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
《2011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5分)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诗经 关雎) 亦余心之所善兮, _ 。 (屈原离骚) 寄蜉蝣于天地, _。 (苏轼赤壁赋) 故木受绳则直, _ 。 (荀子劝学) 清水出芙蓉, _ (李白忆旧游) 答案:琴瑟友之 虽九死其犹未悔 渺沧海之一粟 金就砺则利 天然去雕饰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对 峙 有 恃 无恐机 杼 毁家 纾 难 当 选独 当 一面 B 伉 俪引 吭 高歌 炽 热独树一 帜 呕 吐 吐 故纳新 C 儒 雅相 濡 以沫 偌 大一 诺 千
2、金暴 露 泄 露 天机 D 宵 禁不 屑 一顾教 诲 风雨如 晦横 财 横 行霸道 答案: B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经过传统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的 _,我们精神上才有了华夏儿女的文化印记。 ( 2)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 “低碳世博 ”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_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 3)朝鲜媒体近期接连发表评论, _ 美国接受朝鲜提出的签订和平协定以替代朝鲜停战协定的建议。 A熏染筹办 督促 B熏陶筹措督促 C熏陶筹办 敦促 D熏染筹措敦促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些天来奥巴马不
3、断向中国发难,对北京方面的愤怒 置若罔闻 ,就是为了要在国会中期选举临近的关头取悦选民、挽救不断下跌的民众支持率。 B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儒家提出了 “制天命而用之 ”的口号,强调人与自然 鼎足而立 ,人可利用自然,掌握和运用规律,达到改造自然的目的。 C在商品房价格迅速攀高的情况下,大量违法建筑正如 雨后春笋 般出现在每一座大型城市的边缘 ,成为城市化浪潮中社会治理的尴尬地带。 D经济学家认为,在当前经济回暖的情况下。假如过早地退出庞大的经济刺激计划,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果 化为泡影 ,进而恶化就业形势。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 A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
4、化加剧、资源能源耗竭等挑战,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竞争力,能为企业和国家逆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不竭动力。 B社科院考古专家认为河南安阳曹魏大墓为曹操墓的阶段性结论具有相当的根据,但并非最终结论,要 “盖棺定论 ”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C出版业当然要讲究装帧艺术,讲究宣传造势和市场营销,但要想真正赢得读者、赢得市场,最终还是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D由于菲律宾东部的太平洋沿岸海水没有出现重大变动,菲火山地震研究所今天下午解除了智利大地震引起的海啸可能袭击菲国的警戒状态。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祭孔大典 祭孔,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主要在孔(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两千多年
5、来,成为世 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祭孔大典是山东省曲阜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 “丁祭乐舞 ”或 “大成乐舞 ”,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于每年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诞辰时举行。 祭孔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 478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祭祀孔子,孔子故居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孔庙。汉高祖刘邦过鲁,以 “太牢 ”祭祀孔子,开历代帝王祭孔之先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直至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元、明、清三个朝代皇帝为孔子举 行国家祭奠的主要场所在北京孔庙:随着历代帝王的褒赠加封,祭典
6、仪式日臻隆重恢弘,礼器、乐器、乐章、舞谱等也多由皇帝钦定颁行: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总计达196次。 祭孔大典在古代被称作 “国之大典 ”。自唐玄宗于公元 739年封孔子为 “文宣王 ”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明代已达到帝王规格。至清代,祭祀孔子更是隆重盛大,达到了顶峰。清朝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 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民国政府明令全国祭孔,其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献爵改为献花圈,古典祭服改为长袍马褂,跪拜改 为鞠躬礼 1986年,沉寂了半个世纪的祭孔大典经曲阜市文化部门挖掘整理,在当年的 “孔子故里游 ”开幕式上得以重现: 祭孔大典的神奇魅
7、力,充分表现在乐、歌、舞、礼四种艺术形式上。乐、歌、舞都是紧紧围绕 “礼 ”而进行的,所有礼仪要求 “必丰、必洁、必诚、必敬 ”。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体现了艺术形式与政治内容的高度统一,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 “礼 ”的涵义,表达了 “仁者爱人 ”、 “以礼立人 ”的思想,具有较强的思想亲和力、精神凝聚力和艺术感染力。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 “祭孔大典 ”,对于弘扬优秀传统 文化,营造和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它所阐释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精髓,将对中国乃至华人世界的文化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 “祭孔大典
8、 ”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祭孔大典是华夏民族为了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主要在文庙举行的隆重祀典。 B祭孔大典是专门祭祀孔子的大型庙堂乐舞活动,亦称 “丁祭乐舞 ”或 “大成乐舞 ”。 C祭孔大典历经两千多年从未间断,是世界祭祀史、人类文化节史上的一个奇迹。 D祭孔大典是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 演形式,表演紧紧围绕 “礼 ”而进行。 【小题 2】下列对历代祭孔活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鲁哀公将孔子故宅辟为寿堂,汉高祖用 “太牢祭祀孔子,祭孔活动逐步升级。 B祭祀孔子的活动升格为国之大典,是自唐玄宗封孔子为 “文宣工 ”以后开始的。 C清代,祭祀孔子最为隆重盛
9、大,仅乾隆皇帝一人就先后 8次亲临曲阜拜祭孔子。 D民国政府对祭孔的程序和礼仪做了较大变动,明令全国各地都要祭孔。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各地纷纷建孔庙,达到了县县有孔庙的盛况,孔庙逐渐演变成封建朝廷祭祀孔子的礼制庙宇。 B中国历代帝王或亲临主祭,或遣官代祭,或便道拜谒,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 C祭孔大典用艺术的形式集中表现了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了孔子学说中的 “礼 ”的涵义。 D发掘、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 “祭孔大典 ”,对于凝聚民族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价值。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0、 1】 “从未间断 ”不正确,可参考第四段最后一句话。 【小题 1】原文没说 “祭祀孔子的活动升 格为国之大典 ”是从唐。 【小题 1】中国历代帝王都对孔子进行过祭祀有误。 钱学森的遗产(节选) 安然 每一颗巨星的陨落,都会让我们伤感一番,都会让我们头顶的星空暗淡些许。然而,似乎很少有一颗巨星之殇,会如钱学森的离去一样,引起从上至下的深切关注。 在中国,很少有一位科学家能取得如此卓越的专业成就,同时其命运与政治、民族、时代有如此紧密的联系,更鲜有一位科学家,如此广泛地涉猎如此广泛的领域。 在中国,钱学森不仅是一位科学家的名字,而且是对科学家这个词的诠释。 大多数人从走进学校的那一天起就认识了他
11、 教学楼的墙壁上总是悬挂着中外科学巨匠们的画像用以激励学生,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俊逸的外表、优雅的气质、和蔼的微笑、深邃的眼光、圆阔的额头、稀疏的头发。在无数青年人的脑海里,钱学森定格了一个完美的科学家形象。 在这个国家,对钱学森的尊重,几乎就象征着对知识、对科学的崇尚。 导弹、卫星、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学,钱学森的专业领域虽然并不直接关乎民生,但是,这位科学家的故事却能够被许许多多普通老百姓津津乐道,因为他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一个爱国者、一名军人;是一种精神、一 种骄傲。一个从美国人的软禁中挣脱出来返回祖国的科学英才,他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这个故事契合了中国人传统中的 “家国情怀
12、”和现实中的政治热情的时候,一个科学英雄就矗立起来了,早已超越了科学技术本身。而他所创建和领导的航天事业,让他的祖国能够发射导弹,把卫星送上天,从一个处在冷战时代的落后国家,到迅速拥有了强大防御能力 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大计来说,钱学森的功绩似乎如何解读都不为过。这位中国的 “导弹之父 ”不仅是一名技术专家,还被认为是一位文、理、工结合型的科学家。 1950年以后,他在美国麦卡锡运动泛滥 成灾,自己受到无端指控,行动自由受到美国移民局的限制和联邦调查局特务的监视,而且被吊销了国防部的通行证门无法再继续参与机密军事科技研究的情况下,为了转移美方的注意力,及时调整心态,进入一个新的理论领域,并最
13、终创建了 “工程控制论 ”。在他回国之后, “工程控制论 ”在国内形成为健全的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体系,为中国现代高科技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科学支持。 在 20世纪 80年代初,他提出了由系统工程、系统学、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等理论组成的 “系统科学 ”思想。至此这位各受尊崇的科学家似乎找到了解读科学问题的万能钥匙, 他快速地挣脱了 “导弹轨迹 ”的束缚,沿着 “马克思主义哲学 ”和“系统科学理论 ”的路线,开始了一场对不同领域的科学技术问题的全面解读。 他开始审视中医, “我并不是一个中医,但我认为传统医学是个珍宝,因为它是几千年实践经验的总结,分量很重。更重要的是:中医理论包含了许多系
14、统论的思想,而这是西医的严重缺点。 ”钱学森对于中医的论述显然没有他 “卫星上天 ”的成就那般令世人信服,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和他的追随者不断解读更广泛领域的科学问题。 1958年,钱学森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谈园林学 的文章,此文被视为钱学森对建筑与城市研究的肇始。后来钱学森公开提出: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钱称之为 “山水城市 ”。在他的倡议下, 1993年 2月 27日在北京召开了 “山水城市座谈会 ”,钱学森在为此次大会寄来的书面发言中说, “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河北省 正定 中学 高三上 学期 四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