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2学年江苏仪征仪征大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2-2012学年江苏仪征仪征大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2学年江苏仪征仪征大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2-2012学年江苏仪征仪征大义中学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本期历史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生僻字。请你判断下列注音,不正确的是 A隋炀( tng)帝 B元昊( ho) C朱棣( d) D赵匡胤( yn) 答案: A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其中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政权是 西夏 元 明 清 A B C D 答案: C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元朝时台湾称作 A流求 B琉球 C夷洲 D赤嵌城 答案: B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其中回族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 C “大
2、师西去悲难禁,毕升功德世长流 ”。北宋时期,毕升发明的 ,在科技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创新,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A造纸术 B雕版印刷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答案: C 下列关于资治通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B叙述从黄帝到五代历史 C是司马迁主编的 D是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 答案: D 反对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一项英雄业绩, 康熙 戚继光 。根据你的判断,第三个人物应该是 A郑和 B乾隆 C唐太宗 D郑成功 答案: D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是 A承德避暑山庄 B北京的故宫 C西安的兴庆宫 D西藏的布达拉宫 答案: B 如图,下列四幅古代绘画作品中,内容题材
3、与当时社会商业繁荣无关的是答案: A 揭示了清王朝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成为我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是 A儒林外史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答案: B 如图是某中学生的漫画作品,与其相关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 B闭关锁国 C文化专制 D八股取士 答案: B 学习明、清史后,有四位同学分别就下列主题作了演讲 ,你认为其中哪一个概括了这段历史的全过程 A帝国的彷徨 B中华的荣耀 C东方的曙光 D王朝的振兴 答案: A 有利于元朝多民族国家发展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是 A三省六部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度 D科举制 答案: C 岳飞赢得人民尊敬主要是因为 A岳家军纪律严明 B他坚持抗金的正义战
4、争 C他被秦桧诬陷蒙冤 D他抗金斗争使南方获得持久和平 答案: B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一样是古代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作为世界上最早最长的大运河,她的开凿源于哪一朝代? A隋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答案: A 唐太宗说: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以覆舟。 ”这说明唐太宗 A认识到虚心纳谏的好处 B认识到崇尚节俭的重要性 C认识到重视人才的必要性 D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答案: D 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你认为最恰当的应该是 A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提高了妇女地位,开启历史先河 B
5、重用人才,发展农业,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政启开元 C善于纳谏,开创了 “贞观之治 ” D励精图治,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答案: B 下列诗句中反映古代选官制度的是 A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D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答案: C 如图,下图中被北方少数民族尊为 “天可汗 ”的是答案: A 某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的 统治者都注意调整或改革统治政策 都在思想文化上实行高压政策 都重视任用人才 A B C D 答案: D 李白的诗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2 学年 江苏 仪征 大义 中学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