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5学年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学年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5学年广东湛江市第一中学高一上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 A权利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B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 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等。材料中 “商代统治者 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 ”反映出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所以 C正确。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特点 十九世纪
2、末流行的一则民谣: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你认为该民谣应出自 A鸦片战争期间 B义和团运动期间 C辛亥革命期间 D北伐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那个 “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站,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可知体现了反帝和爱国的思想,可知应是义和团运动。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义和团运动 “飘 故国迭痍疮,白骨哀鸿不忍望。志士三千凝血肉,磷烟一夜举刀枪。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大义当时
3、如号角,吹开晓雾现朝阳。 ”此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北伐战争 C南昌起义 D挺进大别山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旌扬绿野寻民主,都建金陵废帝王。 “,可知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分拣君主专制统治,建立了民主制度,应该是 A辛亥革命。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一二 九运动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八年
4、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 ”可知,民国后的八年是 1919年,根据学生此举可知运动是学生运动,所以 C五四运动正确, A1998年; B1915年; D1935年。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 20042010 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 12个重点 “红色旅游区 ”。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 “沪浙红色旅游区 ”的是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D挺进井冈,星火燎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
5、“沪浙红色旅游区 ”是上海和浙江一带,应该是共产党的成立相关内容,所以 C 正确。 A是武昌;B是南昌; D是江西。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国共产党成立 “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 ”这首民歌最有可能创作于 A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 B井冈山时期 C国共第二次合作时期 D延安时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红色瑞金闹革命,工农政权建起来 ”可知,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的江西瑞金,以及工农政权建立是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以 B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
6、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井冈山时期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 1917 年至 1931 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 C组织台儿庄战役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 1917年至 1931年的日记 ”可知, A是1926-1927.3,; B是 1936.12.12; C1938; D1935年。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北伐战争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流行的歌曲松花江上唱道
7、: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 。 “那个悲惨的时候 ”是指 A九一八事变 B华北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 ” 可知范围是东北地区,而且是沦陷了,所以应该是 A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九一八事变 在一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批判当时领导人在军事路线上的错误: “先是冒险主义,继而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 ”。这次会议召开于 A国民革命期间 B红军长征期间 C抗日战争期间 D解
8、放战争期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先是冒险主义,继而是保守主义,然后是逃跑主义 ”。可知是红军长征期间,犯了左倾错误,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守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长征 1937年 7月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 “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中共中央这一决定,主要是基于 A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B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 C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大屠杀惨案 D八路军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 答案
9、: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1937年 7月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可知当时是要和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所以 B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第二次国共合作 美国时代 1938年 1月 3日载: “ 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 被卡住了 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卢沟桥抗战 B淞沪会战 C太原会战 D台儿庄战役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
10、根据题干中 “在 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 被卡住了 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 ”可知应该是淞沪会战,打乱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所以 B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淞沪会战 “日本鬼子野心狼,侵略中国逞凶狂。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降 “。此童谣反映了中国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最主要原因是 A得到海外华侨的大力援助 B进行了正面战场的抵抗 C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D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 “全国军民齐奋起,打得日寇投了
11、降 “可知是全国军民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 D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 胜利原因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 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哪一战役有直接关系?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 “1948年底,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 ”可知,文化古迹在北京,应该是 C. 平津战役。 考点:近
12、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平津战役 电影建国大业中有一个情节,建国前夕,毛泽东、周恩来联名写信给留居上海的宋庆龄: “中山先生遗志迄今始告实现。至祁先生命驾北来,参加此一人民历史伟大的事业,并对于如何建设新中国给予指导。 ”此信邀请宋庆龄参加的会议应该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代表大会 B重庆政协会议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去上海会见宋庆龄,而且商讨的是关于新中国成立的问题,所以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正确,这次会议商讨新 中国成立问题。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美国历史学家丹涅特曾提出: “对于列强来说,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自是最为有利。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这一侵略企图的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的 “以保持一个它们所能威胁、控制的懦弱政府, ”可知说明清政府成为了列强的工具,所以 D辛丑条约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辛丑条约 “太阳出了三丈三,帮助天王打江山。打开江山享天福。享了天福永
14、无穷。 ”咸丰年间广西流传的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天王 ”“打江山 ”等词语可知,应该是太平天国运动,所以 B太平天国运动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 18751898 )在虎丘道上写道: “愿使江涛荡寇仇,啾啾故鬼哭荒丘。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这种惨状发生在下列哪一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15、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意指敌寇的魔爪使美丽的苏州在被迫开埠后出现了故鬼吼哭的荒丘。 ”可知苏州被开放过通商口岸,应该是马关条约,所以 C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至 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甲午中日战争 张荫麟在中国史纲中,是这么给封建社会定义的, “在一个王室的属下,有宝塔式的几级封君,每一个封君,虽然对于上级称臣,事实上是一个区域的世袭统治者而兼地主。 ”依据你的理解,这样的社会实行 A独立自治的王国体制 B天下共主的封国体系 C皇权至上的集权制度 D郡国并行的
16、二元体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及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中 一个王室 ”、 宝塔 式的几级封君 ”、 一个地域的世袭统治者 ,这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材料中的 “封建 ”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本题选 B。 A不是王国体制,这种体制汉朝郡国并行出现过; C秦朝才出现; D汉朝出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家谱记录了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所谓 “谱乃一家之史 ”。下列制度中,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 A禅让制 B礼乐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
17、力及学生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家谱体现的是血缘的联系,所以与家谱的出现关系最密切的是宗法制,所以 D正确。 AB与血缘没关系, C分封制虽然与血缘有关,但是是政治上层建筑。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宗法制 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是 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并行 C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D “公天下 ”转向 “家天下 ”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选项 D是对夏朝
18、建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评价;选项 B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存在的问题评价;选项 C是对新中国建立后的文化和艺术的发展政策;而材料中 “封建转帝制 ”是指从分封制到君主专制的转变,分封制之下是贵族政治,而秦朝设立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故 A项符合。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郡县制 20世纪 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 (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上面有上 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学年 广东 湛江市 第一 中学 上期 期中 历史 试卷 答案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