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江阴夏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江阴夏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江阴夏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江阴夏港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近几年自然灾害频发,下列自然灾害,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印尼海啸 B汶川地震 C艾雅法拉火山喷发 D纽约桑迪飓风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据此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海啸、飓风、地震都是物理变化,而火山喷发则伴随燃烧,属于化学变化。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
2、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现有 A、 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 A为纯净的氯酸钾, 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 A、 B分别放入试管中,同时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的氧气的质量 m与时间 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因为 A、 B是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 A为纯净的氯酸钾, 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所以 A中 氯酸钾的质量大于 B中氯酸钾的质量,因而 A产生的氧气比 B多, 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而 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 B
3、先得到氧气, A后得到氧气。 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点评:此题设计的知识点是关于催化剂的知识,解题时只要把握催化剂的特点是只改变反应的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特性即可。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阴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当核电荷数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的能力。 如下图所示,
4、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合物为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因此在判断是否为化合物前首先要确定为纯净物;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而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由同种原子构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5、进行如下探究实验(如图,白 磷的着火点为 40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反应过程中,活塞先向右移,在向左移,最后停留在 4刻度处 C白磷可以用木炭粉代替 D白磷量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答案: B 试题分析: 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黄色火焰,冒出大量白烟( 2)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要选择在空气中只能与氧气反应生成固体的药品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五分之一;实验成功的关键为白磷过量、反应充分、气密性良好等; 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化学实验方案的具体应用。 点评:实验探究累题目的解决关键在于理解实验装置的特点、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
6、现象,这样才可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据报道:爆炸性的高能 N5+阳离子(氮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7)被美国加州空军基地研究高能材料的化学家合成,关于 N5+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34 B该粒子由 5个氮分子构成 C该粒子的电子数为 34 D它是一种由 5个氮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N 的质子数为 7,微粒中含有 5个氮原子,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35; B、该微粒为阳离子; C、阳离子的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减去 电荷数,为 34; D、由信息可知爆炸性的高能 N5+为 阳离子。 考点: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点评:本题属于信息习题,学生应抓
7、住信息中爆炸性的高能 N5+阳离子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并注意结合所学知识来解答,注重基础,难度不大。 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化合物 C一定是单质 D可能是混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化合物概念知道,化合物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该物质只有一种元素,所以一定不是化合物。因为同种元素可以形成不同单质,像氧元素,可以形成氧气,臭氧如果只含其中一种时,就是单质,也是纯净物,如果两种都有,就属于混合物。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点评:此题属于物质的分类,在习题中常见,但学生经常出错,原因就在于对于对物质的分类
8、知识不能很好的系统到一起。 一瓜农因滥用西瓜膨大剂,使其地里的西瓜都变成了 “爆炸瓜 ”,损失惨重。氯吡脲(化学式 是西瓜膨大剂 的主要成分。下列有关氯吡脲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氯吡脲是有碳、氢、氧、氮、氯五种元素组成 B氯吡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7.5g C每个氯吡脲分子中含有 26个原子 D五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C: H: O: N: Cl=12:10:1:3:1 答案: A 试题分析:利用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结合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及物质分类的知识解决,其中化学式能反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可求相对分子质量。 氯吡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47.5,单位不是克,是 “1”; 每
9、个氯吡脲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五种元素原子的个数比为 C: H: O: N: Cl=12:10:1:3:1。 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利用化学式表示的意义,结合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及物质分类的知识解决,其中化学式能反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利用各元素原子量之和可求相对分子质量。 质量相同的 Na、 Mg、 Al、 Ca四种金属,含原子数最少的是:( ) A Na B Mg C Al D Ca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反映了其实际质量,当质量都相等的前提下,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所含的原子 数越少;相对原子质量越小,所含的原子数越多 Na
10、、 Mg、 Al、 Ca的相对原子量分别是 23, 24, 27, 40,当质量相同时,含原子数最少的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大的元素,即为 Ca。 故选 D。 考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点评:主要考查了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其应用。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 -12原子质量的 1/12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 -12原子质量的1/12的比值。 常用的消毒剂有氯气( Cl2)、二氧化氯( ClO2)、漂白粉 Ca(ClO)2等 , 这三种物质都含有( ) A氯分子 B 氯元素 C氯原子 D氯离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氯气( C12)、二氧化氯( ClO2)、漂白粉 Ca(
11、 ClO) 2这三种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来分析解答。 A、三种物质中只有氯气中含有氯分子,故 A错误; B、根据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可知,三种物质中都存在氯元素,故 B正确; C、根据三种物质的组成,只有漂白粉中有原子团 ClO,故 C错误; D、根据三种物质的构成可以看出,都不存在氯离子,故 D错误;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组成和构成的认识,本题的化学式可让学生快速解答,应注意 ClO 是原子团,也是学生解答的难点。 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作燃料 -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B靠警犬敏锐嗅觉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12、 -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原子间有间隔。 A、液氢和氢气都可作燃料,是因为它们是由氢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故解释正确; B、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人体的气味分子通过运动,向四周扩散,使警犬能闻到其气味,故解释正确; C、由于原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时,原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故解释正确。; D、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
13、水烧开后,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所以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而不是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故解释不正确。 故选 D。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 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下列图示是实验的基本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 A熄灭酒精灯 B液体倾倒 C气体验满 D液体过滤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正确的实验基本操作来考虑,如果错误操作会导致什么后果,要熟记正确操作步骤,否则会引发不安全事故。 A、吹灭酒精灯会导致火焰沿着灯颈进入酒精灯内引起火灾,应该用灯帽盖灭,故 A错误; B、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否则瓶塞上的药品会
14、腐蚀桌面和污染试剂;故 B错误; C、气体验满要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故 C错误; D、根据过滤的仪器组装来考虑一贴、二低三靠,本装置是正确的,故 D 正确 故选 D。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本题考查基本的化学实验操作,只要同学们能识记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理解其中一些操作要求的目的,就可以轻松解决此类问题。 区分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 ) A白酒和白醋 -闻气味 B氮气与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C水与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D硬水与软水 -肥皂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 江阴 中学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