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清泉镇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清泉镇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清泉镇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湖北黄冈清泉镇中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 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 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不接触可以产生力的作用,接触不一定有力的作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原来静止是物体只受重力时竖直向下运动;原来竖直方向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时,可能沿竖直方向向上或向上运动;原来是水平运动或倾斜运动时,物体只受重力时,重力会改变原来的运动状态进行曲线运动。 A、只有互
2、相接触的物体才有力的作用 不合题意; B、有些力是物体本身具有的,没有施力物体 不合题意; C、不存在只给别的物体施力,而自己不受力的物体 符合题意; D、较大的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定较大 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概念。 点评:正确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掌握物体之间产生力的条件;掌握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掌握物体只受重力作用的几种情况。 将一个全部用大理石制成的小桌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拖动,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则两次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A甲大 B相等 C乙大 D无法判断 答案: B 试题分析:滑动摩擦力跟压力
3、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将一个全部用大理石制成的小桌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拖动,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在这两种拖法中,小桌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所以摩擦力不变。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点评:在此题中注意摩擦力跟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外力 F的作用下,以 5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突然将力 F撤去,则物体:( ) A立即停止 B继续以 5m/s的速度 做匀速直线运动 C先向右运动,然后向左运动 D继续向右运动,但速度逐渐减小直至停止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体做
4、匀速运动时,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当 F撤去后,物体不再处于平衡状态,依靠惯性向前运动。当物体匀速运动时,拉力F与摩擦力是平衡力。当拉力 F撤去后,摩擦力大小不变,方向水平向左,物体依靠惯性向右运动,但由于摩擦力的原因,运动速度逐渐减慢,最后完全停止下来。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运动和力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平衡状态的理解情况,同时要求掌握惯性的相关知识。 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如图 ABC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 0.1S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 ,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
5、,能够记录物体运动的轨迹和速度的变化。运动的物体在受平衡力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指经过的路线是直线,速度不变的运动。 A、轨迹是曲线,速度逐渐变大; B、轨迹是直线,速度逐渐变大; C、轨迹是直线,速度逐渐减小; D、轨迹是直线,速度不变。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物体的运动。 点评:正 确读取频闪照片上反映的物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照片上两个小点之间的间隙越大,说明速度越快,间隙越小,说明速度越慢。 下列实验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要把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 B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C为了把玻璃擦得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
6、力压抹布 D移动较重的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答案: D 试题分析: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压力和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变滑动为滚动、在接触面之间加润滑油等。 A、要把 拧得很紧的瓶盖扭开,在手和瓶盖间垫一块毛巾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合题意; B、手表上用于调节指针的旋钮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也是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不合题意; C、为了把玻璃擦得干净些,要用更大一点的力压抹布是增大压力增大摩擦,不合题意; D、移动较重的货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 是变滑动为滚动减小摩擦。符合题意;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如何减小摩擦力。 点评:该题
7、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考查减小有害摩擦采取的方法,考查了同学们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平衡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 ,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 ,可能处于静止状态 C只要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一定是平衡力 D一对平衡力的三要素一定完全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同物、同线、等值、反向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也可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合题意; B、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其运动状态一定保持不变,符合题意; C、只要大小相等 ,
8、方向相反且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不一定是平衡力。不合题意; D、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不符合平衡力的条件,不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平衡力。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衡力的辨别判断二力是否是平衡力可根据定义判断,也可根据平衡力的条件判断。 在匀速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里 ,有一位乘客做立定跳远 ,则他 ( ) A向前跳得更远 B向后跳得更远 C向旁边跳得更远 D向前向后跳得一样远 答案: D 试题分析:火车和人若静止或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都保持相对静止。人在跳远时,由于惯性,人在空中还要在水平方向上和火车以同样的速度匀速运动,这和人站在静止的火车上是一样的,所以
9、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人在跳远时,由于惯性,人在空中和火车以同样的速度运动,这和人站在静止的火车上是一样的,所以朝各个方向跳都一样远。 故选 D。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运动和力。 点评:人和火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即保持保持相对静止,人跳的远近与火车的速度无关,这就和在地球上跳远一样。 对下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估测正确的是( )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0.15kg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0.5kg C一盒火柴的重力大约是 10N D一位中学生的体重大约是 60N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要结合生活常识估测物体的质量 m,对我们生活中不常接触的重力单位 N,多数人看到数据后很
10、难跟生活经验对上号,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公式 G=mg计算重力。 A、一个苹果的质量大约是 0.15kg,故 A符合题意; B、一个鸡蛋的质量大约是 50g=0.05kg,故 B不符合题意。 C、一盒火柴的质量大约是 10g,重力大约是 G=mg=0.01kg10N/kg=0.1N.不符合题意。 D、一位中学生的质量大约是 60kg,重力约 G=mg=60kg10N/kg=600N,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和重力的估测。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量和重力的估测,估测的题目,一定要与生活中的数值结合起来进行判断和比较,在估算重力时,代入数据,可以取 g=10N/kg。 某同学
11、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的重力时,错将物体挂在了拉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5N,则物体的重力( ) A一定等于 5N B一定小于 5N C一定大于 5N D以上判断都不 正确 答案: B 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等于弹簧相连的挂钩受到的力的大小;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再提着挂钩时,挂钩受到的力应该是物体重力和弹簧测力计本身重力之和。当将弹簧测力计倒置过来后,把物体挂在提环上,因为弹簧测力计本身有重力,挂钩显示的示数等于弹簧测力计自身的重力和物体的重力之和,所以此时物体的重力要小于测力计示数 5N。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点评:该题考查弹簧测
12、力计的正确使用和读数,其中应用了二力平衡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一个成熟的苹果,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落到地面 ,在此过程中苹果( ) A一定不吸引地球 B一定吸引地球 C不一定吸引地球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B 试题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受到了力,必然有另一个物体施加这个力。一个是施力物体,另一个是受力物体。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施力的同时也受到了受力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球对苹果有引力,苹果固然对地球也有引力,而引力的大小跟其质量有关,因为苹果质量太小,所以体现很不明显。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力的
13、作用的相互性和力的作用效果这两个知识点;此题难度不大,但该题所举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要留心观察,勤于思考,学会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这样,才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 有人认为使用弹簧测力计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你认为其中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处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C使用时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不能测量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的力 答案: B 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使用时要检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处,不能超出其最大量程,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等,对照使用规则就可判断各选
14、项是否正确。 A、使用前调零是弹簧测力计使用的必需环节,一旦指针不能指零,必然影响测量的最终结果,故 A不符合题意; B、弹簧秤使用时可以是竖直放置,也可以倾斜使用,只要拉力和弹簧测力计的外壳保持平行即可,故 B符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的主要部件是由弹簧跟外壳构成,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应尽量避免弹簧、指针、挂钩与外壳间的摩擦,故 C不符合题意; D、弹簧都有一定 的弹性限度,超过这一限度弹簧的伸长与拉力大小就不再成正比,弹簧测力计就会损坏,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点评:弹簧测力计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必须熟知它的使用规则,并能学会熟练地运用它
15、去测量力的大小。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只知 ( ) A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 ,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运动是依靠力来维持的 C运动的物体若去掉外力作用 ,物体一定慢慢停下来 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 ,一定受到外力的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力与运动之间的一些基本关系的描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如果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那它一定是受到了力的作用。受平衡力作用的物体,可能静止也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A、物体若不受外力的作用 ,物体可以处于静止状态,也可以是匀速直线运动;不合题意; B、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说法错误;
16、不合题意 C、通常物体只所以慢慢停下来,正是由于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物体由运动变为静止时,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它一定受到 了力的作用,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时刻牢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维持物体运动不需要力,便可对大多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判断同时也要注意,当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时,说明它一定受到了力的作用。 实验题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的是小华设计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
17、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 1)通过比较 a和 c中钢 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 ; ( 2)通过比较 a和 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方向有关 ; ( 3)通过比较 a( a)和 b( b)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 答案: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试题分析:力的三要素有: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它们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不同;要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 而力的方向不同;要
18、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大小、方向相同,而力的作用点不同。 ( 1)图( a)和图( c)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方向相同,而力的大小(钩码个数)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 ( 2)图( a)和图( d)的实验中,力的作用点、大小相同,而力的方向( a向下, d向上)不同;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两图是探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 3)要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就应该控制力的大小和方向相同,作用点不同;图 a和图 b正好能实现这一要求。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研究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点评:此题考查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湖北 黄冈 清泉 镇中八 年级 下第 一次 月考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