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阜宁县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阜宁县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阜宁县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阜宁县九年级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沟油 ”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 “地沟油 ”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 B闻油是否有异味 C问油的生产厂家 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看油是否透明的过程中,只是用眼睛观察,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B、闻油是否有异味的过程中,只是用鼻子嗅闻气味,没有新物质的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C、问油的生产厂家的过程中,只是询问和倾听,没有
2、新物质的生成,不涉及化学变化; D、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的生成,涉及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实验室所用的某种过氧化氢溶液中,水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为 9: 1,则该溶液中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 A 17: 1 B 1: 17 C 19: 36 D 36: 19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 H2O 与 H2O2 的化学式可知, H2O 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18,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 =12+162=34;结合题意,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
3、 与 H2O2的质量比为 9: 1,故可设过氧化氢溶液中 H2O2的分子个数为 x, H2O 的分子个数为 y,则有 18y: 34x=9:1,解答 x:y=1:17,故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 =( 12+172):( 12+17) =36: 19。故选 D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分子的构成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用相对分子质量替代物质的实际质量进行计算。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及方法 A CO2 HCl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B N2 O2 缓慢通过红热的铜丝 C Na2SO4溶液 Na2CO3 滴加稀盐酸至不
4、再产生气泡 D MnO2 KCl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来分析。 A、由于主要物质二氧化碳和杂质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不能通过氢氧化钠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错误; B、主要物质氮气性质较稳定,不与红热的铜丝反应,而杂质氧气能与红热的铜丝反应而被除去,故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红热的铜丝,能除去氮气中的氧气,正确; C、杂质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而主要物质硫酸钠不反应,故能除去杂质碳酸钠,但由于反应生成氯化钠,故会带入新杂质,错误; D、由于主要物质二氧化锰固体不溶于水,而杂质氯化钾易溶于水,故可先加
5、水溶解,然后过滤,由于最后要得到的是二 氧化锰固体,故不用将滤液蒸发结晶,而是应该将滤渣洗涤、干燥,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点评:一般的除杂质题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 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向 Cu(NO3)2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有: 溶液有 Fe(NO3)2、 Cu(NO3)2,不溶物为 Cu; 溶液只有 Cu(NO3)2,不溶物为Fe; 溶液有 Fe(NO3)2、 Cu(NO3)2,不溶物为 Fe; 溶液只有 Fe(NO3)2,不溶物为Fe、 Cu A B C D 答
6、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铁铜,故把铁粉加入硝酸铜溶液中,铁粉能置换出硝酸铜中的铜,同时生成硝酸亚铁溶液;若加入的铁粉恰好与硝酸铜完全反应,则得到的固体全部为铜,此时的溶液中也只含硝酸亚铁;若加入的铁粉量不足,则部分置换硝酸铜,故所得固体全部为铜,此时的溶液为硝酸铜与硝酸亚铁的混合溶液,情况 可能;若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则充分反应后铁粉有剩余,所得固体为铁与铜的混合物,此时的溶液中只含硝酸亚铁,故情况 可能;而情况 在溶液 中存在硝酸铜的情况下铁粉仍有剩余,是不可能出现的,因为铁粉会继续与硝酸铜反应。故选 C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活动性强的金属放入活
7、动性弱的金属的盐溶液中,盐溶液中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一定会被置换,直到活动性强的金属或盐完全反应。 盐酸和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时,溶液 pH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 B x点时,溶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C y点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D y点和 z点时,溶液均呈现无色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 pH随滴入溶液的质量变化的曲线分析。 A、由于开始时溶液的 pH 7,即未滴加另一溶液前,溶液呈碱性,故说明该实验是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盐酸,正确; B、 x点时,溶液的 pH仍 7,即氢氧化钠还没有完全反应,故此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剩
8、余的氢氧化钠和生成的氯化钠,不正确; C、 y点时,溶液的 pH=7,即表示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D、由于酚酞试液只遇碱性溶液变红色,而 y点溶液的 pH=7,中性; z点溶液的 pH 7,酸性,故溶液均呈现无色,正确。故选 B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以及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产生大量的白雾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
9、成四氧化三铁 C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一会儿瓶口会产生白烟 D某同学在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判断。 A、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大量的热,错误;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这是反应现象;而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这不是反应现象,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错误; C、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且氯化氢气体易结合空气中的水蒸气而形成盐酸小液滴,故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会有白雾产生,错误;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在高温下还原氧
10、化铁,生成铁粉,氧化铁是红棕色的,而生成的铁粉是黑色的,故可观察到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正确。故选D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盐酸的挥发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 “烟 ”与 “雾 ”, “光 ”与 “火焰 ”的不同,白色与无色的不同等。 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硫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A原子序数 B元素名称 C元素符号 D中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分析。 A.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正确; B.在元素周
11、期表的一个小格中,中间的汉字是元素名称,正确; C.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符号,正确; D.在元素周期表的一个小格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是相对原子质量,错误。故选 D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铵 NH4NO3 B碳酸氢钾 KHCO3 C尿素 CO(NH2)2 D磷酸二 氢铵 NH4H2PO4 答案: D 试题分析: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
12、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A、 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B、 KHC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 C、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D、 NH4H2PO4中含有磷、氮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故选 D 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分析化肥中含有哪种或哪几种营养元素,然后再根据化肥的分类方法确定化肥的种类。 右图为钠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C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1 D钠原子核外电子
13、总数为 11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析。 A、由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正确; B、由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 1,少于 4 个,故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易失去 1个电子,而形成 8个电子的相对稳定结构,错误; C、由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 1,正确; D、由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核外电子总数 =2+8+1=11,正确。故选 B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电影赤壁中有一个场景:吴蜀联
14、军在船上装满枯枝浇足油,借着东南风向曹军驶去,接近曹军时点燃船上枯枝弃船而走,火借风势,火船冲向连在一起的曹军木船,一眨眼,曹军 水寨已经烧成一片火海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东南风降低了木船的着火点 B枯枝和油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可燃物 C东南风为木船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D相连的曹军木船没有及时隔离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A、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固有性质,一般是不变的,错误; B、枯枝和油都具有可燃性,故能为燃烧提供充足的可燃物,正确; C、东南风会加大空气的流动,故能为木船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正确; D、由于木船连在一起,一旦起火,没法及时隔离,故会造成全部起火,正确
15、。故选 A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点评:理解和熟记物质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 温度达到着火点及以上, 与空气或氧气接触。 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水银、硬水、水 B石墨、冰水混合物、干冰 C氮气、空气、氯化钾 D冰、不锈钢、乙醇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分析判断。 A、水银是由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硬水是由水和一些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B、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冰水混合物就是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
16、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碳、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错误; C、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氯化钾是由钾、氯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含有铁、镉、镍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错误。故选 A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要严格按定义分析,要能从物质种类的多少和元素的种类来分析解答,并应
17、熟悉常见物质的组成及常见混合物的主要成分。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氧气验满 B稀释浓硫酸 C液体加热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氧气的验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以证明瓶口有氧气,从而证明氧气已满,放入瓶中则无法验满,错误; B、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错误; C、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要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液体太多,加热沸腾会溅出,故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1/3,且要用外焰加热,正确;
18、D、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有生成的熔融物溅落而炸裂瓶底,要预先在集气瓶瓶底放少量的水或一层湿 的细沙,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我国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关于 PM2.5产生的可能原因正确的是 A燃煤发电 B垃圾深埋 C污水排放 D白色污染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分析,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
19、 A、燃煤发电,必然要燃烧大量的煤,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烟尘,即会产生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故能引起大气中 PM2.5增多,正确; B、垃圾深埋,有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但与空气中的 PM2.5无关,错误; C、污水排放,会直接引起水体污染,但与空气中的 PM2.5无关,错误; D、白色污染,是指难降解的塑料袋的随意丢弃引起的污染,与空气中的PM2.5无关,错误。故选 A 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的空气污染来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春日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 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 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C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阜宁县 九年级 第一次 调研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