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南娄底新化县第五中学初一上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南娄底新化县第五中学初一上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南娄底新化县第五中学初一上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南娄底新化县第五中学初一上期期中生物卷(带解析) 选择题 促进森林古猿进化成为人类的根本原因是( ) A火的使用 B森林的大量消失 C地面的猛兽较多 D群体生活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距今 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泛分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后来由于环境的变化,森林古猿朝两个方面进化,一部分森林古猿仍然以树栖生活为主,慢慢进化成了现代类人猿,如黑猩猩、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另一支却由于环境的改变被迫下到地面上来生活,慢慢的进化成了人类,可见人类和类人猿的关系最近,是近亲,它们有共同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故选: 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2、 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 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所以 B表示动脉。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类型。 “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 ”,与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 ) A雌性激素 B子宫 C卵细胞 D卵巢 答案: D 试题分析:这种变化直接相关的器官是卵巢卵巢是分泌雌激素的重要器官,而雌激素促使女性发生第二性征的改变。 考
3、点:此题考查的是女性生殖器官的功能。 禁止青少年吸烟是因为 ( ) A烟内含激素,吸放后影响正常发育 B烟内含有害物质,吸入后对呼吸道有害 C烟内含有能让人兴奋的物质 D烟内含抑制大脑活动的物质,吸入后会反应迟钝 答案: B 试题分析:据分析,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 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烟中的烟碱,对气管、支气管有不良的刺激作用,易导致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香烟烟雾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比氧大 240-300 倍,严重地削弱了红细胞的携氧能力,因此,吸烟使血液凝结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
4、中风、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以及脑缺氧等,进而影响人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影响学习更为严重的是,吸烟者还严重妨碍他人健康可见 B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吸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下表是某同学在测量胸围差时获得的数据,则该同学的胸围差是()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深吸气时的胸围 92.8cm 93cm 92cm 深呼气时的胸围 80cm 80.6cm 80cm A 11cm B 12.4cm C 12cm D 11.8cm 答案: B 试题分析:胸围差是指尽力吸气终了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的差先让受测者尽力深吸气,记录下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再让受测者尽力深呼气,记录下
5、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计算两次胸围长度之间的差测三次,将胸围基数值记录在自己设计的表格中,并算出平均值。 第一次测得的胸围差为 12、 8,第二次测得的胸围差为 12、 4,第三次测得的胸围差为12,其平均值是 12、 4,也就是说该同学的胸围差为 12、 4所以, A、 C、 D都不符合题意,故 B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呼吸运动中胸 围差的变化。 冬天教室若长时间不开窗,很多同学会感到头晕,这是因为教室里 ( ) A噪音太大 B温度太高 C缺氧 D细菌太多 答案: C 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是指,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同时,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
6、出来的过程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体温,另一部分用于维持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教室内学生较多,如果长时间处于一个较封闭的环境,空气不能流通,学生的呼吸作用会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导致空气内氧气含量下降,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从而引起脑部细胞缺氧,致使许多同学有头晕的感觉,温度太高有可能导致失水或中暑,而引起头晕,但一般是个例,显然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太少显然与题意相悖,病菌太多,有可能使人 患病,但不会引起很多同学头晕。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机物的分解能量的释放。 氧气从肺部扩散入血后,绝大部分( ) A与静脉血结合 B与动脉血结合 C与血红蛋白结合 D与白细
7、胞结合 答案: C 试题分析: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因此氧气从肺部扩散到血液后,造成血液中氧气浓度增高,血红蛋白便与氧气结合,随血液循环运输到人体的各个部位。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小强没吃早饭,接近中午时感到头晕,你建议他补充什么食品最快获得能量( ) A巧克力 B牛奶 C花生 D鸡蛋 答案: A 试题分析: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
8、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某校餐厅炊事班的师傅为学生设计了一份午餐食谱:米饭、清炖排骨、麻辣豆腐。你认为加上下列哪种食物后这份食谱就会变得更为合理( ) A素炒豆角 B牛奶 C红焖羊肉 D炒鸡蛋 答案: A 试题分析: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米饭主要提供淀粉类,清炖排骨和麻辣豆腐主要提供蛋白质类,此食谱中无蔬果类,会导致维生素摄入量不足,因此应
9、再添加上蔬果类。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科学设计健康食谱。 五点取样法是抽样计数的方法之一,五点的位置应该是( ) A一块地方内随机五点 B一块地方内等距离五点 C面积大小相同的五点 D对角线中心和对角线上与中心等距离的四点 答案: D 试题分析: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对于一个种群分布较均匀具良好的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可以采用五点取样法:先确定对角线的中点作为中心抽样点,再在对角线上选择四个与中心样点距离相等的点作为样点如果正好在边线上的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人体内氧气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
10、肺泡内 B组织细胞 C线粒体 D肺泡外毛细血管 答案: A 试题分析:在动脉血、肺泡内、和肺部毛细血管中氧浓度都很大,只有静脉血中含氧少根据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可知,肺泡内的氧会不断扩散到肺部毛细血管的血液中,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而肺泡内又不断地补充外界空气,使氧浓度一直高于肺部毛细血管血液中氧的浓度,这样才能使氧源源不断地扩散到血液中,氧气在人体内的扩散方向是: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因此,氧浓度最高的部位应是肺泡内。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肺泡适于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特点是( )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C肺泡壁薄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肺的
11、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缠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 浔。 挥幸徊闵掀赴 钩桑 视诜闻萦胙 褐 浣 衅 褰换唬 毖 毫骶 闻葜芪 拿 秆 苁保 敕闻萁 衅 褰换唬 闻葜械难跗 窖 豪铮褐卸 趸 嫉呐 缺确闻莸母撸 趸 祭 椒闻堇铮 羝 懦鎏逋狻br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肺的结构特点。 人体吸收的氧的最终去向是 ( ) A用来构成血液 B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C用来分解有机物 D用来构成细胞 答案: C 试题分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其表 达式: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 +水+能量,所以人体通过呼吸从外界获得的氧,进入人体之后,随着血液循环运输,最终进入组织细胞,参与分解体内的有机物,产生二氧
12、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满足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失出来。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李爷爷患上了骨质疏松症,体内可能缺乏( ) A铁 B钙 C锌 D碘 答案: B 试题分析:无机盐参与细胞的构成,但不提供能量,在人体的含量很少,但作用很大,如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和妇女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一般情况下,人在体育运动时会出现的现象是( ) A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会加深 B呼吸比较深,呼吸频率不变 C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都不变 D呼吸
13、比较浅,呼吸频率增加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在进行体育锻炼、剧烈运动时的耗氧量很大,为满足身体对氧气的需要,呼吸深度要增加,即每次呼吸肺的通气量(肺与外界交换的气体量)要增加;同时,呼吸频率也要增加。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运动情况。 在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类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是( ) A制造工具 B使用天然火 C产生语言 D人工取火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现代类人猿包括: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和猩猩,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有:直立行走 -制造和使用工具 -大脑进一 步发达 -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直立行走是
14、人类脱离森林束缚,开拓新家园的标志,是使用工具制造工具的基础,恩格斯曾指出,直立行走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古猿的直立行走造成了前后肢的分工,直立行走使古人类能够将前肢解放出来,使用工具,前肢所从事的活动越来越多,上肢更加灵巧。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类的起源。 人类生命的起始点是一个细胞,该细胞为( ) A受精卵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卵细胞和精子都不能进行细胞分裂、分化、发育等生命活动,只有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时,才标志着新生命的起点,然后种植在子宫内膜上,即怀孕开始,然后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系统,
15、进而形成胎儿,胎儿发育成熟,分娩产出。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的生命起点。 精子和卵细胞相遇是在( ) A输卵管 B子宫 C卵巢 D阴道 答案: A 试题分析:精子进入阴道,缓缓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所以受精卵的形成部位在输卵管,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 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缓慢移入到子宫中,最终胚泡植入子宫内膜,就好比一粒种子落到了土壤中,这是怀孕的开始。故选: A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的生殖。 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要证明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 ) A含有较少的氧气 B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C含有较多的氧气 D含有较少的二氧化碳 答案: B 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南 娄底 新化县 第五 中学 初一 上期 期中 生物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