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云南会泽县茚旺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一些 骇人听闻 的消息,其结果往往弄巧成拙。 B以锣鼓抒发心声是中国老百姓的习惯,锣鼓艺术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 息息相关 。 C这位多年从事教育事业的老师,有着非常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还十分热心,一贯 好为人师 ,给了青年教师许多帮助。 D经过艰苦努力,他果然 不负众望 ,挽救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并因此获得了 “市劳动模范 ”奖章。 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语序
2、是( )( 3分) 高科技与艺术各行其道,怎么会走到一起呢?李政道先生的一席话可谓鞭辟入里: “科学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她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 ” 没有智慧,情感的因素能够达到完美的成果吗? 伟大科学观念的理解和伟大艺术的美学鉴赏都需要智慧,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 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能够开创新道路吗? 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一个硬币 的两面。 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 A B C D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2010年,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在北京揭晓,
3、当选人覆盖了证券、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解读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辨认出 2010年中国经济的热点和脉搏。 B “山寨 ”一词既然有了全新的解释和丰富的社会内涵,就不能有任何的 “匪 ”气,不能成为当做五十知识产权、制假贩假的挡箭牌。 C金融危机波及全球,我国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和挑战十分严重,在改革开放 30年中创造了巨大技能奇迹的广东民营企业能挺过这一关吗? D今年的两会期间,代表们提出,只有走以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徽州文化 徽州文化主要是指以徽州(古又称新安
4、郡)为地域依托,渊源于历史上人与自然及人们之间对象性而形成的特定生活结构体系。同任何文化一样,它也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内隐的心 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并且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辉煌的富于鲜明特色的成果,影响播及全国各地。 徽州尽管处于山越之地,但其主体文化却并非山越土著文化。 “自昔战乱,中原衣冠多避地来此 ”,为徽州奠定了丰厚的正统中原文化根基。崇山峻岭的屏闭翼护又使徽州地区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化发展区域,中原文化与土著文化包括汇聚于此的南北各地多种文化因此互相碰撞,互相选择,最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文化。 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二程和朱熹皆与徽
5、州有极深渊源;儒学观念和儒学礼义对徽州社会各阶层影响至深,所 谓 “道学渊源在新安久矣 ”,并且逐步发展成新安理学等体系和流派。 儒学兴盛,加上徽州相对隔绝的地理条件,使这里的家庭文化十分凝重, “新安各姓,聚族而居,绝无杂姓擅入者。其风最为近古 虽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 ”。家庭、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其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基本建筑于家族本位上,是传统文化家国同构原则的典型体现。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是排斥商业精神的,但徽州山多田少地瘠,因此,外出经商是谋生的重要手段。 “大抵徽俗,人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其著则十一在内,十九在外。 ”他们在长期商业 经营实践中创造
6、出股份式、承揽式等经营方式,并在资金所有权与经营权划分、利润分配等各方面有所创新与发展。徽商经营活动的实际需要还直接刺激了数学、地理、水文等的发展,如程大位算法统宗、黄汴一统路程图记等。这些生产方式上的变革与科技进步在一定程度上萌现了早期科学精神与近现代化因素质某些端倪。 徽州文化正是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三大基本内核,在正统中原文化基础上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发展成为一种完整严密、自成体系的多层次文化系统,并演化为当地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和广博精深的诸种具象文化风采。 【小题 1】对 “徽州文化 ”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徽州文化是源于中国历史上人与自
7、然、人们之间相互关系而形成的独具特色、影响广泛的地域文化。 B徽州文化是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意识形态以及心理状态、价值系统等文化心理结构的文化体系。 C徽州文化是一种家庭文化十分凝重、宗族认同感强烈、宗法观念盛行的封闭性的文化系统。 D徽州文化以儒学伦理、宗族观念、商业精神为基本内核,是具备特有的社会关系、价值体系、行为模式的文化系统。 【小题 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徽州文化发展成为相对独立的文化体系,这与徽州地区的地理形势有密切的关系。 B徽州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悠久,并在各个文化层面都创造出具有普遍意义的成果。 C徽州文化中传统的伦理与道德规范体系建立于家族本
8、位之上,家族色彩浓郁而国家观念淡薄。 D徽州商人经 营活动的实际需求刺激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科技现代化。 【小题 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徽州文化突破了中国农耕文明、伦理道德与宗族体制相结合的传统文化精神。 B徽州文化初步协调了传统社会伦理道德与商业精神的矛盾。 C徽州文化博采众长,吸收四方文化成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突破。 D徽州文化不排斥商业精神,致使徽州地区农业生产落后。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错在 “封闭性的文化系统 ”,从文章末段 “通过商业实践熔铸变通 ”之说可知其不是封闭性文化 【小题
9、 1】 B项 “具有普遍意义 ”无根据; C项 “国家观念淡薄 ”与文意不合; D项主要错误在于把 “科技近现代化 ”看成是商人 “促进 ”的 【小题 1】该项 “致使 ”之说文中无据,或者说前后无因果关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季老足迹: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12日下午 5时半,一场罕见的大雨笼罩整个北京大学,但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前的广场上,仍然聚集着北大的师生,还有很多人从校园外特地赶来,悼念季羡林老先生,久久不愿离去。 “我没有亲眼见 过季老,没有和他打过交道,但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 ”一位几天前从北大毕业的中文系学子,今天重回校园,在雨中向季羡林老先生鞠躬致敬。 “深切怀念季羡
10、林老先生 ” 今天上午 10时,季羡林老先生的灵堂尚未敞开大门,不少北大师生就已自发聚集在百周年纪念讲堂黑色的大幅挽联下。 在悼念人群中, 82岁的雷鸣老先生从家中赶来,一直待到下午 5时灵堂关闭都迟迟不愿离去。他说: “1992年在 中国丝绸之路 首届学术大会上,我的一篇论文得到了季老的点拨指正,此后,我多次和季老交流过相关学术问题。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也许是每 一个和他交往过的人最深刻的感受。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 “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张颐武说,这么多年来,他们这批学人从未听到过有关季老的负面传闻, “从这个角度来说,季老是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是一个将传统士人
11、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 ” “季老先生做了一辈子学问。不管是在什么状况下,都没有停止。他对我最大的影响是在治学精神和态度上。 ”季羡林老先生的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葛维钧回忆,季老先生写作糖史时,已经 80多岁了,但仍不顾严寒酷暑每天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有时,季老发现了新线索就 兴高采烈起来。他的喜怒哀乐都是和做学问联系在一起的。 ” “先生个性极为鲜明,广被万物的爱心与知识分子的胆识在季老先生那里体现得十分醒目。如果来访者不学无术而又滔滔不绝,先生就会面色木讷长久不言;如果是清纯学生求访解惑,则他每次必从家中送出来直到大门口默默挥手告别。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王岳川教授
12、告诉记者, “季老生前说过,他最喜欢的知识分子是:质朴,淳厚,诚恳,平易;怀真情,讲真话;关键是一个真 字,是性情中人;最高水平当是孟子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这正是夫子自道! ” “季羡林老先 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因为他的品格。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 ”国际关系学院 2005级本科生李玉磊对记者说,季羡林老先生常年笔耕不辍,把自己对人生、对知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写在了一本本书中,这些用心写出的文字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很早听闻季老先生的大名,通过阅读,为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所深深折
13、服,这成了我报考北京大学的一个主要原因。 ”中国语言文学系 2007级本科生李 坦言,虽然求学期间,她未在校园里见过季老先生,也未聆听 过其谆谆教诲,但是他独特的人格力量和精神境界早已成为燕园中无形的精神标识,感染着每个身处燕园的北大学子。 “先生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和对治学的严谨精神,是我们后辈应汲取的力量。唯有如此,步入社会后才能有所担当。 ” (有删改 ) 【小题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李 因为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广博的知识深深折服,所以报考了北京大学。 B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位富有童心的人,发现新奇的东西就会很高兴。 C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
14、是一个符合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知识分子。 D在参加纪念活动的人群中,既有年轻的北大学子,也有八十多岁的学者,这充分说明了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E季老先生的作品,不仅是他个人对人生、知识和生命的认识,更是他一生的写照,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小题 2】这篇新闻开头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6分) 【小题 3】文中说: “他是北大人永远的精神灯塔。 ”请结合全文,概括季羡林老先生对北大人的影响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6分) 【小题 4】为什么北大教授张颐武把季老先生比作 “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请联系文本和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8分) 答案:
15、【小题 1】 DE 【小题 1】开头的景物描写一是交代自然环境的恶劣,( 1分)与后面参加活动的人之多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表现季老先生的影响之大;( 2分)二是营造凄凉的氛围,( 2分)衬托人物内心的悲伤。( 1分) 【小题 1】一是他山高水长的风范,二是他的治学精神和态度,三是他的爱心与胆识,四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答出 3点即可,每点 2分) 【小题 1】北大教授张颐武之所以把季老先生比作 “知识分子的精神高地 ”,是因为 季羡林老先生是一个将传统士人精神与现代专业知识完美结合的人。正因为如此,像葛维钧、李 一样的许许多多的人才敬仰着他,受着他的影响,并时刻准备在社会中担负起自己的责任。现代
16、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飞速的社会,人们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人在成为自己所在领域顶尖人物的同时,却把传统的知识分子精神给丢失了。而这种精神正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获得长远发展的动力。我们的国家需要像季羡林老先生这样的具有精神高地的知识分子。 【小题 1】(选对一项给 2分) A项,李 没 有听过季老先生的演讲。 B项,“富有童心 ”错,季老先生不是因为发现 “新奇的东西 ”而高兴,而是因为发现了学术研究的 “新线索 ”而高兴。 C项, “季老先生认为自己就是 ” 于文无据,孟子所说的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是季老先生所认
17、为的知识分子的最高水平。 【小题 1】此处考查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 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
18、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结合文章内容概括 4分,联系现实阐述 4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秋日的灯盏(朱以撒) 秋天来了,山里闪动着风吹过的暗影。叶片开 始有秩序地脱离枝条,原先紧挨在一起的两片树叶,一片先下来了,另一片落下来的时候,再也见不到它旧日的邻居。交接的日子来临,一些矮小的灌木丛里,浆果外表抹上了一层紫黑,一只翠绿的螳螂举着带锯的刀,轻轻划了一下,浆水霎时奔涌而出,紫透了枝下的土皮。 稻子已经进仓,秋风下瑟瑟摇曳的是从农夫指缝里漏下的一枝金黄。农夫已经走远,不会回头,注定这一穗金黄要坚持到秋日的最后,被人遗漏、忘却,不
19、能和亿万弟兄一道进入温暖的谷仓,此时它的美超过一切。在我看来,缘于遗忘而独立存在,虚构出岑寂田野的动人一幕。浆果、稻穗这样兀立寒风 中的灯盏,秋日的过去就是它们生命的过去,许多美艳走到这里,自然变得素洁起来,像戏台上的名角戏装卸下,铅华洗去,走在街市上,纯乎一个普通的中年妇女。 暗夜里,车驶过同样岑寂的山村,简陋的土墙开设的小窗口透出昏黄的光,一家人聚在严实的屋内,守着炉火,内心踏实起来,谷仓是照耀一家人美好心情的不灭灯盏,隔着芳香的木板,里边躺着一家人的生存希望 从春日开始萌发,夏阳曝晒,现在终于落实下来。当时是那么漫长,好像一盏秦时的灯,要擎到汉时才被真实地点亮,中间这么多的交替、衔接、奔
20、跑 的确,我看过那些最终不能点亮灯盏的 农耕人家,秋日远去,寒冬到来,是那么黯然神伤地蹲着,敲打着春日吃进泥层中的犁耙,要问个究竟。丰稔的人家如实地享受着秋日的馈赠,闲聊时记起春夏那些有趣的细枝末节,唇齿开合中带着舒适的滋润。看来,只有希望不落虚空,眉宇间才笑得起来。 一本书在经过春风、夏雨的重叠,终于在深秋的最后几日结束了文字的蔓延。这个文人松了一口气,好几次他像一个持灯者,火舌飘忽不定,他的心时浮时沉,晴明阴晦在瘦削的脸庞上隐现。夜半推开窗门,所有家庭的灯盏都熄灭了,自己却还在夜色里跋涉 这大半年的灯火费得太多了。在乡村写作,笔下的蔬笋气 明显与上一个章节慢了一个节奏。似乎都有这样的感觉,
21、在乡村里完成的这一部分,像是夕阳余晖下归栏的牲口,脚步细碎,神色安然,被深浓起来的薄纱笼罩。也应该有一个相近的阅读环境 村头老樟树下,寂静萧然的风雨亭里,简约朴素的廊桥上。选择环境阅读是一种智慧,删去书写者身上的种种附加,也放弃了自己种种目的性,此时,书页打开,字句联袂而起,人融了进去。有几次我读到一些残本,残本毁弃了创作者的背景材料,如在异地骤遇了陌生人,没有既往的历史记录,没有阴影和光圈,使阅读时每一字句都像秋风里吹过的干果,水分滤去,肉质干脆。秋风残 照下的人、文要比湿润阳春时可靠,它的冷峻是此前未有的情节,浓缩着艳丽的汁水,到了这个节气的文人笔下,我们说韵味,其中一部分就是由朴实无华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云南 会泽县 高级中学 高三上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