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卷(带解析).doc
《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卷(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卷(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3学年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卷(带解析) 单选题 我国宪法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在我国现阶段,作为国家和社会主人的 “人民 ”包括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全体海外华侨和华人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简而言之,人民是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大多数人。显然 中人都推动着社会的发展,故都属于人民。 中的他们已不是中国公民了,更谈不上是人民了。 考点:
2、本题考查人民的范畴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人民的范畴,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细节内容,准确把握教材,巩固基础知识。 下列行为符合我国法律关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规定的是 A未经同意,小明将他人的东西捐给希望工程 B一位同学看到小偷在盗窃电缆,没去报警 C小敏制止同学在街心公园的草坪上踢足球 D家长让八年级学生小刚外出打工,挣钱养活自己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侵犯他人的财产权。 B 与违法行为作斗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将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故错误。 D中的小刚家长没有尽到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侵犯了小刚的受教育权。 C是正确的行为,尽到了
3、关心社会,维护公物的义务。 考点:本题考查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点评:每个人,积极承担责任是我们的本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努力做到积极承担责任,履行义务,可社会上不乏 “当 而不为 ”的现象。我们要正确分析,这种现象毕竟不是社会的主流。 懂得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国家观念和法律意识。下列对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在某些条件下,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公民所尽义务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充分 权利和义务是彼此制约的 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权利和义务是相统一的:( 1)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
4、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2)享有权利是履行义务的前提,履行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基础。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二者是不能割舍的。故四个选项都是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权利和义务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点,但也是学生不易通过生活体验理解的知识点,因而在认识上可能会存在盲点,导致在选择时出现错误。 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也有密切的联系,我国许多法定义务同时就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所以 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是相同的 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有助于人们履行法定义务 积极履行法定义务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履行了道德义务就是履行了法定义务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5、: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区别:含义不同,法定义务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要履行的。道德义务是指依照道德规范,自觉自愿地承担的道德责任。履行的方式不同 ,法定义务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不履行要承担法律责任。道德义务是靠社会舆论、习惯以及成员自觉自愿来履行。故 是错误的。 联系: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都是公民要履行的,他们是相互促进,相互配合,互为补充。某些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是一致的。如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国法律明 确规定,公民有赡养扶助老人的义务。故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的关系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点,也是重点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把握教材细节,准确理解教材相关知识
6、点,巩固基础知识。 个体户王某是一位遵纪守法的公民,正在经商的他总是自觉地纳税。他常说: “作为公民,享有种种权利,就应该自觉履行各种法定义务。 ”对王某自觉履行义务的行为,下列评价错误的是 A这说明他公民意识强 B这说明他胆小怕事,害怕受到法律制裁 C这是他权利义务观念强的表现 D这是他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表现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我国,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我们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依法纳税是我们的责任。纳税即税收中的纳税人的执行过程,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自觉履行义务是爱国的具体体现。 B选项否定了个体户王某的公民意识,故
7、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也属于重点内容,但内容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此种考查方式采用生活化的背景材料,有利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材难点,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目的。 在我国,公民和人民 的区别是 它们的范围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它们的范围不同,公民包括的范围比人民小 它们的范围不同,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包括的范围大,它包括人民也包括敌人 它们的范围完全相同,都属于法律概念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公民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是个政治概念,具有一定的阶级内容和历史内容,
8、是相对敌人而言的,它反映了一定社会的政治关系。故公民的范围上大于人民。证实 是错误的。 也是错误的,公民强调法律 概念,人民强调政治色彩。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与人民的区别 点评:公民和人民的区别从三个角度思考,含义不同、性质不同、范围不同。 、含义不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根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性质不同,人民是相对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范围不同,公民包括人民,还包括那些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某市公交车乘务员李某因
9、提醒乘客注意扒手,遭到 四名扒手的殴打致伤。当时公交车上挤满了乘客,却无一人伸手相助。这些乘客的行为 不敢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没有自觉自愿地履行道德义务 是懦弱、自私的表现,应受到道德谴责 没有履行道德义务,应承担法律责任 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了违法行为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公交车乘务员李某提醒乘客注意扒手,是维护正义的表现。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否则将会助长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故题干中的乘客没有履行道德义务。 说法是错误的,面对他人有困难而没有伸出援助之手,是不道德的行为,没有履行道德义务,但不是违法行为,故与承担法律责任是无关的,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积极
10、与违法行为作斗争 点评:本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正确认识社会现象,体现了思想品德的生活化和思想性特征,从多个角度整合教材相关知识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教材,深化对教材的理解。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这主要说明我国公民权利的 A自由性 B广泛性 C真实性 D平等性 答案: B 试题分析:从题干得知,公民享有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我国公民在经济、政治、人身、文化教育等方面,都享有权利与自由。可见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广泛性。 考点:本题考查权利的广泛性 点评:本题的背景材料浅显易懂,侧重考查学生对教材基本知识的
11、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村民自治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党在农村工作中的一项基本政策 ,成为中国农村一项基本的社会管理制度。实行村民自治,表明 A我国的基层政权已通过民主选举产生 B我国的基层政权建设已经法制化 C我国农民可以不再受政府部门的管理 D我国农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答案: D 试题分析: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的权利是广泛的、真实的。 考点:本题考查村民自治的理解 点评:青少年作为共和
12、国的公民, 享有广泛而真实的权利 。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权利,正确行使享有的权利,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具有正确权利意识的合格公民。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A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多,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B人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社会风气不断加强 C人权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 D民主进程加快,法律、法规深入人心,人们具有高度的民主和法律意识 答案: C 试题分析:法律是 保障 我们权利的法宝,有了法律,我 们就有了维权的利剑。我国尊重和保障人权,我国重视人权。从某种意义上说 ,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于 人权能够得到尊重
13、和保障 。 考点:本题考查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点评:本题属于教材基础知识,也是重点内容,学生在把握题意的前提下,在牢固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容易作答。 莎莎是个女孩,出生后父母就将她遗弃。一位好心的老爷爷把她抱回家抚养,日子过得很清苦。莎莎 6岁时,因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据此回答小题。 【小题 1】莎莎理应享有却未能实现的权利是 抚养权 姓名权 受教育权 平等权 社会经济权 A B C D 【小题 2】此事例告诉我们,公民权利得以实现 需要来自家庭的保障 需要来自学校的保障 需要来自社会的保障 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14、 D 【小题 1】 试题分析:围绕题干中的关键句 -父母就将她遗弃,可见其抚养权未能实现。“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 ”,可见其受教育权未能实现。其它选项与题干无关,故排除。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干中父母就将她遗弃,家庭没有给于其保护,没有正式户口不能就近报名入学,学校、社会都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故公民权利得以实现需要来自家庭的保障、学校的保障、社会的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是法律保障。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享有的权利以及国家保证公民权利的实现 点评:本题考查教材基础知识,选项的设置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在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2013 学年 山西 农业大学 附属中学 年级 学期 第一次 月考 政治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