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广东省鹤山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广东省鹤山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广东省鹤山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广东省鹤山一中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音调和物体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的目的是调节物体振动的频率,从而改变琴弦发声时的音调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频率和音调关系的掌握情况 用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答案: A 试题分析: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
2、度尺,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刻度尺会变短一些,再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刻度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大一些 考点:长度的测量;物质的基本属性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误差形成的原因以及产生的结果误差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温度对刻度尺产生的影响属于客观因素 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甲乙速度之比为 4: 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 5: 2,则所用时间之比为( ) A 10: 3 B 3: 10 C 8: 15 D 15: 8 答案: D 试题分析:已知物体间的速度关系及路程关系,由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可以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之比 考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求物体的运动时间之
3、比,熟练应用速度公式的变形公式即可正确解题 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 ( )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静止不动 D 无法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火车冒出的烟雾竖直向上呈柱形,说明烟柱相对于火车是静止的,同时也说明烟柱相对于空气也是静止的,因此火车相对于空气来讲也是静止的也就是说,此时火车运动的方向和速度与风吹的方向、风速是相同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点评:抓住烟柱竖直向上呈柱形,就说明它的相对静止这一关键点,才能找出此题的突破口 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
4、,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地面 B高山 C飞机 D白云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答题: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是运动的; 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物体是静止的 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相对于空中的白云位置不断变化,以飞机为参照物,坐在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点评:本题考查了参照物的选择,知道物体间的位置不断变化,物体间是运动的,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我市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 “请熄火加油 ”、 “请不要使用手机 ”等。原因是常温下汽油容易(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答案: B 试
5、题分 析:汽油的挥发性比较强,在常温下就可以变为气态,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 加油站的空气中有很多气态的汽油,遇到明火就会剧烈的燃烧; 未熄火的发动机和我们使用手机时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引起汽油剧烈燃烧,甚至爆炸 考点: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物态变化的应用,物理知识就是要应用于生活的 将少量粉末状的樟脑装入烧瓶,用酒精灯缓缓加热,封闭在瓶内的树枝上逐渐出现玲珑洁白的 “人造雪景 ”,取出树枝,美丽的 “雪景 ”会慢慢消失,消失时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6、,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粹后的粉末,然后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微微加热烧瓶,固态的卫生球升华成卫生球的蒸气遇到树枝凝华成 “人造雪景 ”,取出树枝,美丽的 “雪景 ”会慢慢消失,是固态的卫生球又慢慢升华成了卫生球的蒸气。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 点评:此题考查了升华现象,对物态变化知识要学会运用,会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我国民间有句谚语: “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 ”其中, “水缸穿裙 子 ”是指盛水的水缸外表面出现了一层密密麻麻的小水珠小水珠是由( ) A水缸中的水蒸发形成的 B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水缸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7、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水缸中的水蒸发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 A错误 B、水缸外面的水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缸液化而形成的故 B正确 C、水缸中的水汽化会形成水蒸气跑到空气中,不会以液体的形式吸附在水钢壁上故 C错误 D、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固体冰,不会是液态的水故 D错误 考点:液化现象 点评:从水缸外壁上水珠来源去分析是此题的突破口 如图所示,入射光线与平面镜成 300角,则: A入射角是 300 B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 600 C反射角是 600 D入射角增大 50,反射角增大 100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因为入射光线与平面
8、镜的夹角是 30,所以入射角为 90-30=60故本选项错误 B、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 60,所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 30,故本选项错误 C、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也为 60,故本选项正确 D、当入射角增大 5,变为 60+5=65,所以反射角也变为 65,则反射角也增大 5,故本选项错误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同时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且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进行有关的计算 为了减少教室周围环境的噪声对上课学生的干扰,在下列措施中,合理和可行的是( ) A老师讲话的声音大一些 B学校为每个
9、学生免费提供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C在教室的周围植树或建隔声板 D在教室里多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老师讲话声音大些,不会对噪声有一点影响,故 A错; B、学生佩戴耳罩所有的声音都不能进入耳朵,这样老师讲课声也听不到,故 B错; C、在教室外植树或建设隔声板,这样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有效途径,故 C正确; D、按装噪声监测设备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而不防止噪声,故 D错; 考点: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该题考查了有效防止噪声的途径,从声音传播过程考虑,有三种方法 实验题 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
10、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 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 /km h-1 反应距离 s1/m 制动距离 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 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 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
11、间内,汽车运动的 -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答案:( 1) 0.67( 2分);( 2)汽车(原来)行驶的速度( 1分); ( 3) ( 2分) 试题分析:( 1)根据第一组数据反应时间 根据第二组数据反应时间 ; 根据第三组数据反应时间 ; 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 ( 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次测试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刹车距离随着增大,所以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行驶速度 ( 3)汽车刹车过程分以原行驶速度匀速行驶和由原始速度开始均匀减速直到速度为 0,所以 v-t图象如图: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速度公式及其应用;阻力对物体运动影响的探究实验 点评:表格中给出了三组数据,应该求三次测
12、试的反应时间,然后求平均值以减小实验误差,要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汽车刹车距离包含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反应距离受汽车行驶速度和司机反应时间的影响,制动距离受汽车行驶速度和摩擦力大小的影响,总之,影响汽车刹车距离的因素是车速、反应时间、摩擦力大小 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 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 “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 ”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 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 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 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 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 “黑点 ”,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
13、鼓动。 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 。 (2)从实验 和 可得出的结论是 。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 ”基于的假设是 。 答案:( 1)避免实验的偶然 性,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2分); ( 2)蜜蜂发声不是有双翅振动产生的( 2分); ( 3)蜜蜂发声是由 “小黑点 ”振动产生( 2分) 试题分析:( 1)采用多只蜜蜂来进行实验探究,使实验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 ( 2) 两次实验用胶水粘住翅膀或减剪掉翅膀,蜜蜂还在发声,说明蜜蜂的发声不是翅膀振动产生的 ( 3)蜜蜂发声不是翅膀振动产生的,是什么振动产生
14、的呢?看到蜜蜂发声时,在蜜蜂的翅根旁有两粒小 “黑点 ”上下鼓动,猜想蜜蜂发声可能是由于黑点振动产生的,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发现蜜蜂不发声可以得到蜜蜂发声可 能是黑点振动产生的 考点:物理学方法;声音的产生 点评:探究性实验是初中物理最常见的实验方法,首先提出问题、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根据多次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 在 “观察水的沸腾 ”实验中: (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 A是操作过程, B是读数过程, C是读取的温度。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 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 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 。 ( 2)小明同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广东省 鹤山 一中 初二 学期 期中考试 物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