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江苏扬州市邗江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估算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一个鸡蛋的重约 0.5N B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 50kg C人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强约 1103Pa D人在水中潜泳时排开水的体积接近 0.5m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 50克,换算成重力约 0.5N,正确; B人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约 500N,故 B错误; C成年人的体重大约为 700N,而单脚底表面积约为 0.014m2,代入压强公式,故 C错误; D根据阿基米德原理,人在水中潜泳时排开水的质量等于人体的质量,约50kg,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2、 ,故 D错误; 故选 A。 考点:重力、压力、压强的估测;浮力大小的计算 点评: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数据需了解,这有助于解决这类生活中物理量的求解 在一堂物理活动课上,同学们正以 “假如没有了 ” 为主题展开讨论。以下是几位同学提出的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物体的质量仍然存在; 假如没有了摩擦力,一阵微风也可以吹动停在平直轨道上的火车; 假如没有了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 假如没有了大 气压强,人在地球上就不能吸气; 其中合理的是 (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不管有没有地球引力,物体所含的物质多少是不会
3、发生变化的,所以物体的质量是仍然存在的; 平时一阵微风是无法吹动火车的,因为火车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与风力平衡,抵消了风力而如果没有摩擦力,则火车只在风力作用下,就会由静止变为运动;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没有了力的作用,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人们呼吸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所以没有了大气压强,人在地球上就不能吸气; 合理的是: 。 故选 A。 考点:物理学方法;质量及其特性;力与运动的关系;大气压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质量的特性、力和运动的关系、大气压解答本题需要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去综合分析,是一道好题 如图所示,将一乒乓球分别放入盐水、纯水、酒精中漂浮时( 盐水 水 酒精 ),乒乓球受到
4、的浮力情况是( ) A在盐水中最大 B在纯水中最大 C在酒精中最大 D在三种液体中一样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题知,乒乓 球在三种液体中都漂浮, 所以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都等于乒乓球重,相等 故选 D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关键是知道物体漂浮时,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 如图所示,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向盐水加入适量的盐,在鸡蛋露出水面前,水对底部的压强和鸡蛋受到的浮力变化分别是( ) A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B压强变小,浮力变小 C压强变大,浮力变小 D压强变小,浮力不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鸡蛋悬浮在盐水中,向盐水加入适量的盐,流体密度变大,在鸡蛋露出水面前,排开流
5、体的体积不变,根据 ,浮力变大; 流体密度变大,根据 ,压强变大; 故选 A。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液体压强。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和液体压强的特点,注意公式的熟练应用,要清楚影响大小的因素,逐个考虑,才能正确解决问题。 以下实例中,应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规律使物体向上运动的是( ) A氢气球的升空 B火箭的升空 C大型客机的升空 D直升飞机的升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气球的升空,是因为气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不符合题意; B、火箭升空靠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推动,不符合题意 C、客机的机翼上面凸起,下面平直,客机升空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
6、,便形成了向上的升力,符合题意; D、直升飞机的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相互的原理,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飞机的升力;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点评:题四个选项考查了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很强,对学生要求较高当然对于选择题,能选择出正确答案:来是关键 关于弹力和弹簧测力 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压力、支持力、重力都属于弹力 B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 C弹簧测力计的弹簧长度越长,它所受的拉力就越大 D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拉,也可以水平拉,但不能倾斜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不属于弹力,故 A错误; B两个物体
7、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才会产生弹力,正确; C弹簧测力计受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长度成正比,故 C错误; D弹簧测力计可以竖直拉,也可以水平拉,也可以倾斜拉,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点评:要注意支持力、压力属于弹力;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直物体的接触面 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 C力能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可能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 A错误; B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故 B错误; C力可以
8、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当然可以同时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 态,正确; D相互平衡的两个力的方向相反,故三要素不可能相同,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 点评: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及在不同受力情况下所处的运动状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还要深刻理解力(即受力情况)与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 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宽大的履带,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符合题意 B、冰刀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C、嘴硬而尖,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不符合题意 D、压路机装有很重的碾子,在
9、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碾子对路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 下列对宇宙和微观世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各个星系或星体之间的距离一般用光年来表示,光年是长度单位 B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运动的 C原子核中的质子是微观世界中的最小微粒 D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光年是长度单位,星系或星体之间的 距离一般用光年来表示,正确; B宇宙在不断膨胀之中,宇宙中各个物体都是运动的,正确; C原子核中的质子还可以分为更小的夸克,故 C错误
10、; D分子是在不停运动的,正确。 故选 C。 考点:人类探究太阳系及宇宙的历程;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 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认识,对一些天体知识要有所了解 下列现象中,能够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A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 B摩擦后的玻璃棒吸引轻小的纸屑 C铁块吸在磁性黑板上 D挤出空气的吸盘紧贴在玻璃上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两个铅块的底面分子之间的距离比较大,表现为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符合题意; 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是摩擦起电现象,不符合题意; C、铁块吸在磁性黑板上,是磁场的性质,不符合题意; D
11、、挤出空气的吸盘紧贴在玻璃上,是大气压的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磁场;大气压强的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摩擦起电 点评:本题要求学生不但能掌握相关物理知识,还要能理解相关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 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0 、 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千克米 3) 水 1.0103 冰 0.9103 水银 13.6103 干松木 0.4103 酒精 0.8103 铜 8.9103 煤油 0.8103 铝 2.7103 A地球上水银的密度最大 B固体物质的密度比液体物质大 C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 D质量和体积相同的空心铜球和铝球,铜球的空心体积较大
1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有很多固体的密度大于水银的密度,如金,故 A错误 B、水银的密度比铜和铝的密度都大,故 B错误 C、水和冰属于同一种物质,但密度不同,故 C错误 D、实心铜块和铝块,已知质量相同,铜块密度大于铝块密度,根据公式可知铝块体积大于铜块体积,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本题考查密度特性的应用和密度公式的应用,关键能从题目所给信息中找到有用的数据 下列关于质量和密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属性 B物体的质量和它的状态无关,密度和它的状态有关 C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和体积成反比 D将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不变
13、,密度不变 答 案: C 试题分析: 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密度是物质的属性,正确; B物体的质量和它的状态无关,密度和它的状态有关,如水结冰,体积变大,密度变小,故 B正确; C密度是物质的属性,物质的密度和质量,体积无关,故 C错误; D将橡皮泥捏成泥人后,质量不变,密度不变,体积不变,故 D正确。 故选 C。 考点:质量、密度及其特性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密度的特点 -与质量、体积无关,与种类状态等有关,明确这些规律,解决此类问题就比较轻松 实验题 小明做 “估测大气压值 ”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小明不能采用 (填 “甲 ”、 “乙 ”)图的装置来估测大气压强。 实验步骤如下 :
14、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沿正确的方向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数 F; C读出注射器的容积 V; D.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 L。 思考并回答 : 实验步骤 A的目的是 。 指出以上实验步骤中的错误 : 。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大气压强的表达式 P= 。 实验时,可先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然后将其插入针筒中,这样做 有两个好处;一是减小 ;二是可以防止 ( 5)有 5mL、 10mL、 20mL 三种注射器,你认为选择 mL 的注射器好一些,为什么? 。
15、 答案: 乙 排掉注射器中的空气 D步骤应量出注射器有刻度部分的长度 L FL/V ( 4)摩擦 漏气 ( 5) 5mL 容积大的注射器,横截面积大,需要的拉力大,会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试题分析:( 1)乙图装置中,向下拉活塞时,由于活塞受到自身的重力,会减小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使测量不准确,故不能选乙; ( 3) 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会把注射器的空气排掉,然 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是防止注射器外的空气从小孔进入; 注射器的体积是活塞的面积和注射器有效长度的乘积,有效长度是指注射器带刻度的部分;故错误; 注射器活塞的面积为 , 由二力平衡的条件可知: 大气压力等于拉力, 所
16、以, ()在活塞周围涂抹润滑油,即可以减小摩擦力,也可以防止漏气,使测量更准确。 ()应选择容积小一些的注射器,因为大的注射器,横截面积也大,大气压产生的压力就大,有可能超过测力计的量程,所以选 5mL的注射器。 考点: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点评:此题的综 合性较强,既考查了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大气压强的特点、固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Fs等知识点,又考查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用绳子拉着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做圆周运动,绳子拉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认为与小球的运动速度有关。于是他用一根橡皮筋连接一个小球,让小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以一定速度作圆周运动(
17、如图所示)。改变小球的运动速度,做几次实验,记录现象如下表。 小球质量 /g 小球速度 橡皮筋长度 /cm 15 慢 10 15 较快 15 15 很快 18 ( 1)小球在桌面作圆周运动时,受到 (选填 “2”、 “ 3”) 个力作用,其运动状态 (选填 “改变 ”、 “ 不改变 ”)(不计空气阻力)。 (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 。 (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 4)小明查阅资料后知道作圆周运动的小球受到的拉力与小球的运动速度、小球的质量以及圆周的半径有关。据此,小明认为用橡皮筋代替绳子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请你说出他的判断依
18、据是 。 答案:( 1) 3 改变 ( 2)长 ( 3)便于直观显示绳上拉力大小 ( 4)没有控制半径不变 试题分析:( 1)当小球做圆周运动时,受到重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三个力的作用,因为方向时刻改变,所以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 2)从表格的数据可以看出:小球的运动速度越大,那么橡皮筋的伸长就越长; ( 3)小明用橡皮筋替代绳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通过橡皮筋的伸长来比较拉力的大小; ( 4)明显的缺陷是:实验中小球的速度和圆周半径都在发生改变;即没有控制半径不变。 考点: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点评:解决此类题目要知道力可以运动状态的改变及速度的变化是运动状态的改变,学会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
19、 如图所示是小华 “探究 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实验操作过程,重12N 的铁块和重 3N 的木块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木块表面比铁块表面粗糙。 实验过程中,小华拉着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的大小(填 “大于 ”、 “等于 ”、 “小于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乙图中和铁块一起匀速运动的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 3)小华比较甲、丙两图,得出了 “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的结论,你认为她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 4)实验中,如果小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在水平放置的长木板上做匀速直线运
20、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填 “大于 ”、 “等于 ”、 “小于 ”)实际摩擦力。 答案:( 1)等于 0 ( 2)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不正确 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 4)小于 试题分析: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的力是平衡力,所以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在乙图中和铁块一起匀速运动时,相对于铁块没有相对运动,也没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所以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 N。 ( 2)甲乙两实 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乙图的压力增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所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3)甲、丙两图,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改变
21、了,所以有能得出: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的结论,即没有控制压力大小不变。 ( 4)当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时,挂钩受到重力作用,零点远离拉环当弹簧测力计水平使用时,挂钩的重力对测量没有影响,零点靠近拉环,所以弹簧测力计在竖直调零,在水平拉动木块时,测量的力小于实际的滑动摩擦力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点评:( 1)弹簧测力计在什么方向上测量力的大小,就在什么方向上进行调零 ( 2)掌握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食用油的密度时, 他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
22、 “0”刻度线处,观察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天平横梁调平衡后,在称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他在天平右盘中加、减砝码后,指针的指示情况如图乙所示,这时他应进行的操作是 ,当天平平衡时,测得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是 33.4g。 接着他将烧杯中一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后,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如图丙和丁显示,则食用油的密度为 kg/m3; 小莉同学却按以下步骤来测量食用油密度; 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m1; 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食用油,测出食用油的体积 V; 将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测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m2 根据 =( m2-m1) /V算出食用油密
23、度。 你认为,小莉这种方法测出的密度值可能偏 ,( 填 “大 ”或 “小 ”)原因是 。 如果在实验中量筒打破了,如何利用天平利用烧杯、水等器材, 完成食用油密度的测量?写出简要步骤和密度的表达式。 步骤: 表达式: 。 答案: 向左调平衡螺母 向右调游码 0.92103 小 量筒中的食用油倒入烧杯后,量筒壁还会沾有部分食用油,造成测出的食用油质量偏小,密度偏小。 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 mo。 往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对烧杯作标记(或装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ml。 将水倒掉并擦干烧杯,再向杯中倒食用油至标记(或装满),用天平称出食用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m2。 根据以上测量的物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江苏 扬州市 邗江 年级 下学 期期 质量 检测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