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泰州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泰州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泰州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泰州永安初级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有一种变化与其它变化不同的是 A干冰升华 B电灯发光 C矿石粉碎 D粮食酿酒 答案: D 试题分析: 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干冰升华、电灯发光、矿石粉碎都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粮食酿酒是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上把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下面对化学变化中 “新物质 ”的解释 ,正确的是 A “新物质 ”就是自
2、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 B “新物质 ”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颜色、状态等方面有所不同的物质 C “新物质 ”就是与变化前的物质在元素组成上不同的物质 D “新物质 ”就是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变化前的物质不同的物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新物质是不同于任何反应物的其它物质,其性质组成均会与原物质不同新物质是相对于反应物而言的,是不同于反应物的物质,故它的组成与性质与反应物一定不同。 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变化实质的分析,是对生成新物质的理解与探讨,是化学变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下列广告语中 ,你认为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 “超纯水 ”、 “超
3、纯蒸馏水 ”绝对卫生,对人体有益 B本饮料由纯天然物质配制而成,绝对不含化学物质,对人体无害 C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 D含碘食盐可以防治甲状腺肿大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 “超纯水 ”、 “超纯蒸馏水 ”中不含量人体必需的矿质元素,长期饮用无益健康,所以错误。 B、任何物质都是化学物质,不过是有天然与合成之分,所以 错误。 C、氟能防治龋齿,缺乏会患龋齿,所以正确。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成分,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所以正确。 故选 CD。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 ”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因而对六大营养素或人体
4、内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相关内容的考查也成了热点之一,特别是六大营养素或人体内化学元素包括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某同学对一些科学符号中数字的含义有如下的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A O2: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 2个氧原子 B 2C:可表示两个碳原子 C S2-:可表示一个硫离子带 2个单位负电荷 D 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 N、 H元素的个数比为 1: 3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化学式 O2: 可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 2个氧原子,说法正确,故A正确; B、 2C: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只表示两个碳原子,说法正确,故 B正确; C、 S2-:可表示一个
5、硫离子带 2个单位负电荷,说法正确,故 C正确; D、 NH3:可判断出该物质中 N、 H“元素 ”的个数比为 1: 3,说法错误,应为“原子的个数比 ”,故 D错误。 故选 D。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的认识。 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 B在通常情况下,水可以灭火,但并不是在任何场合都可用水来灭火 C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水在 0 时密度最大 D电解水的实验证明了水的组成,且证明了原子和分子的
6、区别 答案: BD 试题分析: A、根据水的化学式 H2O,构成水的分子是由 2个氢原 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的,而水是由这种分子构成的;故 A不正确; B、水可以灭火,但在电器起火时却不能用水灭火;故 B正确; C、水在 4 时密度最大而非 0 时密度最大;故 C不正确; 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组成氢气的氢元素和组成氧气的氧元素,因此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分解过程中,水分子分解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重新结合成氢分子,氧原子结合成氧分子,说明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 D正确; 故选 BD。 考点:电解水实验;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
7、熟练、准确掌握水 的相关知识,是解决此问题的基本要求。 在化学实验中 ,我们经常需要取用一定量的药品。若需取用 48g蒸馏水 ,下列最合适的仪器是 A 100mL的量筒 B托盘天平 C 50mL的量筒 D 50mL的烧杯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在选择量程时,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与需求值最接近, 100mL的量筒量程太大,所以错误。 B、托盘天平是称量或称取固体药品质量的,所以错误。 C、量筒是量度液体体积的仪器,在选择量程时,要求只量一次,且量程与需求值最接近, 48g水为 48mL与 50mL的量筒量程最接近,所以正确。 D、烧杯是较大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在常
8、温或加热时使用,还可用来配制溶液,一般不量度液体体积,所以错误。 故选 C。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点评:仪器的名称和用途,以及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实验考查的基本内容,也是考查热点之一,历年中考,不论分值多少,总有题目出现,所以要引起重视;另外对于量筒的使用,除了注意正确读数的方法,还要注意量程的选择。 下列同学对 “S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式的意义:( 1)宏观上: 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 2)微观上: C、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的一个分子, D、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 二氧化硫是
9、一种物质,是宏观概念,它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不是由氧原子和硫原子构成的,也不能说物质由微粒组成,只能用构成,可以说二氧化硫由硫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A、 C、 D的说法正确, B的说法不正确。 故选 B。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点评:题考查的是化学式的意义: 宏观上有:( 1)表示一种物质,( 2)表示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 微观上有:( 1)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的一个分子 ,( 2)表示构成物质的一个分子中所含各元素的原子数目。 下列物质按混合物、化合物、氧化物、单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高锰酸钾海水干冰 石墨 B空气 石灰石 二氧化锰 石墨 C自来水 锰酸钾 蒸馏水 液氧 D天然气氢氧
10、化钙氧气二氧化碳 答案: C 试题分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根据其特点分析如下: 高锰酸钾:化合物,海水:混合物,干冰:氧化物,石墨:单质; 空气:混合物, 石灰石:混合物, 二氧化锰:氧化物, 石墨:单质; 自来水:混合物, 锰酸钾:化合物, 蒸馏水:氧化物, 液氧:单质; 天然气:混合物, 氢氧化钙:化合物, 氧气:单质, 二氧化碳:氧化物。 故,选 C。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方法,解答时要分
11、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和物质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列对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的污染会引起土壤污染 B地球上淡水资源非常丰富 C过滤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D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当水被污染后,水会随着河流或地下水向周围扩散,这样就会对土壤形成污染,故 A正确; B、地球上淡水资源的确很丰富,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多,再加上人为的污染破坏,淡水资源就越来越少,故 B错; C、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而可溶性的杂质依然存在,所以过滤并不能把所有的杂志都除去,故 C错; D、从宏观上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而不能
12、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水是纯净物,而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只是简单地混合,属于混合物,故 D错。 故答案:选 A。 考点:水资源状况;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水的组成;水的净化;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 点评:本题就考查的内容来看不是太难,但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有较高的要求,对水的本质认识能做更深入深入的理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 78、氧气 21、其它气体和杂质 1 B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C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被污染的空气是混合物 D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按体积计算:空气中含有氮气 78、氧气 21、其它气体和杂质1
13、;氧气不易溶于水,但水中的鱼类就是靠这很少的氧气呼吸的;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而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空气成份复杂,是混合物;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实验室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考点: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纯净物与混合物;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空气的组成、氧气的性质、纯净物与混合物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考点较多,但难度不大。 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 A、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故 A正确; B、试剂瓶 在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操作错误,故 B错误; C、砝码用完,应用镊子把它放砝码盒中
14、,防止污染砝码,图中操作错误,故 C错误; D、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故 D错误试。 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胶头滴管和试管的使用和注意事项;了解药品的取用和注意事项。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所示。此白烟可能是 A氮气 B水蒸 气 C二氧化碳 D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答案: D 试题分析:蜡烛刚熄灭时,烛芯冒出的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说明该白烟具有可燃性不是二氧化碳和氮气和水蒸气,它是石蜡的固体颗
15、粒。 故选 D。 考点:蜡烛燃烧实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在学习时应注意把书本知识和生活实验现象相联系,更好地应用。 用 KMnO4、 H2O2这两种物质都可制得氧气,说明这两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A氧元素 B氧化物 C氧分子 D氧原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分子的构成,用微观粒子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物质中的 “碘、氟、钙、铁、锌,氧 ”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 泰州 永安 初级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