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4届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届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届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中考一模数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四个实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0.01 B C -0.1 D -2 答案: D. 试题分析:因为 -2 - -0.1 0.01, 所以最小的数是 -2 故选 D. 考点:有理数大小比较 现有 33 的方格,每个小方格内均有数目不同的点图,要求方格内每一行、每一列以及每一条对角线上的三个点图的点数之和均相等图中给出了部分点图,则 P处所对应的点图是(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推理和运用排除法可知: P处所对应的点的点数为 3, 则 P处所对应的点图是 3, 故选 A 考点: 1.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2.有理
2、数的加法 如果 a、 b是方程 x2-3x+1=0 的两根,那么代数式 a2+2b2-3b的值为( ) A 6 B -6 C 7 D -7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是方程 x2-3x+1=0的两个根, b2-3b=-1, a+b=3, ab=1, a2+2b2-3b=a2+b2+b2-3b=(a+b)2-2ab-1=9-2-1=6 故选 A. 考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小颖将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连续掷了三次,你认为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画树状图得: 共有 8种等可能的结果,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有 1种情况, 三次都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是: 故选 D
3、 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 如图, ABC的三个顶点分别在直线 a、 b上,且 a b,若 1=120, 2=80,则 3的度数是( ) A 40 B 60 C 80 D 120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 1= 2+ 3 即 3+80=120 3=40 故选 A.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 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 ) A若 ,则 x+2008y+2008 B单项式 的次数是 3 C若 则 D数据 2、 3、 2、 2的中位数是 2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若 ,则 x+2008y+2008 是真命题; B.单项式 的次数是 3,是假命题; C.若 则 是真命题; D.数据 2、 3
4、、 2、 2的中位数是 2,是真命题 . 故选 B. 考点:命题 . 方程 的根的情况是( ) A没有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有两个实数根 答案: C. 试题分析: b2-4ac=9+32=41 0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 C. 考点:根的判别式 . 如图是由四个小正方体叠成的一个立体图形,那么它的左视图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从左面可看到第一列有 2个正方形,第一列有一个正方形 故选 D 考点: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 环境监测中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如果 1微米 =0.000001米,那么数据
5、0.0000025用科学记数法可以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绝对值小于 1的正数也可以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 a10-n,与较大数的科学记数法不同的是其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前面的 0的个数所决定 所以: 0.0000025=2.510-6; 故选: C 考点:科学记数法 表示较小的数 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矩形 B平行四边形 C角 D等边三角形 答案: A 试题分析:等边三角形、角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
6、形 故选 A 考点: 1.轴对称图形; 2.中心对称图形 填空题 如图,在边长为单位 1 的方格纸上, A1A2A3, A3A4A5, A5A6A7, ,都是斜边在 x轴上、斜边长分别为 2, 4, 6,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 A1A2A3的顶点坐标分别为 A1( 2, 0), A2( 1, -1), A3( 0, 0),则依图中所示规律,顶点 A2014的坐标为 . 答案:( 1, -1007) 试题分析:根据脚码确定出脚码为偶数时的点的坐标,得到规律当脚码是 2、 6、10 时,横坐标为 1,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的相反数,进而得出, A2014横坐标为 1,纵坐标即可解答 各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
7、三角形, 直角顶点的纵坐标的长度为斜边的一半, A2( 1, -1), A4( 2, 2), A6( 1, -3), A8( 2, 4), A10( 1, -5), A12( 2,6), , 当脚码是 2、 6、 10 时,横坐标为 1,纵坐标为脚码的一半的相反数 点 A2014在第四象限,横坐标是 1,纵坐标是 -20142=-1007, A2014的坐标为( 1, -1007)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 如图, M为双曲线 上的一点,过点 M作 x轴、 y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 y -x m于 D、 C两点,若直线 y -x m与 y轴、 x轴分别交于点 A、 B,则 AD BC 的值为 ;
8、答案: 试题分析:作 CE x轴于 E, DF y轴于 F,由直线的式为 y=-x+m,易得 A( 0, m), B( m, 0),得到 OAB等腰直角三角形,则 ADF和 CE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 M的坐标为( a, b),则 ab= ,并且 CE=b, DF=a,则 AD= DF= a, BC= CE= b,于是得到 AD BC= a b=2ab=2 作 CE x轴于 E, DF y轴于 F,如图, 对于 y=-x+m, 令 x=0,则 y=m;令 y=0, -x+m=0,解得 x=m, A( 0, m), B( m, 0), OAB等腰直角三角形, ADF 和 CEB都是等腰直角三角
9、形, 设 M的坐标为( a, b),则 ab= , CE=b, DF=a, AD= DF= a, BC= CE= b, AD BC= a b=2ab=2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 如图,矩形 ABCD中, AB 4, BC 4 ,以 BC 的中点 E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作与边 AB、 CD交于 M、 N,与 AD相切于 H,则图中阴 影部分的面积是 ;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勾股定理,求出扇形半径,然后求出直角三角形的角,根据平角定义,求出扇形圆心角,利用扇形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因为 AB=2, BC=2 ,以 BC 的中点 E为圆心,以 AB长为半径作弧 MHN 与AB及 CD交于 M、
10、N, 则 BM=2 =1, BE=2 = 所以 cot BEM= , 所以 BEM=30度 同理可求得: EM= , NEC=30, MEN=180-302=120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考点: 1.扇形面积的计算; 2.勾股定理; 3.矩形的性质; 4.切线的性质 相交两圆的半径分别为 5和 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圆心距为 ; 答案:(只要大于 3,而小于 7即可) 试题分析:根据两圆相交,则圆心距大于两圆半径之差,而小于两圆半径之和解答即可 5-2=3, 5+2=7, 3圆心距 7, 只要大于 3,而小于 7即可,例如 4 考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答案: x2.
11、试题分析:先把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求出,再取公共解集即可 . 解不等式 1得: x 1; 解不等式 2得: x2;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1 x2. 考点:解一元一次不等 式组 . 抛物线 y =-2x2-3的顶点坐标是 ; 答案: (0, -3).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易知:抛物线 y =-2x2-3的顶点坐标是 (0, -3). 抛物线 y =-2x2-3的顶点坐标是 (0, -3).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坐标 . 分解因式 ; 答案: . 试题分析:先提出公因式 2m,再运用平方差公式二次分解即可 . . 考点:因式分解 . 在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x2. 试题
12、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 根据题意知: 2-x0 解得 :x2. 考点: 1.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 计算题 -(-4)-1+ -2cos30 答案: . 试题分析:先计算绝对值、负整数指数幂、零次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 . 原式 = . 考点: 1.绝对值; 2.零次幂; 3.负整数指数幂;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 解答题 现有一副直角三角板,已知含 45角的直角三角板的斜边恰与含 30角的直角三角板的较长直角边完全重合(如图 )即 CDA的顶点 A、 C分别与 BAC的顶点 A、 C重合现在让 CDA固定不动
13、,将 BAC通过变换使斜边 BC 经过 CDA的直角顶点 D ( 1)如图 ,将 BAC绕点 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角度 ( 0 180),使BC 边经过点 D,则 ( 2)如图 ,将 BAC绕点 A按逆时针方向旋转,使 BC 边经过点 D试说明: BC AC. ( 3)如图 ,若将 BAC沿射线 AC方向平移 m个单位长度,使 BC 边经过点 D,已知 AB ,求 m的值 答案: (1)15;( 2)说明见;( 3) 试题分析:( 1)根据 = ACA= DCA- BCA,进而求出答案:即可; ( 2)根据旋转的性质得出 CAC= BAH,进而得出 CAC= C,即可得出答案:; ( 3)根据锐
14、角三角函数的关系求出 AC, HC 以及 HC的长,进而得出答案: ( 1)如图 , = ACA=45-30=15; ( 2)如图 ,过点 A作 AH BC 于点 H, C=30, AH= AC, AD= AC, DH= AC, AH=DH, HAD=45, HAC= HAD+ DAC=90, HA AC, BC AC; ( 3)如图 ,过点 D作 DH AC,垂足为 H, AB= , AC=AC= = , HC=DH= , , 所以 m的值为: HC-HC=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已知:如图,在 Rt ABC中, A=90,以 AB为直径作 O, BC 交 O于点 D, E是边 AC 的中点
15、, ED、 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 F 求证:( 1) DE为 O 的切线 . ( 2) AB DF=AC BF 答案:( 1)证明见;( 2)证明见 . 试题分析:( 1)连接 OD、 AD,求出 CDA= BDA=90,求出 1= 4, 2= 3,推出 4+ 3= 1+ 2=90,根据切线的判定推出即可; ( 2)证 ABD CAD,推出 ,证 FAD FDB,推出,即可得出 AB: AC=BF: DF ( 1)连结 DO、 DA, AB为 O 直径, CDA= BDA=90, CE=EA, DE=EA, 1= 4, OD=OA, 2= 3, 4+ 3=90, 1+ 2=90, 即: EDO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1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4 江苏省 苏州 中学 中考 数学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