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沪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18.3函数的表示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年沪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18.3函数的表示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沪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18.3函数的表示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年沪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八章 18.3函数的表示法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某次实验中,测得两个变量 m和 v之间的 4组对应数据如下表:则 m与v之间的关系最接近于下列各关系式中的( ) m 1 2 3 4 v 0.01 2.9 8.03 15.1 A v=2m2 B v=m21 C v=3m3 D v=m+1 答案: B 一般情况下是把最大的一对数据代入函数关系式后通过比较得出最接近的关系式 解:当 m=4时, A、 v=2m2=6; B、 v=m21=15; C、 v=3m3=9; D、 v=m+1=5 故选 B 某烤鸡店在确定烤鸡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面表格中的数据
2、: 鸡的质量(千克) 0.5 1 1.5 2 2.5 3 3.5 4 烤制时间(分)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用关系式表示:设鸡的质量是 千克,烤制时间为 t分钟,则可得 t=40+20;我们也很容易地转化为图象表示 ”这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和语言表示之间的转换,就是( )的表现之一 A数感 B符号感 C空间观念 D统计观念 答案: B 这种变量之间关系的表格法、关系式法、图象法和语言都是函数的方法,它们间的转化是符号感的表现之一 解:这是符号感的表现之一 故选 B 赵先生手中有一张记录他从出生到 24岁期间的身高情况表(见如表): 年龄
3、x/岁 0 3 6 9 12 15 18 21 24 身高 h/cm 48 100 130 140 150 158 165 170 170.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赵先生的身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 B赵先生的身高在 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 C赵先生的身高从 0岁到 24岁平均每年增高 7.1cm D赵先生的身高从 0岁到 24岁平均每年增高 5.1cm 答案: C 利用统计表给出的数据,逐项分析得出答案:即可 解: A、从 018增长较快, 1824增长变慢,所以高增长速度总体上先快后慢是正确的; B、从 21岁步入成年,身高在 21岁以后基本不长了是正确的; C、( 170.448)
4、24=5.1cm,从 0岁到 24岁平均每年增高 7.1cm是错误的; D、( 170.448) 24=5.1cm,从 0岁到 24岁平均每年增高 5.1cm是正确的 故选: C 某烤鸭店在确定烤鸭的烤制时间时,主要依据的是下表的数据: 鸭的质量 /千克 0.5 1 1.5 2 2.5 3 3.5 4 烤制时间 /分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设鸭的质量为 x千克,烤制时间为 t,估计当 x=3.2千克时, t的值为( ) A 140 B 138 C 148 D 160 答案: C 观察表格可知,烤鸭的质量每增加 0.5千克,烤制时间增加 20分钟,由此可判断烤
5、制时间是烤鸭质量的一次函数,设烤制时间为 t分钟,烤鸭的质量为 x千克, t与 x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 t=kx+b,取( 1, 60),( 2, 100)代入,运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关系式,再将 x=3.2千克代入即可求出烤制时间 t 解:从表中可以看出,烤鸭的质量每增加 0.5千克,烤制的时间增加 20分钟,由此可知烤制时间是烤鸭质量的一次函数 设烤制时间为 t分钟,烤鸭的质量为 x千克, t与 x的一次函数关系式为:t=kx+b, , 解得 所以 t=40x+20 当 x=3.2千克时, t=403.2+20=148 故选 C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
6、 B图象不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C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 C 表示函数的方法有三种: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解: A、两个变量间的关系只能用关系式表示,还能用列表法和图象法表示,故错误; B、图象能直观的表示两个变量间的数量关系,故错误; C、借助表格可以表示出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情况,正确; D、以上说法都不对,错误; 故选 C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 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 kg)之间的关系如表,由上表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体的质量( 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 cm) 12 12.5 13
7、 13.5 14 14.5 A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 B如果物体的质量为 4kg,那么弹簧的长度为 14cm C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物体的质量为 6kg时,弹簧的长度为 16cm D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 12cm 答案: C 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物体每增加 1kg,弹簧的长度增加 0.5cm,再结合函数的定义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利用排除法求解 解: A、弹簧的长度随物体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B、如果物体的质量为 4kg,那么弹簧的长度为 14cm,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C、应为
8、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物体的质量为 6kg 时,弹簧的长度为 15cm,故本选项正确; D、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 12cm,正确,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 C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个实验的统计数据,表示将皮球从高处落下时,弹跳高度 b与下降高度 d的关系,下面能表示这种关系的式子是( ) d 50 80 100 150 b 25 40 50 75 A b=d2 B b=2d C b= D b=d+25 答案: C 这是一个用图表表示的函数,可以看出 d是 b的 2倍,即可得关系式 解:由统计数据可知: d是 b的 2倍, 所以, b= 故本题选 C 2013年 8月 16日,广东省遭受台风 “
9、尤特 ”袭击,大部分地区发生强降雨,某河受暴雨袭击,一天的水位记录如表,观察表中数据,水位上升最快的时段是( ) 时间 /时 0 4 8 12 16 20 24 水位 /米 2 2.5 3 4 5 6 8 A 8 12时 B 12 16时 C 16 20时 D 20 24时 答案: D 根据表格得出各时间对应的水位,再找出水位上升最快的时段即可 解:由表可以看出: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 20时至 24时水位上升最快 故选 D 弹簧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簧的长度( cm)与所挂物体的质量( kg)之间的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体的质量( kg)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
10、 cm) 10 12.5 15 17.5 20 22.5 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 10cm B弹簧的长度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物体的质量是因变量,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 C如果物体的质量为 mkg,那么弹簧的长度 ycm可以表示为 y=2.5m+10 D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物体的质量为 4kg时,弹簧的长度为 20cm 答案: B 因为表中的数据主要涉及到弹簧的长度和所挂物体的重量,所以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由已知表格得到弹簧的长度是 y=10+2.5m,质量为 mkg, y 弹簧长度;弹簧的长度有一定范围,不能超过
11、解: 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 10cm,根据图表,当质量 m=0时, y=10,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反映了所挂物体的质量和弹簧的长度之间的关系,所挂物体的质量是自变量;弹簧的长度是因变量,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C、当物体的质量为 mkg时,弹簧的长度是 y=12+2.5m,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 C中 y=10+2.5m, m=4,解得 y=20,在弹簧的弹性范围内,故此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 y( cm)与所挂物体重量 x( kg)间有如下关系(其中 x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x 0 1 2 3 4
12、 5 y 10 10.5 11 11.5 12 12.5 A x与 y都是变量,且 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 10cm C物体重量每增加 1kg,弹簧长度 y增加 0.5cm D所挂物体重量为 7kg时,弹簧长度 14.5cm 答案: D 根据图表数据可得,弹簧的长度随所挂重物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并且质量每增加 1千克,弹簧的长度增加 0.5cm,然后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后利用排除法 解: A、 x与 y都是变量,且 x是自变量, y是因变量,正确; B、弹簧不挂重物时的长度为 10cm,正确; C、物体重量每增加 1kg,弹簧长度 y增加 0.5cm,正确; D、所挂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年沪教版 初中 数学 年级 上册 第十八 18.3 函数 表示 练习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