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福建省周宁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福建省周宁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福建省周宁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福建省周宁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与人类的的发展密不可分,下列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 A烧制红砖 B生产化肥农药 C软件开发 D酿酒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A、烧制红砖是通过化学变化来实现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B、生产化肥农药,是制造新物质,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C、软件开发属于信息科学研究的内容,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 D、酿酒是制造新物质酒精,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故选 C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点评:解答此类题,就要对化学的研究领域有个大致的了解,熟记几个典型的关键的事例,
2、并将其与相关知识关联起来理解。 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KClO3 B O2 C H2O D 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分析判断,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 KClO3是由钾、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B、 O2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错误; C、 H2O 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D、 CO2(或 P2O5、 Fe3O4 等)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 C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
3、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右图是铁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两个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现象及化学反应原理回答,这两个反应的共同特点有 铁燃烧 硫燃烧 A反应都放出热量 B. 反应都生成气体 C.都能在常温下进行反应 D.第一个放热,第二个吸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铁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反应原理,以及反应的类型、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放热、反应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 A、由于两个反应都是燃烧反应,故都会放出大量的热,正确; B、两个反应的生成物分别是四氧化三铁和二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是气体,四氧化三铁是固体,错误; C、由于两个反应均需要在点燃条件下进行,错误;
4、D、两个反应的共同特点还有:都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都符合 “多变一 ”的特征,即都属于化合反应;生成物都是氧化物等。故选 A 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 常见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化反应、化合反应、氧化物等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属于铁的物理性质的是( ) A铁能导电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 C铁会生锈 D铁能导热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A、铁能导电,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物理性质; 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需要通过燃烧这个化学变化来表现,属
5、于化学性质; C、铁会生锈,需要通过生锈这个化学变化来表现,属于化学性质; D、铁的颜色、状态、 导热性等都属于物理性质,如铁能导热。故选 A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 下面是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这是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该原子核外有 8个电子,是稳定结构 C该原子容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D该元素的化学性质活泼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以及其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解答。 A、由图示可知,该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8,
6、所以是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错误; B、该原子核外有 8个电子,但最外层电子数是 6,不是 8,所以不是相对稳定结构,错误; C、由于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在化学反应中易得 2个电子,而形成 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故易形成带 2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错误; D、该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6,属于不稳定结构,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所以该元素的化学性质较活泼,正确。故选 D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甲醛( CH2O)是一种无色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对人体有害。刚装修的房子甲醛浓度较
7、大,不宜立即居住。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9 B甲醛是由 4个原子构成 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618 D甲醛是一种氧化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甲醛的化学式 CH2O 分析。 A、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2+16=30,错误; B、甲醛是由甲醛分子构成的, 1个甲醛分子是由 1个碳原子、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共 4个原子构成的,错误; C、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12:( 12): 16=6: 1: 8,正确;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而甲醛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不是氧化物,错误。
8、故选 C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对水( H2O)和过氧化氢( H2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们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B它们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它们都含有氢气( H2) D它们的组 成元素相同,因此化学性质也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解答。 A、水( H2O)和过氧化氢( 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们的分子都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B、根据 H2O 和 H2O2的
9、化学式可知,它们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C、水和过氧化氢都是纯净物,它们中不可能含有氢气,错误; D、根据 H2O 和 H2O2的化学式可知,水和双氧水的构成分子不同,而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错误。故选 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 6.5g( 1g以下用游码)药品,称量后发现误将砝码和药品在托盘上的位置颠倒了,该同学实际称得药品质量为( ) A 5.5g B 7.0g C 6.0g D 5.0g
10、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 “左物右码 ”,左盘物质的质量 =右盘砝码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 =右盘的质量 +游码的质量,可知药品质量 =砝码质量 -游码质量,即药品的质量 =6.0g-0.5g=5.5g。故选 A 考点:称量器 -托盘天平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托盘天平的使用,掌握 “左盘质量 =右盘质量 +游码质量 ”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闻气体气味 C读液体体积 D给液体加热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要紧
11、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慢慢倾倒,图示瓶塞没有倒放,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 的气味,要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正确; C、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的读数,要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错误; D、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注意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用焰心加热会导致受热不均匀,而使试管破裂,错误。故选 B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 ( ) 反应前 过渡 反应后 ( 表示一种原子, 表示
12、另一种原子) A 分子由原子构成 B分子间存在一定的空隙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反应后的生成物是化合物 答案: C 试题分析:设 表示 A原子, 表示 B原子,则根据该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可表示为 2A2+B2=2A2B A、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正确; B、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的分子间都存在一定的间隙,正确; 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为两种单质生成一种化合物的化合反应,不正确; D、由微粒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可知,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同种分子,故属于化合物,正确。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
13、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且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是化合物分子。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以检测考生从微观角度认识化学的意识和能力。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干冰升华 B蔗糖溶解 C蒸发食盐水 D炸药爆炸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二氧化碳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蔗糖溶解的过程,只是蔗糖分子和水分子相互
14、进入彼此的间隙中而已,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蒸发食盐水的过程中,只是水由液态变成了气态,食盐结晶析出,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炸药爆炸的过程中,会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 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填空题 化学用语很重要,你一定掌握了吧!请试试。 (共 9分,每空 1分 ) ( 1)请把下列括号里中文名称的化学符号写在上面的四线格中,再把化学符号的中文名称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化学式: H P2O5 KCL 名称
15、: (氢) (碳) (氦气) (氧气) ( ) ( ) ( 2)判断以下化学用语中数字 “3”所表示的意义:(填序号) A 3 O2 B Al3+ C D SO3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 表示元素化合价的是 表示一个分子所含原子个数 。 答案:( 1) 化学式: H C He O2 P2O5 KCL 名称: (氢) (碳) (氦气) (氧气) (五氧化二磷) (氯化钾) ( 2) A B C D 试题分析: ( 1)根据元素符号、化学式的书写方法以及化学式的读法解答。 碳的元素符号为 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是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的,故其化学式为 He;氧气是由氧分子
16、构成的,每个氧分子是由 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该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来表示其单质,故其化学式为 O2。 化学式的命名一般是 “从右往左读 ”,组成化合式的原子比较多时,还要读出原子的个数,故 P2O5读作五氧化二磷, KCl读作氯化钾。 ( 2)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表示多个该分子时,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选 A; 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1”要省略,故选 B; 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 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选 C; 标在化学式中元
17、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生活中的化学 ( 共 10分,每空 2分 ) 下面是俞觉敏同学写的作文我的妈妈中的一个片段: “妈妈能利用来自福安县的廉价葡萄自酿葡萄酒,这种家酿酒口感非常不错。葡萄酒酿好后不是直接装瓶,而是用纱布制成的袋子过滤后再 装瓶,这样的目的是 ” 根据以上内容回答问题: ( 1)葡萄酒过滤的目的是 。 ( 2)俞觉敏同学决定亲自动手做一做过滤实验,体验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福建省 周宁县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