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_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 2017-2018 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小说敢不敢拒绝影视改编?自 1987 年出版商州 ,到 2014 年 9 月老生问世,27 年间贾平凹共创作 15 部长篇小说。但其中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仅有 3 部,改编后成为口碑之作的更近乎为零。作为一代名家,贾平凹似乎与时下小说改编影视剧成风的潮流格格不入。对此,有学者提出,当今文学界紧缺的恰是敢于逆流而行,让影视剧改编无从入手的纯文学性小说。文学评论家徐兆寿举例为证:2012 年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排行榜上,莫言、余华、苏童分列前三。 “作家本身功底之外,不可忽视的因素是
2、,每人背后都有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 ”在他看来,莫言背后有红高粱 ,余华有活着 ,苏童则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它们既成就了张艺谋,也成全了作家在海外声名鹊起。“国内书市同样如此,书店的畅销小说半数以上都有触电背景” 。徐兆寿说,影视与文学联姻,常常能让一些作家为更多读者认识,具有更大的阅读市场,像莫言、王朔、余华、刘恒、刘震云、麦家、严歌苓等,他们的作品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在小说热销榜上扶摇直上。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不仅中国有,国外同样早有先河,美国当代电影理论家乔治布鲁斯东就在著作从小说到电影中写道: “大卫科波菲尔在克利夫兰的影院公映时,借阅小说的人数陡增,当地图书馆不得不在一周内添购
3、132 册;呼啸山庄被拍成电影后,小说在 2 年内的销售数量超出过去 92 年的总和。 ”“触电”让小说流传更深广,这几乎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反复被佐证的真命题。但真命题却叫人爱恨交加。徐兆寿旋即话锋一转:“影视剧走红了,想当编剧、当导演的年轻人多起来,而安静写作的越来越少了。 ”徐兆寿的另一重身份是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院长。他一直在留心具有文学天赋的年轻人,但学生们每每志不在此,徐教授很清楚,剧本创作接触到的是声色犬马的物质世界,而真正的纯文学是孤独的精神构建, “可惜现实面前,多数人倾向于物质。 ”华东师大中文系教授杨扬同样用“生不逢时”来形容现时的文学环境, “20 世纪是属于作家的欢歌,
4、文学占据绝对主力。而 21 世纪,图象在阅读中越来越重要” 。令评论界忧2思的现状是,当代年轻人的座右铭不再是文学作品里的一句箴言,取而代之的是影视剧的走红台词。长此以往,纯文学恐会为剧本式写作让位,就如同诗歌曾经的式微那样,那将是文学天大的灾难。“灾难”是危言耸听吗?王小波的一段话可作注解,他在杂文盖茨的紧身衣中问道:“电影时代,小说怎么写?托尔斯泰在战争与和平中几十页洋洋洒洒的文字叙述,放进宽银幕后只需几秒。电影让阅读变得轻松,既然如此,何须几十页纸?几页、几行足矣。 ”永远不要责怪读者变得浅薄,而要想想,是谁帮他们放低了文学门槛?(选自 2014 年 12 月 8 日文汇报 )1. 下列
5、各项中不属于本文所论“影视对文学作品的推广作用”的一项是( )A. 莫言、王朔、余华、刘恒等作家的作品随着影视剧的热播在小说热销榜上飙升。B. 大卫科波菲尔在影院公映时,当地图书馆不得不在一周内添购 132 册。C. 呼啸山庄被拍成电影之后,小说在 2 年内的销售数量超出过去 92 年的总和。D. 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的走红台词已经成为中国许多当代年轻人的座右铭。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一代名家贾平凹的作品因为文学性太强,让影视剧改编无从入手,被改编为影视剧的很少。B. 文学虽然在 20 世纪占据着绝对主力地位,但到 21 世纪已经让位于日渐兴起的剧本式写作。C. 影
6、视有自己的叙述特点,文学作品需要几十页的文字叙述,放进宽银幕后往往只需几秒。D. 真正的纯文学是孤独的精神构建,具有文学天赋的年轻人要走上这条路就必须耐得往寂寞。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莫言、余华、苏童能跻身 2012 年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排行榜,主要因为都有一部由小说改编的经典电影。B. 影视与文学联姻,让一些作家不仅在国内为更多读者认识,具有更大的阅读市场,而且在海外声名鹊起。C. 在现实面前,多数人并不倾向于精神,因此想当编剧、导演的年轻人多起来,而安静写作的越来越少了。3D. 剧本式写作放低了文学的门槛,在让阅读变得轻松的同时,也让读者变得浅薄,这将
7、给文学带来灾难。【答案】1. D 2. B 3. A【解析】【1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D 项,不是“推广作用” ,而是“取代作用” ,文本第七段中有“取而代之的是影视剧的走红台词”的信息提示。故选 D。【2 题详解】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 B 项,将“未然”误作“已然” ,文本第七段中有“长此以往,纯文学恐会为剧本式写作让位”的信息提示。故选 B。【3 题详解】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
8、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A 项,轻重失度,文本第三段中有“作家本身功底之外,不可忽视的因素是”的信息提示。故选 A。【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丁家斋孙方友北下街位于陈州城西南角,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很早的时候,北下街就是回族群居的老街,到了清朝年间,回族聚居点不断由城内的“回族巷”
9、向西扩展,北下街一带回民不断增多,只是少了一个清真寺。清末时,居住在西大街的沙、马两家富户捐资,在路西搭了个席棚,称为“经房” ,回民们开始就近在此礼拜。直到 1920 年,回教徒才开始集资筹建清真寺。再后来,越来越多的回民围寺而居,形成了较大的回民区。清末民国时期,西关大街的商业繁盛,也给北下街的回族同胞带走了商机。他们纷纷做起清真风味小吃,而且很快形成了气候,打出了名气。如豆沫、羊肉胡辣汤、牛骨髓油4茶、绿豆糊涂、羊肉水煎包等各有特色。名气大的有盖家“宝隆铺”的小苏肉、牛肉丸子,马家烧饼,白家豆腐脑儿,丁家斋八宝莲子粥。白家豆腐脑儿配有煮熟的咸黄豆、酱胡萝卜、黄瓜丁、酱油盐卤和适量的卤汤,
10、卤汁鲜美,豆腐软嫩,色泽明快,老少皆宜。丁家斋八宝莲子粥是用江米、薏仁米熬制而成,吃的时候,每碗现加糖莲子、糖百合、瓜条、葡萄干儿、桃仁、杏仁、瓜子仁等多种果料和白糖桂花。糯甜、味香、爽口,且又营养丰富,颇受顾客青睐。传说掌柜白福祥的嗓音非常好,他站在店前一声吆喝,顺风能传到朱家街。白家和丁家的店铺挨着,席棚相连,白福祥年过古稀,身板硬朗,还能站坛前卖豆腐脑儿。丁家的老主人丁百仟已过世,接班的少掌柜丁海是丁百仟的三儿子,进铺子当掌柜的那一年才 21岁,熬粥配料已很内行。与白家豆腐脑儿相比,无论制作方法和配料,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皆属“贵族粥” ,就是说,是有钱人喝的。由于它配料高档,卖价也高。当
11、时一碗豆腐脑是一文钱,而莲子粥就需十文钱。所以前来喝粥的客人多是中等以上的人家。为能与“贵人吃贵物”配套,丁家的铺子也比较高档一些:八仙桌、石鼓凳、明窗亮几。 “丁记八宝莲子粥”的招牌据说是当年丁海的爷爷专请名人写的,花了 50 两银子。与丁家相比,白家就显得寒酸:低桌子,小矮凳,而且又破又旧,油腻腻的样子。又由于所卖的是价格低廉的大众食品,前来喝豆腐脑儿的人也多是引车卖浆之流。对这种人,低桌矮凳自然也就可以了。每每开张,摆在街边处,上面搭卷棚,给人一种很临时的感觉。前来吃饭的人也多是慌里慌张的,全不像进丁家斋喝八宝粥的客人那样把吃饭当成了某种享受。这样,丁海就有点儿看不起白家了,觉得白家太“
12、下里巴人” ,与他们为邻总有点儿掉份儿之感。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儿顾及父辈们的交情,每天早晨开张还时不时向白老板打声招呼,可后来就很少正眼朝白家卷棚瞧了。为能抬高自家的身价,丁海开始装修门面。他花钱将店门重漆一遍,门前的走廊间原来是砖铺地,现在换成了大理石的。店门两旁还放了两尊青田石狮,又摆了几盆时令大花盆。为与花盆对称,还在屋檐下挂了四个山东莱州的红绣球。如此一翻新,丁家斋更加“阳春白雪” ,更让白家显得寒酸。可是,让丁海不解的是,他如此这般非但没引起白福祥的不满和嫉妒,相反他还非常高兴似的,每见到丁海就禁不住由衷地祝贺,而且能让人看得出那是一种真诚与善意的祝贺,毫无虚伪之处。这就让丁海有些
13、犯难,丁、白两家店铺相邻,世代友睦。他原以为自己如此朝“贵族化”发展能引起白家的忌恨,然后搬迁或将店铺转让于他,那样他就可以再将铺面扩大,使丁家斋彻头彻尾变成“阳春白雪” ,专赚富人们的银子。不想白老汉如此5死脑筋,自己如此“欺负”他,他还表示由衷的祝贺,仿佛丁家的生意是他白家的一样,跟这种毫无野心的人为邻,除非辈辈平庸下去,决不会有大的发展。曾有那么几天,他看白家一直无动于衷,心想你不搬我搬,可又一想,回族巷是小吃一条街,如果离开此黄金地段生意肯定会受损不说,自己花这么多钱不是白装修了。更令他不可解的是,白家的生意非但没因他的“贵族化”而减弱,反而越来越红火,自家的生意反而不见长进,某些时段
14、还仿佛不如以前。一天,他按捺不住,向“宝隆铺”的盖老板求教。盖老板开初不愿说,逼得急了才笑了笑,说:“丁老板,你别忘了,车有车路,马有马道,你赚的是贵人的钱,而白老板赚的是穷人的钱,可天下还是穷人多呀!”丁海一听,恍然大悟。自己一心想赚富人的钱,而北下街的富人就那么多,再加上北下街本来就是小吃一条街,人家真正有钱的人压根儿就不朝这里看。你把店铺打扮得再贵族化,可在人家眼里你的整条街就不够格儿!人家去的是闹市区的大饭店,要的是档次。后来,丁海的生意越来越清谈,门台一高,穷人不敢进,富人不愿来。再后来,终于撑不住,就将店铺盘了出去。可令他做梦也想不到的是,接他家店铺的不是别人,而是卖豆腐脑儿的白老
15、汉。(选自孙方友陈州笔记 ,有删改)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小说开篇就交待了陈州城北下街的典型环境,它南起西关大街北至朱家街,很早就是一条回民聚居的老街,暗示丁海生意越发清淡并最终关门的结局。B. 作者运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描写北下街清真风味小吃,先概括介绍其品种及特色,其中不乏知名品牌,后重点描写了白家豆腐脑儿与丁家斋的八宝莲子粥。C. 生意清淡之后少掌柜丁海前去请教宝隆铺盖老板,盖老板起初并不愿说破个中原由,他怕说出实话伤了丁海的自尊,可见盖老板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D. 小说题材具有浓郁的地域与民族特色,语言质朴自然,主题鲜明突出,深得中国
16、传统小说的韵味,文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很好地表现了丁海的个性特征。5. 小说中白福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 白老板在丁老板装修门面后不怒反而道贺,最后又接手他盘出的店铺,小说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4. 5. 6. 【解析】6【4 题详解】试题分析:A “暗示丁海生意越发清淡并最终关门的结局”错误;C “心地善良”错,应该是老成世故或城府很深;D “内心独白”错,至段运用的是大量心理描述。【5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类试题,考生要注意这类试题要注意关注到文章中和人物相关的事件。通过他年过古稀却身板硬朗,店前一声吆喝声音能传到朱家街
17、,是一个精神饱满的人;遭人挤兑仍真诚祝贺,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立足现实,生意红火,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他年过古稀却身板硬朗,店前一声吆喝声音能传到朱家街,是一个精神饱满的人;遭人挤兑仍真诚祝贺,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立足现实,生意红火,是一个善于经营的人。【6 题详解】试题分
18、析:分析文中的某情节的作用题目,首先要简单的概括该情节,然后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作用,内容上主要是在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表达上体现,结构上注意前后的照应、情节的推进,还要注意一些手法,比如对比、衬托、抑扬等,此题主要从人物塑造、主旨的表达和情节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停不下的艺术追溯-林风眠:中西巧调和今天的梅州,是广东东北部一个经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然而,在距离梅州市区 20 公里外的西阳镇阁公岭村,却依稀能看到 100 多年前留下的痕迹。这栋略显破旧的宅院,就是林风眠出生的地方。在林风眠 5 岁时,家里把他送到了本族开设的立本学堂,读书认字,既是石匠又能画几笔的父
19、亲还教他临摹芥子园画谱 。在这种临摹中,林风眠接受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启蒙教育。1915 年,15 岁的林风眠踏进了梅州中学的大门,在这里,林风眠遇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位美术老师梁伯聪,正是这位梅州历史上最后一个能书善画的秀才,将林风眠引向了艺7术的新天地。求学期间,亲朋从南洋带回的一些外文书籍,也让林风眠好奇不已。书中那些色彩丰富、形象逼真的西洋画插图,使得从小临摹惯了芥子园画谱的他,看到了另一个不同的艺术世界并心迷向往。4 年后,作为第六批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他和林文铮一起登上了开往法国的邮轮。在国立高等艺术学院院长杨西斯的工作室,林风眠接受了西方现代艺术与思想的双重启蒙,对艺术的理解和观念
20、发生了重大改变:艺术不再是儿时临摹或少时喜爱的西洋画片,而是天马行空的想象与思考。林风眠独特的绘画天赋使杨西斯惊叹不已,于是就推荐他到巴黎美院。1924 年 5 月 21 日,第一次“中国美术展览会”在德国斯特拉斯堡共和国广场的莱茵宫开幕,他的作品引起轰动。此时的林风眠,在欧洲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古典工艺美术的基础上,已经形成了中西调和的基本艺术面貌。约两年后,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回国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的校长。不久,林风眠发表了谈东西艺术之前途一文。他以论述艺术是如何构成的、东西艺术根本之异同等问题为基础,正式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力图在复兴东方艺术和调和东西艺术之间寻求新路。为了实
21、现“中西融合”的艺术理想,林风眠可谓殚精竭虑。他主张“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教育思想,不拘一格广纳人才,艺术名家李可染、赵无极、朱德群、吴冠中、王朝闻、苏天赐等都是林风眠的学生。他锐意革新艺术教育,请木匠出身的画家齐白石登上讲台,聘请法国教授克罗多讲授西画,并提出了“提倡全民族的各阶级共享的艺术”等口号。他提倡兼收并蓄,调和中西艺术,并身体力行,创造出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高度个性化的抒情画风,为中国现代绘画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和风格典范。1927 年 5 月 11 日,林风眠组织本校师生召开了一场在当时国内规模相当大的艺术展。由于部分作品抨击社会、直讽现实,激怒了奉系军阀,林风眠被迫
22、辞去校长之职,离京南下,担任了由蔡元培亲手创建的杭州国立艺专第一任校长。执掌杭州国立艺专的十年,也是林风眠实践自己调和中西艺术理想的十年。这一期间,林风眠用象征手法创作了大型油画人道 悲哀 死 人类的痛苦 渔村丰收等作品,风格一如他“中西调和”的探索,造型简约,大笔触粗线条,色调强烈而凝重。后来林风眠移居到了上海,他就像个苦行僧一样,不问世事埋头作画,在清苦孤寂中继续着中西艺术调和的探索。很多学者认为,这一时期,林风眠终于在中西融合的道路上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面貌,他的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尽管孤独、忧郁和磨难一刻也没有离开过林风眠,但是,在他的笔下,却衍化出了寂静的山川,仿佛一片超现实的梦
23、8乡。(选自光明日报2016 年 5 月 8 日)【相关链接】在巴黎国立美术学院-法国美术教育的最高殿堂,林风眠不是个守规矩的“好学生” ,他为塞尚、莫奈、马蒂斯等离经叛道的画家所倾倒,又在巴黎东方美术馆和陶瓷博物馆的彩陶、汉画砖、唐三彩、瓷器花纹上,发现了中国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 (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林风眠曾对人讲:“在北京和杭州当了十几年校长,住洋房,乘私人轿车,身上一点人气几乎耗光了。你必须真正生活着,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是人 ,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 ”(求实在线中国现代绘画史一代宗师-孤鸿林风眠 )“林风眠一生
24、最大的特点,就是融汇了东西方的优点,能够创造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艺术形式。他是一个独领风骚数百年的领袖型、旗手型的人物。 ”-中国美术学院原校长肖锋“他奠定了中国现代绘画的基础,他之后的赵无极、吴冠中等人都是追随他的道路的。没有林风眠,中国绘画就缺少一个走向现代艺术的大师。 ”-美术理论家邵大箴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林风眠成为中国一个独领风骚数百年的人物,主要原因在于他提出了“调和东西艺术”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B. 林风眠的创作融汇了东西艺术之长,创造出了自己画作的独特的面貌,他没有忘记生活是创作的源泉,没有生活,没有真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内蒙古 北京 乌兰察布 分校 2017 _2018 年高 语文 学期 第一次 调研 考试 试题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