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 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称为力臂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C支点总是处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的某一位置 D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使用杠杆的目的都是为了省力 答案: B 如图所示,在轻质杆 OB的中点 A处,悬挂有重为 G的物体 M,在端点 B施加方向始终跟杆垂直的拉力 F,杆从虚线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至图示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拉力 F逐渐变大 B拉力 F始终小于 G C拉力 F跟它力臂的乘积不变 D重物 M对杠杆拉力的力臂逐渐
2、变大 答案: C 如图所示,杠杆 AOB处在水平位置平衡, OA: OB 1: 2,浸入水中的铁球质量 m 7.9kg,加在 B端的力 F 24.5N, 铁 7.9103kg/m3,g=10N/kg。则空心体积为:( ) A 110-3m3。 B 210-3m3。 C 310-3m3。 D 410-3m3。 答案: B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 “研究动滑轮特点 ”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1 1.0 0.65 2 1.5 0
3、.90 3 2.0 1.15 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答案: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答案: D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1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0 1 m,拉力 F为 6 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做的有用功为 0 6 J B所做的额外功为 0 8 J C所做的总功为 1 2 J D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答案: B 两术人甬同箨的水桶从同一处提水,其中一个人每次都
4、将水桶装满,另一个人每次都不装满,若他们都要将在同样远处、同样的水缸注满水两人做功的大小情况是 ( ) A装满水桶者做的功多 B不装满水桶者做的功多 C两人做的功一样多 D装满水桶者做的有用功多 答案: B 某人用 50 N 的力把冰面上一个重为 10 N 的冰块沿冰面踢出去,冰块在冰面上滑行 40 m后停下来对于冰块在滑行过程中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对冰块做了 2 000 J的功 B冰块自身的重力对冰块做了 400 J的功 C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 D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共对冰块做了 1600 J的功 答案: C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 lmin内
5、跳了 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A 0. 5 W B 5 W C 50W D 500 W 答案: C 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答案: B 如图所示,要让背着重物的人省点力,你采用的方法是 ( ) A人的腰应当直起来 B人的步子迈得小些 C人两只手往前移一移 D将捧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一些 答案: D 坐在跷跷板上的两个小孩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 ) A两小孩重力
6、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距离的乘积相等 答案: D 实验题 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物体高度、物体质量大小。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对 “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之间关系 ”进行了探究。小明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个金属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小明同学依据 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分) 若想对物体质量大小是否影响重力势能大小进行探究,你认为,实验方案设计中,应控制 保持不变。 答案:( 1)橡皮泥的凹陷程度(
7、 2)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 3)下落高度 如图示,某小组研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O 为杠杆的支点。 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地测量或读出 。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 : 。 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根据分析,这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选填: “1”或 “2”)的一组肯定有错误。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
8、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 (选填:大或小)。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 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 2分) 某次实验中,若采取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杠杆上每格等距 ),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 (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选用长 1.6m、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且粗细均匀的一根金属杆,将一个 “拉力 距离传感器 ”竖直装置在杆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南京 教育 专修 学校 九年级 月月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