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福建省厦门市九年级上学期质量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关于化学发展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提升人类健康水平 C有助于人类开发新能源 D帮助人类研制新材料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在保证人类生存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提升人类的健康水平,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的更美好,所以A选项叙述错误答案:选择 A 考点:化学的作用或意义 下列对比实验(其他条件相同)能得到相应结论的是( ) 选项 方案 结论 A 人呼出的气体全部是 CO2 B 燃烧条件之一是可燃物的
2、温度达到着火点 C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D 细铁丝与氧气反应比粗铁丝更激烈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错误,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的结论; B选项可得出结论是燃烧需要氧气; C选项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答案:选择 C; D选项不正确,在空气中粗细铁丝都不能燃烧 . 考点:实验探究及结论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人 X、 Y 、 Z 、 W 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表。关于此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物质 X Y Z W 反应前质量( g) 2 1 16 16 反应后质量( g) 11 m 8 14 A m的值为 0 B该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 C Z与
3、W的质量变化比为 4 : 1 D物质 Y 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题中数据变化可知 Z、 W是反应物, X、 Y是生成物, m值为 2,所以排除 ABD选项;因为 Z变化的质量为 8, W变化的质量为 2,故质量变化比为 4:1,是正确的,答案:选择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已知: CaCO3 CaO+CO2。下列坐标图能正确反映一定质量碳酸钙充分灼烧过程变化关系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错误,钙的质量分数不能从零开始,当碳酸钙反应完时,钙的质量分数不再增加; B选项错误,因为在反应时生成气体,钙的质量分数要增加; C选项也是错的; 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 考点
4、:质量守恒定律 我国长征二 F 运载火箭使用的燃料含有液态偏二甲肼( C2H8N2)。下列关于偏二甲肼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氮分子 B相对分子质量为 27 C C、 H元素质量比为 12: 1 D 10g偏二甲联含碳元素 4g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选项是错误的,纯净物质中宏观上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由原子构成;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相对分子质量为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60; C选项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3:1;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碳元素的质量为10g24/60=4g.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物质的构成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错误,容易引起火灾
5、; B选项正确读液体的体积时,平视液面最凹处。故答案:选择 B; C选项试管内液体太多; D选项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 .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根据右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金属元素 B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 32.06g D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 6 个电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因为硫最外层有 6个电子不易失去电子,而是得到电子; B选项是正确的叙述,因为硫有 16个质子所以核电荷数为 16,答案:选择 B; 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32.06. 考点:元素周期表所提供的信息 下列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6、) 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用燃着的蜡烛做 “灯火试验 ” B电线短路起火,用水泼灭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桌面上酒精燃烧,用湿抹布盖灭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行灯火实验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电线短路,用水泼灭会造成人体触电,答案:选择 B; C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利用隔绝空气灭火; D选项的叙述是正确的 . 考点:事故处理及安全措施 利用化学反应获得能量的是( ) A微波炉 B风力发电机 C酒精灯 D太阳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选项是电能转化为热能; B选项是风能转化为电能; C选项利用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发
7、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答案:选择 C; D选项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 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属于 “空气污染指数 ”监测的污染物是( ) A氮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可吸入颗粒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空气污染指数目前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的颗粒物和臭氧,所以答案:选择 D 考点:空气污染 填空题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仪器和改进装置(省略固定装置),根据要求回答: ( 1)甲图中仪器 C的名称为 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_;其发生装置除用到甲图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_(除固定装置、导管外)。 (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化学
8、方程式: _;若发生装置采用乙图 H,其操作上的优点是 _;气体收集的方法是 _。若装配与 H功能相似的装置,应从甲图中选择 _(填字母编号)。 ( 4) 是医用输液装置,用于观察滴液快慢。若用它作为除气体杂质的微型装置,则含杂质的气体应从 _(填 “ a ”或 “B”)进入, I中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_。 答案:( 1)长颈漏斗 ( 2) 2KMnO4 K2MnO4 + MnO2+ O2 酒精灯 ( 3) Zn+H2SO4=ZnSO4+H2 方便添加液体反应物,控制生成物的速率 ;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 ACDE(或 BCDF等合理答案:也可以) ;( 4) b 防止装置内的液体排出 试题
9、分析:( 1)甲图中仪器 C的名 称为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 + MnO2+ O2其发生装置除用到甲图仪器外,因为制取氧气时的反应条件需要加热,还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 3)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化学方程式: Zn+H2SO4 = ZnSO4+H2,若发生装置采用乙图 H,其操作上的优点是方便添加液体反应物,控制生成物的速率,制的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且难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若装配与 H功能相似的装置,应从甲图中选择 ACDE即可;( 4) 是医用输液装置,用于观察 滴液快慢。若用它作为除气体杂质的微型装置
10、,因为除杂应气体要进入溶液,则含杂质的气体应从 b进入, I 中液体不能装满的原因是防止装置内的液体排出 考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根据教材实验回答问题: ( 1) A 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不能用硫代替红磷,主要原因是 _。 ( 2) B 实验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_, 管中产生的气体名称是 _。 ( 3) C 实验中,往矿泉水瓶倒人适量水后,立即旋紧瓶塞,振荡,观察到的现象: _,再往瓶内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液体变为 _色。 答案:( 1) 4P+5O2 2P2O5 燃烧生成气体,不会造成明显的压强差,误差较大 ( 2) 2H2O 2H2+O2; 氢气 ;(
11、 3)瓶子变瘪 ;红 试题分析:( 1) A 实验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 =2P2O5 不能用硫代替红磷,主要原因是:燃烧生成气体,不会造成明显的压强差,误差较大( 2) B 实验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2H2O 2H2+O2因为 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所以名称是氢气;( 3) C 实验中,往矿泉水瓶倒人适量水后,立即旋紧瓶塞,振荡,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反应,所以观察到的现象瓶子变瘪,再往瓶内滴加适量紫色石蕊试液,可观察到液体变为红色 .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电解水试验和二氧化碳溶解性的检验 水是一切生物生存所必需的。 ( 1)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应采用的操作是 _;生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福建省 厦门市 九年级 学期 质量 检测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