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卷.doc
《2010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河南省扶沟高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考试语文卷 其他 翻译下列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9分) ( 1)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 ” ( 2)仪封人请见,曰: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从者见之 。出曰: “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已,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 ( 3)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 “有心哉,击磬乎! ”既而曰:“鄙哉, 乎! 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 ” 答案: ( 1)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就是仁。一旦约束自己而回归于礼,天下人就会称赞他仁德了。( 3分) ( 2)凡是来到此地的君子,我从来没有不得谒
2、见的。(孔子的随从弟子)让他谒见了孔子。( 3分) ( 3)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服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 3分) 默写( 5分) ( 1)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 ( 2)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 p。地崩山摧壮士死, 。 ( 3) , 。余虽好修 皂 Z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纤细( xin)戏谑( xu) 心宽体胖( pn) 鲜为人知( xin) B踟蹰 (zh zh)羞赧 (nn)自怨自艾 (y)虚与委蛇 (wi y) C畏葸 (x)桎梏 () 锲而不舍 (q)岿然不动
3、(ku) D确凿 (zo)喟叹 (ku)力能扛鼎 (n)解甲归田 (ji)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前后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防止余震再次发生。 答案: B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做好一件事往往需要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写作更是 “路漫漫其修远兮
4、”。 B对于外来投资,应该是你投资,我欢迎;你盈利,我收税;你违法,我查处;你破产,我清算,这才是正常的。 C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比别人多动、多干、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日子过。这是平庸社会敬奉的一条多么可怕的生存法则 ! D我告诉他们: “是众多的爱 (父母之爱,手足之爱,爱人之爱,甚至许多陌生人之爱 ),让我活得有勇气,有希望。 ”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这明明是一条商业步行街,但是竟然还有许多机动车往来穿梭,令行人或如白驹过隙,或如悬崖却步。 B那杀人犯虽然自首了,但是这一举动对他犯下的罪行仍然是无济于事的,他仍然要面临法律的审判。 C这篇小说题
5、材新鲜 .构思新巧,的确给我们许多启发,但未必就有什么值得大家反复推敲的微言大义。 D虽然积雪还没融尽,然而轻风已经没了冬日的凌厉,田野间每个人都如沐春风,心情也随之豁然开朗。 答案: C 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上阙谙熟艰苦倍尝察颜观色 B暮蔼黯然异曲同功和盘托出 C案牍厮守悬梁刺骨插科打诨 D针灸渲染深居简出金榜题名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在欧元区十二国中,作为龙头老大的德国经济的低迷,很可能 其他国家。 新任市长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群众来信,即便工作再忙,他也 作出答复。 严格地讲,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并
6、列关系, 部分和整体的对峙关系, 说是点面对峙的关系。 A波及 择要 而是 /或者 B涉及择要就是 /或许 C涉及摘要而是 /或者 D波及摘要就是 /或许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弱宋 ”是人们对宋朝的普遍看法,如果我们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 也许情况会大不相同。 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 16000万贯,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唐代后期约 2000多万贯,明朝最多只有 1500万两(一两白银约等一贯铜钱)。清朝咸丰年间岁入约为 4000万两,远小于 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人口估计为宋朝的 3倍。 这巨大的财政收入是来自对人民的严酷压榨吗?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
7、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可见宋代的老百姓生活得并不坏。那么庞大的财政收入从哪里来的呢?唐代中后期农业税约 2000万贯。宋太宗时年收入约 3000万贯,其中农业税占 65,工商税占 35。真宗时年收入约 6000万贯,农业税占 48,工商税占 52。神宗时年收入 7000万贯以上,农业税占 30,工商税占 70。农业税从唐至宋没有大的变化,而在宋代由于工商业极度繁荣,工商税收入突飞猛进,财政收入大增。 神宗时,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开始向工商业社会悄悄迈进。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
8、朝这样的情况在中国封建社会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税收入才再一次超过农业税。 在土地政策上,宋朝 “不抑兼并 ”,这与中国其他封建王朝迥然不同。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经营,可腾出大量剩余劳 动力;另一方面宋朝成功地发展了工商业,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措施 长期坚持大量募兵,这也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原因之一。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 “冗兵 ”。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讽刺为 “积贫 ”。但是,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 ”,
9、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 ,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看城门的士兵。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 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文明的元大都城时,感觉身处人间天堂。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有过发展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明朝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却被北方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 !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原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资本主义迈
10、进的步伐戛然而止。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又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 在中国历史上,不少采用 “抑兼并 ”“重本抑末 ”等基本经济政策,对社会经济进行强力干预的王朝陷入了经济泥潭,反倒是 “不抑兼并 ”,放任被看做是末节的工商业发展 的宋朝取得了成功。这不正合了亚当 斯密的论断,看不见的手很多时候比看得见的手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吗?这无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选自学习时报,有删改) 【小题 1】根据原文,下列对宋朝经济的认识无误 的一项是 ( ) A宋朝巨大财政收入的主体不是历代看重的农业税,而是工商税,这在我国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B宋朝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释放了大量的剩余劳动
11、力,这有利于当时工商业的发展。 C宋朝的土地做到了集约化经营,农业发展迅速,与之相应的国家财政税收大幅度增加。 D宋朝的经济水平世界领先,商品经济已经取代了简单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题 2】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被称为 “积弱积贫 ”的宋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其实超过了此前的任何朝代。 B在中国封建社会里,普遍采用的是 “重本抑末 ”的基本经济政策,但宋朝迥然不同。 C宋朝长期大量募兵,产生了巨大的军费开支,以至入不敷出,最终拖垮了宋朝的经济。 D文中提到的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就是宋朝城市繁荣昌盛的景象。 【小题 3】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12、 ) A如果不长期坚持大量募兵,宋朝也会与其他朝代一样发生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B宋朝若不被来自草原大漠的蒙古贵族取代,其工商业有可能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C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如果也像宋代统治者一样在土地上不抑兼并 ,其经济水平都会大大改观。 D从宋朝经济发展可以看出,我们若对经济进行强力干预,就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题。 一夜芳邻 说来也是一桩人生幸事,我竟然有机会在一个半世纪之后与蜚声世界文坛的勃朗特三姊妹做了短暂的邻居。 来到哈沃斯已是暮色微茫了。我投宿的小客栈与教堂隔着一条小道,特辟的西窗斜对着三姊妹
13、的故居(现为勃朗特纪念馆),抬起头来便能望见对面的灯光。实在难以想象,这样几间看不出什么特色的普通石屋,从中竟升起了卓绝千古的文学之星,竟孕育出那些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 !凡是读过简 爱、呼啸山庄和阿格尼丝 格雷的人,有谁不为三姊妹天马行空般的瑰奇诡异的想象力,为她们书中捍卫独立人格、表达强烈爱憎的蕴涵,美得苍凉、充满着诗情画意的文笔而倾倒呢 ? 与她们同时代的英国著名的诗人马修 阿诺德写过一首题为哈沃斯墓园的诗, 在深情悼惜勃朗特三姊妹超人的智慧、非凡的热情、强烈的情感之余,称许她们为拜伦之后无与伦比的天才。作为一个文学群落, “三姊妹现象 ”在世界文学史上是仅见的。难怪有人说, 她们的出现
14、是近代的一则神话 ,直到今天,西方还有人称她们为 “文学的斯芬克斯 ”,一个难解的谜团。 天阴得更沉了,漫空飘洒起蒙蒙的雨雾,茫茫视域里一片潮天湿地。我简单地用过早餐,便急匆匆地一头钻进了向往已久的勃朗特纪念馆。这里资料比较丰富,实物也不少,几个展览柜中都珍藏着手迹、书稿,衣橱里存放着夏洛蒂穿戴过的衣服、鞋帽,厅堂里摆着艾米莉弥留之际躺过的沙 发,还有安妮最珍爱的摇椅,各个居室的布置也都保持原貌。 从画像上看到,夏洛蒂一头短发,一双大而奇特的眼睛止水般的宁静,身材瘦小,举止稳重;艾米莉个头略高,一副神经质,不胜羞怯似的,显得落落寡合;她们的妹妹安妮长着一双略带紫罗兰色的眼睛,面孔富于表情,神态
15、有些矜持。三姊妹的体质十分孱弱,患着同样的结核病。死神一直在这家庭里猖獗肆虐,七年间三姊妹先后弃世,分别得年三十九岁、三十岁和二十九岁。小妹妹死在几十英里外的一个市镇。骸骨没有运回:两个姐姐病逝之后,即被乡亲们安葬在本村的教堂里。 勃郎特一家基本上处于与世隔 绝状态,一向清贫寒素,三姊妹童年是在寂寞凄苦中度过的,但精神世界并不空虚。父亲是一位牧师,性格有些暴戾,却酷爱文学,出版过诗集,早岁周游各地,带回来许多文学名著。母亲也是天资颖慧的,只是年纪很轻就去世了。三姊妹上过几年学校,由于秉性孤僻,与其他女孩子很少交往,更多时间是在家里自学,由父亲给她们讲课,或者跟随阅历丰富的女仆在荒原上闲步,听讲
16、一些带有原始意味、充满离奇色彩的遗闻佚事 她们从老女仆那里了解到了社会上各色人等的生活方式和百式百样的人生厄运、家庭悲剧。 天气转晴,和煦的秋阳钻出了云层,枫香树筛下来 片片光影,教堂的七彩玻璃上映射着耀眼的光芒。 “叮叮当当 ”,一阵钟声响起,不知不觉中已经到了上午十一点。时间过得真快呀 !还有几十分钟就要登上返程的班车,告别芳邻,同三姊妹说声 “再见 ”了。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我请人拍摄了两张与故居的合影。回过头去,又凝神瞩望了好一会儿,想让这座不寻常的建筑牢牢嵌入我的记忆之窗。 【小题 1】文章开头说的 “一桩人生幸事 ”是指什么事?为什么说这件事是一桩人 生幸事 ( 4分) 答: 【小
17、题 2】根据第四及第五段的内容,简要分析概括勃朗特三姊妹不同的性格特点。 ( 6分) 答: 【小题 3】第六段中,作者为什么要详写 “三才女 ”的父亲、母亲和老女仆的有关 事迹?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4分) 答: 【小题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4分) ( )( ) A “凡是读过简 爱 而倾倒呢 ”一句,运用反问的句式,有力地说明了广大读者都非常喜爱夏洛蒂的恢宏、壮美的传世杰作。 B “她们的出现是近代的一则神话 ”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既形象地赞扬了三姊妹的天才是超人的、无与伦比的,又准确地表明了 “三姊妹现象 ”是非凡的、空前绝后的。 C第四、第七段两段的景物描写,由 “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河南省 扶沟 中高 学期 第一次 考试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