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湖南省四县一中高二第六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湖南省四县一中高二第六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湖南省四县一中高二第六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湖南省四县一中高二第六次教学质量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芜 秽( w)刍 荛 ( yo)违 忤 ( w) 挈 矩( xi) B 衮 职( gn)箕 畚 ( bn)央 浼 ( min) 嗾 使( su) C坑 窖 ( jio)斧 铖 ( yu)窥 伺 ( c) 稽 首( q) D 鲠 议( gng) 勖 勉( x)玉 玺 ( x) 懵 懂( mng) 答案: D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联袂熟稔赉发山青水秀 B梗节穹顶仓廒迄今为止 C毗邻域名坍缩河辙之鲋 D蜂窠蚁冢城阕高朋满坐 答案: B
2、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战国策铺张扬厉、议论纵横、文辞瑰丽,是战国 纵横捭阖 的时代特征的体现,后代的赋和一些议论文多受其影响。 B他在国学方面有较深的造诣,与人谈论起论语孟子,他总是滔滔不绝, 振振有词 ,神采飞扬间,尽显激情和魅力。 C北约秘书长拉斯穆森今天对记者说,建立 “人道主义走廊 ”是为了向在巴沙尔总统对支持民主抗议者的镇压中 首当其冲 的城镇运送救援物资。 D小说虽系叙述里巷杂事民间琐事,而且往往杂以神怪 不经之谈 ,但它所叙述的杂事琐闻,正是作者当时所处的社会之真实的形象。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中国共产党发起了一场
3、纪念一位偶像人物逝世 50周年的活动,舆论认为此举旨在填补社会的道德空白。 B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低能耗、高污染,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C与凤凰书店相比,友丰书店的书籍种类不仅丰富,而且内容更加深入中国文化。友丰书店的创始人是柬埔寨华侨潘立辉先生。 D随着中国移民不断增加,中餐馆在美国遍地开花,无论是美国大城市和边远小镇,都能找到地道的中餐馆。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废 园 外 巴 金 (1)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又到了这里来了。 (2)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
4、。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3)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4)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铺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若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 ,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中年的。是的,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因为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
5、。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5)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服,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的。 ”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6)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 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子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
6、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 “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 ”以后从另一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的故事。 (7)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 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宽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 这样地逃出囚笼 ,这个
7、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广大的世界了。 (8)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9)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 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10)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11)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
8、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 8月 16日于昆明 【小题 1】联系上下文,说说对第 7段 “这样地逃出囚笼 ”的理解。( 4分) 【小 题 2】第 10段中,作者连用三个问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小题 3】第 11段以 “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结尾,有什么深意?( 6分) 【小题 4】本文用了不少笔墨描绘花,试分析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6分) 答案: 【小题 1】过去少女向往外边的世界而不可得,( 1分)而今她离开了这拘束她的园子,却是在已经成为尸体的情况之下了,( 2分)表达了作者对日寇永远毁掉了少女的青春和希望的愤恨之情。( 1分)
9、【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回答对第 7段 “这样地逃出囚笼 ”的理解,可结合上文理解。 【小题 1】这句话把眼前所见与自身所感有机地联系起来,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 3分)以点带面 ,揭露了战争的罪恶 ,同时表现了对抗日暴风雨早日到来的期盼。( 3分) 【小题 1】 (1) 花是美好的象征,作者由花自然地联想到少女,花成为全文抒情的线索; (2) 花和废墟形成强烈对照,营造了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 3)写花的寂寞悲戚,实则写人的悲伤痛苦 ,(4)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光明的向往和抗战必胜的信念。 【小题 1】敌人的卑劣,
10、少女的惨死,震撼了作者的心灵,他要控诉、 抗议,而黑暗、寂寞使他无法倾诉,倍感压抑。( 2分)作者连用三个问句正是为了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这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 2分) 【小题 1】问句的作用是除了能引起注意外,还能启发读者思考,也可以加强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此处连用三个问句更是为了能更鲜明强烈地表达这种无法抑制的悲愤之情。 【小题 1】 “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关键理解“屋里到处都漏雨 ”,预示当时形势的险恶,还要结合主旨答题。 【小题 1】本文用了不少笔墨描绘花,要理解 “花 ”的象征意义,是美好的象征,结合全文回答,答到三个要点即可 给满分 ,每个要点 2分
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微力量:微博彰显影响力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微博在中国快速地发展和普及,大量传统媒体、政府机构、公私企业、公众人物入驻微博。随着对社会生活的日益渗透,微博充分彰显了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力。 长期以来,传统媒体一直身兼双重角色 信息中介者和议题主导者。受众作为信息传播的终端,对新闻信息的处置是完全被动的。微博的兴起彻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为普通公众提供了一个更为便捷的话语平台。这是一个 “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时代 ”。任何人只要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和设备,都可以成为传播的主体,甚至成为 “公民记者 ”。微博关于突发事件的报道已达到 “
12、秒互动 ”地步,它可在几秒钟内向用户报道事件实况,用户甚至可以不到 1分钟就做出反馈,其实时性、现场感以及快捷性,超过了传统媒体。 微博带来的改变已经不 只是媒介传播方式的改变,而且是新闻传播主体的移位。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瞬息万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涌现;受人力、物力等条件的限制,任何传统媒体不可能在全国各地都设立分支机构,更不可能将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数量庞大的微博则不同,它散布世界各地,就像是无所不在的眼睛,可以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一种旁观和参与兼备的姿态,注视和记录着身边发生的大小事件,并以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微博在直接发掘新闻议
13、题的同时,也从传统媒介那里 “抢 ”走了部分议题设置权。目前国内正在形 成一种新的舆论机制,即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2011年 1月 26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某教授设立的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微博,仅开通 10余天,粉丝数量达到 16万多人,有 1000余张网友拍摄的乞讨儿童照片被发布在微博上。截至 3月 8日,通过网上照片辨认,已发现被拐卖儿童 6个,目前他们已被解救。 作为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的媒介节点,微博在用 “微力量 ”改变中国媒介生态的同时,也见证着社会生活方式的变迁。目前 , 微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数
14、据中心调查报 告显示 , 微博用户使用微博发布信息、记录心情、消磨时光、结交朋友、拓展知识、讨论同感兴趣的话题、关注有兴趣的名人等。由此,微博延展了社交的网络,重塑了社会关系的总和。它甚至聚集民众的智慧与力量,通过关注来改变社会,微博的社会救助和社会公益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透视中国的 “微博热 ”,碎片化的信息形式、裂变式的传播方式、日益深化的媒介融合,决定了微博的影响力及其发展趋势。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化,越来越多的机构与个人入驻微博 , 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将更为显著。 (摘自现代传播 2011年第 4期) 【小题 1】下列有关微博 “打破了传统媒体的 专业主义壁垒 ”的说法,不
15、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的兴起可让普通公众从新闻信息的受众变为信息的传播者。 B微博对于突发事件的报道比传统媒体更快捷更易抢得报道先机。 C微博可以一种更为多元化的观点和方式对事件进行传播和诠释。 D微博具有强大的直接发掘议题的能力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小题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微博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独特的优势使受众不再是信息传播的终端。 B “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 ”事件说明,微博已形成了新的舆论机制且对社会有所改变。 C微博成为了公众新的生活方式,它促进了社会的交往,对社会关系的总和进行了重塑。 D微博信息形式、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影响
16、力和发展趋势,它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小题 3】综观全文, “微力量 ”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微博主要给传统媒体在媒介传播方式和新闻传播主体两方面带来了改变。 微博具有强大的设置议题的能力,影响公共舆论。 微博对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产生了影响。等等。 ( 5分) 【小题 1】 “并引领着公共舆论的走向 ”错。文章谈到国内新的舆论机制时说:“微博率先报道,传统媒体不断跟进,通过议题互动,共同掀起舆论高潮共同掀起舆论高潮。 ”故应是微博对公共舆论有影响,但并不意味着引领。 【小题 1】 A“直接对传统媒体的权威地位形成挑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湖南省 四县一 中高 第六 教学质量 联合 检测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