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湖北省部分高中高三元月调考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汉字造字中蕴含某些地理知识,如 “间 ”“ 门里有日午间到 ”,午间即正午。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图中门的朝向可能是( ) 正东 正南 正西 正北 A B C D 【小题 2】关于图中屋内正午地面光照面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全年一样 B正午比上午大 C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达到全年最小 D春秋分日各地一样 【小题 3】若夏至日北京时间 17: 00时,某地正好 “门里有日到午间 ”,且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 ) A四季分明 B出现极昼现象 C受寒流影响 D分布有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答案:【小
2、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材料可知,正午时太阳从门口射入房间,对于某地而言,正午时太阳直射该地所在的经线,因此太阳位于该地正南或正北方向(太阳直射点上除外),因此门朝南或朝北。 【小题 2】太阳光线透过门口射入屋内,太阳高度越大,屋内光照面积越小,反之,太阳高度越小,屋内光照面积越大。随着太阳直射点 的南北移动,一个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变化,屋内光照面积不断变化;上午太阳高度小于正午,屋内光照面积大;夏至日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屋内光照面积最小;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屋内光照面积自
3、赤道向两极递增。 【小题 3】北京时间 17: 00时,该地正好 “门里有日到午间 ”,说明此时该地地方时为 12: 00,则该地经度为 65E;夏至日该地屋内光照面积和门面积相同,说明该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4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该地纬度为 6826N 或 2134S。该地位于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或者南印度洋西侧,两地四季都不分明;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位于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无寒流;南印度洋西侧受厄加勒斯暖流影响;两地均无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考点:正午太阳高度 读我国四座城市气温年较差和年降水量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 1】 一般年份,影响这四座城市所在区域农业发展
4、的不利因素或灾害分别是( ) A a热量 b光照 c伏旱 d洪涝 B a水分 b春旱 c伏旱 d洪涝 C a水分 b盐碱 c光照 d台风 D a热量 b春旱 c伏旱 d台风 【小题 2】 依据四地所处的温度带判断,其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 ) A a甘蔗 b冬小麦 c油菜 d花生 B a亚麻 b棉花 c油菜 d甘蔗 C a甜菜 b春小麦 c水稻 d水稻 D a冬小麦 b春小麦 c橡胶 d水稻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我国夏季普遍高温,冬季南北温差较大,表中 a 地气温年较差很大,且降水量略大于 400mm,可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热量是该区农业发展的不
5、利因素; b地降水量略大于 400mm,气温年较差较大,可能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少,加之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易出现春旱; c地气温年较差较小,降水量大于 1200mm,可能位于我国长江流域, 7、 8 月份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易形成伏旱; d地气温年较差最小,且降水量大,可能为我国华南地区,夏秋季节易受台风影响。 【小题 2】据上题分析可知,四地分别为中温带(或寒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亚麻、棉花、油菜、甘蔗。 考点:我国的气候和农业 下图为某大陆东部地区示意图,图中 MN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相等,等压线示意某年 1月 6日 14时气压状况,虚线为一锋面,该
6、锋面以 150千米 /天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读图可知( ) A图示锋面为暖锋 B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C图中甲地此时吹东北风 D图示区域东部地区海拔低于西部地区 【小题 2】 7日 16时,甲地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 A晴空万里 B狂风大作 C大风降温降雨 D阴雨连绵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C 试题分析: 【小题 1】同纬度地区,海拔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图中山地部位的线速度等值线向北凸出,说明向北线速度减小,纬度增高,说明该图表示北半球;图中锋面位于低压中心西侧,为冷锋;北半球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因此图中甲地的风向为偏南风;东部线速度
7、等值线向南凸出,西部向北凸出,说明同纬度西部线速度大于东部,说明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 【小题 2】随着图中冷锋向东移动,一天后,冷锋可能控制甲地,使该地出现大风、降温、降雨等天气。 考点:等值线综合判读、天气系统 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 盈亏量 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 0时,表示水分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完成第下列问题。 【小题 1】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 20 ,最短生长期为 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 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
8、条件不足 B 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 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 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小题 2】 、 两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原和高山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D高原和高山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小题 1】 B 【小题 2】 D 试题分析: 【小题 1】该农作物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 20C, 地平均温度基本都在 20C 以下,温度条件不适宜, 地 4 月中旬到 9 月中旬温度高于 20C,温度条件适宜;该农作物好湿, 地一年中 7-9 月份湿润,其余月份气候干燥, 地一年中所有月份均
9、干燥,相比较而言, 地水分条件适宜、 地水分条件不足。 【小题 2】 地温度低,但平均气温较低,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属高原和高山气候; 地纬度较高,且气候干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考点:我国气候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半城市化是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下图表示 2010年我国半城镇化率( M)的省际差异。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 1】与半城镇化率高低关联度最高的因素是( )
10、A人口密度 B第二产业比重 C户籍政策 D城乡差异 【小题 2】甲地是我国半城镇化率最高的地区。该地半城镇化率高的主题原因有( ) 生活成本低 基础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 收入水平高 A B C D 答案:【小题 1】 D 【小题 2】 B 试题分析: 【小题 1】从材料中 “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 ”可以推知,与半城镇化率 高低关联度最高的是城乡差异。 【小题 2】图中甲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便于人口向此地迁移,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因此人口迁入率高,其中流动人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湖北省 部分 中高 元月 地理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