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 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中考调研测试(一)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制造航空飞行器时,为了减轻其质量,采用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 A密度小 B熔点低 C比热容小 D导热性好 答案: A 试题分析:单纯从减轻质量的要求考虑,由公式 m=V知,在航空器体积一定的情况下,要减轻质量,只能选择密度较小的材料 故选 a 考点: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点评:分析物理问题时,如果可能,应用相应的计算公式,可以使分析简洁、严谨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双向开关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灯 Ll标有 “6V 6W”字样,灯 L2标有 “9V 4.5W”字样。当开关拨至 2位置且滑片滑到 A端时
2、,灯 L2恰好正常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 ( ) A电源电压为 15V B L2正常发光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2A C要使 L1正常发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为 3 D当灯 L1、 L2分别正常发光时,两次电路的总功率之比为 4:3 答案: C 试题分析:( 1)当开关拨至 2位置且滑片滑到 A端时,只有 L2 灯接入电路工作: 灯 L2恰好正常发光, 电源的电压 U=U2=9V,故 A不正确;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故 B不正确; 此时电路的总功率 P=UI=9V0.5A=4.5W ( 2)当开关拨至 1位置时, L1 与滑动变阻器串联: L1正常发光时, U1
3、=6V, P1=6W, 电路中的电流 ,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U 滑 =U-U1=9V-6V=3V,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故 C正确; 电路的总功率 P=UI=9V1A=9W, 所以当灯 L1、 L2分别正常发光时,两次电路的总功率之比为: P: P=9W: 4.5W=2: 1,故 D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知道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 对图中甲、乙、丙、丁四幅图解释合理的是 ( ) A甲:磁场中获得电流 B乙:开关闭合,小磁针 N 极
4、将向右偏转 C丙:是发电机原理的装置 D丁:开关闭合,将有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通电导体放在小磁针上方时,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故 A错误; B、当线圈中通电后,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官,四指握住线圈并与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母指指的一端为 N 极,所以线圈左端为 N 极,那么小磁针 N 极应向左偏转,故 B错误; C、丙中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电流表中产生感应电流,即属于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故 C正确; D、当导体中通以电流时,导体棒会在磁场中运动,即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
5、场;右手螺旋定则;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电磁感应 点评:本题考查了揭示电磁关系的三个重要实验:电流的磁效应、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电磁感应现象,均属于重点内容,需理解并能应用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 A选项说法错误; B、二力的三要素相同,由于力的方向相同,所以二力一定不是平衡力
6、,所以 B选项说法错误; C、物体受到的拉力可能小于或大于重力,所以拉力和重力不一定是平衡力,故 C选项说法错误; D、运动的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D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牛顿第一定律 点评: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后,使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滑动,则 ( ) A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亮 B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变亮 C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变暗 D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变暗 答案: D 试题分
7、析:当滑动变阻器滑片 P向右滑动过程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灯变暗,根据 U=IR,小灯泡两端的电压 U 定 变小,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Up=U 总 -UL, UL变小,则 Up变大所以 D正确, A、 B、 C错误 故选 D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点评:学生要能根据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结合欧姆定律正确判断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下列设备没有利用连通 器原理的是 ( ) A茶壶 B微小压强计 C牲畜自动饮水器 D下水道存水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位计上端和下端都相连,所以属于连通器, B、微小压强计,下部连通,但上部一
8、端开品,不属于连通器,它利用了压强与体积的关系; C、牲畜自动饮水器,上部开口,下部连通,属于连通器的应用; D、自来水管道下部相连通,上面开口属于连通器; 故选 B 考点:连通器原理 点评:判断此类问题要抓住连通器的定义:上端开口,下部连通 一辆小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如左图所示,右图是某同学利用照相机进行 “频闪摄影 ”后描绘出的小汽车行驶的路程与时间关系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小汽车做加速运动 B该小汽车的牵引力大于受到的阻力 C该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 D该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的阻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由右图判断,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该小汽车
9、做匀速直线运动, A错; B匀速直线运动时,小汽车的牵引力等于受到的阻力, B错; C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上部凸起,所以空气流过上部时,速 度快,压强小,汽车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压力差,小汽车对路面的压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错; D该小汽车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空气的阻力, D正确; 故选 D。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力平衡的应用 点评:本题的综合性强,涉及到读图能力、重力、阻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做题时要熟练掌握相关的知识,细致判断 下列情况中,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 ) A所有家用电器的外壳一定都要接地 B家用电器着火时,应该迅速用水来灭火 C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接在一个插排上
10、同时工作 D发现有人触电,立即用手拉开触电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有些电器的外壳是金属的,为了防止漏电,把外壳接地让漏出来的电导入到大地,避免触电不合题意 B、水是导体,发生电火灾时如果直接用水去灭火,会发生触电事故不合题意 C、因为电源电压一定,根据 P=UI,多个大功率的用电器不要接在一个插排上同时工作,则电路中的总电流会过大,会造成危险甚至引起火灾,符合题意 D、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不合题意 故 选 C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触电危害及常见的触电类型与预防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安全
11、用电知识、触电的应急措施的了解与掌握,加强用电安全意思,学会自我保护 下列对能量转化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蓄电池充电:电能 化学能 B发电机发电:电能 机械能 C人骑自行车:化学能 机械能 D内燃机工作:化学能 内能 机械能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给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 A正确; B、发电机工作: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 B不正确; C、人骑自行车:人体内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故 C正确; D、内燃机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内能做功转化为机械能,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本题通过四个实例考查了能
12、量的转化,在做这类题时,我们要注意分析哪种能量增加了,哪种能量减少了,因为总是减少的这种能量转化为增加的那种能量能量转化的过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在平常的学习中要注意总结归纳 在制造云和雨的活动中,小东对以下几个位置进行观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杯底湿沙子变干,是发生汽化现象 B烧杯中出现 “白气 ”,也是发生汽化现象 C铁盘底部有水滴,是发生液化现象 D铁盘内部冰少了,有水出现,是发生熔化现象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酒精灯加热湿沙可以提高湿沙中水分的温度,加快水的汽化,故 A说法正确; B、烧杯中的 “白雾 ”是湿沙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冷的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 B错误; C、铁盘底部
13、有水滴,湿沙中汽化的水蒸气遇到冷盘子而液化形成的 是发生液化现象,故 C说法正确; D、铁盘内部冰少了,有水出现,是发生熔化现象, D正确。 故选 B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熔化现象;激化现象。 点评:此题 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知识,这是中考时必考的一个知识点,是一个重点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在小提琴上不同的位置按弦,改变是音调,故 A错误; B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B错误; C雷达是电磁波的应用,故 C错误; D激光治疗近视是电磁波的应用,说明激光可以传递能量,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音调;防治噪声的途径;电磁波的应用。 点评:本题
14、考查了音调、减弱噪声的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消声;(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吸声;( 3)在耳朵处减弱 -隔声;以入电磁波的应用,应从生活中多积累注意所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下列叙述中的 “影 ”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 A毕业合 “影 ” B立竿见 “影 ” C湖光倒 “影 ” D形 “影 ”不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毕业合 “影 ”是凸透镜成像的应用,是光的折射现象,符合题意; B、立竿见 “影 ”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不符合题意; C、湖光倒 “影 ”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 D、形 “影 ”不离是光的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光的
15、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点评:正确理解 “影 ”的含义,要把这些 影的实质弄清,掌握好光学的三个原理:直线传播原理、反射原理、折射原理 实验题 在探究 “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中,班级的 “物理小博土 ”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实验中的铜块与铝块体积相同。 ( 1)做 三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 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 3)做 四次实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 。 ( 4)做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 。 答案:( 1)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在
16、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 2) ; ( 3)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重无关。 ( 4) (或 );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试题分析:( 1)做 三次实验,物体在液体中深度不同,是为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在液体密度相同时,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 2)分析 三次的实验数据,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内的深度无关。 ( 3)做 四次实验是为 了探究浮力的大小与物重的关系,得出的结论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重无关。 ( 4)做 或 三次实验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的
17、关系,可得出的结论是在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一定时,液体的密度越大,物体受到的浮力越大。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在分析问题时,要明确哪些量是相同的,哪些量是变化的或不同的,正是这些变化的或不同的量导致了实验结果的不同 小聪同学通过学习眼睛的知识,知道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它在睫状肌的拉伸下,会变薄或变厚,会引起自身焦距的变化。于是他想探究一下 “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的薄厚(指凸起程度)的具体关系? ”他找来了三个除薄厚不同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凸透镜 1、凸透镜 2和凸透镜 3,且三个透镜按顺序一个比一个厚(即凸起程度一个比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香坊区 中考 调研 测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