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doc
《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0年全国中考真题专题汇编专题五 探究题(二) 探究题 ( 10四川达州 15)纯碱( Na2CO3)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化学工业中用途极广。工业上通常用氨碱法来生产。小红同学为探究纯碱的化学性质进行了猜想,并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请你帮助她将下列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猜想一: Na2CO3溶液显碱性 取少量 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2-3滴酚酞试液,振荡 溶液显碱性 猜想二:能与酸反应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然后滴加稀盐酸 有大量气泡产生 化学方程式 猜想三:能与Ca(OH)2反应 向盛有少量 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
2、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 猜想四:能与BaCl2反应 产生白色沉淀 Na2CO3+BaCl2=BaCO3+2NaCl 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交流与反思 若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是否与猜想二相同? _(填“是 ”或 “否 ”)。 答案:实验操作 : 取少量 Na2CO3溶液于试管中,滴入 BaCl2溶液 实验现象 : 溶液变为红色 结论(或化学方程式)猜想二: Na2CO3+2HCl=2NaCl+H2O+CO2 猜想三: Na2CO3+Ca(OH)2=2NaOH+CaCO3 猜想四:复分解反应 交流与反思 是 ( 2010上海 52)下图是利用 CO、 CO2混合气体中的 CO还原 CuO 的
3、实验示意图。 仪器 a的名称是 。乙装置中应该用酒精灯的 焰加热。 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乙装置的仪器 b中黑色粉末变红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应过程中,丙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该装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实验结束后,要从甲装置的混合溶液中回收得到较纯净的 NaOH固体。 资料显示,在不同温度下 NaOH的溶解度如 下: 温度( )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 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利用实验室的试剂和条件,实验步骤如下(其中 、 、 为实验操作): 请具体填写试剂 A的化学式以及实验操作 、 、 的名称。 化学
4、式: A ; 操作名称 答案:( 6)铁架台 ( 7)外 ( 8)方程式略 ( 9)方程式略 ( 10)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11)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 12) Ca(OH)2 (13)过滤 ( 14)加热(蒸发) ( 15)冷却(降温结晶) ( 10乐山 44)( 6分)小明在家中探究食用白醋的性质,选用了家庭生活中的下列常见物品: 200ml的软透明塑料瓶、食品干燥剂、白醋、鸡蛋壳、紫罗兰花、锈铁钉、蒸馏水、纯碱、玻璃小杯。 【 问 题 】 白醋是否具有酸类的性质? 【查阅资料】 ( 1)白醋为无色透明液体,其主要成分是醋酸,化学式可表示为 HAc, Ac 代表醋酸根; ( 2)食品干燥剂
5、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 ( 3)紫罗兰花遇酸变为红色; ( 4)醋酸盐中除银盐和汞盐外都易溶解于水。 【探究与验证】(请你帮助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将白醋滴在紫罗兰花上 紫罗兰花变红 白醋的 pH 7 二 将锈铁钉放在小玻璃杯中,加入白醋 刚开始时 ,一段时间后,有气泡冒出 1白醋能与铁锈反应 2 三 向软塑料瓶中加入10ml白醋,将瓶捏扁,加入约 5g鸡蛋瓶中有气泡冒出,扁塑料瓶逐渐膨胀 白醋能与碳酸钙反应放出 CO2 壳,拧紧瓶盖 四 向白醋中加入纯碱 白醋中有气泡冒出 白醋能与碱反应 【反思与评价】 ( 1)小明将干燥剂袋口打开一段时间后,袋中的白色颗
6、粒粘在了一起,请写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 ( 2)上面 “实验结论 ”中,错误的是(填实验序号) 。 ( 3)上述实验三的现象还不足以得出表中所述的相应结论,为此还需要补充相应的实验,写出该实验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实验序号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一 二 铁锈慢慢消失,溶液变为浅黄色 白醋能与铁反应 ( 1) CaO+H2O = Ca( OH) 2 ( 2)四 ( 3) CO2+Ca( OH)2=CaCO3+H2O ( 10汕头 23) (14分 )2010年 4月 28日某媒体题为 “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 ”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
7、么成分 【查阅资料】 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 CO、 CO2、 H2S、 CH4等。 H2S气体能与 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 3 种成分的猜想如下: 猜想 1:有 CO、 CO2、 H2S; 猜想 2:有 CO、 CO2、 CH4; 猜想 3:有 CO、 H2S、 CH4; 猜想 4:有 CO2、 H2S、 ; 猜想 5:有 CO、 CO2、 H2S、 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 (夹持仪器已省略 )。 【问题讨论】 (1)如果 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如果
8、 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 成立。 (2)在验证猜想 l的实验中,装置 C中 NaOH溶液的作用是 ;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 ,振荡。 (3)要确证猜想 5中是否有 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 C与 D之间加一个 装置。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 D装置内壁出现 ,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 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 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 H2O、 CO2的质量。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 、 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答案:【提出猜想】 CH4 (1
9、分 ) 【问题讨论】 来源 :Z.xx.k.Com (1) 2(1分 ) 3 (1分 ) (2) 吸收 CO2 (2分 ) 澄清石灰水 (2分 ) (3) 干燥 (2分 ) 水雾 ( (1分 ) 浓 H2SO4(或 CaCl2或无水 CuSO4) (2分 ) NaOH溶液 (2分 ) ( 10盐城 2 18)( 12分)( 1)请回答下列有关水的问题: 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先用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再进行消毒。 X是一种常 见的自来水消毒剂,工业上制取 X的化学方程式为: Cl2+2NaClO2=2NaCl+2X,则 X的化学式是 。 地下水硬度过大会影响生产和生活,应软化后使用。 a检验硬水
10、常用的是物质是。 b如果某地地下水钙、镁离子含量过高(假设主要以 CaCl2、 MgCl2形式存在),可先加入适量的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再加入适量的纯碱后生成沉淀,即可将水软化。 我市不少村镇小型河沟中藻类疯长,说明水体富营养化,你认为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化学肥料流失到河 中 B排放的生活污水中有含磷洗涤剂 C人畜的粪便流失到河中 D工业废水的排放 爱护水资源从我做起,下列做法可行的有 (正确选项有多个,请选填字母序号)。 A洗脸、刷牙时随时关闭水龙头 B用洗菜、洗衣的水冲厕所、拖地 C用洗衣机洗一两件衬衫 D用残茶水浇灌某些花卉 ( 2)
11、有机物 A在氧气中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为确定 A的组成,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 猜想一: A中只含 C、 H两种元素 猜想二: A中含 C、 H、 O 三种元素 【实验】 【结论】猜想 正确(选填 “一 ”或 “二 ”)。 【反思】有机物 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 答案:( 12分)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1分 ( 1) 过滤, ClO2 a.肥皂水 b. Ca(OH)2+MgCl2=Mg(OH)2+ CaCl2 (化学式书写全部正确,未配平、沉淀符号漏写或错写的,累计扣 1分)碳酸钙(或CaCO3) ABCD ABD(错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给 1分) ( 2)【结论】猜想
12、二 正确( 2分) 【反思】有机物 A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为 C: H: O=12: 3: 16 。(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分) ( 10 常州 28)( 8 分)过碳酸钠( 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 2Na2CO4 + 4HCl =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流与讨论】 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 ( 1)装置 的作用是: ; ( 2)装置 的作用是: ;
13、( 3)称取适量样品与足量浓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为 0.25 L(已知该实验条件下氧气的密度为 1.28g/L),则称取的样品质量应大于 g; 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 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 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 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 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 、 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 吸收 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 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 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
14、液体蒸发、结晶、烘干,称得氯化钠固体 11.7 g。则该样品的纯度为 。 答案:( 8分) I( 1)除去 CO2和 HCl气体( 1分) ( 2)验证 CO2是否被除尽( 1分) ( 3) 2.44( 2分) II ABC(答对 2个给 1分,全答对给 2分)( 2分) III 97.6%( 2分) (10南通 24)( 10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 “吹气生火 ”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 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 Na2O2)。 吹出的气体主要
15、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 “吸热 ”或 “放热 ”)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 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 :固体成分是 Na2CO3, CO2参加反应。 猜想 :固体成分是 NaOH, H2O 参加反应。 猜想 :固体成分是 , CO2和 H2O 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 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 :向溶液中滴加稀盐
16、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 :蘸取少量溶液滴到 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大于 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 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 “正确 ”或 “错误 ”),原因是: 。 验证 :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 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 的结果可知,验证 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 “滴水生火 ”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答案:【分析讨
17、论】 放热 猜想 : Na2CO3和 NaOH的混合物 验 证 :错误 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 : CaCl2 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 NaOH 【拓展延伸】水 (化学方程式 2分,其余每空 1分) ( 10,威海 12)有三种失去标签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为 15、 l0和 5的盐酸溶液。限定你选择下列仪器和药品,设计两种不局的实验方案,辨别出最浓的和最稀的盐酸溶液。 实验仪器:精密温度计、剪刀、镊子、量筒、秒表、烧杯、大试管、胶头滴管。 药 品:镁条 提 示: 镁条和盐酸反应速度很快,通过观察放出气泡速度很难准确判断盐酸浓度的大小,所以不建议用这种
18、方法辨别之。 当你设计一种方案时,不必用到所有的仪器。 在描述每种实验方案时,要求说明:观察或测定何种变量、需要控制的条件、选用的仪器、实验步骤及结果与推论。 (1)实验知识和技能准备: 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 _ 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药品的方法是_ _ (2)把你设计的实验方案依次填写在下表中 实验方案一: 你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 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与推论 实验方案二: 你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 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与推论 (3)为了排除实验过程中偶然因素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你认为还应该如何完善你的实验方案
19、 _ 答案: (1)量筒内液体接近刻度线时,改用滴管取液体滴加到刻度:读数时量筒放置平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1分 ) 把试管横放,然后用镊子取用块状固体放在试管口,再慢慢竖起试管,让固体缓缓滑到试管底部。 (1分 ) (2)(每种方案满分 5分 ) 方案一:测定反应所需时间 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 与推论 测定不同浓度盐酸与足量镁反应所需时间。 需要取相同体 积的盐酸; 相同的、足量的 镁条; 在相同的环境 温度下实验。 镊子、量筒、 秒表、烧杯、 大试管、 胶头滴管 将镁条剪成相同的 长度。 将镁条加入到 三支大试管中。 分别
20、量取相同体积的三种 盐酸加入到大试管中。 用秒表记录反应所 需时间。 如果反应所需时 间最长的,就是 最浓的盐酸,反 之就是最稀的盐 酸。 方案二:测定反应后溶液的温度 观察或 测定的量 需要控制 的实验条件 选用的仪器 实验步骤 结果 与推论 测定不同浓 度盐酸与足 量镁反应后 所得溶液的 温度。 需要取相同体 积的盐酸; 相同的、足量的 镁条; 在相同的环境 温度下实验。 镊子、量筒、 温度计、烧 杯、大试管、 胶头滴管 将镁条剪成相同的 长度。 将镁条加入到 三支大试管中。 分别 量取相同体积的三种 盐酸加入到大试管中。 用温度计测定反应 后所得溶液温度。 如果反应后溶液 温度最高的,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0 全国 中考 专题 汇编 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