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语文卷(有解析).doc
《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语文卷(有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语文卷(有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三下学期质量检测(三)语文卷(有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戗 风 /戗 牌胸 脯 /果 脯着 迷 /着 手成春 的 士 /一语中 的 B熏 陶 /陶 醉 模 样 /楷 模 甲 壳 /金蝉脱 壳 比 兴 /兴 味索然 C床 笫 /姊 妹引 擎 /掣 肘 辑 录 /开门 揖 盗 绮 丽 /倚 马可待 D 刹 那 /铩 羽 蠕 动 /濡 染菡 萏 /胁肩 谄 笑 泔 水 /钳 口结舌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为避免楼市调控不遭遇尴尬的局面,地方政府须继续 “给力 ”限购政策,还须切实
2、扩大楼市供应量以及调整供应结构,继续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应的力度。 B前几年的高铁大跃进已难以为继,铁道部有关负责人承认,以往铁路建设中存在的规模过大、标准过高、盲目压缩工期等问题,如火如荼的铁路投资急需冷却。 C清明小长假,人们纷纷祭扫、踏青,我市迎来了春节后第一个旅游高峰。记者从园林部门了解到,小长假 3天,扬州 6景点迎客量达 37万人次。 D从现在至 2015年这段时间内,国际能源机构认为,世界将可能出现石油供应紧缺并由此引发油价飙升的情况。 答案: C 下列有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看到王夫人正房中的靠背、引枕、坐褥等均是 “半
3、旧 ”的,这 “半旧 ”表明贾家的荣华富贵由来已久。 B “脆弱啊,你的名字就是女人! ”哈姆雷特对母亲在厄运面前表现出的屈从加以揶揄,涵盖了女性在命运面前常常表现出的脆弱的性格弱点,这成为不少世人对女性的共性认识。 C三国演义里有个著名的章节 “单刀赴会 ”,写东吴屡次讨要荆州 未果,遂采用周瑜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赴宴。关羽单刀赴会,最终安全脱身。 D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小说。小说描写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图画,是一曲真挚、热烈的爱情赞歌。同时也批判了当地民俗的落后、愚昧。 E女神是反映 “五四 ”精神的一部新诗集,以凤凰涅 和女神之再生最有代表性。
4、凤凰涅 以凤凰经大火而新生的壮美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光明与理想的向往。 答案: C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艺术三昧 丰子恺 有一次我看到吴昌硕写的一 方字。觉得单看各笔划,并不好;单看各个字,各行字,也并不好。然而看这方字的全体,就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好处。单看时觉得不好的地方,全体看时都变好,非此反不美了。 原来艺术品的这幅字,不是笔笔、字字、行行的集合,而是一个融合不可分解的全体。各笔各字各行,对于全体都是有机的,即为全体的一员。字的或大或小,或偏或正,或肥或瘦,或浓或淡,或刚或柔,都是全体构成上的必要,决不是偶然的。所以单看一笔、一字或一行,自然不行。这是伟大的艺术的特
5、点。在绘画也是如此。中国画论中所谓 “气韵生动 ”,就是这个意思。西洋印象画派的持论: “以前的西洋画都只是集许多幅小画而成一幅大画,毫无生气。艺术的绘画,非画面浑然融合不可。 ”在这点上想来,印象派的创生确是西洋绘画的进步。 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艺术的三昧境。在一点里可以窥见全体,而在全体中只见一个个体。这道理看似矛盾又玄妙,其实是艺术的一般的特色,美学上的所谓“多样的统一 ”,很可明了地解释。其意义:譬如有三只苹果,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就是 “统一 ”。只有统一是板滞的,是死的。小孩子把它们触乱,东西滚开,就是 “多样 ”。只有多样是散漫的,是乱的。最后来了一个画家,要照着它们
6、写生,给它们 安排成一个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 两个靠拢在后方一边,余一个稍离开在前方, 望去恰好的时候,就是所谓 “多样的统一 ”,是美的。 要统一,又要多样;要规则,又要不规则;要不规则的规则,规则的不规则;要一中有多,多中有一。这是艺术的三昧境! 宇宙是一大艺术。人何以只知鉴赏书画的小艺术,而不知鉴赏宇宙的大艺术呢?何以不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呢?如果拿看书画的眼来看宇宙,必可发现更大的三昧境。宇宙是一个浑然融合的全体,万象都是这全体的多样而统一的诸相。在万象的一点中,必可窥见宇宙的全体;而森罗的万象,只是一个个体。勃雷克的 “一粒沙里见世界 ”,孟子的 “万物皆备于我 ”,就是当作一大艺术而
7、看宇宙的吧!艺术的字画中,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一笔。即宇宙间没有可以独立存在的事物。倘不为全体,各个体尽是虚幻而无意义了。那么这个 “我 ”怎样呢?自然不是独立存在的小我,应该融入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以造成这一大艺术。 (选自丰子恺散文选,有删节) 【小题 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 4分) 【小题 2】结合摆放苹果的事例,说说在审美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 “多样 ”和 “统一 ”的矛盾。( 8分) 【小题 3】丰子恺在文章结尾提出的 “鉴赏宇宙的大艺术 ”,包含 哪些深意?( 6分) 答案: 【小题 1】由吴昌硕的字说起,引出伟大的艺术的特点在于整体美,并以中国画和西洋画为例加以印证;( 2
8、分)再举摆放 “三个苹果 ”的例子,说明何谓 “多样的统一 ” ;( 1分)最后延伸到阐述以此种审美观看待宇宙人生。( 1分) 【小题 1】 水果摊上的人把它们规则地并列起来,以求 “统一 ”,代表单纯追求 “统一 ”的审美观,即把机械、教条的同一性作为目标,是审美的误区;( 2 分) 小孩子把苹果触乱,使之滚开,代表盲目追求 “多样化 ”的审美观,意味着忽视个体之间的联系,也是审美的误区;( 2分) 画家根据写生的 需要,将苹果摆放成可以入画的美的位置,这是注意了多样性与统一性的协调,遵循了审美的基本法则;( 2分) 总之,只有兼顾审美对象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才是艺术的三昧
9、境界。( 2分) 【小题 1】( 1)从鉴赏书画的审美体验中获得启发,把宇宙也看作艺术,观照其三昧境界;( 2分)( 2)明白包容万象的宇宙乃是一整体,学会从个体出发探究整个宇宙的规律;( 2分)进而体悟到 “我 ”作为万象的组成部分,应该从小我中超脱出来,融于宇宙全体的大我中。( 2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考点,能力层次 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整体把握全文的思路概括。 【小题 1】 “在审美过程中应该怎样处理 “多样 ”和 “统一 ”的矛盾 ”是中心论点,事例是摆放苹果,只需写出论证过程即可。 【小题 1】 “鉴赏宇宙的大艺术 ”要结合文意
10、理解,把宇宙也看作艺术,观照其三昧境界,学会从个体出发探究整个宇宙的规律,体悟到 “我 ”作为万象的组成部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窗 钱钟书 ( 1)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 2)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
11、爬窗子。所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来出去。若据赏春一 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需再到外面去找。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这个分别,不但是住在屋里的人的看法,有时也适用于屋外的来人。 ( 3)世界上的屋子全有门,而不开窗的屋子我们还看得到。这指示出窗比门代表更高的人类进化阶段。门是住屋子者的需要,窗多少是一种奢侈,屋子的本意,只像鸟窠兽窟,准备人回来过夜的,把门关上,算是保护。但是墙上开了窗子,收 入光明和空气,使我
12、们白天不必到户外去,关了门也可生活。 ( 4)屋子在人生里因此增添了意义,不只是避风雨、过夜的地方,并且有了陈设,挂着书画,是我们从早到晚思想、工作、娱乐、演出人生悲喜剧的场子。门是人的进出口,窗可以说是天的进出口。屋子本是人造了为躲避自然的胁害,而向四垛墙、一个屋顶里,窗引诱了一角天进来,驯服了它,给人利用,好比我们笼络野马,变为家畜一样。从此我们在屋子里就能和自然接触,不必去找光明,换空气,光明和空气会来找到我们。所以,人对于自然的胜利,窗也是一个。不过,这种胜利,有如女人对于男子的胜利 ,表面上看来好像是让步 人开了窗让风和日光进来占领,谁知道来占领这个地方的就给这个地方占领去了!门的开
13、关是由不得你的。但是窗呢?你清早起来,只要把窗幕拉过一边,你就知道窗外有什么东西在招呼着你,是雪,是雾,是雨,还是好太阳,决定要不要开窗子。 ( 5)我常想,窗可以算房屋的眼睛。刘熙释名说: “窗,聪也;于内窥外,为聪明也。 ”正和凯罗晚歌起句所谓: “双瞳如小窗,佳景收历历。 ”同样地只说着一半。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眼睛往往跟着心在转,所以孟子认为相人莫良于眸子,梅特林克戏剧里的情人接吻时不闭眼,可以看见对方有多少吻要从心里上升到嘴边。 ( 6)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所以在热闹地方住的人要用窗帘子,替他们私生活做个保障。晚上访人,只
14、要看窗里有无灯光,就约略可以猜到主人在不在家,不必打开了门再问 ,好比不等人开口,从眼睛里看出他的心思。关窗的作用等于闭眼。天地间有许多景象是要闭了眼才看得见的,譬如梦。假使窗外的人声物态太嘈杂了,关了窗好让灵魂自由地去探胜,安静地默想。有时,关窗和闭眼也有连带关系,你觉得窗外的世界不过尔尔,并不能给与你什么满足,你想回到故乡,你要看见跟你分离的亲友,你只有睡觉,闭了眼向梦里寻去,于是你起来先关了窗。因为只是春天,还留着残冷,窗子也不能镇天镇夜不关的。 【小题 1】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春天和窗的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2】综观全文,窗的作用有哪些?请 概括。( 4分)
15、 【小题 3】本文题为 “窗 ”,但讲窗的时候,总会先说 “门 ”。文中 “门 ”和 “窗 ”构成了哪几层关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4】作者借 “窗 ”,从哪几个层面阐发哲理?试探究之。( 6分) 答案: 【小题 1】开头由赏春而引出下文对窗的意义的阐发;( 1分)结尾承接上文所讲关窗的需要,点出关窗的原因之一是春天仍有残冷。( 1分)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整一。( 2分) 【小题 1】在屋内即可享有、驯服自然,( 2分,享有、驯服各 1分)在关了门情况下也可以生活,( 1分)让外面的人也能揣摩屋主的意思。( 1分) 【小 题 1】通过对比,突出窗的独特意义;( 2分)通过比较
16、,点明窗在人类生活中的更高阶段;( 2分)通过类比,阐述窗对驯服自然的作用。( 2分) 【小题 1】人与自然的相处;人的生活历史;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个人私生活保障的需要。(写满三点给 6分) 【小题 1】开头和结尾,都写到了春天和窗的关系,作用就是首尾呼应,但意义不同。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此处考查对比和类比的概括,对比, 突出窗的独特意义;类比,阐述窗对驯服自然的作用。 【小题 1】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
17、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陆贽字敬舆,苏州嘉兴人。少孤。特立不群,颇勤儒学。年十八登进士第,以博学宏词登科,授华州郑县尉。罢秩,东归省母,路由寿州,刺史张镒有时名,贽往谒之。镒初不甚知,留三日,再见与语。遂大称赏,请结忘年之契。及辞,遗贽钱百万,曰: “愿备太夫人一日之 膳。 ”贽不纳,唯受新茶一串而已,曰:“敢不承君厚意。 ”又以书判拔萃,选授渭南县主簿,迁监察御史。 德宗在东宫时,素知贽名,乃召为翰林学士,转祠部员外郎。贽性忠荩,既居近密,感人主重知,思有以效
18、报,故政或有缺,巨细必陈,由是顾待益厚。 德宗还京,转中书舍人,学士如故。 初,贽受张镒知,得居内职;及镒为卢杞所排,贽常忧惴;及杞贬黜,始敢上书言事,德宗好文,益深顾遇。吴通微兄弟俱在翰林,亦承德宗宠遇, 其文章才器不迨贽,而能交结权幸,共短贽于上前。 而贽为朋党所挤,同职害其能,加以言事激切,动失上之欢心,故久之不为辅相 。其于议论应对,明练体理,敷陈剖判,下笔如神,当时名流,无不推挹。时贽母韦氏在江东,上遣中使迎至京师, |绅荣之。俄丁母忧,东归洛阳,寓居嵩山丰乐寺。藩镇赙赠及别陈饷遗,一无所取。初贽以受人主殊遇,不敢爱身,事有不可,极言无隐。朋友规之,以为太峻,贽曰: “吾上不负天子,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江苏省 扬州 中学 高三下 学期 质量 检测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