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文理附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
《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文理附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文理附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浙江省绍兴文理附中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充下列成语。( 4分) 寻章( )句 根深 ( )固 ( )自菲薄 吹毛求 ( ) 答案:( 4分)摘 蒂 妄 疵 实践探究( 3分) 下面是小明摘抄的鲁迅名言,这些名言反映了鲁迅的哪些精神?请你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概括出三种精神即可) 名言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名言二: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的。 名言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名言四:单是说不行,要紧的是做。 名言五: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 、 答案:( 3分)示例:爱憎分明;珍惜时间
2、(勤奋努力);勇于实践(勤于探索)。(意对即可)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3分)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春水船如天上行;下联: 。 答案:( 3分)秋山人如画中游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 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答案:( 2分)
3、 A B搭配不当,发挥水平; C搭配不当,只有 才; D语序不当,指出并纠正 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2分) A别太过分以为我们 “地大物博! ” B我心里默念道: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C里根总统在白宫电视机旁看到爆炸时, “震惊得一语不发 ”,里根夫人失声喊道, “天哪,不可能! ” D在困难面前,你是退避三舍呢?还是勇往直前呢? 答案:( 2分) B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2分) 读史使人 ,读诗使人 ,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 ,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 ;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A善辩、 深刻、灵秀、明智; B善辩
4、 、明智、深刻、灵秀; C明智 、灵秀、深刻、善辩; D深刻、 灵秀、明智、善辩; 答案:( 2分) C 现代文阅读 (二)读书养气 ( 17分) 说读书是为了升学,为了获取知识,为了提高修养,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做官,为了就业,为了成名成家,为了报效祖国,等等,均无不可。但我觉得,最根本的一条是:读书可以养气。 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不同的书,可以养不同的气。豪气,灵气,平和之气,浩然正气,可以养也;邪气,戾气,酸腐之气,阴阳怪气,亦可养也。读书于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不可或缺,我们可以从书中汲取无尽的精神力量 不,汲取气,汲取一种激荡在我们的血管,充盈于我们的周身,又从我们的每一个
5、毛孔里散发出 来的气。同时,读书也要像吃饭那样,吃各种蔬果和五谷杂粮,摄取多种营养 阅读各式各样的书,汲取各种各样的气,以避免先天不足,后天失调。不过,血气方刚的少男少女,不仅要杂学旁收,大量读书,还要有目标,有选择地读书,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读天下好书,养人间正气。就像孟夫子说的那样: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也! 如果说读书是养气,是输入,那么写作则是释放,是输出。作者把气注入文章,读者又通过读书,感受到文章的气,吸收了文章的气。你我常说的 “回肠荡气 ”,不正是说一种读书的经验,不就是说文气在我们的胸腹之间流转激荡吗?是什么 样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来。气不同,文章的味道就不同
6、,形成的风格也就大不相同。 所谓韩如潮、苏如海、柳如泉、欧如澜,便是韩柳欧苏四大文豪的禀赋、气质、学养之差异,贯透于文章中的具体表现 。 曹丕说 “文以气为主 ”。韩愈也强调 “气盛言宜 ” 就是说,写文章的人,只要气足了,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所谓 “气 ”者,分为两个层面,先天为禀赋(本气),后天为学养(养气)。自身气弱的人,器小力薄,容易被书拿住,故世上多有食书不化的 “两脚书橱 ”。而自身气足的人,不仅读书可以养气,而且善于融会,善于吐纳,作文时自 然就会 “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 ”也。正因如此, “野孩子 ”们的身上虽有侠气、野气和不驯之气,可是经过书卷气的浸染,其笔下之文,便
7、多有杀气、霸气和蓬勃之气,别有手眼,异光灿烂,爽! 人虽有先天的禀赋、气质上的差异,然而读书可以养气,则是共同的,也是共通的。庄子在逍遥游中说过,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读书不足,养气不够,写起文章来只有出的气,没有入的气,就像游泳的人不会换气,用不了半个时辰,便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蹬小腿儿翻白眼儿,简直像个垂死挣扎的瘪三。真正的 文章好手,必然读书多,养气厚,厚积而薄发。那手笔,真叫个: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 【小题 1】、选文论述的观点是 。( 4分) 【小题 2】、 第 段中划线句子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4 分) 【小题
8、3】、第 段 “厚积而薄发 ”中 “厚积 ”指的是 , “薄发 ”指的是 。( 4 分) 【小题 4】、下面是几句关于读书的名言,如果要在本文中引用,可以引用哪两句?并说说理由。( 5分)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孔子) 任何一个有学问的人,在他的一生中都阅读过大量的书。(列宁) 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位益友。(臧克家) 答案: 【小题 1】( 4分)读书可以养气。 【小题 1】( 4分)举例论证,证明是什么样子的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便会写出什么样的文章。 【小题 1】( 4分) 多读书
9、 成为写文章的好手。 【小题 1】( 5分)可以引用的两项是 。理由:因为文中作者主要论述的是要大量阅读好书,才能养正气,而不是论证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方法。 (一)松 子 茶( 16分) 林清玄 朋友从韩国来,送我一大包生松子,我还是第 一次看到生的松子,晶莹细白,颇能想起 “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 ”那样的情怀。 松子给人的联想自然有一种高远的境界,但是经过人工采撷、制造过的松子是用来吃的,怎么样来吃这些松子呢?我想起饭馆里面有一道炒松子,便征询朋友的意见,要把那包松子下油锅了。 朋友一听,大惊失色: “松子怎么能用油炒呢? ” “在台湾,我们都是这样吃松子的。 ”我说。 “罪过,罪过,这包
10、松子看起来虽然不多,你想它是多少棵松树经过冬雪的锻炼才能长出来的呢?用油一炒,不但松子味尽失,而且也损伤了我们吃这种天地精华的原意了。何况,松子虽然淡雅,仍然是 油性的,必须用淡雅的吃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那么,松子应该怎么吃呢? ”我疑惑地问。 “即使在生产松子的韩国,松子仍然被看作珍贵的食品,松子最好的吃法是泡茶。 ” “泡茶? ”“你烹茶的时候,加几粒松子在里面,松子会浮出淡淡的油脂,并生松香,使一壶茶顿时津香润滑,有高山流水之气。 ” 当夜,我们便就着月光,在屋内喝松子茶,果如朋友所说的,极平凡的茶加了一些松子就不凡起来了。那种感觉就像是在遍地的绿草中突然开起优雅的小花,并且闻到那
11、花的香气,我觉得,以松子烹茶,是最不辜负这些生长在高山上历经冰雪的松子了。 “松子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东西,但是有时候,极微小的东西也可以做情绪的大主宰。诗人在月夜的空山听到微不可辨的松子落声,会想起远方未眠的朋友,我们对月喝松子茶也可以说是独尝异味,尘俗为之解脱。我们一向在快乐的时候觉得日子太短,在忧烦的时候又觉得日子过得太长,完全是因为我们不能把握像松子一样存在我们生活四周的小东西。 ”朋友说。 朋友的话十分有理,使我想起人自命是世界的主宰,但是人并非这个世界唯一的主人。就以经常遍照的日月来说,太阳给万物以生机和力量,并不单给人们照耀;而在月光温柔的怀抱里,虫鸟鸣唱,不让人在月下独享 。即使是
12、一粒小小松子,也是吸取了日月精华而生,我们虽然能将它烹茶,下锅,但不表示我们比松子高贵。 佛眼和尚在禅宗的公案里,留下两句名言: 水自竹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 水和竹原是不相干的,可是因为水从竹子边流出来就显得格外清冷;花是香的,但花的香如果没有风从中穿过,就永远不能为人体知。可见,纵是简单的万物也要通过配合才生出不同的意义,何况是人和松子? 我觉得,人一切的心灵活动都是抽象的,这种抽象宜于联想;得到人世一切物质的富人如果不能联想,他还是觉得不足;倘若是一个贫苦的人有了抽象联想,也可以过得幸福。 这完全是境界的差别,禅宗五祖曾经问过: “风吹幡动,是风动?还是幡动? ”六祖慧能的答案:可以
13、作为一个例证: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是仁者心动。 ” 仁者,人也。在人心所动的一刻,看见的万物都是动的,人若呆滞,风动幡动都会视而不能见。怪不得有人在荒原里行走时会想起生活的悲境,大叹: “只道那情爱之深无边无际,未料这离别之苦苦比天高。 ”而心中有山河大地的人却能说出 “长亭凉夜月,多为客铺舒 ”,感怀出 “睡时用明霞作被,醒来以月儿点灯 ”等引人遐思的境界。 一些小小的泡在茶里的松子,一声在夏夜里传来的微弱虫声,一点斜在遥远天际 的星光 它们全是无言的,但随着灵思的流转,就有了炫目的光彩。记得沈从文这样说过: “凡是美的都没有家,流星,落花,萤火,最会鸣叫的蓝头红嘴绿翅膀的王母鸟,也都没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1 2012 学年 浙江省 绍兴 文理 附中 九年级 第三次 月考 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