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
《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届宁夏银川一中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子曰: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 2)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 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 3)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 2月 10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迎来了降雪,对山东、河南、河北等数月未见一滴雨的旱区来说,毛毛小雪显得有些杯水车薪。 B我们协会一定支持绮丽华王
2、地板的诞生和发展,他的雄心壮志我们一定鼎力相助,我相信在座的企业家,都会鼎力相助的。 C不管你为别人的利益做出了何种牺牲,如果你遇人不淑,请不要发牢骚,不要破口大骂,反而应该羞愧,因为你判断失误。 D她的一切政令,都是以小皇帝的名义颁布的,谁反对她,就是反对皇帝,就是十恶不赦,罪不容诛。这就叫做 “挟天子以令诸侯 ”。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 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李叔同是近代史上一位充满神秘色彩的旷世奇才。 ; ; ; ; , 。 他于 20世纪初创办的音乐小杂志,是我国第一份传播西方音乐的刊物 他与萧友梅、赵元任、黄自一道被认为是我国近代音乐的四大拓荒者 其
3、金石作品集李颅印谱让世人叹为观止 他填词的歌曲送别一直传唱到今天 其组建的 “春柳社 ”,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体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早已成为经典歌曲,几乎人人耳熟能详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水利建设长期存在的 “历史欠账 ”的现状再次在多年不遇的大旱面前显露无遗。近年来,全国的粮食生产因为水利 “软肋 ”,每年因气象灾害的损失高达500亿公斤左右。 B华国锋和叶剑英等同志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采取断然措施,一举粉碎 “四人帮 ”,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C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
4、九次会议 25日下午表决通过了刑法修正案,此次修改的重点之一是取消了近年来较少适用或基本未适用的 13个经济性非暴力犯罪的死刑。 D在 IT卖场里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副总经理陈建民说,这么多年来,百脑汇一直奉行 “价廉又物美,服务百分百 ”的宗旨。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现代文阅读( 9分,每小题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儒释道互补的和合文化 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我别出心裁,想把和合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在我看来, “和合 ”一词中的 “合 ”,应该
5、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 ”;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 “合 ”了。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 “和 ”的状态。所谓 “和 ”,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显而易见,这种 意义上的 “和 ”,有别于 “同 ”,故而孔子力主 “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 “和 ”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
6、的元素。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 “拿得起 ”;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有为 ”;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 “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儒家好比是粮食店,是 精神的加油站。人没有饭吃,活不成;没有精神食粮,同样也活不成。道家的精神趣旨是 “想得开 ”;用两个字来说,叫做 “无为 ”;用一个字来说,叫做 “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道家好比是药店,当人遇到了精神困惑的时候,光吃粮食是不行的,还需要吃药,上药店
7、。佛教精神趣旨是 “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 “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 “放得下 ”就是看破红尘,去除我执和法执,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佛教是一个精品店,它要化解人生中的烦恼,达到精神 上的解脱,使心灵得以净化。 拿得起,想得开,放得下,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都可以在中国哲学中得到解决。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告诉人们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佛教主要是讲人死哲学。佛教为人设计了 “终极关怀 ”之所,标示出超越的精神取向,告诉人如何干干净净地辞别尘世。人死哲学与人生哲学似乎相
8、反,惟其如此,才构成互补关系:倘若悟不透死,焉能悟透生?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学问,连生死大关都能勘破,还不算是心态和合吗?儒道互 补,讲出 “张弛和合学 ”;儒释道互补,进一步讲出 “生死和合学 ”;三教共同培育和合心态的形成。( 2010年 11月 29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小题 1】关于 “和合 ”文化,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作者认为, “和合 ”文化是一种健全的心态,它涉及到人的多种精神诉求。 B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 “合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才是 “合 ”,只有 “合而不发生冲突才能进入 “和 ”的状态。 C孔子力主 “和而不同
9、”,强调的是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 “和 ”的状态 ,而不是简单的同化。 D中国哲学可以解决人的方方面面的精神需求,儒讲 “拿得起 ”,道讲 “想得开 ”,佛言 “放得下 ”,三者互补,成就和合心态。 【小题 2】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下列说法不能作为其依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的精神需求是多方面的,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 “和 ”的状态,仅靠一种学说是不可能做到的。 B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能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 C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 “合
10、”,所以中国人同时信奉儒释道三教,借以养成和合的心态。 D儒释道三家可以说是各有各的精神趣旨,看上去有很多对立之处,但在精神实质上互为补充。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所以才需要 “和合 ”文化,才需要儒释道三家的互补。 B中国固有的学问,向来只是研究 “生 ”,不研究 “死 ”,而佛学的引进则作了必要的补充。 C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 “互补 ”之说即无从谈起,当然也就无法达到所谓心态的和合。 D只有综合运用儒释道三家的学问,才能讲 “张弛 ”之道,破 “生死 ”玄关,达成心态和合。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11、 C 【小题 1】 D 【小题 1】 B(原文说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 “和 ”的状态。所谓 “和 ”,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前提错误。) 【小题 1】 C( “要素 ”指人的精神诉求,不是指学说;另外 “三家都不可或缺 ”是指接受其文化的渐染,而并非一定要 “信奉 ”。) 【小题 1】 D( A.无中生有,原文 没有 “人只有一种诉求是一种不健全的心态 ”之说; B. 偷换概念,改变了范围, “中国固有的学问 ”比 “儒道两家 ”大得多,另外“只是 ”一词太绝对,原文说 “主要是
12、讲人生哲学 ”; C. 概括失当,并非 “儒释道三家互补,缺一则 互补 之说即无从谈起 ”,儒道两家既可互补,所谓 “一张一弛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分) “力学之父 ”钱伟长 钱伟长出生在江苏无锡县一个名叫七房桥的小村庄。在苏州中学求学之时,钱伟长的父亲病逝,本来就家境贫寒的他,只能靠叔父(钱穆,著名学者)的接济才得以继续上学,因此特别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特别刻苦。除了白天抓紧时间学习之外,每天晚上学校熄灯以后,他还总要再自学两三个小时。钱伟长此后伴随一生的 “开夜车 ”的习惯,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养成的。 1931年,钱伟长考入清华大学,原本是要学习历
13、史或者文学,因为这两科他的考分都是满分。钱伟长入学清华大学第二天, “九 一八事变 ”爆发。那年清华的物理系,因为 “九 一八 ”,而变得 十分的热门,新生中竟有五分之一的人想进物理系,但该系的名额只有十名,面对这些学生,系主任吴有训十分为难。 物理只考了 5分的钱伟长也在其中。晚年他回忆,当自己从广播中听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是因为中国没有飞机大炮,打也是失败的论调时,就火了, “没飞机大炮,我们自己造嘛 ”,因此,他下定决心,要学物理系,要造飞机大炮。 已经到北京大学任教的钱穆并不赞同他的选择,建议他还是继续家学渊源的历史学。钱伟长去找史学大家顾颉刚。顾颉刚满口赞成: “我们国家站不起来受人
14、欺负,就因为科学落后。青年人有志于科学,我们应该支持。 ”钱穆 便不再反对。 为了说服吴有训,他那段时间每天都去吴的办公室软磨硬泡。吴早上八点到办公室,他六点半就等在门口。最后,吴有训被他的热情感动,决定让钱伟长先到物理系学一年,期末考试物理和高等数学成绩达到 70分才可以继续学下去。 这个没有难倒钱伟长。刻苦学习本来就是他的习惯,从清华大学毕业时,钱伟长已经成为物理系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之一,吴有训也非常器重他,还把他收为自己的研究生。 1956年我国第一次制定 12年科学规划,时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钱伟长参与了这个规划制定。钱伟长在自己的计划之中,秉着在当时 “国家需要什么就 搞什么 ”的原则
15、,提出五项科学计划:原子能、航天导弹,还有自动化、计算机和自动控制。这个计划遭到了数学、物理等多个基础学科约 400 来名知名学者的反对。但钱伟长坚持己见,并最终得到了周总理的支持,计划顺利实施。 为了国家的需要是钱伟长弃文从理的原因,也是他留洋求学的初衷。 1940年 1月,他考取了中英庚款会的公费留学生,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出发前,四叔钱穆特地从苏州赶到上海,为他送行,钱伟长告诉钱穆,出国绝不是为了自己,为了家庭,而是想走科学救国的道路。 和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生,和他有着相同的想法,钱伟长 后来回忆说,当时大家在甲板上都立下誓言,凡是每人出去所学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
16、留学了。 为国家学习的动力激励着钱伟长,入校第一天他就定下了自己的研究计划。因为他和导师辛吉不约而同地研究同一个课题,于是他们立即合作,仅用了五十天的时间,就完成了论文弹性板壳的内禀理论。这篇论文被收录在世界导弹之父 冯 卡门的六十岁祝寿文集里。那部文集里,也收录了爱因斯坦的论文,钱伟长一举成名。 两年后,取得博士学位的钱伟长受冯 卡门邀请,到美国的加州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之后,他又进入美国著名的喷气推进研究 室工作,参加火箭和导弹试验。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十分优越。 不过,当钱伟长听说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之后,立即决定回国。 1946年,钱伟长回到 “清华大学,担任机械系的教授。同时他还在其他
17、三所大学里兼职任教,几乎包下了这些学校物理系中所有的基础课程。 那个时候,教师的日子非常清苦,生下两个孩子之后,钱伟长不得不靠向同事借钱度日。 1948年,他一度在当时尚未回国的钱学森的建议下萌生了举家移居美国的念头,他工作过的美国喷气推进研究所一直期望他回去。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 之后一直到 1949年的岁月里,钱伟长参与创建北京 大学力学系 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出版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该班学员,日后大多成为中国从事力学研究科学的领军人物。钱伟长被称为中国近代 “力学之父 ”“应用数学之父 ”,便发端于此。 (摘编自 2010年
18、8月中国周刊,作者邓艳玲)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钱伟长还在读中学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叔父钱穆接济钱伟长继续上学,主要是因为血缘关系。如果不接济,伦理上说不过去。 B钱伟长被清华大学录取后弃文从 理,是因为他认为国家科学落后就会被动挨打,学理更能直接为国效力。 C本文的传主是钱伟长,可是在第 10段中介绍其科研成果时,提到了爱因斯坦的论文。这属于作者选材不当,应予删除。 D世界导弹之父冯 卡门的祝寿文集里收录钱伟长的论文,使钱伟长一举成名。钱伟长能在短期内取得这样的成就 ,“为国家学习的动力激励 ”是关键因素。 E “最终,钱伟长没有离开 ”
19、中的 “最终 ”表现了钱伟长面对国外优越条件曾经犹豫不决,这不符合一个爱国知识分子的性格特征。 (2)为什么当时与钱伟长一起出国留学的学生会立下 “凡是每人出去所学 的那门学科,回国后国家就不用再派人去留学了 ”的誓言?请简要分析。( 6分) (3)钱伟长被称为中国近代 “力学之父 ”的原因是什么?请概述。( 6分) (4)有人说钱伟长的 “五项科学计划 ”既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试结合新中国的科技发展,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1) D.3分; B2.分; A.1分 “血缘关系 ”肯定是一个因素,但未必是 “主要因素 ”;C.选爱因斯坦的论文,是用正面衬托的手法,很
20、好,不宜删除; E项,爱国知识分子也有犹豫的时候。 (2) 示例:一是当时国家处于危难之中,急需人才,学习的 机会不易,应该珍惜;二 是当时国家贫穷落后,应该在本学科取得最高成就,让有限的经费发展更多的学科; 三是相互勉励,要努力取得顶尖的成就。(言之有理即可) (3) 钱伟长参与创建了北京大学力学系 开创了我国大学里第一个力学专业; 同时开设了我国第一个力学研究班和力学师资培养班,为日后力学研究科学培养了许多领军人物; 钱伟长在力学研究上有很大的成就,出版了中国第一本弹性力学专著,为我国力学研究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示例: “五项科学计划 ”是 “国家需要什么就搞什么 ”原则的具体体
21、现。( 2 分) 在当时, 尖端科学落后就要挨打,尖端科学上去了,国家就会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当时国家还比较贫穷落后,项目多,就会财力分散,只有财力集中,才能让尖端科学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从当初我国原子弹的爆炸、火箭的研发,到如今的载人航天、 “嫦娥一号 ”绕月球飞行,都离不开 “五项科学 ”的奠基,所以说既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每点 2分,言之有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分) 刘姥姥初进荣国府 刘姥姥只听见咯当咯当的响声,大有似乎打箩柜筛面的一般,不免东瞧西望的。忽见堂屋中柱子上挂着一个匣子,底下又坠着秤砣般一物,却不住
22、的乱幌。刘姥姥心中想着: “这是什么爱物儿?有甚用呢? ”正呆时,只听得 “当 ”的一声,又若金钟铜磬一般,不防倒唬的一展眼。接着又是一连八九下。方欲问时,只见小丫头子们齐乱跑,说: “奶奶下来了。 ”说着,都迎出去了。刘姥姥屏声侧耳默候。忽见周瑞家的笑嘻嘻走过来,招手儿叫他。 只见那凤姐儿家常带着秋板貂鼠昭君套,围着攒珠勒子,穿着桃红撒花袄,石青刻丝灰鼠披风,大红洋绉银鼠皮裙,粉光脂艳,端端 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看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道:“怎么还不请进来? ”一面说,一面抬身要茶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宁夏银川 中高 第一次 模拟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