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2010-2011学年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2011学年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 2011学年福建省晋江市毓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歌曰:桂棹兮兰桨, _。(苏轼赤壁赋) ( 2)高余冠之岌岌兮, _。(屈原离骚) ( 3)淇水汤汤, _。(氓) ( 4)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 _。 (王羲之兰亭集序 ) ( 5)予谓菊,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 6) ,风烟望五津。(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 7)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 ?(周敦颐爱莲说) (8 )结庐在人境, 。 (陶渊明饮酒 ) (9 )最爱湖东行不足,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10)无丝竹之乱耳,
2、_ 。(刘禹锡陋室铭 ) 答案:击空明兮溯流光 长余佩之陆离 渐车帷裳 亦足以畅叙幽情 花之隐逸者也 城阙辅三秦同予者何人 而无车马喧 绿杨阴里白沙堤 无案牍之劳形 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 偷 父 刘心武 那晚我到家已临近 午夜,进门后按亮厅里的灯,立刻感到不对劲儿,难道 我快步走到各处,一一按亮灯盏,各屋的窗户都好好地关闭着啊,再回过头去观察大门,没有问题呀!但是,当我到卫生间再仔细检查时,一仰头,心就猛地往下一沉 浴盆上面那扇透气窗被撬开了!再一低头,浴盆里有明显的鞋印,呀!我忙从衣兜掏出手机,准备拨 110报警,这时又忽然听见的声响,循声过去,便发现卧室床下
3、有异动,我把手机倒换到左手,右手操起窗帘叉子,朝床下喊: “出来!放下手里东西!只要你不伤人,出来咱们好商量! ” 一个人从床底下爬出来了,那是一个瘦小的少 年,剃着光头,身上穿一件黑底子的 T恤,我看他手里空着,就允许他站立起来,用那窗帘叉指向他,作为防备,问他: “你偷了些什么?把藏在身上的掏出来! ” 但他那副 “久经沙场 ”、处变不惊的模样,倒弄得我哭笑不得。我用眼角余光检查了一下我放置钱财的地方,似乎还没有受到侵犯。我保持伸出窗帘叉的姿势,倒退着,命令他跟着我来到门厅里,我让他站在长餐桌短头靠里一侧,自己站在靠外一侧,把窗帘叉收到自己这边,开始讯问。 “您为什么还不报警? ”他问我。
4、 我把手指挪到手机按键上,问他: “你想过,警察来了,你会是怎么个处境吗 ? ”他叹口气,说出的话让我大吃一惊: “嗨,惯了,训一顿,管吃管住,完了,把我遣返回老家,再到那破土屋子里熬一阵呗。 ”他那无所谓,甚至还带些演完戏卸完装可以大松一口气的表情,令我惊奇。 他今年 14岁。家乡在离我们这个城市很远的地方。他小学上到三年级就辍学了。一年前开始了流浪生活。现在就靠结伙偷窃为生。 我望着被灯光照得瘦骨嶙峋满脸大汗的少年,问他: “饿吧? ”他眯眼看我,仿佛我是个怪物。我为他冲了一碗方便面,端到他面前。 我决心放他出去,对他说: “我知道,我的话你未必肯听,但是我还要跟你说,不要再干 这种违法的
5、事了。你应该走正路。 ”他点头。 我要去给他开门时,他居然说: “我还不想走。 ” 我大吃一惊,问他: “为什么? ” 他回答的声音很小,我听来却像一声惊雷: “我爸在床底下呢 ” 天哪!原来还有个大人在卧房床底下!我慌忙将窗帘叉子拿到手里,准备拨 110,这工夫里,那少年却已经转身进了卧室,而且麻利地爬进了床底下,我惊魂未定,他却又从床底下爬了出来,并且回到了门厅,我这才看清,他手里捧着一幅油画。我正想嚷,他对我说: “我要 我要我爸 求您了! ” 那幅油画,是我前几年临摹的凡高的自画像 ,这幅自画像里,人物显得特别憔悴,眼神饱含忧郁,胡子拉茬,看去不像个西方人倒像个东方农民。 我就细问他:
6、 “你爸现在在哪儿呢?你妈妈呢? ”可是他执拗地告诉我,他没有妈。后来我听懂了,他妈在他还不记事的时候,就嫌他爸穷,跟别的男人跑了。他爸把他拉扯大。他记得他爸,记得一切,记得那扎人的胡子茬,记得那熏鼻子的汗味加烟味加酒味 他们那个村子,不记得在哪一天,忽然说村外地底下有黑金子,大家就挖了起来。他爸爸也去挖,是给老板挖,于是他讲到了去年那一天,半夜里村子忽然闹嚷起来,跟着有呜哇呜哇的汽车警笛声,他揉着眼睛出了屋 简单地说,村外的小煤窑出事故了,他爸,还有别的许多孩子的爸,给埋井底下了 少年说,他负责踩点的时候,从我家窗外看见了这幅画,没想,就先叫了声 “爸 ”。他奇怪他爸的像怎么挂在了我屋里?他
7、说他爸坐在床上想心事的时候,就那么个模样。今天,他好不容易钻了进来,取下这幅画,偏巧我回来了 少年说这些事情的时候, 眼里没有一点泪光。我听这孩子讲他爸的遇难,也就是鼻子酸了酸,但是,当我听清这孩子这天钻进我的屋子,为的只是偷这幅他自以为是他父亲画像的油画,我的眼泪忍不住就溢出了眼角。 我把画送给了他。他不懂得道谢,我把门打开,他闪了出去。 关上门以后,我竟自倏地若有所失。不到半分钟,我一溜烟跑下楼梯,气喘吁吁地踏出楼门,朝前方和左右望,那少年竟已经从人间蒸发,只有树影在月光下朦胧地闪动。 我让自己平静下来。当一派寂静笼罩着我时,我问自己: “你追出来,是想跟他说什么? ” 是的,我冲出来,是
8、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 嘱: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 (读者 2005年第 24期,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的两项是( 5 分)( )( ) A小说前文写 “我 ”发现放置钱财的地方没有受到侵犯,为下文写少年偷 “父 ”埋下了伏笔。 B少年执拗地说他没有妈妈,可见他对妈妈的愤恨之深。 C少年说他父母的事情时,眼里没有泪光,说明他在不断的偷窃中逐渐变得冷漠。 D “我 ”三次想报警而没报,是因为我想要给这个少年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E.少年走后, “我 ”若有所失,表明我已经喜欢 上了这个小孩子。 【小题 2】小说中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9、请分条概括。( 4分) 答: 【小题 3】小说结尾说, “我想追上他补充一句叮嘱: 孩子,你以后可以来按我的门铃,从正门进来! ”这样写,有人认为合情合理,也有人认为有些不合实际。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6分) 答: 答案: 【小题 1】 AB ( 5分) 【小题 1】 他对父亲有难以割舍的爱,令人敬佩; 他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值得同情; 他混在窃贼之中,需要教育和救治; 他对社会冷漠,需要人们用人性的温暖去感染。(一点 1分, 4分) 【小题 1】( 6分)( 1)合情合理。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我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说,符合 “我 ”的性格特征; 从情节上来说,与
10、前文的翻窗而入形成呼应,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从主题上来说,这样结尾能强化主题,使小说表现的人文关怀更清晰。 ( 2)不合实际。 从人物性格上来说,虽然 “我 ”同情他,也想救治,但他毕竟是个窃贼, “我 ”对他还有防范之心,不可能希望他经常光顾。 从情节上来说,这是少年消失之后 “我 ”想说的话,并不会起到什么效果,有 “马后炮 ”之嫌。 从主题上来说, “我 ”对社会的批评和忧虑,对少年的愤恨和同情已经在前文 表现出来了,最后这样结尾有些画蛇添足。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得文言文 范滂,字孟博,汝南征羌 人也。少厉清节,为州里所服 。冀州饥荒,盗贼群起,乃以滂为清诏,使案察之。滂登车揽
11、辔,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及至州境,守令自知臧污,望风解印绶去。 迁光禄勋主事。时陈蕃为光禄勋,滂执公仪诣蕃,蕃不止之,滂怀恨,投版弃官而去。郭林宗闻而让蕃曰: “若范孟博者,岂宜以公礼格之 !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自取不优之议邪 ”蕃乃谢焉。复为太尉黄琼所辟,后诏三府掾属举谣言 ,滂奏刺史、二千石权豪之党二十余人。尚书责滂所劾猥多,疑有私 故。滂对曰:“臣之所举,自非叨秽奸暴,深为民害,岂以污简札哉 ! 以会日 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若臣言有贰,甘受显戮。 ”吏不能诘。滂睹时方艰,知 意不行,因投劾去。 太守宗资先闻其名,请署功曹,委任政事。滂在职,严整疾恶。滂外甥西平李颂,
12、公族子孙,而为乡曲所弃。中常侍唐衡以颂请资,资用为吏。滂以非其人,寝而不召。资迁怒,捶书佐朱零。零仰曰: “范滂清裁,犹以利刃齿腐朽。今日宁受笞死,而滂不可违。 ”资乃止。 后牢修诬言钩党,滂坐系黄门北寺狱。滂后事释,遂还乡里。 建宁二年,遂大诛党人。诏下,急捕滂 等。督邮昊导至县,抱诏书,闭传舍,伏床而泣。滂闻之曰: “必为我也。 ”即自诣狱。县令郭揖大惊,出,解印绶,引与俱亡,滂曰: “滂死则祸塞,何敢以罪累君,又令老母流离乎 !”其母就与之诀,滂白母曰: “滂从龙舒君 归黄泉,得其所矣。惟大人割不可忍之恩,勿增感戚。 ”母曰: “汝今得与李、杜齐名,死亦何恨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
13、乎 ”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行路闻之,莫不流涕。时年三十三。 (选自后汉书 党锢列传,有删改 ) 【注】 汝南征羌:郡县名。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一带。 谣言,群众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 会日:指三公会议的日子。三公,即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 (孕龙舒君:范滂之父范显,曾为龙舒侯相,时已故。龙舒,汉代侯国名。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少厉清节厉:通 “砺 ”,磨炼 B滂执公仪诣蕃执:捉拿,拘捕 C 请署功曹署:代理,暂任 D滂死则祸塞塞:消弭,平息 【小题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范滂年轻时就注重
14、品德修养,受到州郡和乡里的钦佩。冀州因灾荒而动荡,范滂被委任为清诏使。刚到州境,贪官污吏就慑于他的廉直刚正,弃官而逃。 B因为弹劾人数过多,范滂受到尚书的责备与怀疑,但范滂不为所屈,大义凛然地表示自己如存有私心,检举失实,甘愿接受死刑。 C范滂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不仅曾主动上书揭发依仗权势欺压百姓的刺史、权豪,而且曾在休息时候拒绝召见为乡人所不齿的外甥。 D建宁二年,皇上下诏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不愿拘捕范滂,县令郭揖愿与范滂一同出逃,他们的行为既表现了对朝廷此举的不满,也表现 了对范滂为人的无比敬仰。 【小题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今成其去就之名,得无
15、自取不优之议邪 (3分 ) 译文 : 以会日迫促,故先举所急;其未审者,方更参实。 (3分 ) 译文: 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可兼得乎 (3分 ) 译文: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1)现在 (你 )成全了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评分建议: 去就:辞官。 (1分 ) “得无 邪 ”句式。 (1分 ) 文意通顺。 (1分 ) (2)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了最 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 评分建议: 以:因为。 (1分 ) 审:查清,弄明白。 (1分 ) 参实:查实。 (1分 ) (3)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
16、求长寿, (这样的好事 )能够同时得到吗 评分建议: 令名:美好的名声。 (1分 ) 寿考:长寿。 (1分 ) 文意通顺。 (1分 ) 【小题 1】 (执:执行,施行 ) 【小题 1】 (非 “主动上书 ”,而是遵奉诏书行事; “寝而不召 ”,理解有误 ) 【小题 1】略 附参考译文: 范滂,字孟博,是汝南征羌人。从小磨砺出高洁的节操,受到州郡和乡里人的钦佩,冀州地区发生饥荒,盗贼纷纷而起, 于是 (朝廷 )任用范滂为清诏使,派他前去巡行查办。范滂走马赴任,慷慨激昂,有澄清天下污秽的志向。到冀州后,太守、县令知道自己贪污受贿,听说范滂来了,都自动辞官而去。 升迁为光禄勋主事。当时陈蕃担任光禄勋
17、,范滂执行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拜访陈蕃,陈蕃没有阻止他,范滂觉得很遗憾,扔下笏板弃官而去。郭林宗听说后,责备陈蕃说: “像范滂这样的人才,难道应该 (怎么能够 )按照属下参见上司的礼仪来要求他吗 !现在你成全他辞官的美名,莫非是自己选择了不好的议论吗 陈蕃于是向范滂道歉。 (范滂 )又被太尉黄琼征召。不久皇上下诏三府衙门的属 官呈报反映官吏好坏的歌谣,范滂举奏了二十多个刺史和享有二千石俸禄的权贵。尚书责备范滂弹劾的人太多了,怀疑他有私心。范滂回答说: “我检举的,如果不是贪污腐败、奸邪残暴,深深地祸害百姓的人, (我 )难道会因为私心而使奏章受到玷污吗 因为召开三公会议的日子迫近了,所以我先举奏
18、了最紧要的;那些没有查清的,将要进一步查实。如果我的话有与事实不符的地方,我甘愿接受死刑。 ”(负责审理的 )官吏无话可说了。范滂看到当今的时势正处于混乱的时候,知道自己的志向不能实现,于是呈递弹劾自己的状文辞官。 太守宗资此前就听说范滂美好的名声 , (于是 )请求朝廷让范滂暂任功曹,并把政事交给他处理。范滂在任功曹期间,严厉地整治他痛恶的人和事。范滂外甥 西平人李颂,是王侯之家的子弟,被同乡的人所不齿。中常侍唐衡把李颂请托给宗资,宗资任命他做小官。范滂却认为他外甥李颂不是合适人选,就把这件事压下不办。宗资把怒气转嫁到书佐朱零的身上,鞭打书佐朱零。朱零仰起头说: “范滂 (这样做 )是公正的
19、裁断,好像用锋利的刀刃切割腐朽的东西。今天我宁愿受鞭打 而死,但范滂 (的做法 )无法改变。 ”宗资于是作罢。 后来牢修诬告朝中有人结党营私,范滂获罪被拘禁在黄门北寺监狱。后来 范滂的案情查清,范滂就回到乡里。 建宁二年,朝廷大肆诛杀钩党之人。诏书下达,紧急缉捕范滂等人。督邮吴导到县,手捧诏书, (把自己 )关在传舍 (驿舍,供外交使节和传递政府文书者休息的地方 )中,伏床哭泣。范滂听说这件事后,说: “(这 )一定是因为我呀 !”当即赶到县狱。县令郭揖十分吃惊,走出官衙,丢下官印,拉着范滂要和他一起逃走,范滂说: “我死了灾祸就可以平息了,怎么敢因为我的罪名连累您,又使得我的老母流离他乡呢
20、!”范母前来和滂诀别,范滂告诉母亲: “我跟随先父去黄泉,是死得其所。只是希望母亲大人割舍这难以割舍的恩情,不要再增添悲伤了。 ”他的母亲说: “你现在可以和李膺、杜密齐名了,死了又有什么遗憾呢 !已经有了美好的名声,又要追求长寿, (这样的好事 )能够同时得到吗 ”范滂跪下来接受母亲的教诲,再三拜别而去。经过的人听见了,没有人不被感动得流泪。这一年,范滂三十三岁。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并州路 李宣远 秋日并州路,黄榆落故关。 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帐幕遥临水,牛羊自下山。 征人正垂泪,烽火起云间。 (1)“孤城吹角罢,数骑射雕还 ”一联,描写了什么时间的景象?是从什
21、么角度描写的?( 3分) 答: (2)使征人 “垂泪 ”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3分 ) 答: 答案: ( 1)傍晚。( 1分) “吹角 ”是从听觉角度描写, “射雕还 ”是从视觉角度描写。( 2分,每点 1分) (2) 黄叶飘零,秋景令人感伤;孤城吹角,戍边生活凄凉;牛羊下山,引发征人乡思。( 3分,每点 1分)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 1: 2011年 1月 23日,在古城西安寒风中摆摊的罗桂琴老太太面对城管队员 春节前送上的一袋米、一桶油和 300元钱时,感动得泪流满面;春运期间,江西南昌市城管执法局西湖分局在南昌火车站设置服务台, 9名巾帼先锋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2011 学年 福建省 晋江市 中学 高二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