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内蒙古牙克石林业一中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高二( 2)班班风正、成绩好,同学之间团结协作, 举案齐眉 ,在学校举行的各项活动中表现突出。 B 2010年 2月 22日,各方关注的许讯 ATM机恶意取款被判无期徒刑一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新审理,控辩双方再次 对簿公堂 。 C “五一 ”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迎战的姿态,除了引进质量优的产品外,还纷纷推出了降价、抽奖等促销活动,引得消费者慷慨解囊 。 D在 2010年发生在我国西南地区的那场罕见的旱灾的侵袭中,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前线
2、救灾可歌可泣,后方支援 可圈可点 。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3分) A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 B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C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D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 英雄泪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柳永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地方官的赏识,因而难免要对对方加以奉承甚至赞扬,这就使这首词出现了一个格调不高的结尾。 B定风波记叙的只是出游途中遇雨的一件小事,但词中寄寓了作者洒脱、放达的情怀,也表达了他对自己遭受政治打击的愤懑之情。 C承受着丧夫离乡之痛,李清照在辗转逃亡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珍爱的文物和古
3、籍,还意外地遭到了政治上的诬陷。 D辛弃疾对立有赫赫战功的孙权和刘裕的仰慕和赞扬,正说明了作者人到暮年仍旧壮心不已的气概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苏 词 傅成 穆俦 苏轼是豪放词的开创人和代表者。在传统的观念中,词以表现舞筵歌场、闺情离思为正体,而苏轼 则率先在词的境域上求新求变,所谓 “以诗为词 ”。凡能写进诗的社会和生活题材,举凡登览、怀古、咏史、咏物、游猎、感遇、悼亡、壮行、农村生活、田园风光等,无不摄入笔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刘熙载艺概)。这种意象的扩大,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4、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苏词产生出 “曲子中缚不住 ”的感想来。 同词体的解放相配合,苏轼雄驰的感情与健拔的笔力,也一新天下耳目。我们拿 “大江东去 ”(念奴娇)与 “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相比,就很容易看出在宣泄力度上的不同 ;而如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念奴娇)、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江城子)等都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东坡词 “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陆游老学庵笔记)的印象,即在于此。 豪放词是苏词最为人瞩目之所在,但在其词作中,仅占很小的比重,也就是说,苏轼在词体的创作中也是全能的。他有大量的婉约词,格调却显得高远典雅,真诚健康,
5、起到了将以浓艳为主的婉约调领挈至向上一路的积极作用。更有大量的作品不易简单归类,其间或清丽,或韶秀,或清空,或旷达,常能 “寄深于浅,寄厚于轻 ,寄劲于婉,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 ”(刘熙载艺概)东坡以其传世的三百余首词作,为宋代词坛的百花齐放提供了全方位的表率和借鉴。 苏轼对于宋词体制的贡献也值得一提。唐五代词多为小令,而苏轼是宋初大量制作长调的先行者之一,后世甚而将贺新郎、戚氏等词牌的创制权寄于其名下。长调在篇章结构、摘词敷采上需要更多的手法与技巧,而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工匠以创造突
6、破为快而不以随俗守成为乐,苏轼作词便属于这样 的类型。 【小题 1】下列对 “以诗为词 ”的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将写诗的规律运用到词体的创作上。 B凡能入诗的题材内容均可入词。 C冲破了传统词境的囿制,扩大了词的意象。 D将词体提高到与诗言志抒情的同等文学地位。 【小题 2】下列对 “东坡词 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 的印象 ”原因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苏词词体解放。 B苏词感情雄驰,笔力健拔。 C “大江东去 ”与 “一江春水向东流 ”相比,在宣泄力度上不同。 D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和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等词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词人
7、的奇情豪气。 【小题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到了苏轼手中,词的传统被改变了,词与诗的题材已经可以混一,两者之间已经没有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B苏轼在词的创作方面是全能巨匠无论豪放词,还是婉约词或不易简单归类的词,都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积极向上。 C词本是合乐的歌词,音乐对它有着很大的制约性;苏词突破了音乐的藩篱,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词与诗最终殊途同归。 D苏城对于宋词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豪放词的开创、婉约词和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词的形式技巧音律的突破等。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A 【小题 1】 “写诗的规律运用到
8、词体 ”错,苏轼则往往能自如地将诗、文、论、赋的匠法运用其中。但他并不斤斤于囿守音律,为了表意的需要,敢于在格律或句读上作大胆的调整 。 【小题 1】见第二段开头,不止是寻常的夸张,而是奇情豪气的自然发露 。 【小题 1】 B感情雄驰,笔力健拔的是豪放词; C突破音乐的藩篱错; D其他多种风格词的创新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8分) 中秋夜里的一盏马灯 朱砂 他做梦也不会想到,时至今日,乡村里竟然还会停电,而且是在中秋节的晚上。 彼时,菜刚刚上桌,他正陪娘说话。哥哥在开啤酒,嫂子还在灶间忙活着,谁料却突然停电了,世界一下子掉进了黑暗,一如他此刻的生活。 2008年,美国的次级债所引发
9、的金融风暴,一夜间席卷全球。他所在的投资公司破了产,不仅如此,家也散了,妻子留下一纸离婚协议书,带走了儿子和家里仅有的一点现金。他不怪妻子,只是委屈了只有 6岁的孩子要面对一个破碎的家庭,一个可能此生再也见不到的父亲,一份 从此寄人篱下的生活。 一想到儿子,他鼻子一酸,眼圈儿红了。 他点了根烟,习惯性地走出了客厅。 站在 17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灯火辉煌的夜景,想着失业的自己,想着身上背负的也许一生都无法偿还的债务,想着即将因断供而被银行拍卖的汽车和房产,他苦笑,连哭的勇气都没有。 许多时候,人,总是在被生活打得落花流水的时候,才会想到亲情。几天后,借着传统的中秋佳节,他回了老家,看望了瘫痪在
10、床的母亲,并且,给爹上了坟。 来之前他便想好了,陪娘过完这个中秋,自己便彻底离开那座城市,浪迹天涯,走到哪算哪儿,他甚至希望,自己会因为某 个意外而丧命,那样,所有的烦恼便会随之消失。 “这该死的电,早不停晚不停,偏偏赶着大家吃团圆饭的时候停。 ”母亲气嘟嘟地牢骚着。 “没事儿的,娘,咱有这个呢。 ”说话间,哥从柜子里拿出一盏马灯,点燃,屋里瞬间便有了光亮。虽然亮度比电灯差了不少,但并不影响吃饭,而且,只有一会儿,他便适应了这种暗淡。 接下来,一家人先后上了坑,围在母亲身边,话题从这马灯说开来,你一句我一句的闲聊着。 那个时候父亲是生产队上的饲养员,马灯是配发给父亲晚上给牲口加料用的。曾几何时
11、,这盏马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他向伙伴炫耀的东西。与其它 人家那些豆粒大小的煤油光比起来,这盏马灯简直就像大功率的探照灯。想来,那个时候可真幸福啊,在这马灯下,爹编苇筐,娘纳鞋底,他和哥哥做作业,偶尔,娘从柜子里摸出块冰糖来,给哥俩咬开,一人一半儿,含在嘴里,甜到脚底儿 想到这些,他的心里,忽然就涌出一股温润。 娘不喝酒,也很少说话,偶尔夹口菜,更多的时候,娘只是乐呵呵地瞅着他们兄弟俩。 他和哥你一杯我一杯地对饮着,说小时候的事,说到兴起处,哥俩儿的嗓门越来越大。哥说他小时候偷了邻居张大爷院前的瓜,被张大爷找到家里来,他竟然对爹说谎是哥哥让他偷的,为此哥稀里糊 涂地挨了爹一顿揍。他耍赖,不承认
12、,说哥哥也窥视那瓜很久了,而且,瓜偷来后,哥哥也吃了。哥哥说他只吃了个瓜腚,而且不知道那瓜是他偷来的。 哥儿俩争得面红耳赤,嫂子乐得前仰后合的,娘更是高兴得咧着缺了牙的嘴,瞅瞅这个,看看那个,欢喜得不得了。多日来的第一次,他忘了所有的烦恼,整个人都沉浸在童年的趣事里。那一晚,酒喝得高兴,话也很多,他和哥你来我往地划拳,嗓子都喊哑了。 夜里,睡觉时,嫂子给他抱来崭新的棉被,躺在娘的身边。他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日子可以过得如此踏实,好几次,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然而,说来还是会 来的。第二天早晨,他不得不向娘告别。他很想就这样一辈子守在娘的身边,只要有口饭吃就行。可是,他不敢,他必须装得工作很忙
13、的样子,他不想让娘和哥知道他此时的境遇。 和娘道了别,走到院子外,发动了车,正欲关上车门,哥哥双手抱着个小纸箱,放在了副驾驶座上,叮嘱他,回到家再看。 他疑惑地看了看哥哥,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和哥嫂说了再见,车驶出胡同,上了马路。虽然答应了哥哥,可他还是忍不住好奇,刚刚驶出村子,他便把车停在路边,打开了那个纸箱。 纸箱上面,是一张白纸,展开,哥哥的笔迹赫然入目:刚子,昨天你在爹坟前说的话我都听 见了。电闸是我让你嫂子拉的,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 刚子
14、,无论发生什么事,哥都希望,明年的中秋节,你不要让娘在眼泪里度过。 纸条下面,是那盏马灯和厚厚的一摞钱,几捆一百的,还有一沓散的,有五十的,也有十块的,甚至还有一块的。 虽然那些钱和他所欠的那些债务相比微不足道,但他却知道,那是哥哥所能给他的全部。 秋阳下,一个男人,抚着一盏马灯,泪流满面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分)(注意:本题的多选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要涂在机读卡上)( )( ) A中秋夜的这盏普普通通的马灯不仅是应急的照明灯,更是一盏照亮他的前程让他走出阴影的灯。 B让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中秋夜停电是哥哥为能让 “他 ”接受兄长的帮助而设的一个计
15、策。 C他觉得 “真幸福 ”,是因为在追忆往事时,想起那时家里因有一盏其他人家没有的马灯。 D马灯下,他和母亲、哥哥唠家常,忆往事,想到当年哥俩曾经为了偷瓜、吃瓜而争得面红耳赤。 E、 “他真想闭上眼睛不再醒来 ” 的内涵很丰富,其中有家人的关爱让他觉得日子可以过得踏实的意思。 【小题 2】请分析 3-6自然段插叙内容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 ( 5分) 【小题 3】哥哥说: “哥没文化,讲不出什么大道理,但哥却知道,电灯下能吃饭,马灯下也照样能吃饭。而且,不管停多久,这电迟早会来的,我们的下半辈子,生活在电灯下的日子肯定比生活在马灯下的日子长。 ”结合相关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内蒙古 牙克石 林业 中高 一下 期末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