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四川省德阳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四川省德阳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四川省德阳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四川省德阳中学九年级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选项是对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0g B人体正常体温为约 37 C一张报纸平放在桌子上对桌子压强约为 100Pa D光的传播速度为 3108km/s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 50g,故 A错误; B人体正常体温为约 37 , B正确; C一张报纸平放在桌子上对桌子压强约为: 一张报纸的质量约 80g,长 1m,宽 0.8m, 报纸平摊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 , , 对桌面的压强: ,故 C错误; D光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故 D错误。 故选
2、 B。 考点:质量的估测;体温;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光速。 点评:本题对一张报纸产生压强的估测,涉及到对质量、长度的估算,有难度 如图所示是小明研究 “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实验,小明每次都让小车在斜面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然后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运动。图中关于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受力示意图正确是 ( ) 答案: D 试题分析: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具有的动能是原来的重力势能转化而来的,小车能继续向右运动是由于惯性,所以向右没有力的作用,但要受摩擦力的作用,与运动方向相反,方向向左,正是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小车最终会停下来;同时受到向下的重力和向上支持力的作用,是一对平
3、衡力。故判断 ABC错误, D正确。 故选 D。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能量转化的现象 点评:本题是一道实验题,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同时也要理解惯性,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吸盘都保持静止,但所挂钩码已是吸盘所能提起的最大物重。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大气对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 B乙图中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码的重力的 1/2 C利用甲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D利用乙图的实验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甲图中吸盘在竖直方向受竖直向下的拉力和竖直向上的摩擦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
4、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支持力,二力也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大气对吸盘的压力与钩砝的重力没有任何关系,故 A错误; B、乙图中 吸盘受到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和物体对下面的拉力,并且二力是一对平衡力,故大气对下面吸盘的压力等于钩砝的重力;故 B错误; C、由 A选项的分析可知,甲图不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不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 C错误; D、由 B选项的分析可知,乙图能求出大气对吸盘的压力,故可以粗测大气压的值;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大气压强及其测量方法 点评: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知道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平衡力作用计算有用力的大小;重点是明确测定大气压的原理 国家重点
5、工程 青藏交直流联网工程正在建设 中。 2011年 3月 5日,如图 3所示,载有 200t电力设备的超大型运输车 “公路列车 ”(全长约 80m,有180个大轮子)从湖南衡阳出发,以很缓慢的速度驶向青藏高原的过程中,两个多月(行驶时间约 600h)行驶了约 3000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路列车的平均速度约为 50km/h B公路列车安装有很多大轮子,是为了增大对路面的压强 C公路列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其牵引力大于阻力 D公路列车刹车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故 A选项错误; B、列车安装很多轮子是为了增
6、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因此是为了减小压强,故 B选项错误; C、列车匀速行驶时,列车受平衡力作用,即牵引力等于阻力,故 C 选项错误; D、列车刹车后,列车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向前的运动状态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故 D选项正确 故选 D 考点:惯性;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速度的计算、二力平衡的条件、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应用以及惯性等知识,考查范围都属于基础知识掌握范围,比较简单 图所示是大家熟悉的四种游戏活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图 A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图 B铁环在运动过程中不再受到力的作用 C图 C弹珠与地面碰撞
7、受力后改变了运动状态 D图 D踢出的毽子在空中不再受到脚的力的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图橡皮筋被拉长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A 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图铁环在运动过程中会持续受到力的作用, B错误,符合题意; C图弹珠与地面碰撞受力后改变了运动状态, 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图踢出的毽子在空中不再受到脚的力的作用,而是惯性, 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力和运动;惯性。 点评:要熟练掌握力的作用效果,知道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再受原来力的作用,而是惯性的作用。 下面关于内能、热量、温度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增大 B温度为
8、 0 的物体没有内能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增大,但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故错误; B.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故 B错误; C物体的内能增加,它的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故 C错误; 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正确。 故选 D。 考点: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而改变内能的方式可以是热传递,也可以是做功 今年春节前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了低温雨雪天气,对以下与之相关的各图,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 a)中雾凇
9、是水蒸气的凝固现象 B图( b)中路面结冰需要交通管制是因为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 C图( c)中向公路冰面上撒盐是利用降低熔点 的方法来化冰 D图( d)中竹子被冰雪压 “弯了腰 ”,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雾凇都是固态,它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的过程,属于凝华现象不是凝固现象,则该选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B、路面结冰,造成车轮与冰面间的摩擦力太小,不利于汽车的启动和紧急刹车,需要交通管制;则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为了使坚硬的冰熔化,在冰面上撒盐,使冰中参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则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竹子被冰雪压 “弯
10、了腰 ”,形状发生了变化,正是力作用的效果; 则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生活中的凝华现象;熔点和凝固点;力的作用效果;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注意掌握摩擦力与熔点的影响因素,熔点跟杂质、种类、压强有关 实验题 小王为了探究物体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情况 ,将一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 (水足够深 ),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 ,分别记下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不同深度 h和弹簧测力计相应的示数 F,实验数据如下表 : 次数 1 2 3 4 5 6 7 8 h/cm 0 2 4 6 8 10 12 14 F/N 7 6.5 6 5.5 5 4
11、.5 4.5 4.5 (1)分析表中实验数据 ,可以得出物体重 _N, (2)第 3次实验时 ,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_N. (3)表中第 1列到第 6列数据 ,说明 :_ (4)表中第 7列到第 8列数据 ,说明 :_ (5)如图所示 ,能正确反映弹簧测力计 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处的深度 h关系的是_,能正确反映圆柱体受到的浮力 F和圆柱体下表面所 处的深度 h关系的是_ 答案:( 1) 7( 2) 1( 3)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 4)物体完全浸入液体后浮力的大小与浸入的深度无关( 5) B, D 试题分析:( 1)物体在空气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是它的重力,即第 1次实验中
12、的示数 ; ( 2)第 3次实验时,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7N-6N=1N; ( 3)分析表中第 1-6列数据,观察 h和 F的变化趋势可得,在同种液体里,物体受到浮力的大小随排开液体体积的增大而增大; ( 4)第 7、 8列数据中 h增大,但 F不再改变,说明物体已完全浸没,因此可得:物体完全浸没在同种液体里,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 5)通过分析数据可知,当深度 h增大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先减小,后不变,浮力是先变大,后不变,因此 B和 D分别符合题意的要求 考点: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 点评:在此实验中,关键是通过分析数据,明确弹簧测力计示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水体积的变化规律,进而做
13、出正确的判断通过此题我们要学会熟练运用称重法的表达式求出浮力,对表格数据的分析是本题的重点,控制变量法依然是此类实验必须要用到的,此题的易错点在于分析图象时要 注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随 h的变化和浮力 F 浮 随 h的变化是不同的 在 “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 17所示的同一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钩码重 /N 钩码上升的距离 /cm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 /cm 机械效率 1 2 8 0.8 24 83.3% 2 4 5 1.5 15 3 6 10 2.2 30 90.9% (1)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适当的
14、数据; (机械效率用百分数表示,保留一位小数 )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向上 拉动弹簧测力计; (3)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使用同一滑轮组, 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答案:( 1) 88.9( 2)匀速。( 3)增加物重 试题分析:( 1)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 ( 2)在实验过程中,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应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 3)从实验数据看,钩码上升的高度无规律的变化,所以机械效率不断增大不是由于被提升高度的变化而引起的 钩码重不断增大,机械效率不断提高所以可以看出增加物重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考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测量实验 点评:此题是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
15、计算及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 1)如图所示,物体 A的长度为 cm。 ( 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是根据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的特性制成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 3)如图所示,用铅笔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滑轮组,使人站在地上用最小的力将物体提升到很高处。 ( 4)在一次郊游中,小明拾到一块特别的石块,他想通过实验测出这块石块的密度。 【 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 16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 “左 ”或 “右 ”)移动。 【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石块的质量,所用砝码和游码所对的位置如图 16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是 g。再用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四川省 德阳 中学 九年级 第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