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湖北省宜昌市(城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要使代数式 有意义 ,则 x的取值范围是 ( ) A x2 B x-2 C x-2 D x2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 x-20, 解得, x2; 故选 A 考点: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 如图,已知直线 y1=x+m与 y2=kx-1相交于点 P( -1, 1),关于 x的不等式x+m kx-1的解集是( ) A x-1 B x -1 C x-1 D x -1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得当 x 1时, y1 y2, 所以不等式 x+m kx1的解集为 x 1 故选 B 考点:一次函
2、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 面积为 16cm2的正方形,对角线的长为( ) cm A 4 B C 8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设对角线长是 xcm则有 x2=16, 解得 x= (负值舍去) 故选 B 考点:正方形的性质 在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有两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D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有两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所以 A选项错误; B、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所以 B选项正确; C、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 C选项错误;
3、D、有一个角是直角且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所以 D选项错误 故选 B 考点:命题与定理 如图,菱形 ABCD的周长为 20,一条对角线 AC长为 8,另一条对角线 BD长为( ) A 16 B 12 C 6 D 4 答案: C. 试题分析: 菱形周长为 20, AB=5, 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AO=4, BO= , BD=2BO=6, 故选 C 考点:菱形的性质 已知 a,b都是正数,化简 ,正确的结果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 故选 C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对某班 6 名同学进行体育达标测试 ,成绩分别是: 80, 90, 75, 80,
4、 75, 80。关于这组数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众数是 80 B平均数是 80 C中位数是 75 D方差是 25 答案: C 试题分析:将 6名同学的成绩从小到大排列,第 3、 4个数都是 80,故中位数是 80, 答案: C是错误的 故选 C 考点: 1.算术平均数; 2.中位数; 3.众数; 4.方差 如图 ,在三角形纸片 ABC中 , C=90,AC=18,将 A沿 DE折叠 ,使点 A与点B重合 ,折痕和 AC交于点 E,EC=5,则 BC的长为 ( ) A 9 B 12 C 15 D 18 答案: B 试题分析: AC=18, EC=5, AE=13, 将 A沿 DE折叠,使
5、点 A与点 B重合, BE=AE=5, 在 Rt BCE中,由勾股定理得: BC= , 故选 B 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一次函数 y=-2x-4的图象不经过的象限是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答案: A 试题分析:对于一次函数 y=2x4, k=2 0, 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 又 b=4 0,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 y轴的交点在 x轴下方,即函数图象还经过第三象限, 一次函数 y=2x4的图象不经过第一象限 故选 A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故 A错误; B、 ,故 B错误; C
6、、 ,故 C错误; D、 ,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 . 已知甲 ,乙两班学生一次数学测验的方差分别为 S 甲 2=154,S 乙 2=92,这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比较整齐的是 ( ) A乙班 B甲班 C两班一样 D无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 S 甲 2=154, S 乙 2=92, S 甲 2 S 乙 2, 两个班的学生成绩比较整齐的是乙班; 故选 A 考点:方差 关于正比例函数 y=-2x,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图象经过原点 B图象经过第二 ,四象限 C y随 x增大而增大 D点 (2,-4)在函数的图象上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正比例函数 y=-2x
7、,图象经过原点,正确,不合题意; B、正比例函数 y=-2x,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正确,不合题意; C、正比例函数 y=-2x, y随 x增大而减小,故此选项错误,不合题意; D、当 x=2时, y=-4,故点( 2, -4)在函数的图象上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 C 考点:正比例函数的性质 下列各组数中 ,以它们为边长的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 A 1, , 2 B 1, 2, C 5, 12, 13 D 1, ,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12+( ) 2=22,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B、 12+22=( ) 2, 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C、 52+122=132, 能组成直角
8、三角形; D、 12+( ) 2( ) 2, 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 D 考点: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已知点 A(-5, y1)和 B(-4, y2)都在直线 y=x-4上 ,则 y1与 y2的大小关系是 ( ) A y1 y2 B y1=y2 C y1 y2 D不能确定 答案: C 试题分析: 点 A( 5, y1)和 B( 4, y2)都在直线 y=x4上, y1=54=9, y2=44=8, 9 8, y1 y2, 故选 C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如图 ,矩形 ABCD的对角线 AC,BD交于点 F, AFB=45AE BD,垂足是点 E,则 BAE的大小为 ( ) A 15
9、B 22.5 C 30 D 45 答案: B 试题分析: 四边形 ABCD是矩形, AE BD, BAE+ ABD=90, ADE+ ABD=90, BAE= ADE 矩形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 OAB= OBA= , BAE= ADE=9067.5=22.5, 故选 B 考点:矩形的性质 计算题 计算: 答案: . 试题分析:先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得到原式 =3 3+2+2 +1,然后合并即可 试题:原式 =3 3+2+2 +1=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 解答题 已知 O 是坐标原点,点 A的坐标是( 5, 0),点 B是 y轴正半轴上一动点,以 OB, OA为边作矩形 OBCA
10、,点 E, H分别在边 BC和边 OA上,将 BOE沿着 OE对折,使点 B落在 OC上的 F点处,将 ACH沿着 CH对折,使点 A落在 OC上的 G点处。 ( 1)求证:四边形 OECH是平行四边形; ( 2)当点 B运动到使得点 F, G重合时,求点 B的坐标,并判断四边形 OECH是什么四边形?说明理由; ( 3)当点 B运动到使得点 F, G将对角线 OC三等分时,求点 B的坐标。 答案:( 1)证明见;( 2)点 B的坐标是( 0, );四边形 OECH是菱形理由见;( 3)( 0, )或( 0, 2 ) 试题分析:( 1)如图 1,根据矩形的性质得 OB CA, BC OA,再利
11、用平行线的性质得 BOC= OCA,然后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 BOC=2 EOC, OCA=2 OCH,所以 EOC= OCH,根据平行线 的判定定理得 OE CH,加上 BC OA,于是可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得四边形 OECH是平行四边形; ( 2)如图 2,先根据折叠的性质得 EFO= EBO=90, CFH= CAF=90,由点 F, G重合得到 EH OC,根据菱形的判定方法得到平行四边形 OECH是菱形,则 EO=EC,所以 EOC= ECO,而 EOC= BOE,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计算出 EOB= EOC= ECO=30,在 Rt OBC中,根据含 30度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
12、系得 OB= BC= ,于是得到点 B的坐标是( 0,); ( 3)分类讨 论:当点 F在点 O, G之间时,如图 3,根据折叠的性质得OF=OB, CG=CA,则 OF=CG,所以 AC=OF=FG=GC,设 AC=m,则 OC=3m,在 Rt OA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m2+52=( 3m) 2,解得 m= ,则点 B的坐标是( 0, );当点 G在 O, F之间时,如图 4,同理可得 OF=CG=AC,设 OG=n,则 AC=GC=2n,在 Rt OA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 2n) 2+52=( 3n)2,解得 n= ,则 AC=OB=2 ,所以点 B的坐标是( 0, 2 ) 试题:(
13、1)证明:如图 1, 四边形 OBCA为矩形, OB CA, BC OA, BOC= OCA, 又 BOE沿着 OE对折,使点 B落在 OC上的 F点处; ACH沿着 CH对折,使点 A落在 OC上的 G点处, BOC=2 EOC, OCA=2 OCH, EOC= OCH, OE CH, 又 BC OA, 四边形 OECH是平行四边形; ( 2)解:点 B的坐标是( 0, );四边形 OECH是菱形理由如下:如图2, BOE沿着 OE对折,使点 B落在 OC上的 F点处; ACH沿着 CH对折,使点 A落在 OC上的 G点处, EFO= EBO=90, CFH= CAF=90, 点 F, G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2014 学年 湖北省 宜昌市 城区 年级 下学 期末考试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