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山东省聊城一中高三 10月阶段检测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II-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 I-2 B -2有一种基因型, -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C甲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是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 D若 -4与 -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 5/12 答案: A 试题分析:图中 -4和 -5为甲病患者,所生 -7为女性正常,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乙病为伴性遗传。又 I-1和 I-2不患乙病,而 II-3患乙病,故乙病是伴 X隐性遗传病。 C正确。 II-3甲病致病基因来自 I
2、-2,乙病致病基因来自 I-1, A错误。分别用 A、 a和 B、 b表示甲乙致病基因,则 -2基因型表示为 aaXBX-,其女儿 -2患乙病,故 -2基因型为 aaXBXb。 -8基因型甲病为AA或 Aa,乙病为 XBXB或 XBXb,故其基因型有 4种可能, B正确。据图知 -4基因型为 AaXBXb, -5基因型为 1/3AAXbY、 2/3AaXbY,生育一个孩子:Aa2/3Aa2/3 ( AA 2Aa aa ),不患甲病概率为 2/31/4=1/6,则患甲病概率为 5/6;乙病: XBXbX bYX BXb XbXb XBY XbY,所生孩子患乙病概率为1/2,故同患两种病的可能性为
3、 5/61/2=5/12,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系谱图的识别及相关遗传学问题分析,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用 “同位素标记法 ”探明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 1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的规律 B用 18O标记 H2O和 CO2有力的证明了 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 14C标记 CO2探明了 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用 35S标记噬菌体的 DNA并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 1
4、5N标记核苷酸探明了 DNA的复制方式, A错误。用 18O标记H2O 和 C02 有力地证明了氧气是原料水经光解释放的, H2O 是光合作用的原料,B 错误。用 14C 标记 C02探明了 C0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C 正确。用 32P标记了 DNA的噬菌体侵染细菌证明了 DNA是遗传物质,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涉及的标记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在一个双链 DNA分子中,碱基总数为 m,腺嘌呤碱基数为 n,则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 m B碱基之间的氢键数为 3m/2
5、 n C一条链中 A T的数量为 n D G的数量为 m n 答案: D 试题分析: 1个脱氧核苷酸由 1分子磷酸、 1分子脱氧核糖和 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故脱氧核苷酸数磷酸数碱基总数 m, A正确。据题意腺嘌呤碱基数为 n,所以 A=T=n, C=G=m/2 n, A与 T形成两个氢键, C与 G形成三个氢键,所以 DNA分子中氢键总数为 2n+ (m/2 n )3=3m/2 n, B正确 ,D错误。因双链 DNA分子中 A=T, A+T=2n,故一条链中 A+T=n,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分子结构特点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
6、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个 DNA 分子在 15N 的环境中复制,若子一代 DNA 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 DNA中,差错 DNA单链和含 15N的 DNA分子分别占 ( ) A 1/3,1 B 1/4,1 C 1/3,1/2 D 1/4,1/2 答案: B 试题分析:因 DNA分子式半保留复制方式,一个 DNA分子在 15N的环境中复制,子代 DNA各有均含有 15N。若子一代 DNA的一条单链出现差错,则子二代 4个 DNA分子中以出错链为模板合成的 DNA错误,其他 3个未出错,差错DNA占 1/4,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复制方式及
7、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个不含放射性元素的噬菌体,在脱氧核苷酸被 32P标记及氨基酸被 15N标记的细菌内,连续繁殖三代,子代噬菌体中含有 32P和 15N的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百分数为 ( ) A 100、 100 B 25、 50 C 50、 50% D 25、 O 答案: A 试题分析:因噬菌体寄生在细菌内,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自己的 DNA和蛋白质外壳,故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 32P和 15N,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复制的特点及相关知识,意在考
8、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 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聋哑又患色盲的男孩,且该男孩的基因型是 aaXbY.。请推测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及其概率分别是( ) A AAXBY, 9/16 B AAXBY, 3/16 C AAXBY, 3/16或 Aa XBY, 3/8 D AAXBY, 1/16或 Aa XBY, 1/8 答案: D 试题分析: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基因型是 aaXbY的男孩,可推知父母基因型为 AaXBY、 AaXBXb,再生育一个正常男孩的基因型为 AAXBY或
9、AaXBY,概率为 1/41/4=1/16或 1/21/4=1/8,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个体基因型判断及遗传病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某 DNA分子含 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 A个。下列有关此 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 (m 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 2(m A)个 C在第 n次复制时,需要 2n 1(m A)个 D在 n次复 制过程中,总共需要 2n(m A)个 答案: D 试题分析:在双链 DNA分子
10、中,非互补碱基之和恒等,数量等于碱基总数的一半。故 A+C=m, DNA分子含 C=( m A)个。复制一次,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m A)个, A正确。第二次复制增加了 2个 DNA分子,需要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2(m A)个, B正确。第 n次复制增加的 DNA分子数为 2n /2=2n 1,需要2n 1(m A)个, C正确。在 n次复制过程中,共增加的 DNA分子数为( 2n -1)个,需要( 2n -1) (m A)个,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DNA结构特点及复制 的相关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
11、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某植物的花色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纯合的蓝花品种与纯合的紫花品种杂交, F1为蓝花, F1自交, F2中紫花:红花:蓝花 =1:6:9。若将 F2中一株蓝花植株自交,子代植株( F3)表现型种类及比值不可能出现( ) A 3种、 1 6 9 B 2种、 1 1 C 2种、 3 1 D 1种、 1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 A、 a、 B、 b表示两对等位基因,由题意知蓝色为显性性状。又F2中紫花:红花:蓝花 =1:6:9,可推出基因型 A_B_表现为蓝花, F2中蓝花基因型有: AABB、 AaBB、 AABb、 AaBb四种;自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依
12、次为: 1种、 1; 2种、 3 1; 2种、 3 1; 3种、 1 6 9,不可能出现 B项。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假设某种动物的 AA和 Aa个体全部存活, 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有 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 AA与 Aa的比例为 l 2。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 AA和 Aa的比例为 ( ) A 1 1 B 1 2 C 2 1 D 3 l 答案: A 试题分析:群体自由交配,符合遗传平衡定律,前后代基因频率不变。因AA Aa=l 2,推出
13、 A a=2:1,则 A=2/3, a=1/3,子代 AA=( 2/3) 2=4/9;Aa=22/31/3=4/9,故 AA Aa=l 1,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群体自由交配后代的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 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 aB AB ab=1 2 3 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 ,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 ) A 30% B 26% C 36% D 35%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Ab、 aB、 AB、 ab概率依次为 1/10、 1/5、
14、3/10、 2/5,若自交,后代纯合子概率为 ( 1/10) 2+( 1/5) 2+( 3/10) 2+( 2/5) 2=30%,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自交后代相关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科学兴趣小组偶然发现某植物雄株出现一突变体。为确定突变基因的显隐性及其位置,设计了杂交实验方案:利用该突变雄株与多株野生纯合雌株杂交,观察记录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雄株在全部子代雄株中所占的比率 (用 Q 表示 ),以及子代中表现突变性状的雌株在全部子代雌株中所占的比率 (用 P表示 )。下列有关
15、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突变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则 Q和 P值分别为 1、 0 B若突变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和 P值分别为 0、 1 C若突变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且为隐性,则 Q和 P值分别为 1、 1 D若突变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 Q和 P值分别为 1/2、 1/2 答案: C 试题分析: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Y染色体上,则雄性植株全部表现为突交性状,Q和 P值分别为 1、 0, A正确。如果突变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 XaXa,则子代中雌性全部表现为突变性状,雄性全部表现为野生性状, Q和 P值分别为
16、0、 1, B正确。若突变基因位于 X和 Y的同源区段,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型为 XAYa或 XaY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型为 XaXa, Q和 P值分别为 0、 1或 1、 0, C错误。如果突交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则突变雄株的基因组成为 Aa,野生纯合雌株的基因组成为 aa,子代中雌雄个体显隐性性状的比例都为 1:1,即 Q和 P值都为 l 2,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方式、个体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在黑腹果蝇( 2N=8)中,缺失一条
17、点状染色体的个体(单体,如下图所示)仍可以存活,而且能够繁殖后代,若两条点状染色体均缺失则不能存活。若干这样的单体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其后代为单体的比例为( ) A 2/3 B 1/3 C 1/2 D 1 答案: A 试题分析:单体黑腹果蝇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 1/2正常、 1/2异常,黑腹果蝇单体相互交配,两个异常配子结合产生的后代不能存活,存活的正常果蝇与单体果蝇之比为 1:2,单体比例为 2/3,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的应用及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 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豌豆中,当 C
18、、 R两个显性基因都存在时,花呈红色。一株红花豌豆与基因型为 ccRr的植株杂交,子代中有 3/8开红花;若让这些红花豌豆自交,后代红花豌豆的比例( ) A 5/8 B 3/8 C 3/16 D 9/16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 C-R-ccRr后代有 3/8开红花, 3/8=1/23/4,则红花亲本基因型为 CcRr,后代红花豌豆基因型及比例为 CcRR 2CcRr, 1/3CcRR自交后代红花豌豆占 1/33/4=1/4; 2/3 CcRr自交后代红花豌豆占 2/39/16=3/8,故子代红花豌豆共占 1/4+3/8=5/8,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不完全显性遗传规律及概率计算,
19、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基因型 Aabb与 AaBb的个体杂交,按自由组合,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 A 3/8 B 1/4 C 5/8 D 1/8 答案: B 试题分析:将上述两对基因分解, AaAaAA 2Aa aa; BbbbBb bb;其后代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1/2=1/4,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杂交后代纯合体概率计算,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一个患有牙齿珐琅质褐
20、色病症的男人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男性后代与正常女性结婚,所生子女都正常。请问:若女性后代与正常男性结婚,其下一代的表现可能是( ) A健康的概率为 1/2 B患病的概率为 1/4 C男孩的患病 概率为 1/2,女孩正常 D女孩的患病概率为 1/2,男孩正常 答案: A 试题分析:据题意男患者与正常女人结婚后,其所有男性后代均正常,但是所有女性后代都为患病者,可判断该病为伴 X显性遗传病。用 A表示致病基因,则子代女性的基因型为 XBXb,正常男性基因型为 XbY,二人后代 男女都有 1/2患病,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相关概率计算,意在考
21、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将某一经 3H标记 DNA的雄性动物细胞 (染色体数为 2N)置于不含 3H的培养基中培养,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后形成 4个大小相等的子细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N,则其中含 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 N B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其中含 3H的 DNA分子数为 N/2 C若子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含 3H,则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D若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则是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结果 答案: C 试题分析: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22、 2N,说明进行有丝分裂。 DNA是半保留复制,连续 2次有丝分裂产生的 4个子细胞中含 3H的染 色体数无法确定, A错误。若子细胞中染色体数为 N,则进行了减数分裂,则每个子细胞含 3H的 DNA分子数为 N, B 错误。若 4 个子细胞中染色体都含 3H,说明该细胞发生减数分裂,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C正确。子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不含 3H,是细胞分裂后期分开的两条染色体平均向两极移动,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 DNA的复制特点、细胞分裂过程 DNA与染色体的关系及数量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下图为 DNA分子部分结构示意图,
23、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的稳定性与 有关,生物体内 DNA解旋酶、 RNA聚合酶、 DNA聚合酶等可以断开 键 B 是一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C DNA连接酶可催化 或 键形成 D A链、 B链的方向相反,骨架是磷酸和脱氧核糖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中 为氢键, DNA聚合酶不能断开氢键, A错误。组成 的 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基团, B错误。 键是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内部的化学键,而 键是磷酸二酯键, DNA连接酶可催化 键形成, C错误。 DNA分子两条单链反向平行,基本骨架由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而成,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 DNA 分子结构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山东省 聊城 中高 10 阶段 检测 生物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