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等校高三12月统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等校高三12月统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等校高三12月统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届云南玉溪一中等校高三 12月统考文综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 ”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D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诸子思想的分析与理解。依据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墨家的主张:主张兼爱,故 C项正确; A是儒家主张; B是法家主张; D是儒家主张,都与题意不符。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墨家主张 格瑞德在描述未来世界
2、时说: “我们正生活在重新安排下一世纪的政治和经济的转变之中。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一国之内所剩下的只不过是组成那个国家的人罢了。 ”下列符合格瑞德观点的是 A全球化侵蚀甚至会淡化 “国家 ”概念 B全球化即现代化 C全球化推动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 D全球化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材料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政治、经济会发生转变, “未来将不会再有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种意义上的国家经济了 ”,说明经济全球化会侵蚀甚至会淡化 “国家 ”概念,故选 A;B项说法本身错误; C、 D都与材料观点不符。 考点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 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 19401960 年,该材料 年份 1940 1945 1950 1955 1960 适龄女性每千人生产婴儿数量 81 85 108 118 119 据艾伦 布林克利美国史第 826页改编 A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女婴的数量持续增加 B扭转了美国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 C表明了美国政府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 D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分析材料可知,材料所给的是女性生产婴儿的数量,而不是 “女婴 ”,故排除 A;
4、材料没有出现出生率下滑的现象,故排除 B;材料仅仅是美国在这一时期的婴儿出生情况,没有体现政府的政策导向,故排除 C。人口增长对于经济的推动具有滞后性,人口数量 的逐渐增多,意味着年轻的劳动力资源和旺盛的消费市场的形成,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应选 D。 考点: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下列四幅历史示意图反映的历史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依据所学及示意图的内容可知, 是工业革命之后,英国成为世界市场; 是古代以中国为中心的海上丝绸之路; 是新航路开辟 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的三
5、角贸易,故先后顺序是 ,所以应选 A。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 影响 恩格斯后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 “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 ”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 ”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C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D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主义运动。由材料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6、”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为了缓和矛盾调整了统治政策,故 D项正确; A表述错误; B与史实严重不符,资产阶级怎么会实现社会主义; C不符合史实。 考点: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国际工人运动 社会主义运动的变化 伯利 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材料 “
7、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 ”说明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要具有一定的道德修养。分析选项, A、 D与题意不符,排除;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建立在奴隶制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上的,故 C项错误。所以应选 B。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雅典民主政治。 王石的万科公司、柳传志的联想公司、张瑞敏的海尔公司,它们都诞生在1984年前后。这一年想在制造业和科技界有所作为的人还有大学刚 毕业的李东生、段永平、史玉柱等一干人。这种历史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邓小平南巡讲话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B市场经济体制
8、的确立促进了公平竞争 C经济体制改革激发了公众的创新精神 D国家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进度的加快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改革开放。依据所学, 1984年前后,中国才刚刚开始改革开放,故 D项应排除; A、 B项都是出现在 1992年,故排除;改革开放激发了国人的创业精神,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改革开放 有学者认为 “地方主义不为国家效劳,还在面临外来威胁时造成了地区间的争夺,使得国家衰落。 改变这种困境的是 1937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 ”该学者试图提出的主
9、要观点是 A地方主义是造成国家衰落的主要原因 B帝国主义侵略加剧地区间对抗 C全民族抗战促进了中央与地方的整合 D近代民族主义的观念开始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的抗日战争。由材料 “1937 年后日本的全面入侵。民族主义被赋予了一种具体而又明确的内涵 ”及所学可知,日本的侵略使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中华民族空前团结起来一致抗日。所以 C项符合题意;近代外来侵略是造成衰落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A项; B内容与题干材料相反;近代民族主义的观念早在鸦片战争后就已开始形成,故 D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抗日战争 全民族抗战 观察近代中国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表
10、述正确的是 A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包括 和 B 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祥地 C 19世纪 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 处架设 D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在 诞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所学可知,图中的 分别代指的是南京、广州、武汉、福州。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是上海、福州、宁波、厦门和广州,南京是天津条约的内容,故 A项错误; 19世纪 70年代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架设,故 C项错误; 1912年,孙中山在南京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故 D项与史实不符。所以应选 B项。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鸦片战争与
11、南京条约;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工业的兴起 民族工业的兴起;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通讯业的发展;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从表中信息我们能够得出 1887年 1920年 1936年 名称 总额 名称 总额 名称 总额 票号 3 29 银行 9 11 银行 72 76 钱庄 2 8 钱庄 1 6 信托公司 0 22 典当 3 典当 1 5 储蓄会 1 45 保险公司 0 63 钱庄银号 5 典当 2 合计 9 09 12 21 82 06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多重压制 B中
12、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 C近代金融机构的发展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D官僚资本所占比重迅速增加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的近代化。依据所学及表格的内容可知, A、 D与题意无关;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只是在 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材料时间并不符合,故排除 C项。从银行资产的大幅增加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逐渐建立,体现了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近代化,故应选 B。 考点: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经济近代化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 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在道
13、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 “”应为 A五口通商权 B内地传教权 C最惠国待遇 D领事裁判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领事裁判权。从材料 “不平等条约 ”“道光时代 ”“让 夷人管夷人 ”等可知应是 1843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附件中 “领事裁判权 ”的规定,又称 “治外法权 ”,严重侵犯了中国的司法主权。所以应选 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鸦片战争 领事裁判权 下图为西汉长安城的平面示意图,对该图所示信息理解准确的是 A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的时间控制 B宫殿占地广阔,城市政治职能突出 C市紧邻宫殿,说明政府支持商业 D确定了历代王朝都城的基本格局 答案:
14、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商业发展。分析示意图可知,西汉长安城宫殿占地面积广阔,城市政治色彩和政治职能明显突出,故 B符合题意。 A与题意无关;古代中国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不可能支持商业发展,故排除 C; D与史实不符。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商业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综合题 ( 15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欧洲东线的苏联军队已在北起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之 1200公里长的战线上发动反攻,其前锋已渡过奥得河,距柏 林东部只有 60公里。在欧洲西线,美英盟军基本上粉碎了德军在阿登地区发
15、动的最后一次反扑,兵锋直抵莱茵河西岸。法西斯德国崩溃在即,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虽然美军及其盟军从 1943年 5月起,就开始从北、中、南和西南太平洋等方向对日军实行逐岛争夺的反攻作战,并且通过卓有成效的作战正一步步地逼近日本本土。但在太平洋战场上已处于绝对劣势,完全陷入被动挨打局面的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 (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 雅尔塔 ( 1)根据材料概括雅尔塔会议召开的背景。( 6分) ( 2)根据材料并结
16、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你对雅尔塔会议的历史评价。( 9 分) 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了最后结束的阶段,德意日法西斯败局已定( 2 分);需要迅速解决,结束战争( 2 分);安排战后世界的问题( 2 分)。 ( 2)协调了苏联与美英之间的关系,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 3 分);对重大问题作出了决定,推动了雅尔塔体系的 沓桑 分);打上了大国强权的政治烙印。( 3分) 试题分析:第( 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尔塔会议背景的分析与掌握。依据所学可知,雅尔塔会议是二战过程最重要的一次会议,回答其背景时要联系所学知识及材料。如材料 “ 苏联红军和美英联军正从东西两面夹击德军,一步步地把战
17、争推进到纳粹德国的本土。 反法西斯盟国在欧洲战场的胜利指日可待。但是,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对日作战的形势却让人颇感艰难。 日军,仍和美军逐岛展开争夺,致使战事异常惨烈,双方都在漫长的岛屿争夺战中损失惨重。而在中国(国民党)大陆及东南亚的大洋上日军仍然占据着大片陆地和众多的岛屿 ”揭示了其背景。 第(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归纳能力。依据所学,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析,第一个方面是要从其积极的方面分析,它对战胜法西斯势力起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它的第一个积极作用,第二个积极作用是确立了战后的秩序。它的消极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最具代表性的是对中国问题的处理,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云南 玉溪 中等 校高三 12 统考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