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 1.2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的通过 B农业集体化方针的通过 C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D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子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内容: “苏联在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 1936年苏联新
2、宪法的颁布,故选 C。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建设成就、原因、影响。 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基础是( ) A工农联盟 B社会主义 C共产党领导 D各级劳动者代表苏维埃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子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内容: “苏联在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 ”可知,工农联盟是 1936年苏联新宪法规定国家的政治基础,故选 A。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3、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建设成就、原因、影响。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是在( ) A十月革命时期 B苏俄内战时期 C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D “二五 ”计划时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子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内容: “1928 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这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也大为加强。 ”可知, “二五 ”计划时期,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4、故选 D。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建设 成就、原因、影响。 苏联刚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不包括( ) A俄罗斯联邦 B乌克兰 C白俄罗斯 D亚美尼亚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苏联 。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可知,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是苏联刚
5、成立时的加盟共和国,故选 D。 考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索情况、影响。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 A 1919年 B 1921年 C 1922年 D 1936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苏联 。 ”可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的时间是 1922年,故选
6、C。 考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索情况、影响。 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 A 1917年 B 1918年 C 1919年 D 1921年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在列宁的领导下, 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可知,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时间是
7、 1921年,故选 D。 考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索情况、影响。 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是( ) A 1921 1936年 B 1926 1936年 C 1928 1937年 D 1928 1938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子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内容: “1928 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 ”可知,苏联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的
8、起止时间是 1928 1937年,故选 C。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建设成就、原因、影响。 1921年苏俄开始实行的新经 济政策( ) 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 是苏维埃政权经济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倒退 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的一种尝试 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
9、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在列宁的领导下,1921年,苏俄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可知,新经济政策是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发展经济,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重要步骤,故 正确,故选 C。新经济政策是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发展,故 排除。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和平建设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的情况下实施的,它促进了苏俄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因此是正确的,故 排除。 考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 社会主义建
10、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索情况、影响。 实施新经济政策改变不了社会主义性质,这是因为( ) A农民欢迎用固定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B国家大中小工业都收归国有 C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 D在流通领域实行自由贸易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根据新经济政策,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
11、自由贸易。 ”可知,ACD选项是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其中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就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因此一切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工矿企业仍归国家所有,使新经济政策实施不会改变社会主义性质,故选 C。 B选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排除。 考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点评:本 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索情况、影响。 对斯大林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叙述,不确切的是( ) A形成的标志是 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B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C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
12、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 D使民主和法制遭到破坏和践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子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内容: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可知,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标志是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故 A选项正确。依据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可知,高度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同苏联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基本适应
13、,故 B选项正确。依据 “随着时间的推移,斯大林模式的一系列弊端日益暴露出来。从长远看,它 严重阻碍了苏联的进一步发展。 ”可知,高度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后来越来越阻碍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故 C选项正确。依据 “在政治方面的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忽视民主法制建设,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权力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可知,高度集中制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使民主法制建设不健全,故 D选项表述不确切,故选项 D。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建设成
14、就、原因、影响。 对苏联三十年代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确立 B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 D苏联进行的大清洗运动破坏和践踏了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二子目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内容: “斯大林模式是在苏联外有帝国主义包围,国内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形成的。它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 ”可知, B选项是错 误的,故选 B。依据 “苏联在 1936年通过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工农社会
15、主义国家 ”。新宪法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也被称为 斯大林模式 。 ”可知, ACD选项都是正确的。 考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建设成就、原因、影响。 1937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 ) A 4个 B 14个 C 15个 D 16个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1922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 苏联 。
16、当时加入苏联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 15个加盟共和国。 ”可知, 1937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有 15个,故选 C。 考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探 索情况、影响。 填空题 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进入 _时期。苏维埃政权面临的首要任务是 _。 答案:和平建设 恢复被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史实的识记。依据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 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一子目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的内容: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年人教版 初中历史 九年级 1.2 社会主义道路 探索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