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度广东省东莞市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观察图,关于经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球共有 360条经线 B北极点的经度为 90 C所有纬线长度均相等 D 0纬线是最大的纬线圈 答案: D 试题: A、在地球仪上一共有无数条经线。错误。 B、北极点的度数是 90度,但是是纬度 90度。错误。 C、纬线的长度有赤道向两级逐渐递减。错误。 D、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正确。故选 D。 考点:经纬线 读 “不堪重负的地球 ”漫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 1】该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 A环境问题 B人口问题 C资源问题 D水污
2、染问题 【小题 2】漫画所反映的问题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劳动力普遍短缺 B资源短缺 C各国国防兵员不足 D全球人口老龄化严重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 【小题 1】漫画的含义指的就是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已经使得地球上的资源遭到破坏,环境不断恶化,使得地球已不堪重负故选: B 【小题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在地球上的生存空间同样是有限的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给资源和环境造成了空前的压力,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供养越来越多的人口,人们大规模地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和开采矿产,在许多地方导致了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造成了工业污染
3、,引发了各种灾害,结果使人类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压力,使居民的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还有一部分国家则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在欧洲的一 些国家,比如意大利、德国和瑞典,近些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已引起劳动力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故选: B 考点:世界人口的增长及其人口问题。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是 A汉语 B日语 C英语 D法语 答案: C 试题: 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亚洲南部等地区语言以英语为主故选: C 考点:世界主要语言 观察下
4、图三个人的头像,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为黄色人种,鼻梁高,嘴唇厚 B b为白色人种,头发直,面庞扁平 C c为黑色人种,头发直,嘴唇薄 D不同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答案: D 试题: A.a为黄色人种,面庞扁平,头发黑直,体毛中等,错误。 B.b为白色人种,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错误。 C.c为黑色人种,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错误。 D.不同人种虽有体质上的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
5、种都是平等的。正确,故 选 D。 考点:世界三大人种。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大于发展中国家 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稀少 D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 答案: C 试题: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不一定高(比如欧洲西部,人口的密度大,有的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发达国家人口密度不一定大于发展中国家;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人口的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地区,人口分布稀疏;叙述正确,故符合题意; D、并非所有国家都存在人口增长过快;欧洲一些的国家人
6、口出现负增长;叙述错误,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 读 “宗教建筑景观图 ”,回答第下列各题。 【小题 1】宗教建筑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景观之一。下图建筑代表的是哪个宗教? A伊斯兰教 B佛教 C基督教 D道教 【小题 2】下列与该图有关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该建筑代表的宗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B该宗教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等 C在这里活动的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D该宗教的经典著作是圣经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试题: 【小题 1】有时可以看到一些宗教建筑物,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
7、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 10亿,分布在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故选 C。 【小题 2】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 10亿,分布在 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故选 C。 考点:世界宗教分布 读 “聚落景观图片 ”,完成下列各题。 甲 乙 丙 丁 【小题 1】四幅景观图片中,属于城市聚落的是 A甲 B乙 C
8、丙 D丁 【小题 2】与丁聚落比较,乙聚落的 A居民全部从事海洋渔业 B房屋更集中密集 C居民多数从事畜牧业 D人口较为稀疏,道路和商店也比较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试题: 【小题 1】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居民聚居地城市和乡村景观有明显的差别,城市自然景观变化快,道路纵横,网线密集,人口密度大,商店学校较多故选 B。 【小题 2】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乡村和城市乡村是人口规模不大,一般来说,城市聚落比乡村聚落规模大、道路纵横密集、建筑物密集等故选 B. 考点:乡村聚落
9、和城市聚落。 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大体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读图,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分布的地区有 A欧洲西部和北美洲 B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C非洲北部和欧洲西部 D南美洲的北部和大洋洲 答案: A 试题: 目前世界上共有 20 多个发达国家,它们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 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分布的地区有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故选 A。 考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 小李家新买了辆轿车。读图中轿车说明书我们能够感觉到当今世界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 B经济 联系促进国际合作 C国际矛盾和冲突剧烈 D国家间经济各成一体 答案: B 试题: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
10、潮中,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产品生产的分工和协作越来越显著故选 B。 考点:国际合作与经济全球化 暑假期间,东莞的小玲一家三口到庐山去旅游,她发现山上气温比山下低,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度差异 B纬度差异 C海拔差异 D海陆差异 答案: C 试题: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屏障作用,使得山地的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有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2)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有差异一般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表现在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
11、约下降 0.6 所以庐山山顶气温比山下低,从而使其成为我国夏季避暑胜地故选: C 考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下面四位同学来自世界各地,从自我介绍中能判断出来自热带的是 A “我来自四季分明的大草原 ” B “我最爱的活动是冬天打雪仗 ” C “我喜欢家乡的大海,喜欢那大片的橡胶林 ” D “我的家乡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 ” 答案: C 试题: A温带地区四季分明故不符合题意, B热带地区终年高温,打雪仗、滑雪等活动很少故不符合题意 C热带地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量充足,降水丰沛,临海较近,适合橡胶树生长故符合题意 D亚热带地区冬温夏凉,四季如春,到处繁花似锦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C 考
12、点:世界主要景观及其分布 今年我国第 19号台风 “天兔 ”于 9月 22日在广东汕尾登陆,对我 省造成严重影响,中小学生大范围停课。当台风来临时,我们要做好相关的防御措施,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继续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 B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 C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 D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转移 答案: A 试题: A.继续室内外大型集会和高空等户外危险作业,这样很危险。正确。 B.加固港口设施,防止船舶走锚、搁浅和碰撞,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C.加固或者拆除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和广告牌,能够起到保护作用。 D.人员勿随意外出,危房人员及时
13、转 移,能够起到保护作用。故选 A。 考点:灾害的防治 据报道,我国渔民在南海( 117E,16N)附近进行海上捕捞时,受到某邻国军舰的干扰。为保护我国渔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渔政船从甲地出发前往事发海域维权。结合下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小题 1】事发时 ,出事的我国渔民正位于图中的 A a海域 B b海域 C c海域 D d海域 【小题 2】为了尽快抵达事发地点,我国渔政船前往事发海域的方向应该是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正南方向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试题: 【小题 1】出事的地点是在 117E,16N 附近出事的,根据经纬度的判断方法,东经是向东增大,北
14、纬是向北增大。 117E在 120E的西边, 16N 在 20N 的南边。只有 B适合题意。故选 B。 【小题 2】甲的位置是在 110E,20N,出事地点是在 117E,16N.根据经纬度的判断方法,东经是向东增大,北纬是向北增大。 117E在 110E的东边 ,16N 在20N 的南边。因此应向东南航行。故选 C。 考点:经纬度的判断。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013年 2月 22日 11时 34分在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北纬 23.9度, 东经 114.5度)发生里氏 4.8级地震,震源深度 11千米。 4月20 日,我国四川雅安发生 7.0 级地震,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根
15、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河源东源地震的时候,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约是左图中的 A 点附近 B 点附近 C 点附近 D 点附近 【小题 2】从夏至到冬至,东源县的黑夜时间 A逐渐变短 B逐渐变长 C先变长再变短 D不发生任何变化 【小题 3】根据下, 4月 20日的四川雅安地震是由以下哪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D非洲板块和亚欧板块 【小题 4】科学的避震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员伤亡。以下避震方法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如果在室内(楼房),可选择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小跨度卫生间、厨房等处躲藏 B如果在室外,要
16、躲在高大建筑附近或高架桥下 C在教室里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蹲在各自的课桌下,地震一停,迅速有序撤离 D无论在何处躲避,都要尽量用棉被、枕头、书包或其他软物体保护头部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B 试题: 【小题 1】冬至日的时间是 12月 22日。春分日的时间是 3月 21日。地震的时间是 2月 22日,正处于有冬至向春分的运动过程中。故选 B。 【小题 2】在夏至的时候,北半球昼长夜短并且昼最长夜最短,冬至的时候是昼短夜长并且夜最长昼最短。所以从夏至到冬至的时候,夜是越来越长的。故选 B。 【小题 3】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度 广东省 东莞市 年级 第一 学期 期末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