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云南省西盟佤族自治县第一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奥运火炬在神州传递,下列情景中蕴含着化学变化的是 A彩旗飘扬 B气球升空 C火炬燃烧 D声音远扬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彩旗飘扬,是空气流动带动彩旗飘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气球升空,是由于气球内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而使气球上升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火炬燃烧的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声音远扬是声音的传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2、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 1个质子和 2个中子,那么 A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C该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 D该原子核带 2个单位的正电荷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原子的结构分析解答。 A、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该原子核中含有 1个质子,故属于氢元素,则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正确; B、根据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氢元素的名称有 “气 ”字
3、头,故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C、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可知该原子核外有 1个电子,错误; D、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电荷数,可知该原子核带 1个单位的正电荷,错误。故选 A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和熟记原子的定义与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 奥运会 “祥云 ”火炬 载着中国人民对世界人民的友谊,在全球传递。它采用的燃料是丙烷 (分子结构模型如图 ),下列关于丙烷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烷分子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 B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 8 C丙烷分子由碳原子和氢原子构成 D一个丙烷分子中含有 26个质子 答案:
4、 A 试题分析:根据丙烷分子的模型分析判断。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即丙烷分子是由碳、氢两种原子构成的,而不是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不正确; B、由丙烷分子模型可知,每个丙烷分子是由 3个碳原子和 8个氢原子构成,因此丙烷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 3: 8,正确; C、丙烷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构成,正确; D、每个丙烷分子是由 3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构成的;由于每个碳原子中含有6个质子,而每个氢原子中含有 1个质子,因此丙烷分子中所含质子数=63+18=26,正确。故选 A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物质的元素组成 点评:根据物质的
5、分子结构模型可以直观地看出构成物质的分子的构成,依据分子的构成可推断物质的组成。 硫在密封的容器(内有空气)里燃烧,下图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 的总质量变化( m)与时间( t)关系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又由于反应是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所以反应前后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答本题除了要掌握相关化学知识之外,还要能看懂图像,在讨论图象问题时,一定要分清图象中 X、Y轴所表示的具体含义,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神舟 7号 ”太空舱利用
6、NiFe2O4将航天员呼出的 CO2转化为 O2,而 NiFe2O4的质量和 化学性质都不变。则 NiFe2O4在该过程中是 A反应物 B生成物 C消毒剂 D催化剂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 NiFe2O4促进了化学反应的发生,但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符合催化剂的特点,故属于催化剂。故选 D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点评:催化剂的特点是 “一变,两不变 ”,即能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理解和熟记催化剂的特点和催化作用是解题的关键。 除去 CO中混有的少量 CO2的方法是 A通过浓硫酸 B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点燃混合气体 D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7、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A、浓硫酸能吸水,但不能吸收二氧化碳,故不能除去二氧化碳,错误; B、石灰水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却不会与一氧化碳反应,故可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正确; C、一氧化碳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点燃混合气体,会除去主要的物质,错误; D、一氧化碳和灼热的氧化铁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会除去主要的物质,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8、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周围出现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碳、铁丝、硫等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干冰的升华现象分析判断。 A、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错误; B、干冰在空气中升华时吸热,会造成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凝形成小水珠,因此会出现白雾现象,正确;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这是反应现象;而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这不是反应现象,而是化学反应的结果,错误;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9、,错误。故选 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 点评:实验现象的描述是化学实验考查的重点,要注意反应条件,要能区分叙述产物与描述现象的不同, “烟 ”与 “雾 ”, “光 ”与 “火焰 ”的不同,白色 与无色的不同等。 下列有关物质的区分方法不正确的是 A尝味道可以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B澄清的石灰水可以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 C闻气味可以区分白酒和白醋 D观察颜色可以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蔗糖的味道是甜的,食盐的味道是咸的,且它们都是厨房里的调味品,可以品尝,故可以通过尝味道来区分,正确;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
10、石灰水变浑浊,而氮气不能,故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正确; C、白酒有特殊的芳香气味,而白醋有酸味 ,故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分,正确; D、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气体,故不能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来区分,错误。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区分或鉴别物质时,所选取的试剂或方法应能与待区分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才可以区分。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4P+5O2点燃 2P2O5 B Fe+CuSO4 = FeSO4+Cu C CaCO3高温 CaO+CO2 D Na2CO3+Ca(OH)2=CaCO3+2NaOH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
11、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即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多种。结合四个选项分析可知,只有 C的反应物是一种,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故选 C。 考点: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化学反应类型做出正确的判断。 参与节能减排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不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是 A尽量使用一次性餐具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 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 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 答案: A 试题分析:节能减 排就是工业上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
12、,垃圾分类处理等。 A、使用一次性餐具,不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还会增加生活垃圾,不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B、用布袋代替塑料购物袋,不仅能很好的节约能源,而且可减少塑料造成的白色污染,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C、关闭电器后拔掉插头,可以节约电能,也就可以减少因发电而产生的碳的排放,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D、杜绝自来水的跑、冒、滴、漏现象,可以很好的节约水资源,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故选 A 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此题是一道环保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抓住 “节能、减排 ”这一只主题。 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这里的碘、氟
13、、钙、铁是指 A单质 B分子 C原子 D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 “碘、氟、钙、铁 ”等,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中的,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故都是指元素,而且通常会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它们,故选 D。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 点评: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图中的符号表示 2个氢原子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
14、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方的数字表示离子电荷数,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 A、 H2表示 1个氢分子、氢气,或每个氢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错误; B、 2H2表示 2个氢分子,错误; C、 2H表示两个氢原子,正确; D、 2H+表示 2个氢离子,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汽水 B液氧 C碘酒 D食醋 答案: B 试题分析: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A、汽水中含有二氧
15、化碳和水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B、液氧是氧气的液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正确; C、碘 酒中含有碘和酒精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 D、食醋中含有醋酸和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错误。故选 B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如果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由多种物质组成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点燃酒精灯,要用火柴来点燃,正确;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慢慢倾倒,图示中瓶塞没有倒放,错
16、误; C、给试管内的液 体加热时,要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液体太多,加热沸腾会溅出,故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 1/3,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 “左物右码 ”的原则,图示操作正好相反,错误。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为了把思茅建设成卫生城市,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烧柴 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 SO2污染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分析判
17、断。 A、烧柴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烟尘,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烧柴,可以减少空气污染,正确; B、绿化工程就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能防治扬尘污染,正确; C、分类回收垃圾是正确的,但露天焚烧却会加大空气污染,错误; 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可减少 SO2 的排放,也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正确。故选 C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三废 ”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点评: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要熟记防治空气污染措施;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有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填空题 (4分 )用下列序号填空: 烧杯 试管 胶头滴管 玻璃棒 量筒 漏斗: 能直接
18、加热的玻璃仪器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 ;使食盐加速溶于水的仪器 ;量取 6.8mL溶液的仪器 。 答案: ; ; ; 。 试题分析:能加热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试管,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只有试管,故选 ; 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的仪器是胶头滴管,故选 ; 用玻璃棒搅拌,能使食盐加速溶解,故选 ; 量取 6.8mL溶液时:用左手拿住量筒 ,使量筒略倾斜,右手拿试剂瓶,使瓶口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缓缓流入,待注入的量比所需要的量稍少时,把量筒放平,改用胶头滴管滴加到所需要的量,故选 。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少量液体的取用,用于加热的仪器,测量容器 -量筒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化学仪器的了
19、解和使用情况,熟记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 ( 6分)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气味。有些块状药品要用 _夹取。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用 ,固体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焰芯、 、 。玻璃 仪器清洗后,如果内壁附着的水既不成股流下,也不 才算干净。 答案:镊子, 1-2mL, 盖满试管底部。 内焰、 外焰, 聚成水滴。 试题分析:根据块状药品、粉末状的固体药品的取用仪器进行分析,块状固体在使用时一般用镊子夹取,取用粉末状固体一般用药匙;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 lmL 2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的底部。 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
20、焰心,外焰温度最高、内焰次之,焰心温度最低; 如果玻璃仪器清洗干净,水就会均匀地附着在内壁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 -酒精灯,玻璃仪器的洗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分 )下图中的 、 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请你回答: (1)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用化学符号表示 +2价的钙元素 _; CaF2中 F元素的化合价为 _; (2)X= ; (3)A.B
21、.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序号 ); (4)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序号 ); 答案:( 1) 19.00; 20; ; -1。 ( 2) 8; ( 3) B、 C; ( 4) B。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最左上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原子序数,故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钙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20;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 +2 价的钙元素表示为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已 知 Ca的化
22、合价为 +2价,设 CaF2中 F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 +x2=0,解得 x=-1价。 ( 2)根据在原子中,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可知 X=18-2-8=8; ( 3)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故核电荷数或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即只要质子数相同,就属于同种元素,故选 B、 C; ( 4)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只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就会相似,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考查题,主要考查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以及原子结构示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云南省 西盟佤族自治县 第一 中学 九年级 上学 期末考试 化学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