好好地睡在房子里,而是事后记起我在滑行中突然长大,还遥遥向她挥手。 于是,她有了混和着骄傲的哀愁。她放下针线,把我搂在怀里: “如果你长大了,如果你到很远的地方去,不能回家,你会不会想念我? ” 当时,我唯一的远行经验是到外婆家。外婆家很好玩,每一次都在父母逼迫下不情愿地回来。母亲梦中滑行的景象引人
12、入胜,我立即想到滑冰,急于换一双鞋去找那个冰封了的池塘。 跃跃欲试的儿子,正设法挣脱他的母亲。 母亲放开手凝视我: “只要你争气,成器,即使在外面忘了我,我也不怪你。 ” (选自王鼎钧散文风雨阴晴,有删改) 【小题 1】 文章首段写了四合房怎样的特点?(不超过 10个字)( 2分) 从全文来看,首段文字有何作用?( 2分) 【小题 2】品味文中加点的动词,简析它们分别表达了母亲怎样的心理。( 4 分) ( 1)含笑: ( 2)凝视: 【小题 3】母亲对我讲了一个梦,这个梦包含了母亲对我的哪些情感?( 4分) 【小题 4】本文中母爱的表现有哪些?联系全文,分条简要概括。( 5分) 【小题 5】文
13、章以 “一方阳光 ”为标题有什么好处?请谈谈你的看法。( 3分) 答案: 【小题 1】 闭锁严密;黯淡阴冷。 1、由黯淡 阴冷的感受起笔为下文出现的 “一方阳光 ”作铺垫; 2、由室内阴冷的环境起笔为后文写母亲受寒积下的脚痛伏笔; 3、由四合房的闭锁、严密起笔为后文写孩子必将 “成长 ”、 “远行 ”或 “挣脱 ”奠基。 【小题 1】 母亲从儿子话语中感受到一种温馨和幸福。 母亲希望儿子成器,又夹杂着牵挂和焦虑。 【小题 1】 焦虑,恐惧。母亲担心在这个世界当中无法保护我。 希望、安慰。母亲希望 我能在 “一方阳光 ”的净土中迅速地健康地成长。 牵挂、不舍。儿子要长大要离开母亲,母亲心中对儿子
14、有很多不舍和牵挂。 【小题 1】 在艰苦环境中操劳成疾; 在苦难中竭力庇护自己的孩子; 愿自己与孩子永远相偎相依; 盼望孩子成器而不惜被忘却。 【小题 1】 象征着母爱的温暖和家庭生活的惬意 ,形象地表达出作品的主旨。 全文的线索,串起母子间的诸多温情。 是为孩子走向远方铺设的起点,具有哲理意味。 【小题 1】 本题 2分,每点 1分。 本题 2分,写出两点即可。 【小题 1】每点 2分,共 4分。 【小题 1】本题 4分,答出一点得 1分,两点锝 3分,三点得 4分。 【小题 1】本题 5分,写出三点即可。 【小题 1】本题 3分,写出一点得 1分,写出两点得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
15、列各题。( 12分) 城市的文化焦虑 这些年的名人故里之争,让大家看得眼花缭乱。正如一网友所言, “伏羲东奔西走,黄帝到处安家,女娲遍地开花,诸葛四处显灵 ”。如果说过去大家对这些资源争来争去是为了 “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现在则显示出更多的文化心态。因为经过多年的发展,许多城市的经济已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真正实现了 “仓廪实衣食足 ”,文化的大繁荣与大发展是更 大的政绩。 于是,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艺术节、博览会,看到了动辄花费巨资打造的城市标志性文化建筑,看到了略显空旷的大手笔的 “主题 ”公园,看到了冠以“国际 ”的各种艺术大展 然而,从这些五花八门的亮相里,我们却也看到了城市的文化焦虑
16、。 经济发展了,如何提升城市的文化知名度?回头一看,前些年为了发展经济,有的城市文化教育上欠账太多,真的一时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做什么可以立竿见影。与经济的增长相比,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慢活儿,更难在短期内可圈可点。没听说一台戏就能招来投资几个亿,一首歌就真的能唱红一座城 市。这就如同种下一棵树,你不能指望一夜之间便可绿叶成荫。 当年韩愈被贬到潮州做刺史,虽然只有 8个月的时间,却不怕费力,大力兴办州学,捐出所有的俸银,用于乡校的办学费用,并积极推广唐朝的普通话,“以正音为潮人诲 ”。语言规范化的工作怎么可能立刻见到成效呢? 8个月后,韩愈就调离了潮州,几乎没有什么政绩可言,然而他给潮州留下了巨大
17、的精神财富,到南宋时期,潮州已是当时的文化名城,有了 “海滨邹鲁 ”的美誉。 如果政府总是选择最容易见成效的文化工程来做,并不打算选择更多普及和提高文化水平的、也许永远看不见成效的工作 来做,文化的土壤将永远是稀薄的。 每一个城市的文化资源与经济资源总是不平衡的,有的城市文化底蕴丰富,但经济就是发展不上去,只好选择 “文化搭台 ”来招商引资刺激经济。而有的地方经济已经快速发展了,却没有多少文化味儿,于是又选择了 “文化搭台 ”,但有时难免像一个暴发户靠买高价的古董来装门面,一不小心还买了假古董,反倒露出马脚。 城市既是经济载体,也是文化容器。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不妨好好提炼出自己的特色,以此作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浙江省 温州市 高三上 学期 联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