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目标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目标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目标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贵州省正安县第六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目标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B哥白尼的地心说 C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D伽利略的经典物理学 答案: B 试题分析: .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对现代物理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故 A正确; .哥白尼创立的是日心说,有了日心说,人们才勇敢地有了对神的否定的勇气,故 B错误; .牛顿的发现三大运动定律,牛顿的经典力学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故 C正确; .伽利略的经典物理学,对物理学发展作出巨大贡献,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物理学史;物理常识。 点评:对于物理学史;物理常识要让学
2、生多了解,在考试中也是热点。 分别用分度值为 1m、 1dm、 1cm、 1mm四种直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并用米为单位作记录,则记录数据中小数点后面的位数最多的是( ) A用米尺测量的结果 B用分米尺测量的结果 C用厘米尺测量的结果 D用毫米尺测量的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同样以米为单位记录数据: 分度值为 1m,保留 1位小数; 分度值为 1dm,保留 2位小数; 分度值为 1cm,保留 3位小数; 分度值为 1mm,保留 4位小数 故选 D 考点:刻度尺的使用 点评:对于一个长度的记录结果,能够理解每一位数字对应的单位含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沿圆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它的运动状
3、态( ) A始终不变 B不断改变 C有时改变,有时不变 D无法判定 答案: B 试题分析:沿圆形跑道匀速跑动的运动员,由于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运动状态不断改变 故选 B 考点:平衡状态的判断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平衡状态的分析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都属于平衡状态,匀速圆周运动的运动方向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不是平衡状态此处很容易被学生误认为是平衡状态 一束太阳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 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最小最亮的光斑,那么当物体位于凸透镜前 25cm处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可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答
4、案: B 试题分析: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 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 15厘米就是该凸透镜的焦距,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 现在的物距是 25厘米,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 B。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点评:凸透镜焦距的确定一般可用下面两种方法: 平行光聚焦法,如此题; 二倍焦距成像法,即 u=2f时成等大的实像根据像与物等大,利用此时的物距来确定焦距 中学用的课桌的宽度接近( ) A 0.5cm B 0.5dm C 0.5m D 0.5km 答
5、案: C 试题分析:一张课桌的高度不可能是 0.5cm、 0.5dm,太窄了;也不可能是0.5km,因为那就太宽了,所以应该是 0.5m符合实际 故选 C 考点:长度的估测 点评:对于日常生活中长度和质量的估测,要将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逐一放入,结合实际判断出正确答案:,并且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积累 下列做法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锁生锈不好开时,可将少量食油注入锁孔就易打开。 B拉链不好拉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 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搬动 D冬天马路上结冰,可在冰面上撒些细沙,就更安全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锁生锈不好打开时,将少量油注入锁孔后,就
6、容易打开了,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B、拉链不好拉时,可在拉链上抹一点石蜡,就好拉了,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C、搬运笨重货箱时,可在地上铺几根圆木,就容易推动了,是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的不符合题意 D、冬天马路上结冰,可在冰面上撒些细沙,是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所以就更 安全,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两个因素,生活中是怎样增大和减小摩擦的 坐在船上的人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行驶,使船前进的力是( ) A手作用而桨上的力 B水作用而桨上的力 C水作用而船上的力 D桨作用
7、在水上的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人手作用在桨上的力,它的反作用力应该是桨作用给人手的,这两个力都不是直接使船前进的力,不合题意; B、水作用于桨上的力,推动了桨,进而推动了船,因此,这是使船前进的力,符合题意; C、水并没有直接作用于船体,推动船体前进,而是将力作用在桨上,不合题意; D、桨作用于水上的力方向是向后的,并不是使船前进的力,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力作用的相互性 点评: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的相互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对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0.1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0.5kg C一只鸡的重力大约是 120N D一
8、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60N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故 A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50g=0.05kg,故 B不符合题意 C、一只鸡的质量大约是 2kg,重力约 ,故 C不符合题意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60kg,重力约 ,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质量的估测;重力大小的估测;重力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和重力的估测,估测的题目,一定要与生活中的数值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和比较,在估算重力时,代入数据,可以取 g=10N/kg 小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的电子钟的示数如图所示 ,这时的实际时间是 ( ) A 10:21 B 21:10 C
9、 12:01 D 10:51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从镜子中看, 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 2的对称数字是 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 这时的时刻应是 10: 51 故选 D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了镜面对称,得到相应的对称轴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若是竖直方向的对称轴,数的顺序正好相反,注意 2的对称数字为 5, 5的对称数字是 2 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 ;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甲同学看到路边树木向东运动,
10、是以他自己为参照物,说明他向西行走; 乙看到甲静止不动,是以自己为参照物,他与甲同学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他与甲同学以相同的速度,同向行走 故选 D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速度的大小与运动的方向和参照物的关系,要抓住 “参照物 ”这个中心,认真分析,灵活处理 某物体在第一、第二分钟内共前进了 260m,第三分钟静止不动,第四分钟前进了 100m,则它在 4min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1.67m/s B 2.17m/s C 1.5m/s D 2m/s 答案: C 试题分析: 故选 C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速度公式计算平均
11、速度的能力 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采。养蜂人辨别时,所依据的特征是: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声音的音色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 答案: A 试题分析: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 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是根据蜜蜂的音调来判断的 故选 A 考点:音调;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本
12、题考查了音调高低的影响因素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音调跟频率有关,响度跟振幅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重要措施,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 ( ) 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 B城市街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C汽 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严禁鸣笛是在噪声的产生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B、安装隔声板可以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C、消声器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可以减少大气污染,保护环境,对噪声没有影响,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本题
13、主要考查学生对:噪声的防治的途径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解决此类题目要结合防治噪声的途径进行解答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站在岸边的人通过平静的水面,能看到 “姑苏人家 ”水中的倒影,该到影是( ) A光反射所成的虚像 B光折射所成的虚像 C光反射所成的实像 D光折射所成的实像 答案: A 试题分析: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 “姑苏人家 ”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所成的像,因此属于光的反射现象,像为虚像 故选 A 考点:光的反射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光在传播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问题;此题主要考查光的反射知识点,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图所示是 束光线通过透镜的光路图,其
14、中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入射光线经过光心,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故 A错误 B、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应该过焦点故 B错误 C、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 C正确 D、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而图中的凹透镜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透镜的光路图 点评:关于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 关于凹透镜三条特殊 光线:射向另一个焦点的; 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关于这三条特殊光线的考查一般是告诉入射光线让画出出射光线或者告诉出射光线让画出入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贵州省 正安县 第六 中学 年级 上学 期期 目标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