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化学(带解析).doc
《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化学(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化学(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西桂林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美丽桂林,清洁城市 ”是一项长效机制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宜提倡的是( ) A回收废旧电池 B将垃圾分类投放 C使用一次性餐具 D减少使用煤炭燃料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废旧电池含有重金属,任意丢弃会污染水和土壤,所以应该回收废旧电池,故 A该提倡; B、将垃圾分类投放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污染环境,故 B该提倡; C、使用一次性餐具既浪费资源又不利于环境保护,故 C不宜提倡; D、减少使用煤炭燃料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故 D该提倡 故选: C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点评:环境问题是
2、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中考的热点,是一道重点题,需要引起注意 发射 “神舟十号 ”的火箭升空时,火箭就冒出大量红棕色的 “烟 ”,这是火箭燃料燃烧生成的 NO2气体, NO2中 N 的化合价是 ( ) A +5 B +4 C +2 D +1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元素显 -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x+( -2) 2=0,则 x=+4价 故选 B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 ) A氯化铵 B磷矿粉 C氯化钾
3、D尿素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 C、氯化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D、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故选 C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些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野炊时,小明发现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他将木柴架空一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着火点 D方便添加木柴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促进木柴燃烧故选项正确; B、不能升高木柴的温度故选项错误; C、木柴的着火点
4、不能降低故选项错误; D、不是为了方便添加木柴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点评:解答本题要理解将木柴架空能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促进木柴燃烧 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 A用自来水洗手 B用盐酸清除铁锈 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 D用汽油清洗油污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自来水洗手是利用水将手上的赃物冲走,与乳化无关,故 A 错; B、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与铁锈发生反应,将铁锈反应掉了,与乳化无关,故 B错; C、洗涤剂清洗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乳化原理,洗涤剂将油污分解成小的油滴便于用水冲走,故 C正确; D、油污不能溶于水,但能溶于汽油,所以用汽油清洗油
5、 污,是利用了汽油溶解油污的原理,与乳化无关,故 D错 故选 C 考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点评:要知道乳化是将油滴分解成更小的油滴,但小油滴也不能溶解于水,只是能被水冲走,常见的乳化原理的例子:洗涤剂洗油污,洗头膏洗头发、洗面奶洗脸等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P+O2 P2O3 B H2O2 H2+O2 C Mg+O2 MgO2 D Zn+H2SO4ZnSO4+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化学方程式中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4P+5O2 2P2O5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
6、H2O2 2H2O+O2 C、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 2MgO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 D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下列试剂中,不能鉴别氯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是( ) A酚酞溶液 B PH试纸 C碳酸氢钠 D紫色石蕊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酚酞试液遇到氯化钠和盐酸都不变色,无法鉴别,故 A正确; B、氯化钠
7、显中性,盐酸属于酸, PH试纸可以测出溶液的酸碱度,所以可以鉴别,故 B错; C、氯化钠不与碳酸氢钠反应,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C错; D、氯化钠显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盐酸属于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D错 故选 A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进行 实验室制取 CO2有以下步骤: 连接好装置; 向试管中小心放入几小块石灰石; 向试管中小心注入适量稀盐酸;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产生的气体; 用燃烧的木条检验集气瓶是否收集满
8、CO2,以上操作按由先至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 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加(加入固体药品) 倒(倒入液体药品) 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 收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故选 B 考点: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实验应高度关注安全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 B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 C不慎将烧碱溶液沾到皮肤上 ,立即用稀盐酸中和 D稀释浓硫酸时,将
9、水缓慢倒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闻气体气味时,应该用手轻轻扇动,离瓶口一段距离去闻,而不能鼻子凑近集气瓶口,吸闻气体气味,故 A错误; B、加热后的试管冷却后,才用清水冲洗,避免试管炸裂,故 B正确; C、烧碱和稀盐酸都会都皮肤造成腐蚀,而且烧碱与稀盐酸反应时会放出大量的热,烧伤皮肤,故 C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 D错误 故答案:为: B 考点:玻璃仪器的洗涤;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所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始终是化学学习和考试的重点内容 用括
10、号中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错误的是( ) A除去 CO2中的 CO(灼热的 CuO) B除去 O2中的 H2O 蒸汽( CaO) C除去 NaCl溶液中的 Na2CO3( CaCl2溶液) D除去 C粉中的 Cu粉(稀硫酸)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CO能与灼热的 CuO 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B、 CaO 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C、 Na2CO3能与 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11、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正确 D、 C和 Cu均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把杂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 故选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 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用实验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和氧气,最合理的装置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该装置中铁钉只与水接触,不易生锈,故选项错误 B、该装置中铁钉只与与氧气接触,不易生锈,故选项错误 C、该装置中铁钉能与空气、水分接触,但该
12、实验方案不能充分说明铁钉锈蚀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故选项错误 D、该装置中铁钉能与氧气、水分充分接触,是上述实验证明铁钉生锈需要水和氧气最合理的装置,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点评:铁与氧气和水充分接触时容易生锈,水和氧气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须条件;缺少水或缺少氧气,或者缺少氧气和水,铁不容易生锈 将 mg 碳和铜的化合物放置在敞口容器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余下固体的质量仍为 mg,则原混合物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 A 30% B 27% C 20% D 15.8% 答案: C 试题分析:碳和铜都被完全氧化后,冷却到室温,发现固体的质量没有变化,说明碳的质量等于和铜反应
13、的氧气的质量; 设铜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y; 2Cu+O2 2CuO 128 32 x y 得: 所以原混合物中铜粉与碳粉质量之比为 4: 1; 则原混合物中碳粉的质量分数为: 100%=20% 故选 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方面的知识,本题解题的关键是通过审题找出:碳的质量等于和铜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然后再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进行计算 白酒中塑化剂(化学式 C16H22O4)超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塑化剂由三种元素组成 B塑化剂由 42个原子构成 C塑化剂属于氧化物 D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0 答案:
14、A 试题分析: A、塑化剂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B、塑化剂是由塑化剂分子构成的, 1个塑化剂分子是由 16个碳原子、 22个氢原子和 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 1个塑化剂分子由 42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 “塑化剂 ”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D、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6+122+164=278,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 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代表的粒子
15、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 A B C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最外层电子数是 5,大于 4,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3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B、最外层电子数是 1,小于 4,为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而形成阳子,故选项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是 6,大于 4,为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D、最外层电子数是 7,大于 4,为非金属元素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 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
16、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013年 6月 13日, “神舟十号 ”和 “天宫一号 ”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 ”资源舱舱段使用了铝 -锂合金代替传统材料,铝 -锂合金属于( )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单质 D化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合金是指在一种金属中加热熔合其它金属或非金属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属于混合物,因此铝 -锂合金属于混合物; 故选 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正确分析物质的组成情况,如果由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桂林传统小吃 -米粉,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是( ) A油脂 B糖类 C蛋白质 D维生素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米粉中
17、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则桂林传统小吃 -米粉,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糖类,不是油脂,故选项错误 B、米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则桂林传统小吃 -米粉,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糖类,故选项正确 C、米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则桂林传统小吃 -米粉,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糖类,不是蛋白质,故选项错误 D、米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则桂林传统小吃 -米粉,能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是糖类,不是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化学 使生活更加美好下列生活用品主要用有机
18、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 A菜刀 B 玻璃杯 C木桌椅 D塑料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A、菜刀是用钢制成的,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玻璃杯是用玻璃制成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材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木桌椅是用木材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D、塑料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下列自然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19、森林起火 B光合作用 C食品变质 D桂花飘香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森林起火时,树木燃烧能够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光合作用的过程中,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食品变质的过程中,食品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能够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D、桂花飘香的过程中,桂花中的分子不断向四周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判断一个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下列实验仪器的名
20、称书写不正确的是( ) A漏斗 B烧杯 C洒精灯 D试管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漏斗书写正确,故 A错误; B烧杯书写正确,故 B错误; C不是 “洒 ”,是酒精灯,故 C正确; D试管书写正确,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 :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仪器名称的正确书写,难度不大,书写时要注意 下列装置不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气体的是( ) A B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图中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且装置正确,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 B、图中收集装置为排水法,且装置正确,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 C、图中收集装置为向上排空气法,但导管要没有插入集气瓶
21、的底部,不利于排尽空气,装置错误,不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气体,故选项正确 D、图中收集装置为向下排空气法,且装置正确,能用于实验室收集气体,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 点评:气体的收集方法是由该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所决定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的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的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不易溶于水,可选择排水法收集 能直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 ) A O2 B CO2 C CO D CH4 答案: B 试题分析: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氧气、一氧化碳、甲烷与石灰水不反应,无现象,所以能直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故选:
22、B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记住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反应现象是解答本题关健 在课本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体积约为集气瓶空气体积的下列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无关的是( ) A氮气不支持燃烧 B氮气不易溶于水 C氮气的熔点是 -209, 9 D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4: 1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支持燃烧,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有关; B、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说明氮气不溶于水,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有关; C、集气瓶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不能得出氮气的熔点,故结论与此实验事实无关; D、氮气体积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年初 毕业 升学考试 广西桂林 化学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