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济宁卷)地理(带解析).doc
《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济宁卷)地理(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济宁卷)地理(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初中毕业考试(山东济宁卷)地理(带解析) 选择题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我国北方有 “冬至吃饺子 ”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下图中的 位置 点 B. 点 C. 点 D. 点 【小题 2】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是 A昼夜更替 B太阳东升西落 C四季的变化 D不同的地方产生时差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北方有 “冬至吃饺子 ”的习俗,这一天地球正运行在图中的 位置,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故选 B 【小题 2】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 66.5的固定倾角,这就使得一年内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
2、地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当太阳光线直射赤道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或秋分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故选项 C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的运动 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于 2014年 9月 16日在济宁开幕,本次省运会的口号为 “人文济宁,精彩省运 ”。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在北京工作的小明欲乘火车来济宁观看 23届省运会开幕式,选择下列哪一条铁路线在途中用时最短 A京沪高铁 B京沪线 C京九线 D新兖石线 【小题 2】小明在参加完开幕式后,若去甲市旅游,在甲市他能参观到 A太白楼 B太子灵踪塔 C武氏墓群石刻 D世
3、界文化遗产 “ 三孔 ” 【小题 3】小明还打算去微山湖旅游。有人给他介绍了一些关于该湖的情况,请你帮他判断下面介绍有误的是 A北方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B水量大,水力资源丰富 C “南水北调 ”工程东线必经之地 D铁道游击队的故乡 【小题 4】小明离开济宁前,想到乙县购买一些特产,请你向他推荐当地一种名优产品 A虹鳟鱼 B大蒜 C泥山砚 D石雕产品 【小题 5】购买完特产后,小明计划从济宁曲阜机场乘飞机回北京,请你告诉小明飞机场在哪个县(市区)? A曲阜市 B汶上县 C邹城市 D嘉祥县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B 【小题 5】 D 试题分析:
4、【小题 1】我国的南北铁路干线从东西向有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包成 -成昆线等,读图可知 A符合题意 【小题 2】读图可知甲市是曲阜市,曲阜是济宁市的县级市三孔是指位于山东省曲阜市的孔庙、孔府和孔林春秋时期,曲阜是鲁国的都城,也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故乡,文物古迹众多,其中的 “三孔 ”早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故选项 D符合题意 ,故选 D 【小题 3】微山湖是南四湖的别称,位于山东省南部的微山县,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淡水湖,最大库容量 47.31亿立方米,平均水深 1.7米,汛期最深为 3米,水量大,但水力资源并不丰富,是中国荷都、北方水乡、铁道游击队故乡,是“南水北调 ”工程东线必经之
5、地,故 B符合题意 【小题 4】读图可知,乙是金 乡县,金乡县是中国重要的有机、绿色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农业种植业结构已形成大蒜、蔬菜、畜牧、林果四分天下的格局,故 B符合题意 【小题 5】济宁机场即 “济宁曲阜机场 ”,机场三字代码: JNG,位于济宁市嘉祥县纸坊镇,为军民合用机场,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山东省 读我国耕地、水资源配置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对比南、北方耕地、水资源的对比配置得出的结论 ,叙述正确的是 A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B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C北方耕地多,水资源也多 D北方耕地多,水资源少 【小题 2】为解决水、土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6、 A南方水资源丰富,应扩大耕地面积 B北方地区相对缺水,应大力缩小耕地面积 C南水北调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 D节水与区外引水相结合是北方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长远之策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的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我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我国的南北方水土资源配合不合理,我国的南方地区人口多,耕地资源少,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短缺;故选 D 【小题 2】能够改善我国水资源和耕地资源配置状况的重大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选项 C说法太绝对,从某种意义上说,节水比调水更重要,根据题意,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耕地的分布及存在的问题
7、和对策;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 右图为某河流域局部图,一业余科考队从 地出发,沿该河主河道沿岸,对 、 、 、 地进行科学考察。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科考队走过的 、 、 、 地所在的省区依次是 A内蒙古、陕、晋、鲁 B晋、鲁、内蒙古、秦 C内蒙古、晋、秦、鲁 D晋、陕、鲁、内蒙古 【小题 2】科考队经过对四地的粗略考察,得出如下结论: 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地所在的省份已经根治了水土流失; 地水土流失依然严; 地地上悬河是两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隐患。你认为科考队对哪一个地方的考察结论与事实不符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位于内蒙
8、古自治区, 位于山西省, 位于陕西省, 位于山东省,该四个省区的简称依次是内蒙古、晋、陕或秦、鲁,故选 C 【小题 2】 西北地区远离海洋、深居内陆,降水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在内蒙古中部,黄河急转南下 ,流出区境,把黄土高原一分为二:西面是 陕北高原,东面是 山西高原,由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十年来,通过对黄土高原进行大规模的整治,这里的生态环境逐渐发生了喜人的变化黄河 下游游荡在华北平原上,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 4 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 “地上河 ”,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及各河段的特征 读漫画 “
9、不堪重负的地球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人口问题 B大气污染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染问题 【小题 2】我国在解决漫画中反映的问题时,采取的措施是 A人口向西部迁移 B促进乡村城市化 C坚决实行计划生育 D积极向海外移民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
10、荒漠化,造成 了工业污染,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上图就是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的人口问题,故选 A 【小题 2】如图,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青少年的比重高,在今后一段较长的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增长在度过高峰期后,人口总数才会呈下降趋势,但人口素质不高的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根本改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依然会十分突出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故选 C 考
11、点:本题考查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 下图中能够反映北京市气候特征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北京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从四地气温曲线和降 水柱状图看出, A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 B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 C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故选项 D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下列诗句,描述气候现象的是 A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B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烘炉中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 D 试题分析:选项 ABC中
12、诗句都描述的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属于天气,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故选 D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读世界板块的分布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 1】关于图中板块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板块 是欧亚(亚欧)板块 B板块 是非洲版块 C板块 几乎全部位于印度洋 D板块 是南极洲板块 【小题 2】下列地区地壳较为稳定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读图可得, 是亚欧板块(欧亚板块),故 A叙述正确,不符合题意; 是非洲板块, 是南极洲板块,故 BD正确,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初 毕业 考试 山东 济宁 地理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