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2013届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届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3届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 ) A蓦地 m氤氲 yn龌龊 ch半身不遂 su B迸溅 bng笑靥 y粗犷 gung玲珑剔透 t C归省 xng殷红 yn腼腆 tin叱咤风云 zh D卷帙 zh摒弃 bng诘责 ji潜滋暗长 qin 答案: B 试题分析: “龌龊 ”应读作 “chu”; “殷红 ”应读作 “yn”; “潜滋暗长 ”应读作 “qi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
2、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 A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融合、创 新、交流的过程。 B刚刚发生的美国波士顿炸弹袭击事件再一次警醒人们,反恐一定要下苦功夫不可。 C禽流感病毒正威胁着人们的生命,我们能否战胜它,关键得看我们每一个人应对的态度。 D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 “正能量 ”这个
3、词迅速走红,一时成为了 2012年的网络热词。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 ”的过程; B、语义矛盾,删去 “不可 ”或将 “一定 ”改为 “非 ”; D、语义矛盾,删去“使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每天上午两节课下,邗江中学的 6000余名莘莘学子便会齐聚操场,参加课
4、间大跑操活动。 B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犯罪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 C扬州东花园的蔬菜批发市场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们忙着购买各种新鲜蔬菜。 D传统节 日是一宗重大而特殊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不应该与现代社会格格不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莘莘学子 ”的意思是众多的学生,。 “学子 ”加上 “莘莘 ”,意思成为 “众多的学生 ”,就不能再加 “一些 ”、 “一位 ”、 “6000余名 ”等这类词了。不符合句意。 B.“死得其所 ”的意思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不符合句意。 C.“门庭若市 ”的意思是 “指门前像市场一样。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不符
5、合句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 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 A天上的街市,作者郭沫若,诗人、学者。他的诗充满奇妙的想像和丰富的联想,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 B关雎蒹葭都选自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时期五百多年间产生的诗歌作品 305篇,又称 “诗三百 ”。诗经按体制分为 “风、雅、颂 ”三类,表现手法是赋、比、兴。 C海燕一文作者是高尔基,
6、白杨礼赞一文作者是茅盾。这两篇散文都运用了象征手法,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者,白杨树象征西北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 D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答案: C 试题分析:白杨礼赞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正在坚持抗日战争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名著基本常识及主要内人物及其性格的把握。 点评:文学常识,顾名思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常 识,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文学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学素养,改善一
7、个人的文化形象,而掌握更多的文学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所以,多多储备积累,有意识地积极主动地引用和运用文学常识,使得这些宝贵的民族文学精华融进自己的血液之中,成为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一部分。平时学习的过程中,对文学作品的作者、体裁、主人公等可以进行分类,以防混淆。对著名篇章的内容熟读并熟记。 现代文阅读 讲故事的人(节选) 莫言 我母亲生于 1922年,卒于 1994年。我是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个热水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
8、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里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 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地对我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
9、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地说: “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地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地说: “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 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
10、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每当我劳动 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看出了我的心思,她说: “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 我生来相貌丑陋,村子里很多人当面嘲笑我,学校里有几个性格霸蛮的同学甚至为此打我。我回家痛苦,母亲
11、对我说: “儿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变美。 ”后来我进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后甚至当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亲的话,便心平气和地向他们道歉。 我母亲不识字,但对识字的人十分敬重。我们家生活困难,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但只要我对她提出买书买文具的要求,她总是会满足我。她是个勤劳的人,讨厌懒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为看书耽误了干活,她从来没批评过我。 母亲去世后,我悲痛万分,决定写一部书献给她。这就是那本丰乳肥臀。因为胸有成竹,也因为情感充盈,仅用了 83 天,我便写出了 这部长达 50 万字的小说的初稿。在这本书的卷
12、前语上,我写下了 “献给母亲在天之灵 ”的话,但这本书,实际上是献给天下母亲的。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 段中写到的两件事,并说说母亲想通过自己的言行告诉儿子一些怎样的做人道理。( 4分) 【小题 2】请分析第 段划线句子,母亲脸上为什么会显出绝望的眼神?( 4 分) 【小题 3】这篇选文是莫言在诺贝尔颁奖会上的演讲。你读了全文后,你以为作者演讲此文的目的是什么?( 3分) 【小题 4】选文共罗列了母亲和 “我 ”之间发生的七件事,有人说太 拢 肽阏驹谀 缘牧 纤邓嫡庋 才挪牧系脑 颉 0字左右)( 6分) 答案: 【小题 1】( 1)母亲因拣麦穗而遭看守人的没收与耳光,但多年后却阻
13、止了“我 ”对看守人的报复。学会宽容;( 2)母亲把难得吃上一顿且属于她的仅有的一碗饺子让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要同情弱者。 【小题 2】( 1)粮食严重短缺,捡来的麦穗又被没收了。( 2)看守人的耳光与口哨严重地侮辱了母亲, 让她感觉到了人性的卑劣。 【小题 3】作者演讲此文的目的是感念母亲为人处世的态度对 “我 ”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敬意。 【小题 4】 要点:照应题目 “讲故事的人 ”,他的心中装着无数的故事( 2分);七件事情是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母亲对他的影响的,致使文末的情感迸发水到渠成。( 2分);语言表达,第一人称(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概括主要事件首先要提取以下关键
14、信息: “人物:母亲;事件:因拣麦穗而遭看守人的没收与耳光,但多年后却阻止了 “我 ”对看守人的报复 ”;把难得吃上一顿且属于她的仅有的一碗饺子让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 联系原文,再将这些信息进行整合、润色,便可概括出选文的故事。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小题 2】试题分析: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让我终生难忘 ”,这是 “我 ”和母亲捡拾的麦穗被看守人没收、并打了母亲,之后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时母亲的神情。之所以绝望是因为糊口的粮食
15、没有了,同时看守人的耳光与口哨严重地侮辱了母亲,使她看清了人性的卑劣和冷酷。 考点:本题考 查学生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理解。 点评:根据文章的情节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可以从文章的情节,接着是人物的语言动作以及神态。要将人物的心理整合到文章中去等角度去揣摩。联系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和文中叙述的事件,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小题 3】试题分析:要分析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首先要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的中心情感又是什么,弄懂了这两个问题,作者的写作目的就显而易见了。文章用更大量的笔墨在追叙母亲的故事,以及自己从给母亲那里学来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所以,作者演讲此文的目的是感念母
16、亲为人 处世的态度对 “我 ”的影响,表达对母亲的敬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小题 4】试题分析:本文的题目是 “讲故事的人 ”,他的心中装着无数的故事,文中所讲的事正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文中所 写的七件事情是从七个不同的角度来表现母亲对他的影响的,致使文末的情感
17、迸发水到渠成。所以,这七件事不显 拢 幌缘枚嘤唷 br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分析能力。 点评:推测写作意图就要知道写文章(段落、情节)是为了什么,达到什么目的。它不仅要求了解内容,还要了解作者的口气,分析作者的叙述方法,这样才能推断出写作目的。除此外,还要注意文章的主题大意。虽然写作目的和文章大意是两回事,但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对于推测写作目的大有帮助。判断写作目的,还要注意作者材料的详略安排。 禽流感的前世今生 今年春天 ,禽流感再次杀来,而且是新型的 H7N9病毒引起的。禽流感病毒究竟是种什么样的病毒,居然可以在现代医学如此发达状况下不断出现,还能让人紧张不已? “要说流感病毒,
18、恐怕比人类的历史还长。 ”动物传染病学专家、广东防控人感染 H7N9禽流感专家组病原学组组长、华南农业大学副校长廖明介绍,禽流感是流感大家族的一员。 禽流感全称 “鸟禽类流行性感冒 ”,是由病毒引起的动物传染病,通常只感染鸟类,少见情况会感染猪。禽流感病毒高度针对特定物种,但在罕有情况下会跨越物种障碍感染人。 禽流感被人类认知,是从一百年前开始 。文献中所记录的禽流感最早发生于 1878年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被称为 “鸡瘟 ”。到 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甲型流感病毒。此后,这种疾病被更名为 “禽流感 ”。 其间最著名的事件是 1918年爆发于西班牙的流感,在全球造
19、成了约 20亿人感染,其中 4000万人死亡。据研究,导致这次世界性传染病的 HIN1亚型流感病毒,与禽流感病毒的关系十分密切。不过,它究竟是 “禽 人 ”直接的跨物种传播,还是经过 “禽 猪 人 ”的种间适应,至今仍无定论。因此这一重大疫情也没记在禽流感名下。 禽流感真正为世人所瞩目,却是在 1997年的香港。当年 8月,一名 3岁的男童因感染死亡,后检测发现他感染的是 H5N1病毒。这是全球首宗人类感染禽流感病毒个案。在随后的几个月中,共有 18人感染,其中 6人死亡。这也是此前被认为最严重的一次禽流感疫情,因此引起全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关注。 其后,该病一直在亚洲区零星爆发。 2003年
20、12月开始,主要在越南、韩国、泰国等东亚多国爆发,并造成越南多名病人死亡。 2009年 4月,全球发生了 “猪流感 ”(新甲型 H1N1)。 2012年 3月,台湾首度发生 H5N2高致病性禽流感。同年 9月广东湛江再度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禽流感病毒被发现 100多年来,人类并没有掌握特异性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仅能以消毒、隔离、大量宰杀禽畜的方法防止其蔓延。人患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 1-3天,通常在 7天以内。主要症状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肺炎,严重者会因心、肺、肾等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达 60%以上。 【小题 1】什么是禽流感?请用一句话概括。( 3分) 【小题 2】选
21、文第 段加点词 “通常 ”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小题 3】说说选文第 段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 用。( 4分) 【小题 4】禽流感的危害可谓大矣,它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你也一定很想为遏制禽流感作出自己的努力。请结合你了解的知识,说说我们该怎样防治禽流感。( 4分) 答案: 【小题 1】禽流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鸟禽类流行性感冒。 【小题 2】不能。 “通常 ”是指一般情况下,说明了人感染禽流感潜伏期一般情况下在 7天以内,不排除特殊情况。如果删去就显得太绝对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3】举例子、列数字 具体、准确说明了 HIN1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大。(
22、说明方法各 1分,作用 2分) 【小题 4】如:世界各国要协调努力阻止禽流感传给人类;防止接触感染;对个人而言,应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免疫力;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严禁食用病死的禽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采取科学防疫措施。 1.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补充营养,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 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2.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 3.加强室内空气流通,每天 1 2次开窗换气半小时。吃禽肉要煮熟、煮透,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4.外出在旅途中,尽量避免接触禽鸟,例如不要前往观鸟园 、农场、街市或到公园活动,不要喂饲鸽子或野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3 江苏省 邗江 中学 集团 九年级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答案 解析
