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 资源ID:310701       资源大小:110.28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 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杠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称为力臂 B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方向可能是相同的 C支点总是处在动力作用点和阻力作用点之间的某一位置 D人们在生产劳动中使用杠杆的目的都是为了省力 答案: B 如图所示,在轻质杆 OB的中点 A处,悬挂有重为 G的物体 M,在端点 B施加方向始终跟杆垂直的拉力 F,杆从虚线位置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至图示位置的过程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拉力 F逐渐变大 B拉力 F始终小于 G C拉力 F跟它力臂的乘积不变 D重物 M对杠杆拉力的力臂逐渐

    2、变大 答案: C 如图所示,杠杆 AOB处在水平位置平衡, OA: OB 1: 2,浸入水中的铁球质量 m 7.9kg,加在 B端的力 F 24.5N, 铁 7.9103kg/m3,g=10N/kg。则空心体积为:( ) A 110-3m3。 B 210-3m3。 C 310-3m3。 D 410-3m3。 答案: B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 “研究动滑轮特点 ”的实验时,进行了正确操作,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 分析数据后发现,实验结果与课本中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 ”的结论不符。面对这一事实,下列做法中最不可取的是( ) 实验次数 物重 G/N 拉力 F/N 1 1.0 0.65 2 1.5 0

    3、.90 3 2.0 1.15 A. 与同学分析可能原因 B. 实验失败,停止实验 C. 改进实验条件,重新实验 D. 查阅资料,了解结论的适用条件 答案: B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 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多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答案: D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 10 N 的物体匀速提升 0 1 m,拉力 F为 6 N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所做的有用功为 0 6 J B所做的额外功为 0 8 J C所做的总功为 1 2 J D比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60 答案: B 两术人甬同箨的水桶从同一处提水,其中一个人每次都

    4、将水桶装满,另一个人每次都不装满,若他们都要将在同样远处、同样的水缸注满水两人做功的大小情况是 ( ) A装满水桶者做的功多 B不装满水桶者做的功多 C两人做的功一样多 D装满水桶者做的有用功多 答案: B 某人用 50 N 的力把冰面上一个重为 10 N 的冰块沿冰面踢出去,冰块在冰面上滑行 40 m后停下来对于冰块在滑行过程中的做功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人对冰块做了 2 000 J的功 B冰块自身的重力对冰块做了 400 J的功 C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都没有对冰块做功 D人和冰块自身的重力共对冰块做了 1600 J的功 答案: C 中考体育跳绳项目测试中,小明同学在 lmin内

    5、跳了 120次,则他跳绳时的功率大约是( ) A 0. 5 W B 5 W C 50W D 500 W 答案: C 一小孩从公园中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答案: B 如图所示,要让背着重物的人省点力,你采用的方法是 ( ) A人的腰应当直起来 B人的步子迈得小些 C人两只手往前移一移 D将捧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一些 答案: D 坐在跷跷板上的两个小孩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 ( ) A两小孩重力

    6、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质量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和他们各自到支点距离的乘积相等 答案: D 实验题 在学习势能知识时,小明同学猜想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大小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物体高度、物体质量大小。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他对 “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高度之间关系 ”进行了探究。小明把橡皮泥平铺在水平面上,让同一个金属球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记录结果如表所示: 小明同学依据 判断重力势能的大小;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和现象,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2分) 若想对物体质量大小是否影响重力势能大小进行探究,你认为,实验方案设计中,应控制 保持不变。 答案:( 1)橡皮泥的凹陷程度(

    7、 2)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 3)下落高度 如图示,某小组研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器材:有刻度的杠杆、若干个相同的钩码、弹簧测力计等, O 为杠杆的支点。 实验前,应先调节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除了可以消除自身的重力影响,还可以方便地测量或读出 。调节时,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应如何操作 : 。 某实验小组记录两组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 F1/N 动力臂 l1/cm 阻力 F2/N 阻力臂 l2/cm 1 2 20 1 10 2 1 8 2 4 根据分析,这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 (选填: “1”或 “2”)的一组肯定有错误。检查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

    8、动力臂的实际值比记录值 (选填:大或小)。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在 C处由竖直向上逐渐向右倾斜拉动杠杆,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保持不变),其原因是 。( 2分) 某次实验中,若采取如图所示的方式悬挂钩码,杠杆也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杠杆上每格等距 ),但老师却往往提醒大家不要采用这种方式,这主要是以下哪种原因 (选填字母)。 A一个人无法独立操作 B需要使用太多的钩码 C力臂与杠杆不重合 D力和力臂数目过多 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选用长 1.6m、可绕 O 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且粗细均匀的一根金属杆,将一个 “拉力 距离传感器 ”竖直装置在杆上

    9、,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始终保持平衡。该传感器显示其拉力 F与作用点到 O 点距离 x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金属杆重 N。答案:( 1)水平,杠杠力臂的大小,杠杠的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2) 1 ( 3)变大, 动力臂变小了( 4) D ( 5) 10N 如图是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所用的滑轮,若使绳端的拉力沿向上的方向 ( 1)请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绳子绕法。 ( 2)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A按组装图把实验器材装配好 B用弹簧秤测量出重物的重力 C在动滑轮下面挂上重物,并分别记下重物和弹簧秤的位置 D 拉弹簧秤,使重物上升一段距离,读出 E用刻度尺分别量出 和 移动的距离 F由测得的数据,求出滑

    10、轮组的机械效率 ( 3)在这个实验中,若物重 5N,重物上升了 0.1m,弹簧秤示数为 2N,请计算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 ( 4)你能分析一下效率不是 100%的原因吗?请你试着写出两条: 、 。 答案:( 2)竖直匀速,弹簧测力计示数,物体上升的高度,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3) 66.7% ( 4)没有考虑到滑轮及绳子所受的重力,没有考虑到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力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 ( 1)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 F为 N,钩码总重 G为 1.0N,钩码上升高度 h为 0.1m,

    11、测力计移动距离 s为 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 2)为了进一步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将钩码挂在 A、 B两点,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钩码悬挂点 钩码总重G/N 钩码移动距离 h/m 拉力 F/N 测力计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1 A点 1.5 0.10 0.7 0.30 71.4 2 B点 2.0 0.15 1.2 0.30 83.3 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 “杠杆的机械效率与所挂钩码的重有关,钩码越重其效率越高 ”的结论?答: ; 请简要说明两条理由: ; 答案:( 1) 0.5

    12、N,66.7%,由于使用杠杠时需要克服杠杠自身重力(克服摩擦力)做功( 2)不能 ,两次实验时钩码没有挂在同一位置 ,仅根据一次实验所得结论具有偶然性 填空题 如图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相同的两块砖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分别用竖直向上的力 F1和 F2分别作用在 ab和 cd的中点,使它们缓慢的竖直起来,且砖不在地面上滑动,当砖的边 ab、 cd刚离开地面时 F1_F2(选填 “”、 “”或“=”),在 ab边不断抬高的过程中, F1的大小将 _ (选填 “增大 ”、 “减小 ”或“不变 ”)。 答案: =,不变 如图所示,斜面高为 l m,长为 3 m,工人用 400N 沿斜面方向的力将重为84

    13、0 N 的箱子推到车上,在这过程中推力做了 _J的功,机械效率为_: 答案: J , 70% 一自身质量忽略不计的定滑轮匀速吊起 500 N 的重物,站在地面上的人向下的拉力是 _N,拴滑轮的天花板受到的力是 _N。 答案: N , 1000N 如图所示,杠杆 AC(刻度均匀,不计杠杆重 )可绕支点 O 自由转动,在 B点挂一重为 G 的物体。为使杠杆平衡,应在杠杆上的 _点施加一个作用力,才能使作用力最小,该最小作用力与物重 G的比值是 _。答案: A, 1:4 定滑轮实质上是 _杠杆,使用它可以 _,但是不能_ 答案:等臂,改变力的方向,省力 用 100 N 的水平推力,使重 500 N

    14、的物体沿水平地断移动 20 m地面支持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_,推力对物体做的功为 _ 答案: J, 2000J 功率是用来表示 _的物理量某万吨远洋货轮的功率是 2104 kW,这表明该货轮每秒内做功 _J 答案:物体做功快慢, 2107 下列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 1 )在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具有 _ ; ( 2 )被拉弯的弓具有 _ ; ( 3 )被举高的重锤具有 _ ; 答案: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 把一只皮球向上抛出,它在上升过程中是 _ 能转化成 _能,在下降过程中,是 _ 能转化成 _ 能。 答案:动能,重力势能,重力势能,动能 如图所示是人的手臂骨骼与肌肉的生理结构示意

    15、图,实质上可将手臂看成一个杠杆,当手中托的物体静止时,重物对手的压力可看成对杠杆的阻力,二头肌收缩产生的力可看成对杠杆的动力,肘部 O 点可看成杠杆的 _,从图中可看出人的手臂实质上是一个 _杠杆。 ” 答案:支点,费力 计算题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 9104N 的物体,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75,拉力 F做功的功率是 2 5 kW要把物体速提升 2 m,求: (1)拉力 F的大小; (2)需要多长时间 答案: 104N; 96s 如图所示为 “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 ”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 6 N,弹簧测力竖直向上匀速拉动细绳时的示数如图所示。 (摩擦不计 ) (1)由图可知,实验时弹簧测

    16、力计对细绳的拉力为多大 (2)若钩码在 3 s内上升 0 3 m,则钩码上升的速度为多大 (3)弹簧测力计拉力做功的功率为多大 (4)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5)若在原来的钩码下再增挂两个钩码,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如何变化 答案:( 1) 2.4N;( 2) 0.1m/s;( 3) 0.72W( 4) 83.3( 5)若仅增加两个钩码的个数,由公式 G/(G+G 动 ) 1/1 (G 动 /G)可知,当 G动不变时, 随着钩码重量 G的增大而增大,所以该滑轮组的机械功率将变大。 作图题 (1)如图所示是渔民在小河捕鱼的一种方式,请画出此渔民扳渔网的杠杆示意图,画出支点、动力及动力臂、阻力及阻力臂,并通过示意图中力臂的长短来判断此杠杆是 _(选填 “费力 ”或 “省力 ”)杠杆; (2)要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吊起重 1000 N 的重物,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400 N,则应怎样绕制滑轮组 (滑轮重和摩擦不计 ) 答案: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届江苏省南京学大教育专修学校九年级9月月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priceawful19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