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640-2016 频率同步网网络设计及验收要求.pdf
《Q GDW 11640-2016 频率同步网网络设计及验收要求.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 GDW 11640-2016 频率同步网网络设计及验收要求.pdf(5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 频率同步网网络设计及验收要求 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 and acceptance criteria for frequency synchronization network 2017 - 07 - 12 发布 2017 - 07 - 12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29.24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640 2016 Q/GDW 11640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缩略语 . 1 5 频率同步网网
2、络结构设计 . 2 5.1 同步方式及方法 . 2 5.2 同步区的划分 . 2 5.3 网络等级结构 . 2 5.4 同步网的构成 . 3 6 频率同步网设计指标 . 3 6.1 滑码设计指标 . 3 6.2 漂移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 3 7 频率同步网节点时钟设计 . 4 7.1 节点时钟等级 . 4 7.2 节点时钟设置原则 . 4 8 频率同步网定时链路设计 . 5 8.1 定时链路的组织原则 . 5 8.2 基于 SDH 传输网的定时链路设计方法 . 7 9 通信设备同步接入设计 . 11 9.1 被同步设备定时接口的基本要求 . 11 9.2 接入要求 . 12 9.3 通信设备同
3、步原则 . 12 10 节点时钟设备配置 . 13 10.1 1 级基准时钟设备配置 . 13 10.2 2 级节点时钟基本配置 . 13 10.3 3 级节点时钟基本配置 . 13 11 节点时钟设备安装设计 . 14 11.1 设备布置及安装 . 14 11.2 布线要求 . 14 11.3 电源要求 . 14 11.4 接地要求 . 14 11.5 环境要求 . 15 Q/GDW 11640 2016 II 12 同步网管设计要求 . 15 12.1 总体要求 . 15 12.2 基本功能要求 . 15 13 工厂验收 . 15 13.1 总体要求 . 15 13.2 同步设备技术指标测
4、试 . 15 13.3 频率同步网网管功能测试 . 18 14 随工检查 . 18 14.1 设备开箱检查 . 20 14.2 安装工艺检查 . 20 14.3 施工资料检查 . 20 15 预验收 . 20 15.1 总体要求 . 20 15.2 预验收内容 . 20 16 试运行 . 22 16.1 总体要求 . 22 16.2 试运行指标要求 . 23 17 竣工验收 . 23 17.1 竣工验收条件 . 23 17.2 竣工验收资料 . 23 17.3 竣工移交 . 23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关于同步方式分类的说明 . 24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极长定时基准参考链漂移的计算 .
5、 25 附录 C(规范性附录) 通信设备同步接入应用典型案例 . 26 附录 D(规范性附录) 同步设备单机技术指标验收表格 . 27 附录 E(规范性附录) 频率同步网设备开箱检验记录表格 . 40 附录 F(规范性附录) 频率同步网工程初验报告模板 . 41 附录 G(资料性附录) 频率同步网工程试运行报告模板 . 43 附录 H(规范性附录) 定时链路验收指标 . 45 编制说明 . 46 Q/GDW 11640 2016 III 前 言 为规范国家电网公司新建、改扩建同步网工程的设计及验收工作,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信息通信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6、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冀北电力有 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工业与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信、贺琛、卢利锋、张勇生、闫忠平、马跃、汤亿则、黄红兵、杨鸿珍、刘智威、胡昌军、吕博、汪建华、滕玲、高强、汪洋、李建岐、常海娇、彭柏、赵庆凯、王彦波、徐志强、郑伟军、赵阳、段寒硕、郑文斌、张利军、卢晓帆、李伟华、夏小萌、白夫文。 本标准首次发布。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640 2016 1 频率同步网网络设计及验收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 司频率同步
7、网的网络架构、网络指标、节点时钟设置、同步定时链路组织、通信设备同步接入、网管系统、设备安装、设备运行机房环境等方面的设计要求,并规定了节点时钟设备及仪表配置要求 ,规定了频率同步网工程工厂验收、随工检查、初验、试运行和竣工验收各环节的技术指标测试要求、工程文件要求等。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频率同步网新建、改扩建工程设计及验收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 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 7611 2001 数字网系列比特率电接口特性 GB 50016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611 电子工程防静电设计规范 GB 50689 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DL/T 548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 YDN 117 1999 数字同步网的规划方法与组织原则 YD/T 1267 2003 基于 SDH传送网的同步网技术要求 YD/T 1420 2005 基于 2048kbit/s系列的数字网抖动和漂移技术要求 Q/GDW 759 2012 电力系统通信站安装工艺规范 Q/GDW/Z 11394.1 2015 国家电网公司频率同步网技术基
9、础 第 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Q/GDW/Z 11394.2 2015 国家电网公司频率同步网技术基础 第 2部分:同步网节点时钟设备技术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Q/GDW/Z 11394.1 2015和 Q/GDW/Z 11394.2 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基准时钟 reference clock 同步网的定时参考源头,按照时钟同步设备类型划分,分为全网基准时钟、区域基准时钟;按照时钟等级地位划分,分为第一基准时钟、第二基准时钟、辅助基准时钟。 4 缩略语 Q/GDW 11640 2016 2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 AIS:告警指示信号( Alarm I
10、ndirection Signal) BITS:大楼综合定时供给( Building Integrated Timing Supply) DDF:数字配线架 (Digital Distribution Frame) GPS:全球定位系统( Global Position System) IP:互联 网协议( Internet Protocol) LPR:区域基准时钟( Local Primary Reference) MADM:多方向分插复用器( Multiple Add and Drop Multiplexer) MCU:多点控制单元( Multi Control Unit) MSTP:多业
11、务传送节点( Multi Service Transport Platform) MTIE: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Maximum Time Interval Error) OTN:光传送网络( 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 PDH:准同步数字体系(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PRC:全网基准时钟( Primary Reference Clock) SDH:同步数字体系(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EC: SDH设备时钟(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Equipm
12、ent Clock) SSM:同步状态信息( Synchronization Status Message) SSU:同步供给单元( Synchronization Supply Unit) SSU-L:本地同步供给单元( Synchronization Supply Unit-Local) SSU-T:转接同步供给单元 (Synchronization Supply Unit-Transit) STM-N:同步传输模块 N级 (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ule-N) TDEV:时间偏差( Time Deviation) TDM:时分复用( Time-Division
13、Multiplexing) TMS:通信管理系统( Tele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TC:协调世界时(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5 频率同步网网络结构设计 5.1 同步方式及方法 公司频率同步网采用混合同步方式,公司与国内运营商及其它专网之间的通信以准同步方式运行,国际通信以准同步方式运行,同步区内应采用主从同步法,即在采用混合同步方式的情况下,各同步区内均采用主从同步法实现同步区内全同步运行,关于同步方式分类的说明参见附录 A。 5.2 同步区的划分 公司频率同步网原则上应按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司(以下简称省公司)
14、划分同步区,在 每个同步区内采用等级主从同步方法,同步区是同步网的最大子网,在规划同步网时,可以把同步区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对待,但同时应遵循公司频率同步网的整体规划。 5.3 网络等级结构 公司频率同步网采用三级等级结构,即一级节点、二级节点和三级节点,一级节点处于网络最高级别,二级节点次之,三级节点最低,如 图 1 所示。在进行定时信号传送时,只允许高等级节点向低等级或同等级节点之间进行定时信号传送。 Q/GDW 11640 2016 3 主 用 定 时 基 准备 用 定 时 基 准一 级 节 点二 级 节 点三 级 节 点注 :图 1 公司频率同步网等级结构 5.4 同步网的构成 公司频率
15、同步网采用骨干频率同步网和省内频率同步网两层架构,其中 ,骨干频率同步网由全网基准时钟 PRC、区域基准时钟 LPR、 2级 BITS和省际传输网构成,采用两级等级结构;省内频率同步网由全网基准时钟 PRC、区域基准时钟 LPR、 2级 BITS和 3级 BITS以及省级传输网、地市传输网等共同构成,采用三级等级结构。 6 频率同步网设计指标 6.1 滑码设计指标 根据 ITU-T G.822的要求,通常基于 64kbit/s数字连接来规范通信网络的滑码性能指标,具体见 YDN 117 1999中 6.1.2条 。 公司通信网 64kbit/s数字连接 24小时平均滑码率应不大于 5次,公司通
16、信网滑码性能设计指标具体分配如下: a) 由传输系统产生的滑码: 24 小时内 1 次滑码; b) 由转接交换机产生的滑码:转接交换机在 24 小时内不分配滑码。应在转接交换中心至少设置2 级 BITS 设备; c) 由本地交换机产生的滑码:本地交换机在 24 小时内分配 1 次滑码。应在本地交换中心至少设置 3 级 BITS 设备。 6.2 漂移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6.2.1 极长定时基准参考链模型 公司基于 SDH传输网构建同步网的极长定时基准参考链模型如 图 2 所示。在极长定时基准参考链中,规定串接的 G.812同步网节点从钟数 K不应超过 5个,即 K 5;串接的 SEC时钟总数不应超
17、过 40个,其中,任意两个同步网节点时钟之间串接的 SEC时钟数 N原则上不应超过 8个,即 N 8。 Q/GDW 11640 2016 4 G . 8 1 1G . 8 1 3# 1G . 8 1 3# NG . 8 1 2# 1G . 8 1 2# KG . 8 1 3# 1G . 8 1 3# NG . 8 1 3# 1G . 8 1 3# N 图 2 公司极长定时基准参考链模型 6.2.2 漂移性能指标及其分配 根据 ITU-TG.823, 公司通信网络 24小时漂移性能指标为 18s,其分配参考模型如 图 3所示,其中,参见附录 B进行极长定时 基准参考链漂移的计算,极长定时基准参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GDW 11640 2016 频率 同步 网络 设计 验收 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